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5.02~2015.05.08)(環保署很沒效率的在20150515才提供)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5.02~2015.05.08)(環保署很沒效率的在20150515才提供)

歐盟向蒙特婁議定書提議逐步減用氫氟碳化物(20150505_ ENDS連結1)

歐盟提議在蒙特婁議定書的規範下對氫氟碳化物(HFCs)採取全球行動。歐盟日前向蒙特婁議定書秘書處陳交此項提議,若通過將使所有已開發國家以遵循同於去年歐盟通過的氟化氣體法規所訂定的時間表,逐步減用氫氟碳化物。歐盟提議,已開發國家的氫氟碳化物使用量(以二氧化碳當量計算),應在西元2034年降至西元2009-2012年使用量的15%至於開發中國家,歐盟則提議在西元2019年凍結氫氟碳化物的生產與使用,並於此後至西元2040年年間,遵循西元2020年研商訂定的時間表逐步減用。歐盟之提議比印度嚴格許多,印度認為直到西元2031年,開發中國家都不應被迫凍結氫氟碳化物的生產或使用。

美國環保署發布飲用水藻毒健康警戒值(20150506_ USEPA 連結2)

美國環保署發布各州及公共事業可用來保護該國國民免受飲用水中高濃度藻毒危害的健康警戒值(health advisory values)。河川、湖泊和湖灣的藻華有時會產生有害毒素,由於公共事業常會使用這些水體做為飲用水水源,美國環保署以現有最佳科學依據,決定可用來保護人類健康的自來水藻毒警戒濃度。該署也將在夏季到來前,發布含有這些健康警戒值、建議的監測和處理方法、以及所有支援技術性資訊的最終文件。這些藻毒健康警戒值建議學齡前兒童所喝的飲用水,不應含有超過0.3 mg/L的微囊藻毒(microcystin)0.7 mg/L的柱孢藻毒(cylindrospermopsin)至於其他年齡層,飲用水健康警戒值為1.6 mg/L的微囊藻毒和3.0 mg/L的柱孢藻毒。世界衛生組織已表示將使用這些發展出的健康警戒值來重新評估藻毒濃度的全球建議,美國環保署也將追蹤後續發展並適時更新建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貿易與綠色經濟手冊(20150428_ UNEP 連結3)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國際永續發展協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最近聯手推出「貿易與綠色經濟手冊(The Trade and Green Economy Handbook) 」,希望提升貿易與綠色經濟的互動,創造更多驅動永續發展的機會。西元2013年全球貿易總金額達23.4兆美元,約為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三分之一」,同時各種全球環境指數顯示,貿易對環境施加的壓力已開始造成傷害。該手冊指出要逆轉這種趨勢,促成改變的關鍵之一在於利用貿易產生經濟、社會與環境改變的的正向力量。該手冊涵蓋許多新資訊,包括綠色經濟概念的興起、最新世界貿易組織的法理,以及貿易與包容性綠色經濟政策與實務之間愈來愈重要的關聯性。該手冊針對對象為對轉型至綠色經濟有興趣因此需對相關貿易法規進一步瞭解的決策者、以及想瞭解其決定對環境可能產生影響之貿易談判代表。其目標在促進國際貿易和環境議題間的協調以及減少彼此間的緊張關係,以開啟更多達成永續發展的新途徑。

美國電動車將在25年內取代汽油車(20150505_ ENS 連結4)

一份來自致力於加快轉用插電式電動車(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PEVs)的非營利組織報告發現,美國電動車將在25年內取代石油動力車。業界資料顯示,消費者對插電式電動車的滿意度「超極正面」,報告發現,操作成本的大幅降低、環境影響的顯著減少、在家充電的方便性和更好的開車經驗等優點,使大眾對此新車種產生極大興趣。然而該報告結論也指出,雖然過渡到插電式電動車與減少污染和解決氣候變遷等環保目標相當一致,但由於市面上很多車型的可得性受到限制和不協調的推廣行動,全美民眾對插電式電動車的認知仍不足。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西元2012年至2019年間,聯邦政府將斥資75億美元於提振美國插電式電動車產業的政策上,主要是經由購買電動車的聯邦抵扣稅額進行。該報告總結指出,要想加速插電式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需要利益相關各方更有效地朝向共同目標合作,努力超越地方或狹隘的組織利益,以統合全美50州的推廣努力。

歐盟研究顯示生態設計有潛力提升資源效率(20150430_ ENDS連結5)

歐盟研究擴大生態設計法規以提升資源效率的科學家表示,更好的洗碗機設計可以減少30%的生命週期衝擊,並提升貴金屬回收率。根據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JRC)發表的報告,改善某些洗碗機零件的可修理性,包括零件的可取得性,可以導致與淡水優養化和生態毒性有關的改善。其他的因素,包括針對幫浦、電子元件、加熱系統等零件訂定最短2年的保固期,也會對改善生命週期衝擊有所助益。報告發現倘若某些元件在機器被破碎前先以人工拆卸取出,資源效率還可進一步提高。可拆取率的改善也會使銅的年回收率增加1.031公噸、銀增加247公斤、黃金增加50公斤、鈀增加27公斤,帶來630萬歐元至660萬歐元的潛在經濟利益,並可防止印刷電路板、液晶螢幕所含的鎘、汞和其他重金屬等潛在有害物質散佈。

過量氮為地球系統最急迫的壓力之一(20150504_ JRC 6)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出版1份關於人類活動已如何劇烈改變氮循環的科學報告,說明此已成為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主要全球性挑戰之一。人類活動對全球氮循環造成的改變更甚於碳循環,該報告指出,地球的氮限度已超過1倍,使氮成為地球系統上最急迫的壓力之一。該簡報提供氮帶來挑戰的深入綜覽,探討各種減少過量氮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負面影響,並同時可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糧食安全的選項。由於目前大多地球生物多樣性是在有限的含氮量下形成,該報告預測過多的氮會改變物種組成,傾向使只有較少數能承受這種高氮環境的物種存活,全球40%的保護區含氮量已經超過了會有生物多樣性流失風險的水平。然而,據估計如果不使用化學氮肥,在當前的飲食和農業作法下,將只有30億人有足夠糧食。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增加農業的氮利用效率、減少食物鏈中的浪費、並在已開發國家中推廣較少動物蛋白的飲食、以及從化石燃料轉向如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等。

研究發現沼澤、珊瑚礁與海灘可強化海岸復原(20150430_Phys.org 連結7)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海岸社區如果有沼澤、珊瑚礁或海灘等天然保護,或利用結合天然棲地與人為建構之「活海岸線」的複合方法,可強化面對暴風雨、洪水、沖蝕與其他威脅的復原力。這項研究強調上述各種方法如何有助於海岸社區減少洪水與沖蝕的風險及其他好處,以及當決策者選擇某種方式而放棄其他方式時的利弊得失。該研究指出某些地區仍需要使用人造物的方法,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使用天然或複合方法。某些天然生態系統可自我維持,並在遭受暴風雨後自然恢復,從而降低維護成本。天然棲地如珊瑚礁、沼澤與沙丘面對海浪、暴風雨與洪水時,可發揮緩衝作用。天然生態系統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跟得上海平面的上升;反觀人造結構就無法針對持續改變的情況進行調適,因此結合棲地復育與可開啟式防洪閘或可移除式防洪牆的複合方法可帶來許多好處,同時也比只採用天然方法提供更佳的暴風雨與沖蝕保護。

研究顯示糞便和污泥可比化肥提供作物更多的磷(20150430_ Europa 連結8)

本研究檢視如何能從糞便和污水污泥中有效回收磷,以肥料的型式反饋到生態中循環。數種以不同方式處理後的污水污泥和糞便被拿來和化學品製造的肥料進行比較,污泥和糞便加工或處理的方式會影響其磷成分的植物可用性。研究人員將污泥、糞便或化肥的樣品加入栽種義大利黑麥草的盆子中,這些不同類型的污水和糞便代表的是各種不同的歐洲處理方式。研究人員在播種後4-8週內測量土壤和植物中的磷含量,並比較實際施用化肥後植物中潛在可用磷的比例。結果顯示,糞肥和污水中植物可用的磷比在化肥中還高,但視處理方法而定。可用磷最高的是那些經過生物處理(使用微生物捕捉磷酸)或添加中等劑量鐵混凝劑的糞便和污泥,鐵混凝劑有時會被添加到污水中以防止磷流入水道造成優養化。這些研究結果與認為從糞肥和污水中只能回收有限的磷的看法相反,它顯示當得到適當處理時,糞便和污泥甚至會比傳統無機肥料提供更多植物可用的磷。

研究顯示自污水回收磷的永續方法(20150505_ Phys.org 連結9)

美國亞歷桑那州州立大學團隊日前發表以數學模型檢視自污水回收磷的方法。許多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已開始使用不同方法在污水排入環境前先移除磷,有2種主要的磷回收方法:化學性及生物性。化學性的方法是使原本溶解於污水中的磷沈澱出來,以方便移除;而生物性的方法則將細菌導入水中,以收集磷於可移除的污泥中,其中有一種改良後的方法稱為強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這種方法選擇性地培育可累積磷的細菌。該研究團隊則強調一種綜合方法。首先,先用強化生物除磷將磷集中於污泥,接著再以化學處理使磷沈澱並形成鳥糞石(struvite)研究顯示,典型的污水廠每年可以回收約490噸鳥糞石形式的磷,而傳統方法只能移除40-50%的磷,強化生物除磷所使用污泥的二次處理則可再移除35%,達成總共90%的移除率。強化生物除磷可望能避免使用額外的化學品及減少污泥產生量,兩者皆能降低營運成本。

韓國安養市將興建地下廚餘污泥共消化廠(20150429_ Waste Management World 連結10)

韓國安養市(Anyang)一座服務70萬人的新地下污水處理廠,將使用熱水解技術(thermal hydrolysis technology, THP)來共消化(co-digest)有機廢棄物。挪威的康碧(Cambi)公司獲得合約將為「安養市污水處理和共消化計畫」提供其熱水解技術(B12 THP)處理廠,系統每年將共消化約27,000噸(乾重)的有機廢棄物,其中65%為污水污泥,其餘的35%為廚餘。該共消化廠產生的沼氣(biogas)將被轉成電力和康碧熱分解技術(CambiTHP)系統及消化流程所需的熱能,而消化後剩下來的固體脫水產品將被乾燥並與小米草(millet grass)混合以生產可供既有電廠混燒使用的生質燃料。1位與康碧公司簽約的主管預期此技術的裝設將顯著減少污泥和增加沼氣產量。康碧公司執行長表示,除了操作和環境利益外,安養市也將因該廠設於地下而大量節省與消化槽興建有關的資本支出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