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17~2013.09.23)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17~2013.09.23)

美國環保署提議新電廠碳污染標準(20130920_ USEPA連結1)

美國環保署(EPA)提議清淨空氣法標準,減少新電廠碳污染以對抗氣候變遷,促進大眾健康,並發起藉由各州、部落及地方政府、企業與勞工領導人、非營利組織等廣泛與直接參與,共同為現存電廠建立碳污染標準,邁向更潔淨的發電產業。此提議達成歐巴馬總統625日簽署EPA備忘錄「發電業碳污染標準」的首要里程碑,是總統氣候行動計畫的主要內容。依提議新的大型天然氣發電機須符合每百萬瓦時1,000二氧化碳的限制,小型則為每百萬瓦時1,100火力發電設備為每百萬瓦時1,100若選擇多年平均排放量則可選擇符合較嚴的限制,允許更多操作彈性。新提議標準將確保新電廠使用潔淨科技興建以限制碳污染,符合發電業投資潔淨能源科技的要求,且提供彈性允許業者逐步採用這些科技,使其未來使用更潔淨的能源科技。此提議公布於聯邦公報後60天內開放給公眾發表意見。

歐盟議會支持原住民自然資源「智慧財產權」(20130913_ Euractiv連結2)

歐盟議會對防止歐盟企業(特別是製藥業)剝削全球原住民自然資源的法規達成協議,認可原住民社區對當地生物多樣性擁有「智慧財產權」。歐盟議會日前通過名古屋公約下一階段的歐盟批准,此公約對企業可利用植物或動物基因資源製成產品的數量予以設限,以維護生物多樣性,同時授予當地原住民社區資源所有權及與資源相關傳統知識之「智慧財產權」。此法規將送至歐盟部長會議,經其同意後才能正式成為歐盟法規,但因涉及既得利益,目前仍有障礙,特別是對於歐洲製藥業而言,法國綠黨議員表示90%基因資源在南方國家,而90%的專利在北方國家。如墨西哥原生黃色豆類Enola與可抗菌祛痰的南非天竺葵老鸛草,長期以來即為生物剽竊案例的對象。許多企業已發起自願倡議為使用原住民的資源給予補償。

德國發表環境與兒童健康資訊指南(20130916_ UBA連結3)

兒童對有害環境影響的反應通常比成人敏感,儘管許多化學物質已禁止使用於玩具,日常物品散發出的問題物質充斥在家中灰塵或室內空氣的濃度仍相當高,這種情況在常被化學物質污染的教室與育嬰房更為嚴重。德國4個聯邦機構最近聯合發表環境及兒童健康相關資訊指南,除提供維持健康的室內空間之秘訣,同時也包括與環境相關之兒童疾病資訊,以及預防措施。德國聯邦環境署建議不要使用香水噴劑與其他室內空氣芳香劑,因為此類產品只會掩蓋污濁的室內空氣品質,並引進更多化學物質。採購兒童使用的產品時,可考慮貼有代表產品安全檢驗合格、對環境友善且低幅射的德國綠色標籤(Green Seal, GS)與藍天使標籤的產品。嬰兒監控器應儘可能遠離床鋪。使用電池的電器所散發的電磁波比使用變壓器者更小。兒童的房間應該禁用手機,並禁止嬰幼兒玩弄手機,兒童最好使用室內電話。無線室內電話比手機的傷害更小。無線網路分享器、路由器與無線電話基座,最好裝在走廊或較少人進出的房間,無線網路在不使用或晚上睡覺時,可以關掉電源。

英國將實施一次性塑膠袋收費政策(20130914_ Defra連結4)

英國副首相克萊格宣布,2015年秋天起將導入一次性塑膠袋強制收取5便士費用的攻策。2012年英格蘭超市發送逾70億個塑膠袋,最終大多進入掩埋場或丟棄於街上或河川,扼殺了野生動物並花費納稅人數百萬鎊的清潔費用,愛爾蘭、威爾斯與瑞士類似的收費政策減少了80%塑膠袋發送量。環境部長表示,引進塑膠袋小額收費將使民眾在丟棄塑膠袋前三思,避免問題無限擴大。英格蘭的收費制度預期將以威爾斯為範本,在此制度中零售業者可自願將獲利捐予慈善機構。政府也會鼓勵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將和廠商一同發展新的較高規的標準,符合者將可豁免收費。

歐盟著手草擬對抗侵略性物種計畫(20130912_ DW 連結5)

侵略性動物與植物已對歐洲本土物種帶來威脅,甚至對人類也可能變得具危險性,歐盟已經計劃展開相關立法。許多匈牙利人對豬草(hogweed)具高過敏性,而近年來豬草已開始向其他歐盟國家擴散開來,為目前在歐盟造成傷害的1,500種雜草中的1種。歐盟執委會調查顯示,每年因外來有害動植物所造成之損害總金額高達160億美元。歐盟目前共有12,000入侵物種,其中15%被視為有害,歐盟計畫表列出50種危害最大的物種,其正草擬中的提案,希望能為歐盟提出對抗不受歡迎動植物遷入的一致性策略。歐盟環境執委表示,外來物種的擴散是物種多樣性下降的第二常見原因,僅次於人類的影響。此外,外來物種也會從歐洲遷至世界其他地區,造成潛在的問題。

南韓將推出資源循環型社會促進法案(20130913_ Korean MOE 6)

南韓環境部(MOE)宣布將促進資源循環社會的實現。南韓有97%能源與90%礦產自國外進口,易受全球能源市場波動傷害,但非必要能源與資源消耗嚴重,即使資源回收可行,廢棄物仍有56%遭丟棄。如果現狀未改變,全國所有工業廢棄物掩埋場將於4年後滿載,因此亟須建立資源循環型社會。MOE預計將廢棄物掩埋比率2011年的9.4%2020年前減為3.0%並使相當於總廢棄量56%的可回收資源零掩埋。為鞏固可回收資源,MOE將解決廢棄物處理成本失衡問題來營造廢棄物回收的良性循環,亦將推動生產者強制回收。此外MOE將擴展資源循環交換,並提供供應商與消費更有效的廢棄物交易市場,並於日前預告「轉型至資源循環型社會促進法案」。邁向資源循環型社會每年將增加1千萬噸回收,回收市場成長5兆韓元,並創造11,568個就業機會,締造龐大經濟利益。

永續教育在德國學校生根進展(20130916_ DW 連結7)

德國各邦學校正慢慢開始將永續主題納入教學課程大綱中,但將共同目標標準化仍有問題。位於科隆市郊區的Ernst Mach中學,對於學校的環保紀錄相當自豪:該校部分電力靠其太陽能電池發電供應,並且擁有自己的蔬菜菜園,而且所有學生都要上環保意識課程。該校是北萊茵河Westphalian邦「未來學校」計畫的一部分,此計畫2009年展開後已650個學校實行。世界各國早在1992年就有意將環保教育帶進教室,當時世界領袖還在里約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中開會討論;可惜10年之後,實際成果相當有限。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05年展開為期10年的「永續發展教育」計畫,此計畫將在2014年到期。對於德國而言,此計畫促成了永續教育在學校生根。由於德國的教育體系是由16邦政府主持,而不是聯邦政府,因此各邦都各自規劃自己的環境提案。UNESCO專家指出,目前日本、南韓、瑞典與英國在環保教育上保有國際領先地位。

澳洲將試用超級細菌清理重度污染工業場址(20130916_ PHYS.ORG 連結8)

澳洲2014年將以全球首見的超級細菌進行實地試驗,清理2處污染最嚴重的工業場址。它是全球首次被發現可完全分解常見工業污染物和致癌物三氯甲烷的地下水微生物,由澳洲研究團隊在2011年發現。由於含氯化合物不易被以尋常生物修復技術或有益微生物氧化,故特別難清理。澳洲科學家在2011年檢驗來自化學工廠的底泥時,發現一種會攝入三氯甲烷再轉化成無害的氫氣、醋酸和二氧化碳的細菌。由於三氯甲烷在全球許多重污染工業場址會抑制其他含氯溶劑的生物修復,這些細菌的首度發現受到國際歡迎。該團隊開發了處理不同含氯溶劑混合物的3種主要培養菌,並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在澳洲兩個污染最嚴重工業場址進行試驗。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細菌能用於世上任何污染物及狀況類似試驗場址(具相當酸性)之含水層,因此,這不只是特定污染場址的解決方案,它有潛力為全世界帶來利益。

食品期限標示混淆導致九成美國人浪費食物(20130918_ UNEP 連結9)

由於全美食品使用期限日期標示方式五花八門,每年導致消費者與企業丟棄數十億磅的食物。報告引用業界調查結果指出,超過九成的美國人可能誤把食品標籤與食品安全劃上等號,過早丟棄食物。研究人員指出,「在…之前銷售」(sell by)、「在…之前使用」(use by)及「最好用於…之前」(best before)等用詞未經適當管理,導致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錯誤認知,使食品廢棄物成為全美掩埋場固態廢棄物的最大宗來源。報告建議除了國會立法與食品暨藥品管理局及美國農業部加強監督,食品製造商與零售商可以採取下列改變:讓消費者看不到給企業參考的sell by標籤;建立統一、簡明易懂的日期標示系統,包括使用一致、不模稜兩可的用語;明顯區隔食品安全與食品最佳品質日期;增加安全操作使用指示,以及使用新科技的「智慧標籤」。

氣候政策帶來清淨空氣並強化能源安全(20130912_ Europa連結10)

據最新研究,氣候變遷政策與污染管制及能源安全措施倘若進行整合,可以提升空氣品質與公眾健康,使能源供給多元化,整體能源成本也會比之前多項研究顯示的金額更低。研究表示,能源安全、減緩氣候變遷、降低空氣污染與提升民眾健康的整合解決方案,可使亟欲開發永續能源系統的國家與地區真正省錢。這項研究顯示,若沒有氣候政策的介入,實行短期、強力的污染政策以控管排放,會讓空氣污染及與健康相關的衝擊顯著減少,但卻無法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若提早實施氣候變遷減緩計畫,不僅會顯著減少溫室氣體,2030年的相關健康影響會比沒有實施氣候變遷政策但有實施既定污染控制的情境少65%,即減少2,300萬失能調整存活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目的在提升能源效率並聚焦地區自給自足之再生能源的氣候變遷提案,可減少燃料進口量、降低相關國家對進口油品的仰賴。在此同時,低碳化措施-特別是轉換成再生能源,也會造成更多元化的能源來源,提升國家或地區之能源系統強度


分享文章

1 則留言

  1. 謝謝阿哥的訊息讓我們看見每天一腳步的進程,每分每秒多少人在為自然環境而努力。每個人都應該問自己,身為人類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可曾有些什麼貢獻?如果有、那麼應該影響更多人,如果沒有、那麼減少一件破壞也是德善事蹟一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