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1.10.04~2011.10.10)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1.10.04~2011.10.10)

中國新空氣標準將納入懸浮微粒PM2.5(20111003_Guardian連結1)

中國將把導致肺病、心臟病突發與大氣薄霧的懸浮微粒PM2.5,列為將出爐的修訂版空氣品質標準指標之一。PM2.5佔華北空氣工業灰塵總重一半以上。之前空污指標並未列入PM2.5,因此官方宣稱「一片藍空」的良好空氣品質與骯髒惡臭的實際情況,時常有極大落差。新版空氣指標將從幾個大城市展開,在5年計畫期間內將擴及至全中國,搭配政府稍早宣布將加嚴取締氮氧化物,新措施可能大幅限縮汽車與工廠煙囪排放廢氣。目前中國空污指標只監測體積較大的懸浮微粒PM10,但PM10對健康的危害遠低於會直接進入肺臟與血液的PM2.5PM2.5大多來自汽車廢氣,而PM10則大多來自工業排放。

美國各州相繼禁用雙酚A及磷基阻燃劑(20111003_C&EN連結2)

今年至今已有6州通過法律,限制使用雙酚A(bisphenol A, BPA)或磷基阻燃劑。紐約成為首個禁止兒童用品使用三(2-氯乙基)磷酸酯(Tris (2-c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的州,康乃狄克州則禁止在收銀磁帶及其他收據的熱感應紙中使用BPATCEP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其他聚合物中作為塑化劑和阻燃劑,紐約州將自2013年起禁止含此物質的汽車座椅、嬰兒床墊和高腳椅等兒童產品在該州販售。緬因、德拉瓦和加州禁止嬰兒奶瓶和幼兒用杯子加入BPA,馬里蘭州則禁止販賣裝在BPA含量超過0.5 ppb容器的嬰兒奶粉。環保團體預測,消費者需求和政黨支持,各州將繼續通過類似法律。

南太平洋群島宣布缺水緊急狀態(20111004_Yahoo News連結3)

南太平洋地區嚴重缺水,吐瓦魯與托克勞群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目前須仰賴瓶裝水並徵求更多海水淡化器,薩摩亞部分地區則開始限水。嚴重乾旱加上氣候變遷海平面升高,使地下含水層遭鹽水污染,造成供水吃緊,有關當局憂心未來每人生活所需用水是否充足與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該區長期因應之道也是一大問題。氣象專家指出反聖嬰現象導致該區6個月來雨量稀少,預計未來數月將無法紓解旱象。紐西蘭政府已派機遞送紅十字會物資,並派專員視察災情。

加州通過法案促進塑膠回收(20111007_Plastics News連結4)

加州政府簽署兩法案以提升塑膠類回收量、改善回收處理設施。其中一法案將延續州政府至2017年每年提供回收塑膠加工及製造業12千萬美元的市場發展獎勵;另一法案則訂下2012年前廢棄物源頭減量、回收或堆肥達到75%的目標,同時要求商用、機構與公寓大樓執行回收計畫,因現今該州全州回收58%的廢棄物,而大型辦公大樓卻僅有7%,小型企業更少。法案將致力使塑膠瓶罐免於輸至中國處理,此外也授權前加州整合型廢棄物管理委員會投資更多資金,促進塑膠回收市場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歐洲議會建議修改能源效率指令草案(20111006_ENDS連結5)

歐洲議會就能源效率指令(energy efficiency directive, EED)草案指出,未來法律應設置具效力的國家節能目標,提供低碳投資者更高可見度及確定性,建議加強能源供應商達到每年節能1.5%的責任,並應適用於運輸能源。1.5%節能規定的計算方式應基於近3年平均能源銷量,而非歐委會建議的上一年度銷量。EED還須確保有足夠的金融工具,預估到2020年約需8千億至12千億歐元。

北美五大湖面臨生態危機(20111005_Planet Ark連結6)

佔全球1/5淡水資源的北美洲五大湖,正面臨生態系統危機。2010年夏天覆蓋伊利湖的有毒藻類深兩呎寬10哩,甚至蔓延至密西根湖岸。外來種貽貝類佔據湖底並濾食大量的浮游生物,破壞湖底食物網,造成小型魚種餓死,進而危害其他掠食性魚種。休倫湖過去15年來魚類總量減少90%,而密西根湖過去10年內淡水蝦總量也下降94%。科學家認為農業使用過多含磷肥料產生的逕流,加速藻類生長速度,造成伊利湖區出現無氧的死亡區。有報告建議農夫應在農地與水道間留有緩衝區,呼籲政府加強淨水法規執法,科學家則研究在開放水域利用微生物,或引進嗜食貝類的魚種來撲滅貝類。

研究指出污染提高早產風險(20111007_Mail Online連結7)

英國研究指出,污染使大城市的孕婦發生早產的機率增加1/3。交通廢氣是最大元兇,其中石油的副產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會增加30%早產風險。農業及工業排放的硝酸銨則增加21%風險,苯及柴油廢氣則增加10%風險。研究人員也發現冬天的污染物濃度比夏天高,沿海城市的空氣比內陸好。研究指出交通來源的PAH特別值得注意,而硝酸銨提高早產風險顯示次級污染物亦會影響未出生胎兒的健康。

澳洲雪梨擬建立回收水網絡(20111004_Eco-Business連結8)

澳洲雪梨市議會擬趁著中心商務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正規劃建立較便宜又可靠供電系統時,也重新構思該市供水系統,建立回收水網絡。當局表示,挖掘街道建立冷暖氣與供電系統,是建立回收水網絡的絕佳時機,且光挖溝及交通管理就佔60%基礎建設經費,也擬建立自動地下廢棄物收集系統,但此尚在研究階段。若結合地下水層能使供水更具彈性,地下水層可用來貯存水資源,亦有助於因應洪水及氣候變遷調適。

南韓將開發新海水淡化技術(20111004_Eco-business連結9)

南韓政府表示已著手利用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開發新型海水淡化技術,希望未來能提供更廉價的淡水。新技術包含自甲烷水合物移除氣體的步驟,水合物通常在外海天然氣鑽探開採時,水在高壓低溫情況下碰到甲烷後產生。南韓政府表示新技術的成本可比傳統的蒸發法或逆滲透法節省高達一半。美國、歐洲與中東的科學家也在開發類似技術,但迄今仍無法進行商業運用。南韓計劃未來5年內資助南韓工業技術研究院約920萬美元資金,全力進行開發,也邀請廠商在2015年前建立起日處理量20公噸的海水淡化廠。

日本發展稀土元素回收系統(20111005_Waste Management World連結10)

研究指出,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新採礦活動需十年才能生產,供不應求,且中國幾乎全盤控制REE供應,近年更實施產銷嚴格配額。日本2009年即呼籲從廢棄物回收REE,環境省近來更就行動電話等45項產品中的稀有和貴重金屬制定計畫,發展回收系統,並選定日立公司開發技術,所發展的設備,能從報廢的硬碟、空調和壓縮機馬達等產品中,分離出高性能稀土磁體,當含稀土磁體的零件從設備出來時,工人可憑視覺篩選出所需零件,移除非稀土材料後,再運用加熱方式蒸餾煉取,便留下稀土合金。該技術每小時可處理約100個磁體,約是人工速度的8倍。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