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71204~20171222)(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80115才提供)

(這次環保署委外單位很糟糕,一次寄發三個星期的週報,時效延遲太多了。)

世界銀行投資45億美元協助城市應對氣候變遷(20171215_Eco-Business 連結1)

世界銀行(World Bank)提供45億美元貸款與技術支持欲提高氣候韌性卻缺乏資金的城市。該計畫旨在未來3年協助150個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從私部門獲得更多資金,來填補維持其基礎設施與社區免受更劇烈氣候與海平面上升危害所需的成本。世界銀行災害風險管理專員指出,投資城市韌性不僅能避免損失,也能創造價值並促進成長。西元2050年預計將有全球2/3人口居住在城市,但許多城市卻缺乏實施保護居民與財產免受洪災、暴風雨及熱浪等威脅措施,並同時改善住宅與減少不平等所需的資金。世界銀行主導的「城市韌性計畫」(City Resilience Program)將協助城市建構計畫,使其更能受到銀行擔保。該計畫目標是吸引如退休基金等重量級投資者的資本,並與國際與當地公司形成合作關係。首批參與的城市包括巴西瑪瑙斯(Manaus)、孟加拉吉大港(Chittagong)迦納阿克拉(Accra)與土耳其伊斯坦堡。

人為汞排放總量的3/4發生於西元1850年後(20171220_European Commission 連結2)

新研究估算,西元2010年前的4,000年間,汞的總人為排放量為15.4萬噸,其中3/4發生於西元1850年後,而這期間人為排放量是自然因素造成之排放量的78倍。因此,人類活動是目前汞污染水平的主因。研究指出,西元1880全球汞排放約穩定地維持在每年8,000公噸。整個時期排放主要來源為銀生產(31%)、汞生產(19%與化學品製造(10%),主要是因為銀開採使用混汞法(amalgamation),此種活動在西元1890年達到頂峰,此後主要排放來源轉為手工規模的黃金開採(也採用混汞法)以及煤炭燃燒。研究人員指出,自空氣排放受到管制以來,來自燃煤的大氣汞排放已下降,但因捕集到之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導致汞排入土地與水的量增加。研究人員估計,整個時期的固體汞廢棄物,84%被棄置於土壤與水中,而這些進入土壤或水的汞40%受到吸存(sequestered)(以穩定的狀態儲存),西元2010大氣含有4,570噸的汞,是西元1850年水平的3倍多。研究人員建議,應進一步展開區域濃度的監測工作,以減少「全球汞預算」計算的不確定性。

美國環保署透過二氧化硫與臭氧合標標定推動合作式聯邦主義(20171222_US EPA 連結3)

美國環保署正採取「清淨空氣法」(Clean Air Act)程序的下一步措施,來確定哪些地區符合地面臭氧與二氧化硫的國家空氣品質標準。西元201711月,該署標定大多數美國的郡符合「2015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該署正回應州與部落對其餘地區臭氧合標標定(ozone designation)的建議,並提供更多機會讓州、部落與民眾提出關於標定這些地區的意見。該署亦正在完成數個地區西元2010年二氧化硫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合標標定。美國環保署長Scott Pruitt指出,合作式聯邦主義(cooperative federalism)是維持清潔空氣的關鍵;由於各州的努力與私部門的新技術進展,自西元1990年來全國監測的二氧化硫水平下降85%,臭氧水平下降22%。至今該署氧化硫合標認反映二氧化硫監管進展,因為僅6區被標為未達到西元2010年標準。而目前僅50個地區尚待標定。該署支持各州安裝與運用新監測器的決定,來蒐集3個完整年的數據在西元2020年年底前協助進行標定。

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對新廢棄物法案達成臨時協議(20171218_European Council 連結4)

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主席國愛沙尼亞與歐洲議會代表在廢棄物法案(waste package)的所有4個立法提案上達成臨時協議。這些議定的廢棄物立法提案設立具有約束力的廢棄物減量目標,並更新法規以在所有歐盟國家減少廢棄物產生量、確保廢棄物管理的更佳管控、鼓勵產品再使用,以及改善回收。這些新目標與法規將促進更具循環性的經濟,也將促進成長與就業、保護環境、鼓勵永續性並改善人民的健康與福利。議定文本的重要元素包括:主要廢棄物概念的更清楚定義;在西元202520302035年歐盟層級必須達成具約束力新目標;計算朝向這些目標進展的更嚴格方法與規則;透過經濟工具與額外措施來加嚴廢棄物分開收集要求、加強廢棄物管理分層等級(waste hierarchy)實施,以減少會員國的廢棄物產生量;生產者延伸責任計畫的最低要求等。

城市植被可能與車輛排放相互作用導致夏季空氣品質變差(20171220_European Commission 連結5)

研究人員指出,車輛的排放可能與城市樹木或植物相互作用,導致夏季城市空氣品質下降,削減城市植被帶來的其他正面影響。這項在柏林進行的研究顯示,在往年7月熱浪期間,臭氧濃度的20%是植被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下稱VOCs排放與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若要減少該效應,降低這些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非常重要。植物會釋放數百種化學物質,但只有少數─如異戊二烯、單萜烯及倍半萜烯─會對空氣品質造成顯著影響。在氮氧化物水平高的城市或郊區,異戊二烯會助長地表臭氧的形成,而單萜烯及倍半萜烯則可能增加懸浮微粒(PM2.5PM10植物在保護其細胞免受乾旱及溫度變動等壓力傷害的過程中會製造異戊二烯,因此其排放會在溫度變高或乾旱天氣時增加。模擬結果顯示,植被釋放的VOCs對夏季柏林的地面臭氧水平有顯著的貢獻,但植被對懸浮微粒的貢獻則無法確定。研究人員表示,降低臭氧水平的主要方法在減少車輛的排放,而非停止種樹,因為樹木也提供減少熱島效應、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以及降低氣候變遷影響等多種利益。

報告指出德國必須立即削減其運輸部門排放(20171219_UBA 連結6)

德國環境署報告指出,如果德國想要達到巴黎氣候協議的要求,其運輸部門必須迅速且大幅削減其溫室氣體排放。該報告也提出如何大幅減少排放以及確保氣候行動目標可達成的具體措施。關鍵行動包括:更嚴謹的新車效率法規架構:進一步基於實際駕駛週期,發展歐盟客車與重型貨車的高企圖心二氧化碳目標;提高對電動交通的支持,例如導入強制性的電動車配額;擴大永續運輸基礎設施(地方公共運輸、自行車道);逐步淘汰對環境有害的補助,如柴油稅減免等;對所有道路車輛收取基於距離的通行費等。巴黎協議旨在限制地球平均升溫遠低於2°C而長期而言僅允許零排放。西元2030年前德國必須削減來自其大多數經濟部門的排放,然而這項必須緊急採取的行動並未在德國國家氣候行動計畫或歐洲的氣候與能源政策訂定的目標反映。換言之,德國與歐盟顯然必須提升其氣候行動努力。

挪威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明確制定生態狀態目標(20171219_UNEP 連結7)

自從全球在西元1993年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許多證據顯示全球各地的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危機。為扭轉頹勢,世界各地許多國家正在擬定「國家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來引導其生物多樣性政策制定。挪威行動計畫將可讓世界離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更接近一步。該計畫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確保該國自然管理制度是永續的,並能控制來自人類使用的壓力,讓生態系統維持在「良好生態狀態」。西元2016年該國氣候與環境部成立專家委員會,並開始發展基於科學的良好生態狀態標準。該委員會也訂出用以測量改變的基線時期,將西元1960-1990年稱為「標準時期」(Normal Period),並表示傳統土地管理作法如放牧、乾草生產、火燒與狩獵等皆是「半自然類型之自然的一部分」。此外,挪威政府將諮詢利益相關者並制定不同生態系統的生態狀態管理目標。它將使用該系統做為工具,以使自然管理更有效,並依「愛知目標」15確立復育計畫的優先要務。

中國大陸公布全國溫室氣體排放交易計畫(20171219_The New York Times 連結8)

中國大陸日前公布將啟動全國性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計畫。該全國範圍的市場起初將涵蓋中國大陸國家主導的廣大發電部門;西元2017年該部門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中國大陸將近一半以上的排放。如果按預期進行,該市場將提供使中國大陸電力公司更乾淨地營運的財務誘因。中國大陸尚未發布確定的時間表,其他細節也有待制定。此次公布的計畫可能讓希望排放市場能涵蓋更多經濟部門的人失望;中國大陸正興盛的開車文化、正工業化的農業部門以及巨大的化學設施、水泥及鋼鐵廠等也都是排放量大的部門。然而環保組織對此計畫卻仍表示歡迎。環境保衛基金會(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表示,僅電力部門市場便涵蓋每年3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歐盟的交易系統僅包括約20億噸的排放。然而,至今排放市場的表現皆未盡人意,歐洲市場與中國大陸的省級市場都因主管機關向現有的污染者發放太多碳權而失敗,因為這使企業沒有理由購買碳權,或是需減少排放以出售碳權。此次啟動的國家排放交易制度將首先涵蓋每年排放至少26,000噸碳的電力公司,在7個省及城市的試驗性市場仍將持續涵蓋水泥及鋼鐵等的製造及工業部門,目標是最後將它們都轉移至全國市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BAN Toxics在菲律賓推廣無汞金礦開採(菲律賓_20171222_UNEP 9)

BAN Toxics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菲律賓進行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手工與小規模金礦產業長期發展全球機會」計畫的合作夥伴。該計畫旨在減少手工金礦開採的汞使用,並引進及促進無汞提取方法,同時與各國政府合作讓該產業正規化,促進礦工的權利、安全與市場進入。手工與小規模金礦業生產全球每年20%的黃金產量,但卻是全球單一最大的人為汞排放來源。全球約有1,2001,500萬人從事此產業,其中包括450萬名婦女與超過60萬名的兒童。在菲律賓,手工採礦在超過一半的省分進行,支持超過200萬人的生計,每年生產該國80%的黃金供應。手工與小規模的金礦開採往往是以最基本的加工方法,使用汞來分離沉積物或礦石中黃金。西元2006年聯合國研究發現,菲律賓受調查金礦工人的汞水平是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暴露水平的50倍。

印度國家綠色法庭擱置豁免房地產計畫環境影響評估的新規定(20171222_The Times of India 連結10)

印度國家綠色法庭(NGT)已擱置德里發展局豁免房地產計畫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新建物法規。國家綠色法庭日前發布詳細裁決中,也暫時解除聯邦環境部在西元2017129日豁免房地產計畫(建築面積在15萬平方米以下)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與取得環境許可的通知。為了業務便利性,該部的通知也將房地產計畫的環境參數監測委託給批准這些計畫的城市地方機構進行。環境部在其通知中也表明,大型建物計畫不再需要依「1981空氣法」與「1974水法」的規定,向州污染管制局取得設置與經營同意。環境部的通知是為配合政府「在西元2022年前為所有人提供住房,並為城市中的弱勢族群提供可負擔住房」的目標。然而國家綠色法庭主席指出,「方便負責任業務的進行」不能成為實際上與法律上修訂環境法的理由,因其主要不在現行環境法律的目標範圍與目的中;它僅是一項規避環境評估規定的計謀。該法庭指出,環境部的通知忽視對建物與施工活動環境影響的評估或監測;營建業消耗大量資源並造成顯著的能源足跡,該部門排放印度22%的每年二氧化碳排放。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起「綠色預算編列巴黎合作」倡議(20171212_OECD 連結1)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下稱OECD)秘書長於日前「一個地球高峰會」(One Planet Summit)上宣布啟動「綠色預算編列巴黎合作」(Paris Collaborative on Green Budgeting)策略倡議,以評估並驅使國家預算編列程序與「巴黎協定」及其他環境目標一致。法國與墨西哥環境部長各自為此宣布背書。「巴黎合作」倡議是首個跨國與跨部門的計畫,旨在支持各國政府「綠化」金融政策,並將氣候與其他環境承諾,如各國西元2010達成協議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等,納入國家預算編列與政策架構。如同OECD近期發表「投資氣候,投資成長」(Investing in Climate, Investing in Growth)報告所凸顯的,這是實現「巴黎協定」中心目標的關鍵步驟─使國家政策架構及資金流動與邁向低溫室氣體排放及氣候韌性發展的途徑一致。OECD將召集「巴黎合作」與全球多國政府密切合作,制定各國同意之允許其與公民追蹤國內與國際綠色預算編列進展的定義、工具、方法與準則。」

全球電子廢棄物量成長快速卻只有20%被回收(20171213_edie 連結2)

聯合國大學(UNU)發布的「2017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指出,全球在西元2016年生產超過4,4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但記錄顯示僅20%被收集與回收。該報告指出,從電視到太陽能板等物品堆起的電子垃圾山約與9座吉薩金字塔(Pyramids of Giza)一樣重。令人擔憂的是,儘管全球電子廢棄物含有價值550億美元的黃金、銅與鉑等可回收材料,卻只有1/5被回收。該報告預測電子廢棄物西元2021年前將增加17%,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廢棄物流。電子廢棄物水平在西元2014-2017年間成長8%。學者指出,全球電子廢棄物問題持續擴大,改善電子廢棄物的測量對制定與監測目標以及確認政策至關重要;國家數據應具有國際比較性並被頻繁地更新、發表與解釋。報告指出,西元2016年產生廢棄物中4%被棄置於掩埋場,但超過75%的電子廢棄物被焚化、透過非正式作業回收或仍儲放在家戶中。儘管全球66%人口的國家有電子廢棄物管理法規,僅41個國家對電子廢棄物的產生與回收流進行量化,導致約3,410萬噸的廢棄物被歸類為「下落不明」。

風險模型顯示舊金山灣中的奈米材料有可能達到有毒水平(20171206_Europen Commission連結3)

由於準確測量環境中的奈米材料濃度至今尚不可能,科學家依賴實驗室測量與計算模型來預測奈米材料的活動及其相關風險。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稱為nanoFate的新模型,與類似模型不同的是,nanoFate考量眾多奈米材料可能進入環境的方式,並預測釋入大氣、土壤、水體、水體底泥等的奈米材料濃度,並也考量再懸浮、轉換成其他化合物,以及長期累積。研究人員將該模型應用於美國舊金山灣區4種金屬奈米材料(二氧化鈰、氧化銅、二氧化鈦與氧化鋅)的10年釋放,發現即便在低釋放情境,奈米材料也可能在幾週內轉移至所有的環境隔室(淡水、海水、都市土地、農業土地及自然土地等)中。最高的奈米材料濃度出現在農業區或水體底泥。即便是可溶性奈米材料也可能累積,甚至在某些情形,濃度會高到足以對淡水與土壤生物產生毒性;在淡水中,即便在最高釋放情境,二氧化鈰與氧化銅不太可能會造成毒性,但二氧化鈦與氧化鋅在所有情境皆會超過有毒水平,而其中氧化鋅構成的風險最大;在土壤中,該4種奈米材料皆未達有毒水平。研究人員警告,如果奈米材料的生產與釋放繼續升高,奈米材料有可能會達到有毒水平。

紐西蘭宣布將起草具企圖心的「零碳法」(20171218_Beehive.govt.nz 連結4)

紐西蘭氣候變遷部長James Shaw日前宣布政府為擬定「零碳法」(Zero Carbon Act),內閣同意在「零碳法案」提出前先在西元2018年進行諮商程序。該法將是紐西蘭轉型至低排放、具氣候韌性未來的基石。部長表示,這將是艱巨的任務,而轉型將需花費數十年,氣候變遷讓我們必須在經濟上做出根本的改變。政府在擬定轉型至永續經濟計畫的過程中,將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意見。紐西蘭將在該法中置入具企圖心的氣候變遷目標,並建立獨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新氣候變遷目標將會使政府必須負責,並使紐西蘭成為嚮往在未來幾十年達到淨零排放的少數國家之一。「零碳法」將提供企業做出長期投資決策所需的確定性,並驅動成長與創新。由於氣候變遷是長期的挑戰,紐西蘭需要具有長期非黨派觀點、能向政府提供獨立建議,並確保紐西蘭符合其氣候變遷目標進程的獨立委員會。政府將收集關於該目標對經濟影響的完整證據與模型,並與包括毛利人等社群、企業與其他經濟部門密切合作,來起草預計在明年10月底前向議會提交的「零碳法案」。

英國將興建首座結合機械式與化學回收塑膠回收廠(20171214_Pollution Solutions 連結5)

專家指出,西元2018年在塑膠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領域將出現真正的循環性顯著進展。至今,快速成長的塑膠需求與塑膠回收相對的低成長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導致全球每年損失約2800億美元的商機,而且此數字仍在增加中。僅靠機械式的回收技術並無法以經濟實惠的方式回收所有種類的塑膠廢棄物,但具經濟效益的新技術預計將在西元2018年出現讓情況改觀。近期研究指出未來發展方向為能源需求較低之化學回收方法、提高混合塑膠廢棄物相容性來避免分類的需要,以及將回收技術擴及傳統「不可回收」的聚合物。而Adrian Griffiths創立的「回收科技」(Recycling Technologies)公司正引領英國混合塑膠商業化學回收的發展。該公司的RT7000技術能將混合塑膠轉成可替代用於新聚合物生產之原生材料的合成油Plaxx®。英國將在西元2018年在蘇格蘭興建首座結合化學與機械式回收的塑膠回收廠,並以90%家戶與商業廢棄物中之塑膠為目標。該廠名為「燈塔計畫」(Project Beacon),而「回收科技」公司將是該計畫中提供化學回收能量的一部分。Griffiths表示,塑膠機械式回收與化學回收的結合,將有潛力減輕全球對於廢棄塑膠造成之經濟浪費與環境破壞的憂慮。

法國向食物浪費宣戰使其食物永續性排名全球第一(20171212_Eco-Business 連結6)

由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Barilla食品與營養中心基金會(BCFN)發展出的食物永續性指數,根據食物廢棄物、環境友好型農業與優質營養對34個國家評分,法國、日本、德國、西班牙與瑞典為得分最高的前5名。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編輯總監指出,最重要的是在這些政府議程與政策中的食物永續性願景與重要性;食物永續性在各國政府議程中的重要性正在提升。全球飢餓水平十多年來首次在西元2016年攀升,而全球超過1/10的人口(8.15億人)還在挨餓。法國是首個實施具體食物廢棄物法規的國家,每年的食物損失僅占總食品產量1.8%,並計劃西元2025年前再減半。環保人士指出,法國已採取一些重要且受人歡迎的措施,包括迫使超市停止丟棄完全可食用的食品等;歐盟層級也應實施歐盟範圍之具約束力食物廢棄物減量目標來與之匹配。高收入國家在指數上的表現較好,但美國受農業土壤與肥料的管理不善,以及肉、糖與飽和脂肪的過量消耗拖累而排名第2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因高度食物浪費、持續升高的肥胖水平與依賴正枯竭之水資源的農業部門,而排名墊底。

英國眾多河川受到新菸鹼類農藥污染(20171213_The Guardian 連結7)

英國河川受到新菸鹼類農藥污染,這些有毒化學品對魚及鳥類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由於新菸鹼類農藥會危害蜜蜂及其他重要傳粉者,歐盟西元2013年禁止其使用於開花作物。隨著更多危害證據的出現,預計不久後歐盟將投票決定擴大禁令至所有戶外用途。西元2016年在歐盟水法規要求下,英國對河川的新菸鹼類農藥進行首次系統性檢測。結果顯示,英格蘭受檢測的16條河流有一半具慢性或急性污染水平。英國檢測的23條河川中,僅6條未檢測到新菸鹼類農藥。歐盟目前並無淡水新菸鹼類農藥污染的官方限值,但西元2015發表的同儕審查科學分析提出,防止對水生無脊椎動物群落造成持久性影響的慢性或急性水平,而保育團體Buglife便以這些水平來評估新的河川數據。荷蘭近期研究顯示,河川中的慢性新菸鹼類農藥污染導致水生昆蟲數量急劇下降,並與鳥類數量的大幅下降有關。提議的歐盟禁令仍允許新菸鹼類農藥被用於溫室或寵物跳蚤防治。而綠色和平組織新研究顯示,新菸鹼類農藥經常被發現於曾使用過這些農藥之溫室附近的水道中。

澳洲坎培拉建造南半球最大的雨花園來處理雨水逕流(20171213_The Canberra Times 8)

西元2018年冬天前,澳洲首都坎培拉特格拉農區(Tuggeranong)超過5,200平方米的公園地將變成能捕集及過濾雨水逕流的雨花園(rain garden)該計畫是聯邦與地方政府為協助清理坎培拉水道共同資助之9350萬澳幣計畫的一部分。將使用混凝土排水渠的日子遠抛於後,格拉農雨花園每秒將處理1,800公升雨水,再將其排入特格拉農湖。澳洲首都行政區(ACT)環境部長指出,該計畫是在「聯邦健康水道計畫」下,首都未來2年內將啟動的至少6項計畫之一。該計畫也包含在Holder區建造面積達5,600平方米、並可容納約240萬公升水的新濕地。雨水逕流是澳洲湖泊與河川最大的水污染來源,對居民健康與環境都構成威脅。由於特格拉農社區關注其水質,特格拉農湖很早便被該計畫列為優先整治水體。而依莎貝拉湖(Isabella Pond)2處濕地目前也在建造中,預計將在西元201811月完工。

環保團體呼籲馬來西亞遏其過量的資源消耗(20171213_star2.com 連結9)

馬來西亞環境保護協會(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ety Malaysia,下稱EPSM)主席Nithi Nesadurai指出,人類實際上正過著向地球超借資源的生活。地球正處在壓力中,人類的生物容受力(bio-capacity)或是說人類生活必須依循的生態限制,為每人1.7全球性公頃(global hectare)。然而,全球目前每人平均消耗2.9全球性公頃,超出該限值60%。Nesadurai引用「2016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的數據指出,在馬來西亞每人消耗4.2全球性公頃,代表正消耗著2.5個地球,比全球的平均值還高;該國的生物容受力為2.4全球性公頃,因為其所處位置、氣候與土地資源的關係,比許多國家高,但人們的消耗仍超出該值77%。此外,造成馬來西亞生態足跡的各成分都處於上升趨勢,包括碳足跡、水電使用與森林覆蓋減損等,而且沒有干預可顯示它們將趨緩或開始下降。EPSM在其舉辦的會議中提出3項主要建議包括「績效管理與執行單位」式的專門實驗室,來聚集討論並提出馬來西亞永續發展的路線圖及以地方政府生態足跡研究為型式的試驗性計畫、重新檢視西元1968年出版檢討地方政府概念與目的之「Athi Nahappan報告」。

印度推動在所有新公路及高速公路上設置自行車道(20171217_Moneycontrol連結10)

印度寶萊塢超級巨星沙爾曼汗(Salman Khan)將以政府推廣電動自行車計畫品牌大使身分,在德里-密拉特高速公路上新建置的自行車道騎乘電動自行車,提倡健康生活型態。印度道路運輸與公路部長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表示,政府將鼓勵自行車騎乘做為健康交通模式。而配備有小型電動機的電動自行車可騎乘比一般自行車更遠的距離。加德卡里部長指出,德里-密拉特高速公路上包括印度首條14線道公路的第1支段有12.5公尺寬的自行車道,隨時可開放通行。他指出,幾乎所有新的公路與高速公路將會建置分隔的自行車道,以鼓勵民眾最後1英里的連接使用。他並指出,自行車是抑制車輛污染的最佳交通工具,而政府在建置世界級自行車基礎設施上將不會落後先進國家。

聯合國環境大會承諾為邁向零污染地球採取行動(20171206_UNEP 1)

聯合國環境大會(UN Environment Assembly)承諾採取行動邁向零污染地球。各國環境部長首次在聯合國環境大會發布宣言,表明將努力防止、減緩與管理空氣、土地與土壤、淡水與海洋等污染。該宣言承諾增加研究與發展、透過量身訂製的行動鎖定污染、以循環經濟為基礎讓社會轉向永續生活型態、促進財務獎勵來推動市場與促進正向變革,以及加強與落實污染相關法律等。大會也通過13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與3項決定,包括處理海洋垃圾與微塑膠、防止與減少空氣污染、減少來自油漆與電池的鉛毒害、保護水生態系統免受污染、處理土壤污染,以及在衝突與恐怖主義地區管理污染等行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打擊污染」(BeatPollution)活動獲得近250萬個承諾,其中含88,000個個人行動承諾。智利、阿曼、南非與斯里蘭卡皆在奈洛比峰會期間加入「清潔海洋」(CleanSeas)活動,其中斯里蘭卡承諾從西元201811日起實施一次性塑膠製品禁令、加快廢棄物的分類與回收,以及設定在西元2030年前使其海洋與海岸達零污染的目標。目前已有39個國家加入該活動。哥倫比亞、新加坡、保加利亞、匈牙利與蒙古則加入原本已有100個城市參與的「呼吸生命」(BreatheLife)活動。

歐盟公布新大宗有機化學品工業生產環境標準(20171207_JRC 2)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領導的大宗有機化學品(large-volume organic chemicals,下稱LVOC)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Reference Document, BREF)審查已產生新排放與效率標準,將有助於國家主管機關減少歐盟3,200LVOC設施的環境影響;該審查的最佳可行技術結論已於日前公布於「歐盟官方公報」,其主要目的在減少化學製程排放,但也涵蓋能源效率、資源效率、廢棄物與殘留物等環境議題。該文件含有90項個別的最佳可行技術結論,其中19項適用於整體產業,71項適用於最常見的LVOC製程,包括低碳烯烴、芳香烴等。這些結論提供國家主管機關制定設施許可條件的技術基礎。LVOC設施將有4年時間來符合新標準。將碳氫化合物加熱至生產LVOC所需水平之「裂解爐」以及特定化學品製程的排放水平已被訂出。在限制污水對環境的影響方面,LVOC最佳可行技術的結論聚焦於預防或預先處理這些廢水的技術,包括最大化放流水產品與原物料回收,以及如水解、吸附與化學氧化等降低放流水污染物濃度的技術。

聯合國Frontiers報告特別關注抗生素抗藥性散布問題(20171205_UNEP 3)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針對環境新興挑戰與解決方案的新研究,藥品及特用化學品排放至環境為現今最令人擔憂的健康威脅之一。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發布的「前線報告」(Frontiers Report)檢視6個領域包括抗生素抗藥性的環境規模、奈米材料、海洋保護區、沙塵暴、離網太陽能解決方案(off-grid solar solutions)、環境遷移(environmental displacement)。該報告指出,環境在抗生素抗藥性的出現與散布的角色特別需要關注。全球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因為既有的抗生素藥物殺死這些抗藥性病原的效果已變差。證據指出,家庭、醫院與製藥設施以及農業逕流排放含有抗生素化合物的污水進入環境,使自然菌種與被排放之抗藥性菌種直接接觸,正驅使菌種進化以及更具抗藥性菌種的出現。抗生素一旦被使用,高達80%未經代謝便隨著抗藥性細菌一起被排出體外。這是日漸嚴重的問題,因為在本世紀人類抗生素使用量已增加36,而家畜抗生素使用量預計在西元2030年前將增加67%。此外,水產養殖使用的抗生素高達75%可能流入周圍環境。污水處理設施並無法移除所有的抗生素與抗藥性細菌,事實上它們可能是抗生素抗藥性的熱點。解決該問題將代表必須處理抗生素藥物的使用與處置問題,以及抗生素藥物、相關污染物與抗藥性細菌在環境中的排放。

科學家指出防曬乳所含的二苯甲酮會損害珊瑚礁(20171206_UNEP 4)

科學家警告,渡假者在熱帶水域游泳或浮潛,身上的防曬乳可能殺死珊瑚礁及海生生物。許多防曬乳含有二苯甲酮(oxybenzone)這是種可過濾造成皮膚癌之紫外線的化學品。不幸的是研究顯示,該化學品也可能使珊瑚易受到白化事件的影響。二苯甲酮經常被添加到塑膠及飲料瓶來防止光破壞的化學品之一。近期關於二苯甲酮對海生生物的影響警告來自1份西元2015年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每年從全球珊瑚礁周圍游泳者與潛水員皮膚上共沖掉多達1.4萬噸防曬乳。研究發現二苯甲酮會使萼柱珊瑚的幼蟲變得「畸形無梗」,並對另外5種珊瑚種類具有毒性。其他研究顯示,該化學物也可能傷害魚類、海膽與哺乳動物。一些國家已採取行動保護重要的旅遊業。墨西哥在一些主要海洋公園只允許使用「可生物降解」的防曬乳。歐洲與夏威夷的立法者則推動更為澈底禁令。幾家化妝品公司已提供使用替代鋅或二氧化鈦等「珊瑚礁友善」產品。

法國企業家開發出可生物降解塑膠瓶(20171206_DW 連結5)

全球各地的塑膠瓶使用快速激增,每分鐘就有100萬瓶售出。雖然大部分的塑膠瓶可回收,惟大多數的國家不是缺乏廢棄物基礎設施,便是無法跟上它們被廢棄的速度,使這些塑膠最終進入海灘或海洋。法國企業家兼包裝設計師Nicolas Moufflet想要解決該問題。在多年為許多公司設計瓶子後,他轉而開發「素食瓶」(Vegan Bottle)。根據銷售這種瓶子的公司Lyspackaging,這種瓶子由甘蔗製成100%可生物分解至今已銷售1.5年,主要用在果汁吧及盛裝香草或化妝品等其他易腐敗物品。該公司希望避免將其用來盛裝任何可長期保存的產品,因為一旦生物塑膠與大自然接觸,將會在12年內快速降解。目前,該公司正致力於將其產品與其他不可生物降解的競爭產品做區分。舉例來說,該公司正使用以橄欖種子磨成的粉來改變瓶子的顏色與紋理。Lyspackaging計劃在西元2017年底前生產70萬個可生物降解的瓶子,且希望擴大其生物塑膠在其他產品上的使用。

泰國推廣使用自然屏障來保護受侵蝕的海岸線(20171210_BANGKOKO POST 連結6)

泰國新城Phra Samut Chedi地區的Ban Khun Samut Chin村莊,位在泰國灣脆弱的沿岸地帶。近30年來,該村莊的海岸線每年以35米的速度受侵蝕,共淹沒640公頃的土地。自西元2006年以來,該村已種植約16公頃的紅樹林,並沿著海岸線建造竹柵欄來保護土地。該村曾是紅樹林棲地,但這些原生樹木早在20年前被清除做為養蝦場。自那時起,海浪便開始侵蝕陸地。村長指出,當地行政官員已提出建造混凝土牆以保護海岸線的想法,但村民尚未接受該作法,因擔心混凝土牆會破壞沿海生態、影響小型漁業與貽貝養殖場。大約10年前,海洋與沿岸資源部建議村民使用竹製屏障來降低海浪沖擊海岸的強度。村民協助設計並建造此以竹子及岩石構成之長約100公尺的3屏障。在設置屏障2年後,沉積物增加2公尺且土地面積增加1.6公頃。然而,朱拉隆功大學學者在西元2006年參與該村莊的社區研究,並決定在該村建造一座310米長的混凝土牆,以操控海浪與沈積物的流動。這個模式受到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好評,但未受到泰國政府機構的關注。海洋與沿岸資源部官員指出,使用紅樹林做為天然屏障是解決該村面臨之海岸侵蝕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該部計劃花費約400萬泰銖在該村1公里的竹製屏障,也計劃在泰國灣沿岸30個目標區建造類似的結構物。

中國大陸受霧霾肆虐的河北省擬定環境保護稅計畫(20171206_REUTERS 連結7)

中國大陸河北省日前指出,已擬定計畫將在西元2018年推出全面性環境保護稅以促使當地污染者清理其排放。中國大陸立法機關在去年年終批准新環境稅法規,授予地區制定其稅率的權利。數個地區已制定計畫,將在西元20181月開始根據企業製造的空氣、水,甚至是噪音污染收費。而河北省因為是飄到北京上空污染主要來源,受到龐大的清理污染壓力,將比其他地區徵收較高的稅率。當地政府指出,根據當地立法者目前討論的法規草案,石家莊市、保定市、廊坊市、定州市的企業將對其製造的每單位空氣污染收取高達6元人民幣、每單位水污染收取7元人民幣;而根據去年批准的法律,最高許可稅率分別為12元與14元人民幣。毗鄰北京的縣市將被迫收取較高的稅率,其主要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每單位將收取9.6元人民幣。主要的水污染物如硝酸銨將收取11.2元人民幣。單位是根據不同污染源分配權重係數計算,如1單位相當於16.7公斤的一氧化碳或0.95公斤的二氧化硫。中國大陸最大的產煤區山西省也於日前表示,將於西元201811日開始實施環境保護稅。

美國水資源組織發表發展場址內非飲用水系統法規的指引(20171206_WaterWorld 連結8)

美國水資源聯盟(US Water Alliance)已與「水環境及再使用基金會」及「水研究基金會」合作建立「場址內非飲用水系統」(Onsite Non-potable Water Systems,下稱ONWS)國家藍帶委員會(National Blue Ribbon Commission),以推進「一水管理」(One Water Management)創新解決方案。日前該委員會公布一套可供制定及實施收集、處理及再使用建物內或地方規模水資源法規參考的新資源。ONWS的成功取決於水與污水公司及公共衛生機關之間是否能合作確保計畫保護民眾健康與達到水品質標準。美國各地對將ONWS納入更廣泛水管理作法的興趣已漸增,然而缺乏州及國家標準與簡化的許可程序及監管指引等,已成為實施ONWS的障礙。日前公布的指南及支援資源建立一致性之提供ONWS監管與管理參考的全國性方法,同時維持彈性以符合地方需求。此提供具體且可執行之基於最佳科學與研究的架構,州及地方城鎮可使用該架構來創造與監管ONWS計畫。

英國OLIO手機應用程式便利民眾分享剩餘食物(20171204_Eco-Business連結9)

2位女性企業家在英國創立旨在對抗食物廢棄物問題的手機應用程式OLIO成為企業使用科技來減少廢棄物及幫助環境浪潮的一部分。全球生產之價值近1兆美元的食物有1/3被丟掉,而英國平均每戶家庭每年便丟棄價值約945美元的食物。下載OLIO的用戶可透過該程式設立帳戶並上傳想要分送食物的照片及簡短描述。用戶能透過私訊互相聯絡來安排在較可保護隱私的地方拿取食物。該程式也提供用戶交換如衣服與家具等非食品物件,而其用戶評價與客訴機制則可防止該系統被濫用。該應用程式西元20161月推出,目前已有32.2萬個註冊用戶,主要位於英國,且已分享超過40萬件食品,包括新鮮農產品、義大利麵、果汁及即食餐等。要求食物的1/3經常性用戶來自貧窮家庭。Pret A MangerSainsbury等咖啡廳與超市目前都與OLIO合作,並由志工拿取剩下的食物在其社區分享。OLIO與另一款可讓用戶販售或送出不需要東西的應用程式Stuffstr都凸顯居民若無這些管道便可能丟棄之物品的價值。 

新加坡委派多學科顧問團隊開發整合性廢棄物管理設施(20171206_NEA連結10)

新加坡國家環境署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已委派由博威(Black & Vealth)與艾奕康(AECOM)領導的多學科顧問團隊(MDT)來開發其整合性廢棄物管理設施(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y,下稱IWMF)。該署在未來2年將與該團隊合作擬定此IWMF的詳細工程計畫與設計規範,並預計在西元2019年動工。此IWMF為該署滿足新加坡固體廢棄物管理需求長期計畫的一部分,將配備最先進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並從國家回收計畫收集的廢棄物與可回收物回收資源。自源頭分離的食物廢棄物將與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Tuas水資源回收中心(Tuas Water Reclamation Plant,下稱TWRP之經脫水污泥共同消化來提升沼氣生產。無法回收的廢棄物將在廢棄物轉換能源設施焚化以生產電力。該IWMF將與TWRP位於同一區域,以獲取水-能源-廢棄物連結帶來的利益。IWMF將分2階段建造,首個階段於西元2024年完工時的初期設計焚化容量為每日2,900噸。焚燒過程產生的能源將被回收用來生產IWMFTWRP營運所需的電力,而多餘的電力將提供給電網。目前的計畫是最終能在西元2027年將IWMF的焚化容量提高至每日5,800噸。IWMF完工後,將成為全球資源與能源效率最高的固體廢棄物管理設施之一。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環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