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409~20160415)(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425才提供)

中華白海豚在香港青山火力發電廠外海-23-20091223-賴鵬智攝-縮-後製.JPG - 日誌用相簿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409~20160415)(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425才提供)

蒙特婁議定書會議取得有關逐步淘汰氫氟碳化物的進展(20160411_ UNEP連結1)

臭氧層破壞物質蒙特婁議定書的197個締約方於第37次開放式工作小組會議,已針對修改議定書以逐步淘汰氫氟碳化物(HFCs)獲得進展,預估可在西元2050年前避免1,0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及在本世紀末避免多達0.4℃的全球暖化。為克服某些用途欠缺氫氟碳化物替代物的挑戰,締約方同意需要為大氣溫度高的國家建立豁免機制。締約方也在有關氫氟碳化物之管制措施的資金和執行彈性挑戰上取得進展。各國並討論其它如智慧財產權、非締約方貿易條款等方面的挑戰,並審視由「蒙特婁議定書技術與經濟評估小組」提交的有關臭氧層破壞物質之氣候友善替代物初始報告,同時提供該小組完成其第2份報告可考量的進一步指引。第2份報告將於今年7月的第38次開放式工作小組會議提交。

美國環保署採取減少固定劑產品含三氯乙烯風險的行動(20160406_ USEPA 連結2)

由於美國環保署評估顯示三氯乙烯具有風險,市場上唯一使用三氯乙烯製造固定劑產品的製造商已自願將產品退出市場,美國環保署現在採取進一步行動,以確保沒有其他製造商包括進口商,會在該署有機會去禁用或限制這些用途前進入市場。美國環保署依「毒性物質管制法」採取行動,目的是減少噴霧劑、蒸氣去污劑或乾洗設施去污劑等產品含有三氯乙烯所帶來的風險。日前發布的「重大新用途規則」要求任何有意製造,包括進口或加工三氯乙烯以用於新用途者,必須在執行前至少90通知美國環保署,以便評估此預期用途並採取適當行動。三氯乙烯噴霧固定劑產品之前被藝術工作者、圖片裝框業者、平面設計師或印刷業者用來做為防水劑或保護塗層。

法國將禁用一次性塑膠袋並推廣生質塑膠袋(20160404_ Euractiv 連結3)

法國環境部公布法令,將限制1次性塑膠袋的使用,但法國政府並非結束可抛式塑膠袋的流通,而是要求未來使用之塑膠袋必須改變成分。自71日起,商店收銀台不得使用厚度小於0.05毫米的1次性塑膠袋,而自西元201711日起,第2階段措施將生效,超級市場包括蔬果稱重、乳酪櫃台、肉品及魚品區等也將禁用此種塑膠袋。雖然環境部也鼓勵消費者使用購物袋或多次用塑膠袋,但顯然仍不足以達成政府的環保目標,因而導致強制生產者製造「生質」(biosourced)袋的想法,在其傳統的塑膠原料中添加更多植物材質的塑膠。法國塑膠袋中的生質材料比率須自西元20171月的30%成長至西元2025年的60%法國與歐洲企業也希望此政策能使生產「重新當地化」,使其競爭更占優勢,並已提出計畫在法國興建數家新工廠,創造3,000個直接及間接的工作機會。以生質材料製造塑膠袋也將提供玉米、小麥和馬鈴薯粉製造商新市場,經過加工後,這些多醣類可與生物可分解聚脂纖維形成可堆肥的塑膠袋。

美國生態系統復育計畫為地方及區域經濟帶來巨大利益(20160405_USGS連結4)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的經濟學家評估21項美國內政部生態復育計畫,發現每投資1美元於生態系統復育,對當地、區域與全國的經濟可產生23倍的經濟活動擴散效應。個案研究計畫包括與「自然資源損失評估」(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場址以及聯邦國土管理局之山艾(sagebrush)及艾草松雞(sage-gouse)棲息地復育有關的復育活動、能源減量與火災後復育計畫等。此報告量化各種方法,以提供聚焦於對生態系統復育活動投資所產生之工作機會與商業活動的經濟影響分析。美國內政部官員表示,報告凸顯復育活動不僅對遭受原油或有害化學物品外洩衝擊的天然資源有益,也對人類社區的經濟福祉有利。以猶他州South Beaver區的「山艾草原復育計畫」為例,此計畫總計花費350萬美元,但對當地與區域經濟的貢獻分別高達420萬美元與800萬美元。

美國有害藻華和缺氧機構間專責小組提出對抗有害藻華和缺氧報告(20160410_ ENS 連結5)

美國有害藻華和缺氧機構間專責小組向美國國會提出報告,建議深入的科學研究和廣泛的溝通都是控制美國水體發生有害藻華和缺氧所需要的。「西元1998年有害藻華和缺氧研究與管制法」(The Harmful Algal Bloom and Hypoxia Research and Control Act of 1998, HABHRCA)授權美國聯邦機關應對這些問題,西元2014該法修正建立「有害藻華和缺氧機構間專責小組」,並在西元20162月向國會提出報告,建議採取行動計畫來因應有害藻華和缺氧。該計畫內容包括增加並改善對有害藻華和缺氧以及其原因和效應的科學瞭解,改善測試和研究方法;強化及整合新、舊監測計畫;透過開發並強化電腦模型程式以及衛星遙測提升預測能力,改善對人類和動物暴露、疾病和死亡之監測;改善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持續和擴大聯邦機構之間,以及這些機構與州和地方組織、民眾和學術界之間在研究、管理和政策相關領域的合作。

澳洲開發出適用於農村的藻類污水處理系統(20160406_ Pollution Solutions 連結6)

由澳洲開發出使用藻類的創新污水處理系統,已被證實可使用相對較低的成本提高鄉村社區的灌溉效率。該系統比傳統的系統更小且更有效率,日前剛獲得南澳洲衛生部廢水管理部門的認可,並將針對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農業社區進行推廣。現代污水系統需要密集的曝氣流程、使用水上馬達來增加水的含氧量,並可能需耗費多達65天才能完成處理。該系統只占其他系統所需空間的40%使用藻類而非化石燃料,可使處理時間減至5-10天,同時能增加水的鹼度,使水自然地自淨,並能加速曝氣過程,促進污染物的好氧生物分解。現代系統的主要問題是處理流程的高蒸發率,但此系統的快速處理讓水的損失減至最低,適合在炎熱夏天之東南亞鄉村地區的農民使用。

研究揭露英國10年來最嚴重空污事件的主因(20160406_ Pollution Solutions 連結7 )

英國於西元20143月底至4月初經歷10年來最嚴重的空氣污染,細懸浮微粒飆升至警戒濃度,當時政府怪罪於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主流媒體也紛紛採信。但近來之研究顯示,撒哈拉沙塵暴只影響英國西南方一小區域,而且只在2週危機接近尾聲時才真正產生影響。研究認為歐洲農業才是主要禍首,海外糞肥和化肥使用而擴散的氨微粒與當地污染物(道路交通等造成)產生作用並結合成更密實的顆粒,便能傳播遙遠距離。也正因為此種原因,許多環保人士鼓吹使用沼渣(digestate)做為有機肥料,因為它能對空氣帶來多種好處。此研究發表時正值英國政府向歐盟施壓,要求降低氨排放目標,引起環保人士嘩然。環保法律公司「顧客地球」(Client Earth)表示,與其遊說歐盟削弱污染目標,政府應該與歐洲鄰國合作,致力減少遍及歐洲大陸的污染以及使城鎮窒息的本土污染。

新加坡將進行釋放帶沃爾巴克氏菌斑蚊的實地研究(20160412_ NEA 連結8)

新加坡國家環境署進行眾多研究和風險評估,以確定帶有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的雄性斑蚊可用來抑制該國埃及斑蚊的數量。該署在確定此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後,下一步計劃進行小規模的實地研究,今年年底將在特定地點釋放雄性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斑蚊,目的是要瞭解沃爾巴克氏菌斑蚊在新加坡城市人造環境中的行為,例如其壽命以及露天的垂直和水平飛行範圍等。這些資料將有助於支持後續的抑制測試設計。沃爾巴克氏菌是一種在60%以上昆蟲物種身上都能找到的先天存在細菌,但在會攜帶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卻找不到。世界衛生組織在西元2016316日宣布建議在操作條件以及伴隨嚴謹監測及評估的情形下,在有限度的試行中使用沃爾巴克氏菌斑蚊,雖然此法是指同時釋放雄性及雌性埃及斑蚊的取代策略,該建議仍支持沃爾巴克氏菌斑蚊的釋放。該國環境署已進行釋放雄性沃爾巴克氏菌斑蚊的可行性研究,此法乃根據攜帶沃爾巴克氏菌昆蟲的生物特性,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埃及斑蚊與未帶有沃爾巴克氏菌雌性的埃及斑蚊交配後產生的卵不會孵化。

美國保育團體請求聯邦政府保護臺灣白海豚(20160407_ ENS 連結9)

美國保育團體向聯邦政府提出請願,希望能以「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來保護粉紅色的臺灣白海豚,以防止此僅存不到75隻的物種滅絕。該請願請求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U.S. 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鼓勵臺灣處理人口密集的臺灣西海岸淺海地區之污染、非法捕撈、船運交通及其它這些小海豚面臨的威脅。臺灣白海豚的特殊在於其皮膚的顏色會隨著海豚的成熟由灰色轉成粉紅色或白色,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此海豚亞群一直具有不同於中國大陸沿岸其它亞群(subpopulation)的膚色。當王愈超博士首先於西元2002年辨識出臺灣白海豚時,數量還有99隻,現在已剩下約75隻。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於西元2014年拒絕了相同的請願,該局認為此種群並不異於游動於較接近中國大陸海岸線深海區的中華白海豚。但王愈超及其同事在西元2015年的研究總結指出,臺灣白海豚是一種有特殊特徵的不同亞種,其數量正持續減少中。請願團體指出,美國「瀕危物種法」是瀕危物種有效的保護網,列於其中的動植物90%以上已成功被防止滅絕;保護分布於全球的物種有助美國將資源聚焦在國際法規的執行和物種的復育。

檢測顯示香港室內空氣污染比戶外嚴重(20160412_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連結10)

檢測顯示,香港某些住家的室內空氣污染比該市某些最繁忙街道旁還嚴重,科學家擔心居住在此環境下的民眾可能會長期罹病。檢測顯示,這些住家內的細浮懸浮微粒(PM2.5)濃度平均比戶外發現的最高濃度還高近10%;廚房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濃度平均也比戶外高1,250%。研究人員指出,其它國家的研究也曾發現室內空氣污染比戶外高,但香港的情形可能因高層居住、分間住宅、部分房間缺乏窗戶和通風以及住宅的1樓有餐廳等因素而變本加厲。檢測顯示,受檢測的家戶大部分測得的室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為345 ppb,而在這些家戶外則測得95.5 ppb。香港環保部認為辦公室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應超過200 ppb,而廚房的測值又遠高於此限值。香港本身並沒有室內懸浮微粒建議值準則。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