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312~20160318)(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330才提供)

蘇迪勒颱風氣流圖-台灣區域-2015-08-07-15-30-縮.jpg - 日誌用相簿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312~20160318)(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330才提供)

  報告指出亞太地區需要風險敏感型開發方式(20160314_ Eco-Business 連結1)

根據聯合國的最新報告,亞太地區在西元2015年依然是全球最易發生災害的地區,必須自現行的反應與復原(response-recovery)管理轉移至風險敏感型(risk-sensitive)開發方式。西元2015年全球出現344天然災害中,亞太地區占超過半數,造成5,900萬人民受到影響以及1.6萬人死亡。報告警告,此區成長快速之城市基礎設施可能並不足以因應發生頻率越趨頻繁且強度越趨增大的都市災害。亞太地區有超過7億人生活在「極度」或「高度」災害風險的都市中,至西元2030年此數字將增至10億人。報告指出,亞太地區許多大城市的基礎建設不但過時,且興建時並未妥善考量災害復原力。為建立亞太地區回復力,報告進一步呼籲必須更聚焦於風險敏感型開發,以及管理跨境災害的更密切地區性合作。報告建議利用如無人飛行器等新興科技來進行災害管理,但強調必須建立有效利用這些科技的管理標準。報告同時讚揚菲律賓實施的「零傷亡」政策是優良的區域作法,並總結指出降低災害風險有賴各層級政府之政治意志力與有效的領導

澳洲宣布擴大國家碳補償標準(20160315_ Eco-Business 連結2)

澳洲聯邦政府宣布,「國家碳補償標準」(National Carbon Offset Standard)將自原本涵蓋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企業、產品、服務和活動延伸至建物、區和城市。聯邦環境部長指出,此舉是為回應業界、城市和社區的請求,以促其能獲得此制度提供的碳中和認證;政府正在為碳中和區及城市成立專家委員會,並以在西元20171月份前取得澳洲第1個正式認證且營運的碳中和區或城市為目標。澳洲綠建築委員會歡迎此項宣布,該組織於去(西元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上已表明欲在西元2016年導入建物淨零碳排認證的意圖。其執行長表示,城市耗用近80%的澳洲國家能源使用量,代表城市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線,因此鼓勵業界更永續地發展是至關重要。

英國公布更新版食品產業自願性廢棄物減量計畫(20160315_ Edie連結3)

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aste &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 WRAP)公布其希望食品與飲品產業之簽署方同意共同採納的自願性目標,以節省資源並對抗氣候變遷。此「考陶爾德承諾2025(Courtald Commitment 2025)以「考陶爾德承諾3」的成功為基礎,將集結代表93%英國食品與飲品市場的品牌大廠、產業公會組織如「食品及飲品聯會」、世界自然基金會和24個主管機關等的力量。依此承諾,如可口可樂、肯德基等品牌大廠將有機會選擇在西元2025年前削減1/5的食品與飲品廢棄物及其相關碳排放,直接為企業省下約40億英鎊的成本。簽署方將與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持續合作,以推動該產業與供應鏈的最佳實務,建立永續和具復原力的食品與飲品產業。該計畫也將與地方主管機關合作,推出行為改變宣導活動,為解決英國食物廢棄物危機進一步導入更健全的辦法。

歐盟技術文件草案因未提及有害廢棄物預混合遭到批評(20160316_ENDS連結4)

非政府組織抨擊歐盟執委會未在修訂的廢棄物處理廠最佳現有技術參考文件(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reference document, BREF)中,明確訂定有關預混合(pre-mixing)有毒物質的要求。該文件詳細說明眾多液態和固態廢棄物機械、生物和物理化學處理的現有最佳技術,但未涵蓋焚化。環保團體EEB指出,該草案中所定義的大多數最佳現有技術並未區分混合與源頭分類之廢棄物,也未區分有害和無害物質;此文件的模糊措辭可能阻礙主管機關對如將有毒物質預先混合並送至較低環保標準處理廠的惡劣作法作出回應。一旦此文件草案正式通過,各廢棄物處理設施將有4年的時間落實所有必要的改變。

北海國家推出廢棄物交易計畫(20160307_ ENDS連結5)

荷蘭、英國、法國和法蘭德斯地區的主管機關於日前達成北海地區的殘餘廢棄物交易協議。此名為「北海資源圓環」(North Sea Resource Roundabout, NSRR)5年計畫將調和上述4國及地區的品質標準和廢棄物定義,目的是提供堆肥和焚化後剩餘之底灰、聚氯乙稀去化的市場出口。西元2021年之前,若有新物料面臨出口政策障礙,會員國或企業可申請列入清單中,隨後進行進口商和出口商之間的對談,以授權此物料的交易。根據北海資源圓環,這些資源在歐盟國家間的交易目前受到會員國之間彼此牴觸的定義和標準阻礙,透過歐盟管道取得所有28個會員國之間的調和標準將是一個緩慢過程。據知,歐盟執委會參與此次北海資源圓環商談,此計畫成果可能成為歐盟執委會發展全歐盟廢棄物交易策略的基礎。

韓國環境部將「生態能源城鎮」擴展至全國(20160308_ Korean MOE 連結6)

韓國環境部將敲定去年選定之5個城市(清州市、牙山市、慶州市、永川市與梁山市)的「生態能源城鎮」(Eco Energy Town)基本計畫,並將在今年上半年開始進行。去年12月於江原道洪川郡進行之全韓試行計畫成功完成建置後,環境部預期將帶動生態能源城鎮計畫在全國擴展,同時可使居民年收入增加35億韓圓、增加325個工作機會與每年減少68,824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生態能源城鎮是利用閒置的污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以產生太陽能、沼氣等再生能源並將利益回歸當地居民的新範例。這項計畫至少可帶來能源自給自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與增加居民收入等3大利益。除洪川郡的試行計畫與剛宣布的5個城市,環境部未來將指定4個發展生態能源城鎮計畫的新區域,並預計在西元2018年前總計完成10個生態能源城鎮,同時也將推出以發展生態能源城鎮計畫成為新的鄉村發展模式之計畫,並推廣至全國。

全球永續城市平台率先資助23座新興城市(20160310_ SustainableBusniess 連結7 )

為幫助全球新興城市以永續方式成長,「全球永續城市平台」(Global Platform for Sustainable Cities)於日前啟動。由23個關鍵城市開始,1.5億美元的種子資金預計將在未來5年於巴西、象牙海岸、中國大陸、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帶動約15億美元的資金投入。該平台由世界銀行和全球環境機構(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等組織資助,目的是為幫助城市在成長期間使用綠色規劃程序,並納入因應氣候變遷所需的調適措施。各市長和領導人將向同儕和專家學習如何建立其城市的永續性指標、使用地理空間資料來進行都市規劃,以及如何處理以減緩而非增強氣候變遷的方式提供清潔水源、能源和運輸等議題的日常管理。另外,美國總統歐巴馬已在美國推出「智慧城市計畫」,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協議也包括氣候智慧/低碳城市計畫;日本與印度也正朝智慧城市發展。在澳洲,西門子公司與夥伴正測試未來智慧城市的設計與系統,現在也有智慧城市的認證。

報告顯示較嚴格的環境法規無傷出口競爭力(20160310_ OECD 連結8)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指出,實施嚴格環境政策的國家其出口競爭力不亞於那些法規較寬鬆的國家。這些發現顯示有較強製造業的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大陸,可以強化環境法規同時不會傷害其總體出口市占率。該研究分析23個先進國家和6個新興經濟體之高污染和低污染產業的歷史出口數據,發現環境法規較嚴格的國家只在如製鋼、化學、塑膠和燃料產品等污染密集部門有些微的劣勢,而此劣勢會因如機械或電子等較乾淨產業取得的優勢而彌平。此2影響若比起市場規模、貿易關稅的解除、全球化等因素則顯得微不足道。因此,製造業污染較低的國家若實施更嚴格的法規時,即可在全球市占率上得益。在各國皆為達成其新氣候變遷承諾而考量加嚴環境法規的此際,該分析證明此做法並不會傷害貿易;嚴格的環境標準反而可能促使企業變得更有創造力而改善其經濟與環境表現。

英國智庫針對新柴油車輛提出額外課徵污染稅(20160311_ The Guardian 連結9)

根據英國智庫機構「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英國政府應針對每輛銷售的新柴油車課徵800英鎊的污染稅,並將稅收所得用以挹注老舊柴油車的報廢機制。英國財政部長於西元2015年宣布修改「車輛執照費」(Vehicle excise duty, VED),自西元2017年起,除電動車之外的所有車種每年必須支付140英鎊,但新車第1年還必須多支付11次性的稅款:排放最多二氧化碳者將支付2,000英鎊,而中等排放者須支付160英鎊。然而「政策交流」智庫認為,柴油車應多支付800英鎊,因為西元2017年的現有計畫並未反映出柴油車污染更嚴重(不只排放二氧化碳)的事實;新稅可用來資助柴油車報廢機制:將舊柴油車報廢並購買低排放車輛的車主,可獲2,000英鎊的獎勵補助金,其中政府補助1,000英鎊,車輛製造商則相對將新車車價降低1,000英鎊。「政策交流」指出,稅收獎勵讓英國柴油車市占率由西元2001年的14%成長至目前的36%但柴油車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不會明顯低於汽油車;柴油轎車與箱型車必須為倫敦市70%的氮氧化物排放負責,此類車輛的平均排放比法定上限還要多出4倍以上。

天然氣用來發電能減少更多碳排(20160308_ ScienceDaily 連結10)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學者發現,以天然氣做為燃煤電廠和燃料油暖爐的替代燃料比做為汽車和公車燃料,更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學者發現,當天然氣被使用於電廠以取代舊燃煤電廠時,可達成超過50%的最大減量。而壓縮天然氣使用於車輛只會帶來最小的利益,幾乎與現代汽油或柴油引擎有同等的排放。學者的計算考量燃料的整個生命週期,從生產、運輸到燃燒,並且包括甲烷逸漏。另外,天然氣動力和柴油動力的公車相較,柴油動力較具優勢,在不確定性的範圍內減少碳排約12%。此外,學者發現家庭供暖使用的燃油暖爐若以燃燒天然氣的機型取代,最高可省下48%的碳排放。學者也估計日本若以燃燒天然氣的電廠取代燃煤電廠,並使用來自美國進口的天然氣,依然可省下15%的碳排放。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