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919~20150925)(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51002才提供)

綠色基礎設施對防災的助益-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jpg - 日誌用相簿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919~20150925)(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51002才提供)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表決支持限制非道路移動機具污染草案(20150915_European Parliament 連結1)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議員日前表決同意支持目的在減少來自非道路移動機具(Non-Road Mobile Machinery, NRMM)的主要空氣污染物排放草案。非道路移動機具的引擎在歐盟約占15%的氮氧化物以及5%的懸浮微粒排放。該草案涵蓋下列機具的內燃機:小型手持設備如割草機與電鋸、農業與農作機械(收成機與耕耘機)、建築用機械(推土機與挖土機),以及軌道車、火車頭與內陸水道船隻。由於非道路移動機具的使用年限極長,環境委員會議員也建議增列條文以鼓勵現有機具擁有者改裝較為乾淨的引擎款式,特別是在都市人口稠密地區,以及違反歐盟空氣品質法規規定的地區。環境委員會也建議法案暫時排除下列機具:行動起重機、內陸水道船隻用引擎、重型機具與所有中小型企業生產之使用年限較長機具。在懸浮微粒方面,該草案針對大部分的引擎類別導入微粒數(particle numbers, PN)限值,以補微粒質量(particle mass, PM)限值的不足。

歐盟報告探討綠色基礎設施對防災的助益(20150921_ EEA 連結2)

歐洲環境署(EEA)發表「探討自然導向的解決方案:綠色基礎設施在減緩天氣和氣候變遷相關自然災害衝擊上的角色」之報告,該報告重點集中於歐洲可能因氣候變遷擴大發生極端事件和災害類型能提升災害復原力之綠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是歐盟災害風險管理政策的一部分,而氣候變遷和基礎設施開發已使易受災地區更容易遭受極端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的破壞。此報告針對那些在綠色基礎設施可能有助於減少目前(或未來)天氣和氣候相關自然災害的地區,提出一個簡單和實用的生態服務篩選(而非評估)方法。報告亦探討山崩、雪崩、洪水、土壤侵蝕、風暴潮等災害和自然系統的碳固定作用。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表環境研究與教育未來展望報告(20150916_ NSF 連結3)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環境研究與教育顧問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C-ERE)公布關於美國環境研究與教育未來10年展望的報告顯示,美國正處於環保的十字路口,而各種改變發生的同時,社會也有機會結合環境科學為經濟成長提供動力,同時提升民眾福祉。報告並表示環境保護與經濟繁榮相互牴觸的想法已經過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於西元2010年啟動「永續性的科學、工程和教育」(Science,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SEES)計畫組合(portfolio)後,學界已準備好採取跨學門之研究與教育方法,來提供解決環境與社會挑戰所需的基本認知。報告指出,在所有資助科學研究的美國聯邦機構中,該基金會是最能建立起瞭解複雜社會環境系統所需、橫跨各種規模與學門之系統層級方法的機構。該委員會(AC-ERE) 建議該基金會以現有核心與特別計畫為基礎,在其研究和教育部門進一步整合出穩定且貫穿整個基金會的環境計畫組合,並在必要時設立新計畫來解決特定的研究問題與社會環境挑戰。具體而言,該委員會提議設立新計畫以支援「更廣闊衝擊網絡與節點」(Broader Impact Networks and Nodes, BINNs),據以勾勒出的願景,並連結教育、社區參與專家及研究人員等多機構合作。

世界銀行推出加速全球碳定價動能的新原則(20150921_ Eco-Business 連結4)

世界銀行(World Bank) 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國際貨幣基金協助下,日前共同發表「FASTER原則」的報告,以協助各國政府與企業開發出為碳排放社會成本訂價之高效率與高成本效益工具。FASTER原則中的F代表公平、A代表政策與目標協同一致、S代表穩定與可預測性、T代表透明、E代表效率與成本效益、R則代表責任與環境完整性。這項研究汲取全球各國數十年來的碳價相關提案,如排放交易制度與碳稅。另外,世界銀行與Ecofys公司也發表「西元2015年碳定價現狀與趨勢報告」,指出針對全球現行最大之總量管理制度─歐盟排放交易系統的分析顯示,碳洩漏並未以任何顯著規模出現。然而,未來只要碳價格的信號強勁且各轄區間出現明顯差異,碳洩漏的風險將確實存在。此外,與各國單獨採取行動相比,跨國界的碳價工具合作與聯結,可顯著降低達成穩定溫度減少2°C目標所需的成本,同時讓來自不同國家與投資者的資源動員起來與相互流動。報告也表示趨於一致的碳價因對更高效率且更乾淨的產業較為有利,將對整體競爭力帶來正面衝擊,獲致更具效率的經濟。

聯合國推出環境法規概念與架構公開資訊入口網站(20150918_ UNEP 連結5)

聯合國「法律與環境知識本體」(Law and Environment Ontology, LEO)的入口網站,將提供公約概念、定義和同義詞以及多邊環境協定(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MEA)間的關係之相關資訊。法律與環境知識本體網站涵蓋超過105,000項各國法條、2,000件個案、將近5,000各國報告、50個行動計畫、超過2,000個全球、地區與雙邊環境公約以及其管理機構之1萬項決策,所含資訊的呈現方式包括地圖、資訊圖表與文字,另外也附有一套可讓民眾更完整瞭解多邊環境協定的電子學習工具。此網站主要是透過公開且方便取得的方式,協助使用者取得涵蓋絕大多數層面的現行環境法規與程序之資訊。法律與環境知識本體網站雖然鼓勵如學生等新手多加利用,卻特別希望提供學界研究人員、非政府機構高層人員、政府決策者、司法與環保線記者資訊公開取得的管道。視使用的搜尋方法及所需專業知識層級之不同,法律與環境知識本體網站可讓學者針對特定主題取得快速且深入的總覽。此新線上工具網址為:https://leo.informea.org

公民科學在美國某些州面臨抵制(20150914_ C&EN 連結6)

由於行動應用程式和線上眾包(crowdsourcing)平臺的普及,藉由公民蒐集科學(citizen-collected science)資料的趨勢正蓬勃發展,但在美國有些民選官員卻抵制這種蒐集污染資料方式的風潮,某些州甚至已通過法規限制民眾蒐集環境資訊,或針對計劃使用這種資料的州級監管者設立嚴格標準。俄亥俄州眾議會西元2003年通過「可信任資料」法,該法規定州級機關只能使用合格的蒐集者、以及使用那些需要通過水體底泥化學和棲地評估等廣泛訓練技術所蒐集到之水資源受損資料。除了俄亥俄州反對公民科學,愛達荷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也有法律禁止公民科學家蒐集農業場所附近的環境資訊,這些資料有可能影響農場業者。然而,美國環保署官員則持相反意見,並表示很樂意見到越來越多的州政府、環保團體和其它聯邦機關進行資料蒐集計畫。該署指出,學術界的文獻顯示偏差(biases)並非是非專業人士蒐集之資料的主要問題,該署已積極採用下世代監測技術─特別是空氣感測器─的公民科學。

研究顯示德國實施汽車共享可減少大量碳排放(20150915_UBA 連結7)

德國聯邦環境署(UBA)的研究指出,汽車共享(car sharing)或住家共享不僅能節省消費者的荷包,也有益環境和就業市場。更多的公共運輸和汽車共享(car sharing)選項,例如在鄉村地區提供結合式的公車-汽車共享計畫,可創造出更多的服務業就業機會。根據該研究顯示的情境,在運輸和基礎設施公司的就業機會增加會遠多於所導致的工作流失。而且視所選擇的發展途徑,每年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少超過600萬噸,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減少超過6%該研究也檢視不同的住家共享形式,發現共同住宿(communal living) 所需的人均居住空間較小可帶來環境利益。研究顯示,如果增加大約160萬人實施某種形式的共同住宿,每年可省下大約100萬噸的建材。然而,如優步(Uber)計程車服務產生的糾紛,顯示共享式經濟也可能帶來某些風險,例如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的隱憂,因此立法者必須確保既有標準─責任保險或勞工保護─不會被輕忽。

研究指出含氮消毒副產物會強化致病細菌的抗藥性(20150917_Europa 連結8)

世界衛生組織定有數項飲用水消毒副產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的準則值,本研究則針對含氮消毒副產物(nitrogenous-DBPs, N-DBPs),該物質是至今尚未被規範的一種消毒副產物子類。先前針對哺乳動物的研究顯示,含氮消毒副產物有直接致癌作用,但此研究探究其細菌致突變作用的更廣泛健康影響,以及其存在是否會增加細菌的抗生素抗藥性。研究人員首先以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測試,發現經含氮消毒副產物誘發之細菌的抗藥性平均會比對照組強5.5倍。研究人員亦測試大腸桿菌(E. coli),發現相同的抗生素抗藥性也會增高。由於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皆是水中致病菌的指標,因此認為本研究觀察到的影響可能對水中許多種細菌都相同。由於消毒副產物的規範,替代性消毒劑(如氯胺)已開始被用來減少這些受規範的消毒副產物。然而,這些替代品可能會產生更高濃度的含氮消毒副產物,且有越來越多被發現有致突變性。高的含氮消毒副產物濃度可能導致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尤其是在大城市,因為巨大的給水和淨水處理設施規模可能會使民眾每日暴露於數千萬個具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之中。

澳洲熱帶水質中心研究方案將有助改善大堡礁水質(20150922_ Environment.gov.au 連結9)

澳洲珍貴的大堡礁和周圍熱帶水域將受益於政府「熱帶水質中心」所進行的24項創新研究方案,該中心的科學家將為甘蔗礁流域發展出可交易的許可機制,以達成具成本效益的氮逕流減量。該機制將支持「大堡礁信託」與農民合作,以真正減少進入大堡礁潟湖的氮總量。此中心也將與海洋公園的旅遊營運商協會合作,發展箱形水母(伊魯康吉水母)研究方案,以研判此種海洋危險物會如何回應持續改變的水質,以及如何根據環境條件預測它們的存在。這項工作將使人們更能瞭解水母的相關風險因素,並能提供管理之參考。該中心結合科學家、決策者和社區,發展出確實可行解決方案的研究計畫,以維護並提升大堡礁和其他熱帶水域的水質。「熱帶水質中心」將在提供實現「西元2050年大堡礁長期永續性計畫」目標和成果的研究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新加坡電子廢棄物回收計畫獲得巨大成功(20150917_Eco-Business 連結10)

新加坡最大的電子廢棄物回收計畫「回收全國電子廢棄物」(Recycling Nation’s Electronic Waste, Renew)已實施1週年,廣受該國善用科技產品民眾的歡迎,過去1年共回收超過23噸的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遙控器、滑鼠、和電線等。該計畫是新加坡電信公司「星和」(Starhub)、貨運公司「DHL快遞」和電子廢棄物管理公司「偉翔環保」(TES-AMM)合作促成的自願性行動。西元2014年,上述公司聯合在全國放置150個舊電子產品收集箱,並負責運送和回收。起初星和在西元20123月至20149月間在全國放置30個收集箱,之後,在該回收計畫下,星和與DHL快遞及偉翔環保一起在商場、住所、政府機關、社區會所、和新加坡所有學校新增150多個箱子,使總數達到185箱。當星和單獨運作該計畫時,該公司於西元20123月至20149月間收集共14.8噸的電子廢棄物,平均每年約半噸。而在該回收計畫下,僅12個月即躍升至23噸。星和高層表示,該回收計畫展現「巨大成功」,而電子廢棄物回收率遽升也證明企業合作可成就更多事。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