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7.04~2015.07.10)(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50717才提供)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7.04~2015.07.10)(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50717才提供)

美國環保署制定完成減少氫氟碳化物法規(20150702_USEPA連結1)

美國環保署日前宣布已制定完成減少氫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 HFCs)的法規。氫氟碳化物是使用於空調、冷凍和其它設備的強力溫室氣體之一,該物質之全美排放預計在西元2020年前將增加近1倍,並在西元2030年前增加2倍。新的技術和氣候友善冷凍劑已可顯著減少這些排放。美國環保署估計此最終法規將在西元2025年減少5,4006,4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超過580萬戶家庭全年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新法規所影響的氫氟碳化物和含氫氟碳化物的混合物是被使用於噴霧劑、發泡、機動車輛空調、零售食品冷藏和販賣機,針對許多該法規涵蓋的產業,美國環保署也正依其「重要新替代品政策」(Significant New Alternatives Policy, SNAP)計畫通過數種替代品,這些新選項可提供更佳的環境保護而不會破壞臭氧層。新法規將某些之前依重要新替代品政策計畫被列為可接受之高全球暖化潛勢氫氟碳化物,改變成不可被接受於特定終端用途。

專家建議歐盟採取促進產品可維修性的行動(20150707_ENDS 連結2)

一份報告顯示,歐盟執委會所委請之顧問公司將建議歐盟採取促進產品可維修性的行動,以支持轉型至循環經濟。顧問公司Deloitte表示,修理和維護,相對於通常須破壞產品和使用大型工業程序回收材料的回收而言,是在經濟體內維繫附加價值最具潛力的作法之一。該報告指出,歐盟現有的回收目標阻礙了產品的可維修性。在德國,超過60%維修工坊希望能至廢棄電子和電機設備(wast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WEEE)收集點來取得零件,卻被成員國為努力達成廢棄電子和電機設備回收目標所阻撓。顧問群調查了11個依「生態設計指令」和其他促進可維修性產品政策之政策選項的潛在好處。他們表示,在環境影響方面,提高目前的維修率將會錯失以更高效可減少能源使用的新產品取代舊產品的機會。但另一方面,新家電產量減少對整體的資源效率則會有正面影響。另外,強制性的零件和資訊提供以方便專業維修者工作將使消費者受益最多,因不需購買新產品和規模經濟產生的較低維修成本所省下的錢,會超過保留舊產品帶來的較高平均耗能和耗水的花費。

美國環保署提議取消殺蟲劑安丹的部分室內用途(20150701_USEPA連結3)

美國環保署在初步人體健康評估發現殺蟲劑安丹(propoxur)某些使用的風險後,提議取消此類殺蟲劑的某些用途。自西元1995年至2013年,該署已減少氨基甲酸鹽殺蟲劑(carbamates)的接觸風險,安丹也屬於此類殺蟲劑,而它們的使用已減少7成。該署與農藥註冊者達成協議,讓註冊者志願取消某些安丹的使用,美國環保署同時提議取消某些其他殺蟲劑的註冊。志願取消是完全解決這些風險與保護民眾健康最快的方式。此外,美國環保署也提議取消醫院與其他兒童可能出現的商業或機構設施的所有安丹室內噴霧劑、噴灑或液態配方使用,以及食品處理設施的所有安丹使用。在這些用途被取消後,未來安丹不會再有食物方面的用途,其容忍值(tolerances levels)也將降為零。

研究發現城市自然景觀有助居民減壓(20150709_Europa連結4)

研究發現,與城市地區的自然接觸能帶來多種利益。此研究調查與自然接觸會如何影響居住在德國柏林市中2社區民眾的健康。研究人員調查不同類型的城市景觀包括綠地和自宅看到的植物景觀與健康之間的關聯。研究評估32個參與者的生活滿意度、整體健康狀況和頭髮樣本中的皮質醇(cortisol即俗稱的壓力激素)水平。結果發現,自宅看到的植物景觀(由照片評估)與綠地的使用(由訪問判斷)皆與參與者頭髮中皮質醇的含量有關聯。當參與者的景觀屬於高植物數量和多樣性時,其頭髮皮質醇含量最低,但住家景觀與個人自述的整體健康狀況或生活滿意度並無明顯關聯。當評估綠地的使用時,研究人員發現最常被造訪的地方為當地一條沿岸有高度綠化小徑的河道,一週至少一次使用此條小徑的參與者比起較少使用的參與者其皮質醇顯著較低,且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但兩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並無差異。這些結果為城市發展提供重要的考量點,表明在住宅區街道和後院添加多樣化的植被,以及設置更多城市綠道有可能改善民眾的健康。

公約將助中國大陸和印度避免大量汞排放和沉降(20150702_ Europa 連結5)

聯合國在西元2013年通過水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推出控制燃煤電廠汞排放的法規,以及禁止新汞礦等其他措施。該公約同意以彈性規則,而非特定的排放限值,來適應各國科技進展處於不同層次的狀況,並希望各國使用其可取得之最佳技術和環境實務,控制或減少燃煤電廠排放。本研究人員探討該公約對全球汞排放和沉降的未來影響,並確認出各國依照這些法規可能採取的技術和能源政策,無論法規是以彈性方式或以嚴格方式解釋。在彈性定義以及各國仍持續依賴煤炭的情況下,中國大陸預計在西元2050年時可避免90噸排放,而印度可避免150噸,此將為中國大陸及印度分別避免掉每平方公尺約213微克的汞沉降。儘管其他地區能避免的汞沉降較低,但維持歐美重要水生環境的海洋之汞沉降量預計仍會減少。此外,如果採取更嚴格但仍可行的行動,中國大陸和印度將可一共再避免掉額外的170噸排放量。

英國清理運動將利用行為科學來中止亂丟垃圾歪風(20150706_Edie連結6)

由前英國節目「新聞之夜(Newsnight)」主持人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領軍的反亂丟垃圾運動,將利用「輕推理論」(nudge theory)來矯正英國人亂丟垃圾的歪風。據統計,僅西元2010年英國政府機構清理亂丟之垃圾即花費高達10億英鎊,且48%的英國人坦承會亂丟垃圾。但「清理英國」(Clean Up Britain, CLUB)運動與華威商學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將聯手合作,試圖利用行為科學理論來遏阻此一歪風。「輕推理論」之前已被英國政府的「行為洞察團隊」(Behavioural Insights Team)用來說服民眾必須準時納稅,並鼓勵民眾做好住家隔熱。「輕推理論」是藉由讓某些行為的改變更為簡單、更被大家喜愛來鼓勵行為改變,而非強制民眾改變。「清理英國」估計全英國每天被隨意丟棄的菸蒂高達122公噸,而每天被亂丟的垃圾則高達230萬件。

交通共享有助健康與氣候並可省錢(20150706_Eco-business連結7)

一項探討人類習慣如何改變的新研究顯示,除了因失去銷售量而吃虧的汽車製造商外,每個人都受益於汽車共享計畫。汽車共享是在歐洲和北美日益增長的社會趨勢,預計直到西元2020年間每年皆會成長36%,特別是在緊密型城市(compact cities);在這些城市民眾並非每天都需要用車,只是偶爾想使用一輛車來進行家庭旅行和度假。歐盟72%的民眾住在城市,消耗70%的能源,所以汽車共享對減少排放及削減空氣污染有相當助益。而共享計畫中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來定位最近的車輛或自行車已越來越普遍,也代表組織工作變得更便宜且更簡單。研究顯示甚至在城市更擴展的北美,西元2014年美國有23家汽車共享營運商及130萬成員,共享19,115輛車。研究人員總結表示,1輛共享車取代了913輛私家車。對每個家庭而言,意味將減少34 – 41%的溫室氣體排放。另一個正面的發現是,汽車共享者會更常使用大眾運輸、自行車和步行,也會因不必支付汽車保險、維修和其他費用而省錢。

審慎的自然資源管理是達成永續目標的先決條件(20150706_UNEP連結8)

正當全球準備通過新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小組(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 IRP)提出警告:除非審慎的自然資源管理成為政策之一,永續發展目標將無法達成根本目標─在西元2030年前結束極端貧窮,並解決永續發展的各個層面議題。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小組的最新報告「永續發展目標的政策一致性:自然資源觀點」,目前與未來的世代若要追求永續繁榮,就必需維護與恢復生態系統的健康。而達成目標的政策必須進行整合性的設計與落實,才能極大化達成所有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度。報告模型分析顯示,倘若能源、糧食安全與氣候變遷的永續發展目標僅靠各別部門的政策來達成,糧食系統、生物多樣化、氣候減緩、營養鹽污染與淡水使用之間必然會有潛在的得失取捨。因此,所有永續發展目標必須如同一個充份整合與協調的方案,在瞭解不同目標及其資源需求、管理綜效並減緩負面效應的情況下齊頭並進。

科學家警告二氧化碳排放將為海洋帶來危機(20150703_BBC連結9)

科學家警告,除非大幅削減二氧化碳排放否則海洋生物將遭受不可逆之改變;二氧化碳讓海洋暖化、流失氧氣且酸化,而各國政府同意的2度升溫上限並無法防止海洋系統遭受劇烈衝擊。上述是來自「科學」期刊22位全球頂尖海洋科學家共同撰寫的一篇綜合報告,他們認為從政者就氣候變遷對海洋所造成的影響關注太少。海洋從西元1750年以來吸收人類所製造之近3成的二氧化碳,其酸度因此逐漸升高。另外,海洋也吸收了西元1970年以來90%工業社會產生的額外熱能,雖然緩衝了氣候變遷的影響,但這些額外熱能讓海洋更難留住氧氣。最近數項實驗顯示,許多生物雖然可以承受二氧化碳帶來的溫度上升、酸鹼值降低或含氧量減少,卻無法同時承受三者同時發生。科學家表示海洋酸化可能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生殖、幼蟲生存養育與成長率,特別是有碳酸鈣甲殼或骨骼的生物;多種壓力源偶爾會彼此抵銷,但大多數情況負面效應會擴大;海岸保護、漁業、養殖漁業、人類健康與觀光業都會受到這些改變的影響。

研究顯示碳捕存的發展正朝向失敗(20150703_Eco-business連結10)

各國政府和國際能源總署皆支持將碳捕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視為減少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和避免地球過熱的最佳方法之一,但儘管有此支持且技術可行,碳捕存卻無法發展順遂。比起收集且儲存燃煤電廠排放,興建風力或太陽能電廠來發電還更為便宜且容易。二氧化碳多年來已被用來注入舊油井以開採更多的燃料,但僅為了儲存此氣體而興建新廠房的成本,被證實是高到難以被接受。數百個此類廠房原本預計在西元2030年前興建完成並營運,但至今並無任何一廠完工。挪威科學家的研究指出,美國和歐盟業界對碳捕存的未來充斥著悲觀的氣氛,部分原因是政府徵收的碳稅或污染許可證費用太低,以致碳捕存對業界沒有誘因。另一個問題是自化石燃料移除碳(不管是在燃燒前或後)的技術必須多用40%燃料來產生相同的電力。然而,各國政府的官方立場仍認為碳捕存是氣候變遷解決辦法之一。國際能源署(IEA)也估計,西元2050年前如果沒有碳捕存,對抗氣候變遷的成本可能要比有碳捕存高70%歐盟的預估也類似:西元2030年前沒有碳捕存成本會高出40%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