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4.05.06~2014.05.12)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4.05.06~2014.05.12)

美國發布第3版國家氣候評估報告(20140506_ ENS連結1)

新發表的第3版美國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從破紀錄的熱浪及酷旱、巨大雨量、暴雨與颶風,到海平面上升,美國各州已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報告指出氣候的自然驅動因素,已無法解釋最近觀察到的地球暖化現象,而過去50年大多數全球性的暖化,只能解釋為人類影響所產生的效果,特別是燃燒化石燃料以及伐林。依照本世紀最低排放的進程,即預設立即且快速的減排情境,本世紀末溫度會上升華氏約2.5。但如果人類排放的成長速度維持不變,即最高的排放進程將使2100年暖化逾華氏8度,最高可能暖化超過華氏11度。上述的溫度預測,比各國領袖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行之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所認為安全的華氏3.6度(即攝氏2度)升溫值高出許多。另外,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官員也指出,2100年時美國沿岸的海平面可上升高達4呎之多,而在2000年時只預測將上升1017吋,此新報告將數字更新為1248吋。

亞太地區推出永續消費與生產路線圖(20140502_ UNEP連結2)

1份推動亞太地區永續消費與生產轉型的路線圖,日前在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永續消費與生產(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CP)論壇周邊會議中推出。亞太地區是全世界第一個發展此種路線圖的地區,此路線圖具有完整的指標及全面性的工作產出,以在觀光、建物與營造、公共採購、產品永續性資訊、生活型態、永續消費教育等各部門主流化永續消費與生產。永續消費與生產計畫10年架構是1項促進已開發或未開發國家轉型至永續消費與生產國際合作之全球性架構。韓國環境工業暨技術研究院院長指出,此亞太地區10年架構路線圖,將提供此區未來數年轉型至更具資源效率及永續生產與消費模式的明確藍圖。

歐盟發表歐洲受污染場址管理進展報告(20140502_ EEA3)

歐洲各地可能有多達250萬處潛在性污染場址,有待進一步調查。其中,預估約14%(34萬處場址)受到污染並可能需要整治。這些發現來自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的新報告「歐洲受污染場址管理之進展」。歐洲環境署表示,管理歐洲污染土地的成本雖然大部分是由企業負擔,但公共成本亦很高,土壤污染最大的原因是不良的廢棄物管理,因此事先預防廢棄物產生就能減少社會負擔。城市和工業廢棄物的丟棄和處置,造成約三分之一歐洲土壤污染問題。金屬工業和加油站也是土壤污染常見來源,而採礦則是某些國家的重要污染來源,最常見污染物為礦物油和重金屬。「歐盟土壤主題策略」提供有關保護土壤功能和防止土壤退化的指引,然而,歐盟雖有幾個直接或間接管制土壤污染的法令,卻沒有保護土壤的法令架構。

美國環保署發表生態地圖網路互動式工具(20140507_ USEPA 連結4)

美國環保署日前發表環境地圖集(EnviroAtlas)網路互動式工具,整合逾300個不同的資料圖層,來協助決策者瞭解規劃及決策對脆弱的生態系統及依賴這些生態系統所提供產品及服務之社區所造成的影響。環境地圖集是為政府各階層人員、專業人員、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非政府組織及任何有興趣考量如新路或公園選址等決策之利益或衝擊相關者所設計,能協助使用者瞭解生態系統及其如何提供人們清淨空氣及水、休閒機會等利益。該地圖集也能顯示生態系統如何提供植物、魚類等野生生物棲地和人們用來生產食物、衣服、住家、藥物等的物資。它同時整合來自多種來源的地理空間資料,讓使用者能預見及分析決策如何影響生態系統和其所提供產品及服務的能力。環境地圖集藉由提供可用來分析自然、健康與幸福感、以及經濟之間關聯的資料、地圖、資訊和工具,幫助社區更瞭解其決策的潛在性利益及缺失。

歐盟環境署發表水公共事業績效報告(20140506_ EEA連結5)

有關水公共事業的1項報告指出,更妥善取得供水及水處理資料,可協助歐洲更有效率地利用水資源。該報告公布前不久,歐盟執委會才承諾提供市民關鍵經濟、技術與品質表現指標的比較數據,以改善水服務提供者的透明度。因為漏水與其他未計帳的用水所造成的水損耗量,在歐洲各地並不相同。這些損耗對於缺水地區尤為重要。另外,資料顯示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效率優於小廠,因為排放的營養鹽相對較低。此外,水的生產、運輸與處理都需要電力,都市水資源管理大約使用家戶整體電力消耗的5.5%此未包含工業廢水或暴雨逕流管理。此報告的目的在協助歐盟達成其更有效率使用資源的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許多城市空氣品質惡化(20140507_ WHO6)

涵蓋91國、1,600個城市的世界衛生組織城市空氣品質資料庫顯示,世界各地有更多城市監控室外空氣品質,反映出人們對空氣污染健康風險的認識正逐漸增加。然而居住在這些城市的人,只有12居住在空氣品質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準則的城市,約半數人口則暴露在比其建議濃度高出至少2.5倍的空氣污染中。在大多數有足夠資料能比較目前與往年狀況的城市,空氣污染呈現越來越嚴重,其因素包括對燃煤電廠等化石燃料的依賴、對私人運輸車輛的依賴、建物的能源使用效率低落、以及使用生物質烹飪和取暖所造成。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空氣污染由許多不同成分組成,氣態的或固態的,但細懸浮微粒(PM2.5)的測量被認為是空氣污染健康風險程度的最佳指標。報告也指出,個別城市可採取行動來改善空氣品質,且良好空氣品質與經濟發展可並行,如同拉丁美洲某些符合或接近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準則的主要城市所顯示的。

2014節省食物大會討論減少糧食耗損創新方式(20140507_ UNEP連結7)

來自企業界、政府、民間社團、研究機構與聯合國官員,日前齊聚「2014年節省食物」大會,探討減少糧食耗損與浪費的創新策略。該大會首日主要探討議題包括:自食品包裝至零耗損的農業技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員表示,未來幾年全球由於人口成長,糧食消費預計成長近三成,同時因氣候變遷的效應,可能讓某些地區的糧食收成最多減少5%故人們必須採取節省食物損耗的立即行動。全球約有1/3糧食(約值1兆美元),在生產或消費過程中被耗損或浪費。糧食的浪費會產生直接的經濟與環境成本,也會消耗支撐食品生產的天然資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家認為,人類若要滿足全球持續成長的糧食需求,運作良好的生態系統是必要的。改善生態系統管理以及資源效率極大化,不但可以提升食品的生產量,也可以改善食品生產所仰賴的環境狀況。

美國科學家預測氣候變遷將惡化美國臭氧污染(20140505_ ENS 連結8)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科學家發現,至2050年全美民眾將面臨夏季不健康臭氧濃度增加70%的狀況。此因為升高的氣溫、較高的大氣甲烷濃度、以及其他氣候變遷的大氣效應,會促進使地面臭氧成形的化學反應。在另一方面,科學家發現,大幅削減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可減少臭氧污染,甚至在氣候暖化後也如此。研究人員並發現,如果人為的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持續以現今的排放量排放,2050年時全美各地8小時臭氧濃度超過75 ppb的次數會增加70%,美國環保署認為8小時臭氧濃度75 ppb是不健康濃度的臨界值,故正考慮加嚴此標準,將之降至65-70 ppb。另一方面,如果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降低60-70%,超過8小時臭氧濃度75 ppb的次數,將降至現今的1%以下。

西班牙馬德里將推出環境友善智慧型停車計時器(20140502_ ViceNews 連結9)

西班牙馬德里市將自71起,推出環境友善停車收費計時器,對污染性較高車輛收取更多費用、較高效車輛收取較低費用。使用柴油的老舊車輛將多收20%的停車費,混合動力車少收20,電動車則無需付費。此差別費率也針對減少交通量和擁擠,該「智慧型」計時器能計算出在一特定區域內的車輛數目,如果可停空位少於15%,駕駛會被收取高出20%的停車費,反之如果可停空位很多,停車費率將會降低。雖然這種費用的漲跌相對不大,市府人員表示大多數駕駛人甚至不會感覺有差別,但其目的是鼓勵駕駛人在市內搭乘公車、共乘、或騎自行車。這些環境友善計時器是對抗馬德里惡名昭彰空氣污染所做更大努力的一部分,過去20年內該市污染上升超過20%。馬德里持續名列歐洲最高空氣污染城市,該市四分之三的污染來自汽車排放。

研究指出長期而言有機農場有利於生物多樣性(20140508_ Europa連結10)

以往研究顯示,有機農業對生物多樣性比傳統方法更好,然而,對其利益的估計各不相同。為了能對這些利益有更好的概觀,本研究結合並分析94份比較有機農場和傳統農場生物多樣性的以往研究。研究人員測量生物多樣性的「物種豐富度」,即不同物種數量。研究人員發現,有機農場的生物多樣性平均高於傳統農場34%,且不同農場類型的最大差異出現在植物方面,其在有機農場的物種豐富度高出約70%。而在動物當中,授粉者的受益最大,在有機農場上的物種數目比傳統農場高出50%。另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生物多樣性有機方法的正面效應,在本專題各研究所涵蓋的30年間一直保持穩定。該研究所使用的資料大都來自溫帶西北歐及北美地區的研究。這些區域的農業已建立很久,野生動植物已部分適應了密集農作方法,儘管還是會受到更新穎密集農作的威脅。也正是在這些地區內,有機農作的應用對減輕農業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貢獻是最明確的。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