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1.12.06~2011.12.12)
聯合國氣候峰會達成新協議(20111211_ENS連結1)
聯合國南非氣候峰會與會者同意推出具法律效力、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條約,將適用於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194個會員國,也通過京都議定書第二期程,並推出綠色氣候基金。會員國須於2015年前完成新條約的談判,最遲2020前實施。聯合國讚許各國同意建立從2013年1月起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程,將可提高碳市場的確定性,提供在技術與建設上的投資誘因,對抗氣候變遷。第二期締約方須將其經濟目標轉為可量化的排放上限或減碳目標,並呈交受審。各國也同意落實坎昆協議,設立「技術機制」,提供開發中國家取得乾淨低碳技術管道,並成立委員會協調全球調適氣候變遷。
美國加州提出新法刺激電動車成長(20111209_Planet Ark連結2)
美國加州州政府提出車輛減排溫室氣體新規定,擬於2025年前增加140萬台電動車、插電型(plug-in)及氫氣車,可替駕駛人省下220億美金油錢。加州是美國最大汽車市場,且可獨立訂定該州法律,因此成為法規改革實驗場所。州政府表示新的省油科技會使每台車成本增加1,900美元,卻可於汽車壽命期間省下6,000美元的油錢。該州40%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車輛,因此新規定致力推廣電池或燃料電池的零排碳車輛(zero emission vehicle, ZEV),盼ZEV可佔2025年新車銷售率15%以上。州政府表示插電型油電車只是過渡期的交通工具,2050年87%車輛須為ZEV才能使該州達成其減碳目標。
專家呼籲關注水資源與國際貿易關連(20111206_RecyclingPortal連結3)
過去高耗水商品交易鮮少成為貿易中的決定要素,但現在全球對耗水產品的需求增高(如穀類作物),且全球水資源短缺情況日益嚴重,使學者開始以供應鏈及消費觀點來檢視水資源管理,認為國家水統計資料可包含水足跡及虛擬水貿易會計等資訊,以協助國家水資源及流域計畫的建立,並使之與環境、農工業、能源、貿易及外交政策與國際事務等國家政策一致。目前國際貿易中有許多在生產時會高度耗水的產品,聯合國與世界貿易組織將研究國際貿易及永續水資源利用關連,以保護並保存淡水資源,減少環境及社經衝擊。
新加坡可能實施汽車依排氣量課稅新制(111206_Eco-Business連結4)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掌管的燃油效率標章業務將於2012年轉交給陸路交通局(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LTA),對此業界認為是為車輛依排氣量課稅新稅制鋪路。新車稅將以排氣量決定車主應付的道路稅或貨物稅(excise duty),近年已有許多國家實施。LTA表示接管燃油效率標章後,將以單一據點辦理經銷商新車型上市的相關審核程序。汽車業者常遊說政府,應改變以引擎大小決定道路稅與使用執照種類的現行制度,而環保車輛折扣(GVR)的授予亦應根據引擎技術。專家則認為應以汽車排氣量為準,因大型油電車的二氧化碳排量有可能多於使用2公升壓縮天然氣的車或一般小型轎車,須有公平的標準。
英國指出水資源為綠色經濟轉型關鍵(20111208_Greenwise連結5)
英國發表白皮書,指出水資源及如何使用它是該國朝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重要關鍵,說明水產業該如何改變以保護環境、迎接氣候變遷挑戰及利用正興起的全球水資源安全市場。它也解釋了政府將如何激勵提昇在家庭及工作場所的用水效率,包括利用「綠色新政(Green Deal)」來支持用水效率提昇,並詳細闡述政府要如何改革水資源部門使之更具彈性,提出措施如抽水制度改革、保護河流的新方法及整頓水資源市場等。該報告還呼籲加強水資源安全商品及服務部門的創新和成長、提議自來水公司獎勵用戶節水,同時說明政府將如何鼓勵改變水資源使用的相關行為。
歐委會擬降低車輛噪音25%(20111209_ENDS連結6)
歐委會提議加強小客車、廂型車、公車和貨車噪音規範,分兩階段修改現行標準,減少1/4車輛噪音強度。2013/14年小客車、廂型車和公車標準將先降低2分貝,3年後再降2分貝,貨車則是先降1分貝,再降2分貝。歐委會通過更精確的新噪音測量法後,現行的標準顯得較於寬鬆,須先經過調整,因此第一階段小客車標準將由調整後的72分貝降至70分貝,貨車則由81降至80;第二階段前者降至68,後者降至78,以更符合實際狀況。
歐洲包裝紙業承諾淘汰使用礦物油油墨(20111208_RecyclingPortal連結7)
研究發現包裝紙或回收再製之包裝紙表面的油墨所殘留的礦物油會污染食物,雖目前還未確定對人體接觸是否有毒,但包裝紙業對此十分重視並致力移除產品及製程中的礦物油。過去24個月以來某些案例已將製程與成品中的礦物油減少達90%。為求正式化並鞏固減少使用礦物油的努力,業界已承諾進行全歐洲區的自我約束,印刷紙和紙板包裝將淘汰使用礦物油油墨,與食品接觸之包裝紙及紙板將淘汰使用礦物油製程化學品。
美國懷州地下水污染與液壓斷裂有關連(20111208_ProPublica連結8)
美國聯邦環境官員就懷俄明州地下水污染事件,認為可能來自於油氣開採過程,是首次以科學研究連結地下水污染與液壓斷裂(hydraulic fracturing)開採法。美國環保署(USEPA)表示污染物極有可能從天然氣井漏出,含有至少10種液壓斷裂法使用的化合物。目前國會正考慮重擬新法管制液壓斷裂。USEPA與聯邦衛生官員之前曾警告居民不要飲用當地的水,在沐浴時須確保通風順暢,因水中所含的甲烷可能引爆。研究人員測試天然氣井中的水泥與套管,發現位於液壓斷裂部位上方的水泥保護層已經變脆且脫離,液壓也迫使較深地層的流體流向表層,而這些地層卻無法阻止污染物向上移動。
北京將提高燃油品質(20111209_People Daily連結9)
北京計劃降低汽油的硫含量,以提升燃油品質,市民雖樂見汽車廢氣減少,但也擔心油價會因此飆升。北京市近日發布該市汽柴油新標準草案,為降低硫含量,現行的90、93、97汽油將被辛烷值較低的89、92、95取代。該市環保局今年初公布將加嚴車輛排氣標準,於2012年採行全國第5期標準,進程約與已開發國家相當。該標準係依歐盟第5期標準,也是全球現今最嚴格的車輛排氣標準而定。該市1999年起已4度提升汽車排氣標準,2008年實施第4期標準。第4期標準容許的硫含量為百萬分之50,但歐盟第5期標準則是百萬分之10。
報告探討亞太地區海洋廢棄物對經濟的衝擊(20111205_RecyclingPortal連結10)
最新報告探討亞太區海洋廢棄物對經濟的衝擊,預估海洋垃圾對亞太區海洋產業(海運、觀光、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成本約每年12.6億美元,但因相關數據缺乏,表示這可能被低估。另外,該研究估算清理亞太區海洋及海灘塑膠垃圾所需成本為平均一噸垃圾1,500美金。研究人員表示,海洋廢棄物造成的損失及清理成本應與預防成本相比較,設定海洋廢棄物最適目標量也比零廢目標更具經濟可行性。而防治海洋垃圾問題須改變公眾行為,可使用市場導向政策,如抵押金退款機制、對塑膠產品課稅、鼓勵使用可回收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