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1.11.01~2011.11.07)
聯合國擬建立全球藍碳市場(20111101_ENS連結1)
為改善世界海洋及海岸環境管理,聯合國5大機構提出「海洋海岸永續發展藍圖」,計畫建立全球藍碳市場,為保護海洋棲息地者創造直接經濟收益。聯合國機構有意與目前全球碳市場合作,定義並執行藍碳市場,以保護海洋及海岸碳匯。海洋是地球最大的動態碳匯,吸收26%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捕集的生物碳有55%是經由海洋生命有機體捕捉,因此被稱為藍碳,其中一半以上是經由海洋植物棲地如紅樹林、鹽沼、海草等捕捉,而這些植物卻只佔海床面積0.5%。為發展並執行全球藍碳策略,藍碳在監測及認證上須有公認的標準,以藍碳概念設定棲地保育目標,並就藍色森林生態系統的服務發展經濟評估方法。
國際持續談判全球汞條約訂定(20111104_Eeb連結2)
125個國家代表本週齊聚,持續討論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汞條約訂定事宜。會議討論各種汞污染來源,包括工藝用與小規模金礦開採(artisanal and small scale gold mining, ASGM)、空氣、水與陸地的汞污染、產品與製程、廢棄物、儲存與污染場址。草案中汞儲存與廢棄物章節已獲得相對進展,將移至下屆會議討論,而ASGM近年已成為大量且持續成長的汞污染源,因此草案已反映各界對ASGM用汞管制的共識,而在產品及製程方面,非政府組織也對自願性淘汰含汞產品的選項遭到徹除表示歡迎。
中國宣布5年內淘汰白熾燈泡(20111104_Yahoo News連結3)
中國為節能及遏制氣候變化,宣布2012年10月將禁止進口及銷售100瓦以上白熾燈泡,而2014年及2016年10月則分別禁止60瓦及15瓦以上白熾燈泡之進口及銷售,但2016年的禁止時程可視屆時評估而調整。中國是世界上節能燈泡與白熾燈泡最大製造國,所以該計畫將顯著減少全球白熾燈泡的使用。照明耗電約佔中國總用電量12%;淘汰舊型燈泡後,中國每年將省下480億度電,並減排二氧化碳近5千萬噸。美國將自2012年禁止製造和銷售白熾燈泡,歐盟27國則在2008年同意2012年前淘汰白熾燈泡。
各大海運業者簽署文件致力減碳(20111031_BusinessGreen連結4)
未來永續海運倡議論壇(Forum for Futures Sustainable Shipping Initiative, SSI)公布由部分海運業者簽署的「願景2040」,同意為減緩環境衝擊,交流彼此所作的努力,每兩年向SSI呈報成果並受其監督。業者一致同意海運業須立即減碳,以達2040年願景。海運業所佔的排碳量目前只略高於全球的3%,但預估未來40年將增加150~250%。依國際協議的技術能效標準,2030年前該產業將減排25到30%,但SSI希望會員能發展出全球性的更高標準,同時結合更多科技改變船舶設計及操作,減少能耗與排碳。
聯合國報告追蹤過去20年全球環境(20111101_UNEP連結5)
聯合國最近公布「環境變遷追蹤:從Rio至Rio+20」報告,係聯合國極具權威的全球環境展望(GEO-5)系列報告的一部分,GEO-5完整報告將於里約峰會(Rio+20)前一個月公布。本次公布的報告包含人口、氣候變遷、能源、資源效率、森林、糧食安全、土地使用及飲用水等重要議題之資訊,如幾乎所有山區冰河正在退化並變細;海平面自1992年後每年平均以2.5mm的速度上升;全球天然資源用量成長40%;糧食生產嚴重依賴肥料,造成藻類大增;海洋酸度增加;生物多樣性在全球降低12%,在熱帶地區則降低30%等。
英國將推出網站降低垃圾郵件量(20111101_Guardian連結6)
英國環境食品鄉村事務部(Defra) 和直效行銷協會(Direct Marketing Association, DMA)計畫明年4月聯合推出免費網站,讓不想收到廣告郵件的消費者登錄選擇不收,朝向零廢棄目標前進。目前民眾須向至少3個不同的服務系統登記,以避免被遞送不同類型的垃圾郵件,但之後只須向一個服務網址登記即可。被發送的直接郵件也將確保以更高標準製造並須是完全可回收。業者也被要求所有製造郵件的紙須通過永續來源認證或由再生紙製成。DMA表示,2013年底前將開發紙類行銷材料的碳排計算機,使企業可得知生產遞送直接郵件的碳足跡,以採取進一步減碳措施。
澳洲商用建物能效揭露法規生效(20111031_Eco-Business連結7)
澳洲綠色建物法規明日生效,若出售或出租的辦公大樓未符合環保標準,屋主或轉租者可能面臨高額罰款。依據強制性「商用建物揭露(Commercial Building Disclosure, CBD)計畫」,超過2千平方公尺的辦公空間出售、出租或轉租時,須取得建物能效認證(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ertification, BEEC)。每張BEEC有效期為12個月,且是公開資料。屋主或轉租者若未依規定,違法第一日最高可罰款11萬澳幣,隨後每日罰款1.1萬澳幣。此計畫目的在於提升大型辦公大樓能源使用效率。
全球碳排量出現有史以來最高增幅(20111103_Yahoo News連結8)
依美國能源部統計,全球2010年二氧化碳排量出現有史以來最高增幅,比2009年多5.12億噸,增加6%,比4年前專家預測的最糟情況還嚴重。中國與美國增加排碳量佔2010年增加排量的一半。印度與中國是用煤大國,燃煤是排碳主要來源,2010年燃煤產生的排碳躍升8%。聯合國2007年發表的全球暖化報告預測多種二氧化碳污染情境,但科學家通常皆指出他們的預測皆太保守。專家表示,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已開發國家在減碳成效不錯,都達到降低1990年碳排量8%目標,已開發國家在1990年代占全球排碳60%,目前已降到50%。
使用環保輪胎省油又省錢(20111016_channelnewsasia連結9)
新加坡調查顯示,車主普遍知道低滾動阻力輪胎可降低油耗,但輪胎特性相關資訊缺乏,使車主在選購輪胎時未能做出正確選擇。根據統計,每位車主若選用環境友善輪胎,星國每年可節省1.44億公升燃油,相當於每輛車每年省下254新幣,全國碳排量降低5%。95%受訪者表示若輪胎標示系統完善,會樂於參考資訊。87%表示政府強制實施的各類商品能源認證標章會左右其購買決定。歐盟與南韓預計明年實施輪胎耗能標章制度,但新加坡迄今仍未有類似計畫或制度。研究指出,環保輪胎可降低油耗達5到7%。
日本居民仍為清理輻射污染所苦(20111031_WSJ ASIA連結10)
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近八個月後,仍難以找出清理污染的方法,因而加劇人民對健康風險的擔憂,因為等待時間愈長,放射性物質隨風雨進入用水和糧食的機會愈大。日本政府制訂計畫清理年輻射劑量暴露超過20毫西弗的地區,較低污染的城市則由地方政府依國家指導方針提出計畫。郡山市(Koriyama)發現一學校有高輻射劑量後,核能專家告知可刮掉地面表土來減少輻射,福島現有300多所學校採用此技術。但刮土引來污土問題,福島各地學校已將污土就地掩埋或堆置角落,但若銫自塑膠層滲出,蟲子、雜草和鼠類可能將之帶回地表,再創新輻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