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1.05.3~2011.05.09)
巴西庫里奇巴為都市綠色創新建立標準(20110504_Globe-Net連結1)
巴西第7大城庫里奇巴被喻為「綠色首都」,是綠色都市計畫最佳範例之一,展現城市可盡量減少環境衝擊而仍具吸引力。當巴西在1970年代發展工業時,庫里奇巴只允許非排污企業進駐,並建立擁有大面積綠地的工業區,當時招來反對聲浪,但其經濟發展超過其他污染嚴重都市。1970年市民每人得到約1平方公尺綠色空間,目前增加到52平方公尺,政府也立法保護受都市發展威脅的當地亞熱帶混合森林植被。公共運輸由從市中心輻射出的5大同心圓式公車路線組成,如蜘蛛網狀連接,政府鼓勵商業沿這些主幹道發展,以減少對部份已成行人專用區的市中心壓力。為取得最大運輸效率,公車站設在高架透明管狀車站上,以加快進出流程,這種高效制度啟發波哥大、洛杉磯和吉隆坡等許多其他城市。
美國環保署GreenChill綠色冷藏計畫成果良好(20110504_US EPA連結2)
美國環保署(USEPA)自2007年推廣GreenChill綠色冷藏設備夥伴計畫,目前已拓展至全美50州共計7千家大中小型超市,占全國超市兩成。USEPA強調,GreenChill代表企業與政府合作共同促進民眾健康與環保的雙贏策略,協助企業達成追求技術突破與降低成本的雙重目標,估計加入GreenChill計畫業者降低12%冷煤外洩量,只有食品零售業界平均值的一半,若全國超市都做到這樣,每年冷煤成本可節省1億美元,減排2,200萬公噸二氧化碳及240公噸的破壞臭氧層物質。
金融業敦促聯合國制訂更有效森林碳交易機制(20110506_UNEP連結3)
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研究發表會中,金融業代表一致表達積極投入林業減緩氣候變遷的意願,也強調林業碳市場潛力龐大,政府應設立更完善的規範架構,以吸引私人資金。聯合國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計畫(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 and Biodiversity, TEEB)估計,全球林業碳巿場規模到2020年將超過100億美元,生態商品及服務產值上看5兆美元,對私人部門形成投資誘因。全球需停止50%森林砍伐活動才能達到聯合國維持地球氣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的目標,對此UNEP估計需要170到330億美金,私人資金不可或缺,金融業在此時表達合作意願,也是啟動林業碳市場的轉捩點。
研究顯示美國孩童環境污染相關疾病醫療費驚人(20110504_ENS連結4)
醫學報告顯示,美國兒童因環境中有毒化學物質與空氣污染,醫藥費與間接費用從1997年每年549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766億美元,建議應立法強制嚴格測試新型與既有化學污染物,並對已暴露在污染物環境的族群進行健康監控。報告指出在所有污染物中,鉛中毒每年造成的直接間接醫藥費用最高,達509億美元,其次為自閉症、智能障礙、水銀污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氣喘及兒童癌症。報告發現兒童肥胖與環境污染有關,因為環境中的食物與消費商品中某些化學成份會干擾內分泌運作,造成新陳代謝與荷爾蒙失調,報告指出美國空氣懸浮微粒污染物若減少7%,每年可省下1,500萬美元醫療費用。
各界應重視水資源及能源消耗關聯(20110505_Environmental Leader連結5)
近年各界逐漸將水資源視為繼碳後生態足跡的一部分,但進展緩慢。水與能源消耗有正向關聯,生產能源會用到大量水,尤其是以水蒸氣發電造成的蒸發,因此充電車碳足跡比用油車低,水足跡卻高很多,而水處理與抽水也需要能源,如美國10%能源是跟用水有關,在缺水地區用於抽地下水與輸送的能源更高。最新研究顯示水與能源風險評估已可擴大使用於供應鏈規模,生命周期評估單位也開始將水資源使用議題納入產品評估,聯合國生命周期評估計畫(UNEP/SETAC)亦針對水於現代人類、生態及資源缺乏評估展開研究,而捷足先登的先進業者除可降低水足跡風險外,若將熱門商品導入其價值鏈則商機龐大。
英國業者將掩埋場打造成零廢棄資源回收中心(2010503_Edie連結6)
英國一廢棄物處理業者將開挖一舊掩埋場,打造為可處理22.5萬噸回收量的資源回收分類場(materials recycling facility, MRF),預計於2012年到2013年運作,為當地首件成功將掩埋場改造為回收場的案例。業者將運用最新技術,回收處理並再利用舊掩埋場廢棄物,用於新MRF的整地、景觀、與建造,如回收整理石材與瓷磚等建築廢材,以建造MRF;收集處理塑膠、紙、與玻璃類廢棄物;及廚餘或有機廢棄物則自行以堆肥方式處理。業者也將尋找可行技術,將家戶廢棄物轉為MRF需要的燃料及能源。
香港空氣污染法規需要更新(20110508_Yahoo News連結7)
香港申訴公署要求香港政府對嚴重的空氣污染提出實際的立法時間表,鑒於居民與外來者對這國際金融中心的惡劣空氣品質已達忍受邊緣,申訴公署要求翻新自1980年代以來尚未修正過的空污法規。香港環境保護局對督促表示感謝,並表示將組織相關部門、利益團體共同研討立法時間表。空氣污染一直是香港7百萬居民的惡夢,從廣州等中國大陸南部加工帶飄來的污染物、香港本地的交通和發電廠污染等,2010年的空氣污染監測值更來到歷史新高。根據民調資料,高達四分之一的香港居民希望搬離香港以交換新鮮空氣。
芝加哥市政府被控將逕流廢水排入水道(20110504_ENN.com連結8)
環保團體控告芝加哥廢水處理局經常在未處理含暴雨逕流廢水的情況下,就灌入周遭水道,造成下游中西部河川孳生水藻,污染水質,加重墨西哥灣死亡海域的形成。環保團體也要求該局處理過的廢水須去除磷化物,指出除去廢水中的磷化物平均每月每個家庭只需花費2美元,密爾瓦基、克里夫蘭與其他5大湖四周大都市相關作為都比芝加哥積極,且2010年芝加哥曾55次將未經處理、夾帶暴雨逕流的下水道廢水倒入當地水道,違反聯邦淨水法,污染當地飲用水水源密西根湖。
法國啟用電動垃圾車(20110506_PlanetArk連結9)
法國街頭巡迴笨重吵嘈的垃圾車即將邁入歷史,以新一代超級全電能、零排氣垃圾車來取代。新一代垃圾車可裝載垃圾量一樣多,但發出的噪音較小,減少對環境影響。現有垃圾車皆靠電與熱能雙引擎發動,將逐漸被新款垃圾車取代,預計年底前將有11輛啟用。新款垃圾車靠鋰電池供電,可連續運作8小時不需充電,並且全由電腦操控,車內還有螢幕提供駕駛注意垃圾車後的工作情形。
美國環保署重罰油品業者販售非法混合油料(20110504_US EPA連結10)
美國環保署(USEPA)宣布重罰科羅拉多州3家油品業者250萬美元罰鍰,因其混合並販售油品不符清空法燃料品質要求。USEPA指出,業者將符合聯邦法規油品再混入天然氣的副產品天然汽油與乙醇,預估已導致汽車廢氣排放超過10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導致嚴重空污,因此除罰款外業者也須在油品攪拌儲存槽上加蓋拱頂,每年應可降低8.6噸VOC產生。USEPA表示清空法允許煉油業者混合油品,但成品須符合排放與燃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