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71120~20171127)(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71214才提供)

蒙特婁議定書吉佳利修正案將於西元2019年生效(20171120_UN Environment 1)

在全球正迎接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30週年之際,此公約又達成另一個新里程碑,「吉佳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已達生效門檻;該修正案尋求逐步淘汰氣候暖化的氫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 HFCs),同時保護臭氧層。該里程碑於西元2017111720個締約方批准修正案後達成。因此,該修正案將於西元201911生效,要求全球各國在未來30年內逐步淘汰80%以上的氫氟碳化物,並以更友善地球的替代品替代。已開發國家最早將於西元2019年開始減少氫氟碳化物,開發中國家則較晚開始。依蒙特婁議定書逐步淘汰氫氟碳化物,預計在世紀末前將可避免攝氏0.5度的全球升溫,同時持續保護臭氧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這是氣候行動往前邁進的一大步,也是積極的全球環境行動能取得成果的象徵,至今已有超過20個國家致力於使該過程穩步啟動。目前已有澳洲、加拿大、智利、科摩羅等21個締約方批准「吉佳利修正案」,而越來越多的締約方也正進行批准中。

歐洲環境署報告凸顯綠色基礎設施之防洪效益(20171121_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2)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1121發布的新報告「綠色基礎設施與洪災管理─透過綠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促進具成本效益的洪災風險減緩」總結指出,投資於復育泛濫平原或溼地等「綠色基礎設施」來加強防洪,不僅能產生更多環境與社會經濟效益,也能減少防範破壞性洪災所需的金融投資。該報告評估在河川洪水風險升高後,提升氣候韌性的綠色選項,並概述使用更具環境友善的選項來加強防洪帶來的挑戰與機會。該報告特別檢視德國易北河、法國隆河、比利時雪爾德河,以及波蘭維斯瓦河流域的6個案例研究,並指出修復沿著這些河川之氾濫平原的潛力,探討是否有合適空間。河川洪災與暴洪仍是歐洲最頻繁的自然災害之一。大約20的歐洲城市容易受到洪災影響。有限的預算、水、農業、氣候調適與氣候變遷方面的最新歐洲法規與政策,都驅使歐洲推動更永續與需較低投資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洪災帶來的挑戰。使用氾濫平原與濕地等綠色基礎設施需要較少的投資。綠色基礎設施幾乎不需維護,比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問題的水泥大壩或屏障更對環境友善。綠色基礎設施的地點可以提供超過防洪的利益,包括碳封存、野生動物家園、遊憩機會與乾淨水源。荷蘭國家計畫「還地於河」(Room for the River)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5座城市的良好廢棄物作法可供其他城市參考(20171122_UN Environment 3)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新報告「邁向零污染地球-執行主任報告」(Towards a Pollution Free Planet – Report of the Executive Director)列出的50項打擊污染行動中,有5項與固體廢棄物直接相關。在國家層級謹慎制定的政策與法規,對轉移經濟至更永續途徑至關重要,然而它們通常是由城市或鄉鎮實際落實,以下有5個具良好廢棄物作法的城市可供參考。日本大阪推動回收,讓西元1991年至2014年需送至處置的廢棄物量減少一半以上,而大部分需處置的廢棄物則送至焚化廠回收熱能與發電,爐灰則送往大阪灣上數座人工島中的其中一座,而該島上的一座爐灰掩埋場正被改造成太陽能發電園區。印度阿拉普扎(Alappuzha)幾年前河道與街道充斥惡臭的垃圾,該市導入分散式廢棄物管理系統,以小型堆肥廠處理區層級分離出的可生物分解廢棄物,並為該市的許多居民提供烹煮用沼氣。斯洛維尼亞的盧比安納(Ljubljana)是首個以零廢棄物為目標的歐洲首都,當許多國家選擇使用焚化來控制其掩埋量時,該市則選擇最大化回收與減量。主要關鍵是直接從居民家中收集經分類的廢棄物。馬來西亞檳城的Bio Regen食物加工機是該國城市推動將廢棄物盡可能用做堆肥的利器,這些機器小型、無臭、不吸引害蟲、使用水及微生物溶液研磨有機廢棄物,以製造生物液體土壤強化劑。蚯蚓讓哥倫比亞的Cajicá成為負責任廢棄物管理的國際典範,每年約350噸的有機廢棄物(總量的20%被以該市提供的特製綠桶進行蚯蚓堆肥,製成當地居民可用來種菜的有機肥。

全球海洋正受到史無前例之大量塑膠廢棄物累積危害(20171121_OECD Obsover 4)

全球海洋正受到持續與史無前例之海洋垃圾累積危害。這些廢棄物大部分來自人類活動的放流水。這些垃圾大部分由塑膠製成而不可生物分解,全球每年生產的3億噸塑膠中,超過500萬至1,270萬噸的塑膠被傾倒進入海洋。這些塑膠除威脅海洋生物、生態系統與食物儲備量外,還造成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成本以及生態破壞。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塑膠每年造成海洋環境的損失估計為130億美元,而當考量塑膠用於消費品中之總自然資本成本時,損失甚至高達750億美元。社會經濟成本包含從公共衛生到旅遊,海洋垃圾越多,沿岸清理成本越高,導致政府收入損失加重。研究估計,如果陸上廢棄物管理基礎設施沒有獲得改善,進入海洋環境的塑膠廢棄物量預計在西元2025年前可能增加40%,挑戰只會越來越大。要反轉海洋污染的影響並非是簡單的工程,預估一整年使用67艘船僅能清理少於1%的北太平洋垃圾。海洋垃圾是明顯需要整合性方法的全球性問題,各國政府、科學家、政治家、私人部門、相關產業、塑膠與化學品的主要使用者與一般民眾皆須負起責任,並在尋找解決方案方面扮演積極角色。

大規模離岸風電對海洋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有待監測(20171122_DW 連結5)

全球正全力轉移至可再生能源,包括大規模部署離岸風電場。目前已有近3,600台風力渦輪機在歐洲沿岸運作,另有14座風電場正在開發中。根據研究,若要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歐洲甚至需要更多風能,但西元2030年前將歐洲離岸風能提高40倍的目標,將對該地區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深遠與難以預料的改變。關於風電場的大部分研究起源於北歐,該區自西元1991年便開始運作離岸風力機。科學家指出這些研究可用來協助擬定全球其他地區離岸風力機的部署計畫。近期地中海的研究確認出風能與野生動物熱點便是部分根據在北歐獲得的經驗。這種科學在即將大力發展離岸風能的日本與美國等地也是有用的。有些科學家形容離岸風電場為實際的海洋避難所,因為捕撈通常僅能在風電場的周邊進行,而漁民長久使用海底拖網之海床地帶的生態系統甚至也可能復原。然而,風力機組對海洋生物的長期影響仍不清楚。英國海洋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的政策太專注於研究單一的認定物種,生態系統研究有助於確定如遷徙路途以及更佳的選址規劃。海上風電對區域的整體影響仍不明朗的部分原因,是該產業發展如此快速,以及海洋本就是複雜且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系統。因此,現在下結論仍太早,更佳的監測將有必要。

節省成本與能源的照明革命可能增加光污染(20171122_Science Daily 連結6)

城鎮、企業與家庭逐漸轉用LED燈以節能,但如果鄰居安裝新的或更亮的燈泡,這些節約可能就會被抵銷。科學家擔心這種「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可能部分或全部抵銷個別照明改裝計畫的節能,且讓都市的天空更加明亮。由德國地質科學研究中心(German Research Center for Geosciences, GFZ)領導的研究為該假設提供證據。根據《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報告,夜間有人為照明之地表的發光強度與範圍在過去4年來每年都增加2%。科學家使用來自首個專為夜間光線設計之經校準衛星輻射儀的數據。此輻射儀是裝設在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衛星Suomi NPP上。就全球而言,光發射的增加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密切相關,而其在開發中國家的成長最快。研究與經驗顯示,設計良好的LED燈可減少2/3或更多的光發射,而不會對人類的感知產生任何顯著的影響;美國人均光發射量比德國高35倍,這象徵繁榮、安全與保障可透過較低的燈光使用實現;固態照明革命可節約能源並同時減少光污染,但這需要人們不把省下來的錢花在新照明上。

德國環境署提出打擊產品過早汰舊策略(20171123_UBA 連結7)

短的產品壽命與使用年限會造成環境負擔,製造新產品會消耗寶貴的有限資源。原物料的提取、運輸過程與生產本身都會造成環境污染。生產過程也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然而,過早棄置產品產生的廢棄物量卻仍持續在增加中。德國環境署提出一項7點策略來打擊產品的過早更換。該策略主張促進產品壽命延長、加強維修服務,並改變消費者行為,以力求產品更持久的耐用性與可維修性。該策略是基於先前德國聯邦環境署(UBA)發布的立場文件「打擊汰舊的策略」(Strategies against obsolescence),並聚焦於7項必須落實的措施:1.更長的產品壽命與更容易的可維修性-根據「歐盟生態設計指令」落實可維修性與耐用性的最低要求;2.在購買產品時即提供關於可維修性、維修服務,以及零件可取得性的資訊;3.發布產品保固聲明的責任;4.確保獨立維修人員可取得維修說明書、零件與診斷軟體;5.降低維修服務的增值稅;6.在住家外進行的維修可抵稅;7.加強產品的估值。德國聯邦環境署將於今年「歐洲廢棄物減量週」發表此7點策略,而促使產品更耐用也是該活動的目標之一。

科學家開發出辨識海洋微塑膠的簡易方法(20171125_INDEPENDENT連結8)

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有助於確認全球海洋「消失的99%之微塑膠的新方法。微塑膠是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其主要由大型塑膠物體累積在海洋並緩慢分解形成。有研究估計海洋中99%的塑膠仍下落不明,但現在科學家已可使用一種會特別與塑膠結合的螢光染劑來準確測量這些最小的塑膠碎片,並發現海洋中的微塑膠比先前預估的還要更多。研究人員指出,使用此種方法,可以快速查看與分析大量的樣本,以獲得大量在海水中或在任何環境樣本中的微塑膠量數據。在此之前,評估微塑膠數量的方法通常必須靠科學家從海水樣本中逐一取出微塑膠。科學家將染劑添加至取自英國普利茅斯市(Plymouth)附近海岸的樣本後,便能在顯微鏡下輕易偵測出其中的碎片,而這也允許過程的自動化。針對是否已找到地表海洋中那消失的99%塑膠的問題,科學家指出,顯然此方法必須在未來的科學調查中實施,以證實研究人員的初步結果。科學家檢測到的許多微粒比人類頭髮的寬度還小,但卻可能對環境有害,特別是被動物攝入後。

緬甸要求9個產業提交環境管理計畫(20171123_Myanmar Times連結9)

緬甸國家環境與氣候變遷委員會在821發布新要求指出,9產業的所有工廠在特定時間範圍內,必須實施與提交「環境管理計畫」(Environemtnal Management Plans, EMP);釀酒廠、紡織染料、印刷、皮革加工、紙漿與造紙廠,以及製糖企業等有12個月的時間;餐飲、農藥生產(包括混合與包裝)、水泥、熔煉與模製企業(金屬加工)則有9個月的時間。工業部門註冊的工廠有3萬家,其中餐飲業占2.6萬家,這代表自然資源暨環境保護部的環境保護部門僅在該產業便需管理2.6萬個環境管理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專家表示,導入此要求是項正面的發展,也是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要求;環境管理計畫旨在減少污染,並減緩對社區的負面影響,以及改善工廠工人與居民的健康及安全。

 

印尼雅加達致力於解決包括交通堵塞等之眾多挑戰(20171127_Eco-Business連結10)

印尼首都雅加達除了惡化的交通擁堵外,也遭受缺水、衛生條件差、經常性洪水、空氣污染等問題。雅加達大都會約有2,500萬人口,由於快速城市化、氣候變遷以及基礎設施與公共交通跟不上擴張的腳步而面臨諸多挑戰。去年這座大城市加入由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資助以協助城市因應21世紀壓力的「100座韌性城市」(100 Resilient Cities)網絡。而今年9月成立的「韌性雅加達秘書處」(Resilient Jakarta Secretariat),已開始聚集政府官員、研究人員、企業與居民團體來調查並列出該市的問題,2週後也將出版的第一份報告概述這些問題。雅加達韌性主管指出,該市至少有3個主要問題:運輸、洪水與土地下陷。雅加達的交通堵塞讓占該市空氣污染70%之車輛排放問題更加嚴重。該市已在西元2013年開始興建30億美元的捷運,並將於西元2019年開始運作,同時輕軌交通也將啟動。該市也在主要道路實施單雙車牌政策,來限制私人車輛尖峰時段的使用,而許多居民也普遍使用摩托計程車應用程式。然而專家指出,該市應擬定「推與拉」的策略來減少私家車同時鼓勵公共運輸的使用。而面對經常發生的洪災、缺水與衛生設備缺乏問題,該市正致力於改善水利基礎設施,包括管道供水以及在未來20年內興建數座廢水處理設施。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環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