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70824~20170831)(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70920才提供)

全球暖化正帶來城市多澇與鄉村多旱的雙重打擊(20170829_Eco-Business 連結1)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最新研究分析氣候變遷對超過160個國家之河川流量與降雨量數據的實際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河川流量形態出現根本變化,更密集的降雨落在城市致淹沒公共設施並造成洪災,但鄉村地區卻觀察到更乾的土壤與更少的河川流量。真正的原因是溫度升高使土壤水分蒸發更多而變得更乾燥。研究指出,這是種雙重打擊,越來越多人移居至洪災變得更頻繁與嚴重的城市,同時鄉村地區水流流量減少且變得更乾燥,衝擊農業生產力並威脅糧食安全。該研究的合著者夏爾瑪(Ashish Sharma)提出3種工程解決方案:城市中心之水敏感設計、減少農田蒸發的更有效率灌溉,以及水資源豐富地區至較乾燥地區的水轉調。專家指出,該研究結論再次確認有必要透過更緊急的國際行動來抑制碳污染,同時對城市與農村人口提供更多資源以協助其適應正面臨的改變。

船舶使用重燃料油的污染是車用柴油的數千倍(20170829_DW 連結2)

目前有大批民眾擔心柴油車的排放,但真正嚴重的污染是航行於水域中的船舶。這些船舶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通常是髒的燃料。目前大部分在公海上的船舶依然燃燒具有高度毒性的重燃料油。重燃料油基本上是燃料生產剩餘的產物,燃燒這些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比使用船用柴油髒100倍,也比使用一般車用柴油髒3,500倍。大幅減少船隻排放的初步簡單方法是全面停止燃燒重燃料油,並使用柴油取代。如此便可透過安裝柴油碳微粒濾清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DPF),來降低高達99.9%的細懸浮微粒與黑碳排放。選擇性觸媒還原系統(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也可去除7080%的氮氧化物排放。這2種系統已被使用在許多渡輪與郵輪上。至於推動電動船舶,雖不容易卻有可能,西元2012年已制定國際岸上供電(onshore power supply, OPS)標準。雖然進展緩慢,但越來越多港口已提供岸上供電。此外,使用液化天然氣也比石油與柴油更乾淨。

研究指出地下飲用水源錳含量需被關注(20170824_PHYS.ORG 連結3)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領導的研究指出,美國部分地區與3個亞洲國家的地下飲用水源因含高水平的錳,可能不比先前認知的安全,特別是在淺層深度。雖然地下水可能受到幾種重金屬污染,但一般對砷含量的關注多過於對錳含量的關注,儘管錳也會威脅人體健康。砷含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準則10 ppb便是已知的致癌物,美國環保署與其他國家類似的機構皆強制實施該標準。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錳含量限值為400 ppb,錳卻未被列為美國環保署「國家飲用水主要標準」(National Prim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的污染物,因此其含量未被監控或規範。研究人員收集與分析美國冰川含水層(Glacial Aquifer)、孟加拉、柬埔寨以及中國大陸長江流域之16,000座水井的化學數據,並研究不同深度的砷與錳含量。研究人員表示,在水監測程序中忽略錳,表示公共衛生官員過度高估某些區域安全水井的數量;然而,雖然受砷污染的井應全面避免使用,而受錳污染的井卻能以廉價的方式處理,或用於農業而不是做為飲用水。各國政府應考慮將錳列入飲用水標準。

歐盟執委會預計將通過豁免汽車零件含鉛的提案(20170829_ENDSEurope 連結4)

根據歐盟執委會預計在今年秋季生效的提案,歐盟在未來27年仍將允許車輛零件含鉛。法規草案將使鋁合金豁免於歐盟廢棄車輛(end-of-life vehicles, ELV)指令規定的有毒重金屬禁令,直到西元2024年。同時,用來形塑車輛零件的鋁合金將面臨西元2021年的更早期限,因為歐盟執委會預計製造商在更短的時間內便可找到鉛替代品。根據歐盟執委會的提案,車輛中的銅合金也將豁免於廢棄車輛指令的鉛禁令,直到西元2021年,以使新興替代品可以進一步發展。此外,車輛電池含鉛基本上將被允許至西元2021年進行豁免檢討時,然而對特定類型之使用於較小型車輛中的高伏電池,該豁免必須在西元2019年前終止,因為鉛替代品「已存在」。該提案已在近期提交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審查,若此2機構在1018日前未提出反對意見,該法規將付諸正式採行。

荷蘭知識機構聯手提供氣候變遷調適諮詢服務(20170831_RIVM 連結5)

荷蘭14個知識機構已簽署協議建立「荷蘭氣候變遷調適聯盟」(Netherlands Consortium o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CCA),其目的在提供更有效的方法,來因應氣候變遷對國家、地區、城市及企業界的挑戰。該聯盟將整合來自不同部門的知識與專業,以及整合學門來因應快速暖化的複雜政策問題,同時參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氣候暖化將引發廣泛種類的多層次破壞,並在農業、金融、治理、空間規劃、公共衛生、人口統計、安全、基礎設施、生物多樣性與(社會)經濟等領域造成影響深遠的後果。數千億歐元需以妥善設計的方式進行投資,以增加社區與基礎設施對氣候變遷的韌性。該知識聯盟中的其中7組織將帶頭推出諮詢計畫實地辦公室;在這些計畫中,不同參與者、部門與學科的知識與實用經驗將被整合,並加以調整,以供荷蘭及全球的國家及地方機關、企業與非政府組織使用。

皮膚接觸含雙酚A收據可能使雙酚A留在人體內1(20170825_C&EN 連結6)

根據新研究,當人們接觸含有內分泌干擾物雙酚A(BPA)的感熱紙收據時,雙酚A可能進入並留在人體內長達1週或更長時間;而從食品攝入的雙酚A則在1天內被排泄掉。斯德哥爾摩大學及亞伯達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同位素標記的雙酚A來追蹤人們暴露於一般雙酚A水平之日常情況下,例如接觸收據、食用儲存在有雙酚A內襯鋁罐中的食物,或飲用裝在以雙酚A硬化之塑膠瓶中的飲料等,所發生的情形。在受試者接觸收據後,其尿液中的總雙酚A(包括未經代謝及經代謝型式的)持續2天直線上升;而令人驚訝的是,6名受試者有3名在1週後尿液中仍含有雙A。然而,當受試者吃下含有雙酚A的餅乾後,尿液中的總雙酚A5小時內快速升高,並在1天內全部排泄掉。值得注意的是,未經代謝的雙酚A比其代謝物更具毒性,而皮膚暴露比膳食暴露會排出更高比例之未經代謝的雙酚A研究人員表示,經由飲食攝入的雙酚A可快速地被肝臟代謝與排出,但當雙酚A透過皮膚吸收時,代謝效率可能變低導致更毒的暴露。

中國大陸發布減少28個城市空氣污染的行動計畫(20170826_Ecns.cn 連結7)

中國大陸環境保護部指出,中國已承諾從西元201710月到西20183月間將使28個北方城市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同比下降至少15%,以達成霧霾減量目標。該部日前發布1項列出詳細目標、管制措施與懲罰的行動計畫,涵蓋受霧霾所苦的北京、天津與26個位於河北、山東、河南及山西等省的其他城市。在28個城市中,北京、天津與石家莊將必須達到更高的減量目標,在西元201710至西元20183月期間使PM2.5濃度同比降低25%而嚴重空氣污染天數也須下降20%。對其他25個城市,該計畫也依其目前的污染水平設定多項減量目標。之前中國政府要求京津冀地區在西元2017年年底前使PM2.5濃度下降25%(相較於西元2012年水平),而北京則須降至每立方米60微克。該計畫指出,今年秋季與冬季的PM2.5管制對於決定中國是否能達到此西元2017年目標非常關鍵。根據該計畫,所有28個城市的327個區縣皆必須設置自動監測站,並公布資料供民眾監督。

巴基斯坦地下水嚴重受砷污染(20170829_DAWN 連結8)

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檢測巴基斯坦1,200個水井,發現高達2/3的水井供應受砷污染的水。該研究評估,巴基斯坦高達6,000萬人飲用受污染的水。這些水井樣本每公升含高於200微克的砷污染,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公升10微克限值,以及巴基斯坦政府每公升50微克限值。該研究的風險測繪也顯示整個印度河平原皆受到影響,而印度河與其支流附近的城市皆是人口密集的農業與工業活動中心。該國人民與政府以水井與管井抽取地下水已漸普遍,因為這是比從受細菌污染的河川抽取地表水之更安全替代方案。然而,化學肥料與農藥未受規範與大量的使用、原污水灌溉,以及工業廢水不當處置流入河道等,皆助長更多毒素與砷滲入地下水中。為防止此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加劇,巴基斯坦須積極將現有知識整合至開發活動中,以及為水資源供應部門起草規範。

肯亞成為實施全球最嚴厲塑膠袋禁令之一的國家(20170828_THE NEW YORK TIMES 連結9)

肯亞將對任何製造、銷售或進口塑膠袋者,處以最高4年的監禁,成為全球最嚴厲實施塑膠袋禁令之一的國家。新法規在日前生效,代表垃圾袋必須從超市下架,而入境肯亞的觀光客也將被要求將免稅店的購物袋留在機場。根據聯合國資料,肯亞消費者每年使用1億個塑膠袋,而新法規宣布後已在首都奈洛比引發民眾擔憂。肯亞環境部部長試圖減輕民眾憂慮,告訴媒體該禁令主要針對製造商與供應商,一般民眾並不會受害。新規定將對製造或進口塑膠袋者,處以1.9萬至3.8萬美元的罰款或是4年的監禁。根據國家環境管理局,使用在產業一級包裝的塑膠可被豁免,但新法規將禁止零售商販賣垃圾袋。在禁令生效前,廢棄物與環境管理協會會長表示,垃圾收集人員若無塑膠垃圾桶袋將無法營運。肯亞製造商協會發言人表示,新法規將造成多達6萬個工作機會喪失,其連鎖效應將非常嚴重。

印度擬大幅加重環境違犯罰鍰(20170829_THE TIMES OF INDIA 連結10)

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Central Pollution Control Board, CPCB)近期下令關閉北方邦等地的眾多污染單位。近期該國提出法案將現有導致「重大」環境損害的罰款從10萬盧比提高至5千萬盧比,並可處7年的監禁。該法案也對污染工業造成大面積損害的某些情況加重罰款至2億盧比,並可處終身監禁。政府政策智囊團Niti Aayog日前為法規改革發布3年行動議程,認為現行法律機制往往導致政府對違規者不採取任何行動,直到事態達到危機點。官員認為,高額罰款將迫使污染的產業採取他們現正規避的糾正措施,因為他們現在只需支付微不足道的罰款便能持續其污染行為。該法案意在修正既有的「環境保護法」以及「國家綠色法庭法」,修正後環境違犯將依其損害程度被分成「輕微」「非重大」及「重大」等級,並依之以處罰鍰。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環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