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取自高露潔-棕欖公司網頁畫面,中間紅字則是後製上去的。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723~20160729)(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813才提供)
蒙特婁議定書會議討論減用氫氟碳化物的時間表(20160725_ ENDS連結1)
蒙特婁議定書會議日前在維也納召開,會中討論欲量化各國應削減的氫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 HFCs),歐盟、美國及澳洲等已開發國家,提議在西元2036年前削減其氫氟碳化物生產與使用85%,與西元2011-2013年的基線相較,西元2019年前削減氫氟碳化物使用10%、至西元2024年削減35%、至西元2030年削減70%,最後在西元2036年前削減85%,如此則可在西元2050年前避免1,050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與會代表也討論開發中國家削減其氫氟碳化物排放的時間表,由歐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非洲國家集團、哥倫比亞等拉丁美洲國家、太平洋島嶼國家等組成的聯盟要求,開發中國家應在西元2021年前「凍結」氫氟碳化物的年度生產及使用,使其不致超過特定基線。與會代表雖於2週前已同意開發中國家以較環保、較昂貴的替代品取代氫氟碳化物時將獲得金援的基本原則,但各國對於已開發國家應支付開發中國家多少金援仍有異議。各國預定在西元2016年10月於盧安達的基加利(Kigali)市再次會面以達成全球協議。
歐盟執委會提出加速轉型至低碳經濟措施(20160720_ European Commission 連結2)
歐盟執委會日前發表加速歐洲經濟所有部門轉型至低碳排放的措施。在全球社經模式正朝向巴黎氣候協議的現代及低碳經濟邁進而改變的情形下,歐盟執委會將致力維持歐盟的競爭力。歐盟於西元2014年做出清楚承諾:西元2030年前在經濟的所有部門整體至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與西元1990年水準相比),此次提案提出成員國運輸、建物、農業、廢棄物、土地使用及林業部門西元2021-2030年的強制性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同時,歐盟執委會也提出低碳交通策略,確立全歐盟低排放與零排放車輛以及替代性低排放燃料的發展方向。歐盟已開始致力使民間投資與氣候及資源效率目標保持一致,至今通過的投資已有超過50%與氣候相關。此外,歐盟執委會也積極確保歐盟預算支出與氣候目標保持一致,目前的歐盟預算至少20%明確與氣候有關。
綠色和平組織揭露品牌停用微珠承諾的漏洞(20160727_ Eco-business 連結3)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的報告揭露,全球各大個人照護用品公司所做出之淘汰污染性微珠(microbeads)的自願性承諾有漏洞,並主張有必要實施法律禁令。該報告調查全球前30大個人照護用品公司,發現包括表現排名最高的公司都無法達到其認可標準。其中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公司表示,該公司已在西元2014年底停用塑膠微珠,然而綠色和平指出,該承諾只適用於「去角質與清潔」的產品,微珠仍可使用於保濕、化妝、唇膏、刮鬍泡沬等其它產品。其它公司的承諾漏洞包括不承諾在所有國家淘汰微珠、不確定要排除微珠的大小,以及允許所謂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微珠,儘管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席科學家已指出這些物質為假的解決辦法等。專家指出,若仔細檢視這些品牌大廠的微珠承諾,便會發現造成混淆的可能性很大,海洋生物可能受進入海洋之任何型式的塑膠危害,因此,如果是固態的、塑膠的,且被含在會被沖入排水孔的產品,這些東西便不應存在產品中。
加拿大取消硼酸類農藥部分用途(20160725_ Eponline.com 連結4)
加拿大政府已於7月22日公布針對硼酸類農藥的最後再評估決定,展延其在加拿大的大部分用途登記。目前登記可在加國境內使用之含硼酸農藥產品共有110種,其中25種的使用登記將被取消,其它85種則必須在未來2年內符合新的標籤規定。加拿大衛生部評估現有科學資訊後發現,這些硼酸若依照修訂後的標籤指示使用,大部分不會對人類健康與環境構成無法接受的風險。但這些產品若要持續取得使用登記,所有供終端使用的產品標籤都必須進行修訂。然而,某些用途將被取消,以移除可能的人體健康風險,包括:應用在禽類養殖場與穀倉的商業粉劑/可溶解粉狀產品;透過油漆刷施用的商業溶劑/可溶解粉狀產品;家用粉劑與粒狀產品,以及非放置於密閉誘餌站的溶劑產品。加拿大衛生部表示,受影響之商品與用途已有許多可用的替代選項。使用登記將被取消的商品,意謂這些在家中或家庭附近使用之包含硼酸的農藥,將逐漸從市場淡出。這些產品由於呈粉狀或其它形狀,對於加拿大民眾可能構成過度暴露的潛在風險。
荷蘭學者檢討整治受多環芳香烴污染土壤的選項(20160721_ HazMat 連結5)
荷蘭學者針對整治受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污染土壤的實用選項進行文獻研究,分析各種方法的優缺點。該研究包含對圍阻(containment)、熱處理技術、物理與化學技術、微生物降低以及植生整治等技術的探討。研究結論顯示,若時間許可,植生整治(phytoremediation)結合其它輔助技術為一種環境友善且高成本效益的技術,且視多環芳香烴污染的程度與類型,它也可能是一種高效率的技術。報告指出,處理多環芳香烴有3種方法效率最高:熱處理、使用生物反應器,以及植生整治結合其它輔助技術,其中植生整治是最環境友善及最具成本效益的技術,但需要顯著更長的時間整治,雖然輔助技術可提高效率。至於應使用何種技術,可能必須視所需的時間與成本等經濟性因素而定。在決定整治技術前,最重要的是考量多環芳香烴的生物有效性(bioaccessibility)及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有限的生物利用度將降低整治的必要性,某些方法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傷害可能比其含有高濃度的多環芳香烴但有限之生物利用度的情形還無法被接受。
英國星巴克將測試完全可回收紙杯(20160721_The Guardian連結6)
星巴克將在其英國連鎖店測試完全可回收的咖啡紙杯,這種紙杯最後可能避免大量紙杯進入掩埋場。由企業家兼工程師麥斯考夫(Martin Myerscough)發明的該紙杯,目的在降低英國每年產生25億個咖啡紙杯對環境所帶來的衝擊。今年稍早英國媒體報導每400個咖啡紙杯最後只有1個被回收,其它都進入掩埋場或焚化爐。此披露引發各界要求禁用咖啡紙杯的呼聲,但遭英國政府拒絕。傳統大量生產的外帶紙杯雖由紙製成,卻覆上一層塑膠薄膜,因此很難回收。名為Frugalpac的可回收紙杯,則覆有一層可於回收過程中輕易與紙杯分離的薄膜襯裡,讓剩下的百分之百紙杯可順利回收。英國星巴克將是第一家測試此一產品的業者,麥斯考夫也正與其它咖啡連鎖業者與超市討論使用此紙杯做為其標準產品。媒體對此議題的推波助瀾,已引發業界成立「紙杯回收與再利用團體」,以更深入探究此議題,其中包含西元2020年前顯著提高紙杯回收率的承諾,並已獲得30家企業的簽署。
美國環保署判定飛機排放會助長氣候變遷(20160725_ USEPA 連結7 )
美國環保署日前依「清潔空氣法」做出判定,指出自特定類型飛機引擎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會助長造成氣候變遷並危害美國人民健康及環境污染。此結論是針對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碳、氫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 HFCs)、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arbons, PFCs)、六氟化硫等,它們全部都會助長溫室氣體污染,趨動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這些溫室氣體主要是來自大型商用飛機所使用的引擎。美國環保署並未在此次的判定行動中發布飛機引擎的排放標準。判定飛機引擎溫室氣體排放會造成危害是該署在通過國內引擎溫室氣體標準前必須採取的重要步驟。該署預計在西元2017年3月,國際民航組織將正式通過其環境委員會之國際飛機二氧化碳標準協議,因此該署預先朝向通過至少與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同等嚴格的標準前進。
報告探討以色列實施車輛綠色稅賦制度經驗(20160719_ OECD 連結8)
不斷成長的交通量是以色列面臨的主要環境壓力之一,雖然使用私家車對個人帶來益處,其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卻遠超過車輛本身的成本及駕駛人負擔的油錢。交通會產生噪音、空氣污染,助長氣候變遷、壅塞、車禍的發生,並造成基礎設施損耗,這些一般都會對公共衛生及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然而在選擇是否購車時,這些因素都不會被考量,此即所謂的「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政府可透過政策來修正此類市場失靈,確保購車造成的真正社會成本被包含在車輛價格中,因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此報告描述以色列如何發展出一套創新制度來鼓勵消費者選擇較不會污染的車輛。此「綠色稅賦」(Green Tax)制度旨在減少所有會污染的車輛排放,且不只針對二氧化碳。報告概述制度的設計過程,探討曾遭遇的挑戰以及其對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影響,最後並討論設計過程中出現之可供其它尋求對抗相同環境問題的國家之參考經驗。
研究發現參與商家綠色方案的消費者對其滿意度更高(20160722_ MSU Today 連結9)
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從回收至重覆使用旅館浴巾,參與商家「綠色」方案的消費者對商家所提供的服務滿意度會更高。學者指出,做好事讓消費者感覺良好,而這種「溫暖光輝」的感覺有助形塑其看法。學者在餐廳、旅館及線上零售等3種服務業環境進行4項研究,發現商家對參與永續性方案給予之報償型式會影響滿意度。學者測試2種獎勵型式:僅對消費者本身有利(如忠誠點數),以及對另一組織有利(如慈善捐款)。結果發現,對綠色計畫參與者而言,對另一組織有利的報償會使消費者對該商家產生最高的滿意度;但對那些選擇不參與綠色方案者,自利式的報償會讓消費者對方案的動機產生懷疑,如此也會使不參與者有合理化其不參與決定的機會,而罪惡感的消失也會轉成對商家的滿意感。學者指出,消費者會以最符合其自我的方式來解釋這些獎勵,因此,為使2種族群都滿意,商家應讓消費者選擇要自利或利於另一組織的報償。學者表示,許多管理者,特別是旅館業者,因怕對顧客經驗有負面影響而對導入永續性方案感到遲疑,但本研究提供管理者指引,展現此類方案的最佳設計方式以及「綠色行銷」的最佳做法。
東亞船運興盛造成該區每年上萬人早逝(20160720_ Eco-business 連結10)
科學家指出,船運的興盛加重中國大陸及其它東亞國家空氣污染,造成擁有全球前8大貨櫃港口的該區每年上萬人死亡。船運相較於汽車或工廠往往被忽視,但自西元2005年以來,東亞沿岸的船運交通量已成長超過1倍。由中國大陸主導的研究估算,二氧化硫及其它來自船舶的污染已造成東亞每年約2萬4,000人早逝,其中約3/4在中國大陸,其他則主要在日本、臺灣、香港、澳門及韓國。擁有全球最繁忙貨櫃港口上海的中國大陸,將自西元2019年起要求沿岸區域的船舶使用更乾淨的燃料。全球而言,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規劃自西元2020年起,將船舶燃料含硫量限值自現行的3.5%降至0.5%,但倘若成員國認為煉油廠會調適不及,新限制可能會延至西元2025年實施。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延伸閱讀:
本網誌「國際環保新聞週報」專欄各文
瀏覽人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