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委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在宜蘭縣南澳鄉辦理「大南澳生態旅遊紮根計畫」,協助集結宜蘭縣大南澳地區原住民部落與漢人社區組成策略聯盟推動生態旅遊業務,2015年10月19日晚上在南澳鄉金岳部落由執行長周聖心對各社區代表再度說明計畫內容,10月20日上午由羅東林管處南澳工作站主任廖淑貞與各社區代表討論策略聯盟業務內容與相關機制,我除了與會,也利用這二天的下午與聯盟成員分別交流「生態旅遊單一窗口運作機制」及「國內外生態旅遊案例」。
10月20日,看到金岳部落泰雅族老人們在社區活動中心參加社區發展協會設立的老人日托關懷站的活動,真是感動。老人們用色筆畫圖,讓他們手眼腦並用,一面畫圖也一面聊天。中餐有四菜一湯,營養豐富均衡。無法到關懷站用餐的,則由社區志工送餐。
我看到一位阿嬤對著鄰居的小孫子唱歌,歌聲很好聽,於是詢問是否可以錄影,這位阿嬤欣然答應,讓我用手機錄下她唱歌的倩影。她漢名叫池蓮花,85歲,她說她受的是日本教育(台灣曾在1895年至1945年間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所以唱日本歌。85高齡的阿嬤頭腦清楚、耳聰目明、咬字清晰,唱完一首意猶未盡,於是連唱四首日本歌謠。旁邊抱孫的阿嬤漢名張陳探珠,75歲,她跟著唱和,甚至在第四首時還變成二部合唱,真是厲害。
我將她倆的四段即興表演集結成一部短片,歡迎點閱欣賞:
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錄影器材:Samsung Galaxy Note 4
(註:金岳部落是「莎韻之鐘」故事女主角的原鄉,原來是一位中學女生與幾位同學幫要返回日本參戰的男老師提行李到可以搭車的地方,不慎摔落溪底溺水死亡,單純的意外事件卻被日本政府拿來當原住民皇民化宣傳,甚至衍生出師生戀故事。池蓮花阿嬤唱的第三首歌「莎韻之鐘」就是1941年中日戰爭時期日本將這故事拍成電影「莎韻之鐘」(李香蘭主演)的同名插曲(渡邊濱子原唱),1960年代由台灣作曲家周藍萍以同曲填詞改成中文歌曲「月光小夜曲」。
第四首歌日名「蕃社の娘」,據網路上資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u_OZYiMhA,網友Yiu Chan說:「原曲是一首臺灣山地民謠「蕃社姑娘」,鄧雨賢於1944年所作(即日治時期)。原曲是日文(雖然鄧先生是中國人)。1950 年代,作曲家周藍萍把此曲改編為「姑娘十八一朶花」,由黃河(即莊奴)填詞,由紫微主唱,但並不流行。後來在1958年再由劉韻主唱,香港百代唱片公司發行才在港台流行起來。」)
底下是當天關懷站活動的照片:
10/19晚上在南澳鄉金岳部落由執行長周聖心(左排女生)對各社區代表再度說明計畫內容
10/
真好聽
感謝分享。這讓我回想起,去年同泰雅的尤幹,在中海拔穿梭原始林時,因耽擱了行程,兩人後來因天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況下,只好暫停腳步,就在密林中等待前鋒的嚮導回頭來帶路,聊了很多獵人的事,尤幹,更清唱了兩次 山林的祝福歌!
尤幹的好聽歌聲,迴盪在整個檜木原始林中,就像黑夜給凍住了。
沒開啟影片前想是不是這首,果然是,我阿嬤也唱過!
泰雅婆婆唱的日本歌,是小時候阿嬤教我們唱的兒歌,30多年前的回憶,一整個湧上心頭。
很好聽 來自2位泰雅阿嬤的歌聲^^
感謝老師幫耆老們做了有趣又有紀念的短片~
謝謝你紀錄這
我的外婆以前也常哼唱這幾首
今年她不在了
聽到這熟悉的旋律
讓我可以思念她
就像前今天看到的一段文字
“只要你還在思念一個人,這個人就真的沒有離開過你”
感恩
謝謝
謝謝老師幫我奶奶記錄這麼可愛的一刻,那我再分享至協會及其老粉絲團囉~
好棒的分享!
第ㄧ首歌,也是以前我阿祖和阿嬤偶爾會隨口哼唱的歌!(眼眶泛淚中)
右邊那位阿嬤實在太可愛了,
片尾還帶動作^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