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1003~20151009)(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51016才提供)

海岸養殖區垃圾-屏東大鵬灣-890119-賴鵬智-縮-後製.jpg - 日誌用相簿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1003~20151009)(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51016才提供)

國際化學品管理會議通過化學品健全管理全球行動計畫(20151002_UNEP連結1)

超過800名各國代表於第4屆國際化學品管理會議(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s Management, ICCM4)承諾加強採取行動,以保護民眾與環境免於承受未妥善管理之化學品帶來之風險。目前市面上估計超過10萬種化學品,僅部分曾澈底評估對人類健康與環境之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每年全球超過100萬人因暴露於化學品死亡;開發中國家嬰兒因環境因素造成之死亡率為已開發國家12倍;兒童鉛暴露估計導致每年新增約60萬件兒童智力障礙新案例。該會議聚焦於需採取緊急行動以保護人類健康及生命之優先政策議題,包括塗料中之鉛、內分泌干擾物質、產品中化學物質、奈米科技、電子電機產品生命週期中之有害物質,以及環境持久性藥物污染物。此外,會中決議推廣以生態友善替代品取代高度有害農藥(highly hazardous pesticides, HHPs),以及強化各國高度有害農藥使用相關法規。第4屆國際化學品管理會議並通過西元2020年前達成化學品健全管理全球行動計畫,提出具體干預行動、推動既有法規工具落實,及解決新興之政策議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公民環境司法正義機制準則指南(20151006_UNEP連結2)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阿布達比召開「第2屆地球之眼高峰會」,推出「環境事務之資訊取得、公眾參與及司法正義取得國家法規發展UNEP峇里準則執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the UNEP Bali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Legislation 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Access to Justice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該指南被視為環境法律及永續發展領域之里程碑。「峇里準則」旨在協助各國填補其相關之國家級、次國家級、州級或區級法規之可能漏洞,確保所有層級法規之一致性,以促進環境事務廣泛之資訊取得、公眾參與及司法正義。準則共26條,分資訊取得、公眾參與及司法正義3部分,涵蓋之主題包括環境資料蒐集、決策參與及透明度等。指南並包含國家立法及法規執行、相關國際及區域法律工具、法理體系及學術著作之最佳實務典範,指南同時提供法規執行案例研究,以及概述制度安排之潛在影響。

美國環保署加嚴地表臭氧標準(20151001_US EPA連結3)

美國環保署(USEPA)將「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 」中之地表臭氧標準自75 ppb加嚴至70 ppb以保護公眾健康。新標準將減少美國民眾對臭氧之暴露,改善公共健康保護,特別是對高風險族群,包括孩童、年長者及罹患哮喘等肺部疾病之民眾。該署估計,新標準之公共健康效益估算於西元2025年為每年2959億美元,遠超過14億美元之預估年成本。另為確保當臭氧濃度達有害健康程度時民眾能獲得警訊,該署延長32州及哥倫比亞特區之臭氧監測期。該署同時將「二次臭氧標準(Seondary Ozone Standards)」加嚴至70 ppb,以保護樹木、植物及生態系統健康。

美國環保署公布國家蒸氣發電廠放流水限制準則(20150930_US EPA連結4)

美國環保署(USEPA)完成訂定「蒸氣發電廠放流水上限制準則(Steam Electric Effluent Limitation Guidelines)」,每年將可減少14億磅蒸氣發電廠有毒污染物排入美國水道及減少570億加侖之用水量,為美國帶來約4.63億美元之效益。納入準則之有毒污染物包括汞、砷、鉛及硒。此準則效果強大但規範合理,依據業界目前已可取得且廣泛使用之技術,並強化發電廠持續朝更乾淨、更現代化發展之趨勢。排放限制將分階段實施,使業者得以開發適當之整合型策略以符合新規定。據統計,全美約23,600英里之河流遭蒸氣發電廠廢水污染。蒸氣發電廠排入河川與湖泊之污染物約占全美許可設立工業設施排放污染物之30%。美國環保署估計,全美1,080座蒸氣發電廠中12%134家)需提升技術以符合新規定。

德國聯邦環境部報告分析海洋塑膠微粒來源及數量(20151006_UBA連結5)

德國聯邦環境部(UBA)研究顯示,去角質及沐浴乳中所含塑膠微粒對環境造成相對較小卻不必要之污染。該研究估計,德國每年約使用500公噸之此類一次聚乙烯微粒(primary polyethylene microparticles)於化妝品中;但就數量而言,海洋中最主要之塑膠微粒來自較大尺寸塑膠之分解。較大尺寸塑膠垃圾,如塑膠袋及魚網等,經河流進入海洋後分解成二次塑膠微粒(secondary microplastics)。該報告指出,全球生產之塑膠約6-10%流入海洋。以全球每年生產約3億噸塑膠(西元2013數據)估算,每年最多可能有3,000萬噸塑膠進入海洋,單是歐洲即有340萬至570萬噸。該報告建議除關注初始塑膠微粒,同時應大幅減少進入環境之塑膠,方能有效防止二次塑膠微粒於海洋及內陸水體生成。

美國食品業支持政府大幅削減食物廢棄物之計畫(20151001_The Guardian連結6)

美國政府於今(2015)9月首次宣布該國減少食物廢棄物之國家目標。美國農業部與環保署將與慈善團體及民間部門合作,共同為西元2030年前減少50%之可食用食物廢棄物努力。企業為食物廢棄物生產大戶,西元2014年食品製造業產生超過70億磅之食物廢棄物,消費者每消費1,000美元,超市就會製造10磅廢棄物。對於政府之宣示,食品業與倡議團體表示歡迎,強調各界有必要通力合作解決此問題。雖然目前美國農業部之目標為志願性,但企業減少食物廢棄物卻有相當多誘因,包括降低成本及企業環境足跡,以及幫助有需要之社區,因此全美企業已紛紛積極設立減廢目標。包括消費品巨人聯合利華及食品大廠家樂氏 (Kellogg) 400餘品牌,於7月時承諾未來10年將減少零售與生產作業一半之食物廢棄物。家樂氏開始在供應鏈之各點,包括農場與製程等減廢,同時將生產過程中產生之食物廢棄物送給挨餓的民眾,並承諾在西元2016年前於全球提供10億份點心給有需要的社區。

美國環保署更新煉油廠排放標準以保護周邊社區(20150929_US EPA連結7)

美國環保署(USEPA)更新空氣污染標準,進一步管制煉油廠有毒氣體排放,要求煉油廠於設施周邊連續監測苯濃度,以確保煉油廠妥善管理有毒排放。該規範要求當排放超過標準時,煉油廠須採取修正行動以保護周邊社區不致暴露於有害程度之排放。新的周邊監測器須環繞煉油設施並能偵測極低濃度之苯,監測資料且須上傳至該署網站。該規範並為未來技術更進步時,使用其他監測方法預留空間。新規定同時要求業者提出改變製程之全面性計畫及污染防制措施,以澈底消除肉眼可見之廢氣燃燒塔排放及壓力釋放裝置之釋放。新標準並要求儲槽及延遲焦化裝置(delayed coking units)進行額外之排放減量,之前部分儲槽及裝置該署並未管制。

奇異公司成功開發節能4倍之污水處理技術(20150929_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連結8)

鑑於美國淨水廠及污水處理廠之能源消耗,占一般地方政府能源預算35%,奇異(GE)公司宣布將推出較現有曝氣系統節能4倍之ZeeLung曝氣生物膜反應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生物處理階段之曝氣為污水處理廠最耗能之程序,約占全廠能源消耗量60%。此ZeeLung曝氣生物膜反應器技術可使政府在既有之槽體中達到移除營養鹽及/或擴大處理效能,並顯著降低能源使用量。配合先進之厭氧消化現地能源生產技術,ZeeLung 曝氣生物膜反應器可使污水處理設施達到能源中和。此技術透過擴散作用,將氧氣運送至生長於ZeeLung曝氣膜表面之生物膜,生物膜中之微生物於有氧情況下,透過代謝作用移除污水中營養鹽及有機物,比現今使用之傳統細氣泡曝氣系統節能4倍。ZeeLung技術預訂於西元2016年上市。

巴黎首次舉辦無車日大幅降低空氣污染及噪音(20151003_The Guardian連結9)

巴黎上週舉辦之「無車日」,成功大幅降低空氣污染及噪音,市長辦公室因此正規劃辦理更多的無車日。法國大巴黎地區空氣品質監測網協會Airparif表示,927日該市部分地區二氧化氮濃度降低達40%;測量噪音之Bruitparif亦指出市中心噪音減半。市府官員與環保人士雖對警方僅同意30%之巴黎禁止車輛進入感到失望,但仍對活動成功喝采。以降低巴黎空氣污染視為首要任務之巴黎市長表示,希望能推出常態性之全市禁車令。數週後全球領袖將於巴黎參加標榜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之氣候變遷會議。法國環境部長表示,法國有「作為楷模之特殊責任,以鼓勵其他國家支持氣候規章」。但在污染方面,巴黎離作為楷模仍相當遙遠。Airparif在其西元2014之報告指出,儘管該年法國氣象條件對空氣品質有利,仍有230法國民眾暴露於超過標準之污染,特別是鉛微粒及二氧化氮污染,其中以住在巴黎地區及交通要道附近之民眾受害最大。

菲律賓提交削減70%碳排放之國家自定預期貢獻(20151002_Eco-Business連結10)

菲律賓日前向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提交該國之「國家自定預期貢獻 (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s) 」。國家自定預期貢獻為各國於西元2020年後將實施之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行動,所提交之國家自定預期貢獻將由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據以提出綜合報告,以確定全球是否朝向具氣候復原力及氣候智慧之路。菲律賓承諾將依據西元2000年至2030年之碳排放基線(business as usual),於西元2030年前減少70%碳排放。減排將來自能源、運輸、廢棄物、林業及工業等部門。惟該國氣候變遷委員會主任指出,此排放減量之先決條件為巴黎氣候會談後該國能取得足夠之財政資源、技術研發與轉移,以及能力建置需求。菲律賓重申其調適能力建置之需求,並在國家自定預期貢獻中確認其提升整體復原力之優先措施,包括針對減緩氣候變遷模型建置、氣候情境建構、氣候監測及觀察等,強化相關制度及系統;推出以科學為基礎之氣候或災害風險及脆弱性評估,作為將氣候及災害風險降低列為發展計畫或方案主流之依據等。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