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4.18~2015.04.24)(環保署很沒效率的在20150501才提供)
歐盟將提議全球禁用全氟辛酸(20150416_ ENDS連結1)
歐盟將提議斯德哥爾摩公約禁止全氟辛酸(PFOA)的生產與使用,歐盟理事會日前的決議指出,該會正考量在歐洲淘汰全氟辛酸,因為它具有生殖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全氟辛酸在環境中到處存在,可能造成嚴重且不可逆的影響,其用途包括消防泡沫、不沾塗層和戶外服飾等。斯德哥爾摩公約締約方會議將於西元2015年5月在日內瓦舉行,歐盟也將支持禁用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 PCP),但也可能支持某些國家要求的豁免,該物質已在歐洲禁用。此外,歐盟也將支持禁用阻燃劑六氯丁二烯(hexachlorobutadiene, HCBD),以及持續推動終結辛烷磺酸和其衍生物使用於地毯、皮革、紡織品、紙類和包裝塗層、橡膠和塑膠、以及某些殺蟲劑和昆蟲餌劑的豁免。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機構推出永續建物與營建計畫(20150421_ UNEP連結2)
芬蘭環境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組織推出「永續建物與營建計畫」(Sustainable Buildings andConstruction, SBC),目的在藉由提升資源與能源效率,並促使建物與營建業朝更永續消費與生產的形態發展,來改善建物在社會、環境與經濟方面的表現。該計畫的目的也在讓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更清楚瞭解與體會永續建物的好處,同時確認建造、維護與使用永續建物所需的知識、資源與誘因,它將聚焦於5大關鍵工作領域:(1)建立、推廣並促成永續建物與營建政策所需條件;(2)支持與推廣永續住宅;(3)提升營建業供應鏈的永續性;(4)減少氣候衝擊並加強建物與營建業的氣候復原力;(5)強化知識分享、對外推廣與宣導。此計畫是「永續消費與生產10年架構計畫」至今通過的6項計畫之一,也是第5項被推出的計畫。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表氣候變遷調適監測和評估新興作法報告(20150416_ OECD 連結3)
開發中國家已愈來愈朝向制定更多策略性的氣候變遷調適國家政策和計畫前進,這些政策和計畫的有效性將取決於某特定國家氣候變遷脆弱性之適當評估。此報告借鑒了許多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新興監測和評估作法,找出各國可以利用在其自身評估架構的4種工具:(1)氣候變遷風險和脆弱性評估;(2)監測調適優先政策進展的指標;(3)方案與計畫評估以確認有效的調適方法;以及(4)國家審計和氣候支出審查。監測和評估國家氣候變遷調適工具的適當搭配必須視資料的可取得性、監測和評估的能力等而定。
全球聯盟宣布西元2020年消除含鉛塗料的目標(20150421_ UNEP連結4)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主導的「消除含鉛塗料全球聯盟」,宣布西元2020年消除全球含鉛塗料的目標。雖然含鉛塗料的替代品已具成本效益且易於取得,許多國家仍許可鉛被使用於居家或學校裝潢,以及兒童玩具中。該全球聯盟正致力於淘汰含鉛塗料的生產和銷售,以去除這類塗料構成的風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兒童對鉛的暴露造成約60萬個智能障礙的新案例,這是可以而且必須避免的。為實現此目標,該聯盟可吸取全球在淘汰燃料中含鉛所獲得的成功經驗,為淘汰含鉛燃料而展開的全球行動受到「清潔燃料和車輛夥伴計畫」的催化,也已達到全世界只剩3個國家仍使用含鉛汽油的成果。
美國聯邦機構聯合推出具復原力土地與水體計畫(20150421_ USEPA連結5)
美國內政部、環保署和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日前認可全國4項合作性地景夥伴關係,聯邦機構將與夥伴們致力於保護和復原這些地景中重要的土地與水體,並強化其對氣候變遷的復原力。這些位於佛羅里達州、夏威夷、華盛頓州和5大湖區的「具復原力土地與水體夥伴關係」(Resilient Lands and Waters partnerships),將協助在易受氣候變遷和相關挑戰傷害的地區提升復原力,也將展示地景規模管理方法的好處,和協助強化這些自然區域儲存碳的能力。這些地區面臨多種的氣候衝擊和其它與氣候變遷有關的生態壓力,包括海平面上升、乾旱、野火和入侵性物種等。在每個地區,聯邦機構將與州、部落和地方夥伴緊密合作,共同為預防這些和其它威脅做好準備,並確保長期的保育努力將氣候變遷納入考量。此外,此計畫將強調保育岸邊溼地和海洋保護區域、保護城市飲用水和提供野生生物棲地。
美國紐約州審議電子產品維修權利法案(20150416_ Resource Recycling連結6)
一項在美國紐約州議會審議的「維修權利」法案,將要求電子產品製造商提供獨立的電子廢料回收業者和個別消費者與其提供給被授權維修中心相同的資訊、零件和工具。明尼蘇達州也導入了類似的法案。一位維修倡導者認為這些立法行動,可為電子產品回收和翻修業者創造重要的利潤來源。然而,代表設備製造商的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協會(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CEA)提出了對該法案文字的關切,指出這些法案可能會減少製造商對產品維修的支持,因為如果製造商為了應付所有對資訊、維修和測試裝置等要求而變得負擔過重,只有被迫縮減支持產品的範圍。支持明尼蘇達州和紐約州法案的團體,表示,該法案將可支持當地維修工作並保護環境。
美國環保署將在5城市安裝公園長椅太陽能空氣監測器(20150421_USEPA 連結7)
美國環保署日前宣布,將在5個城市的社區公園長椅上安裝「綠色村莊」(Village Green)太陽能供電的空氣監測站,這些測量一般空氣污染物和天氣狀況的公園長椅,將讓民眾直接體驗科學,使他們能透過現場顯示器和一個支援手機的網站,取得當地空氣品質資訊。美國環保署研究人員使用空氣感應器、小型化和耗電低的電腦科技、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儀器打造此空氣監測系統,而長椅則是由回收材料製成。「綠色村莊」這種社區型監測科技,將提供美國大眾參與科學並了解當地空氣品質的新方式,其測得的即時資料可被用於公民科學家、學生、社區組織和研究人員的計畫中,以瞭解空氣品質與天氣變化或附近空氣污染源會如何改變當地狀況。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先導監測站已從西元2013年6月開始運作,它提供每分鐘粒狀污染物、臭氧、風速和風向、溫度、和濕度的可靠數據,此先期模型所在地已成為當地社區聚會以瞭解空氣品質的場所,也使美國環保署研究人員得以評估該科技長時間的運作情形。
研究指出9項地球限度中4項已被超過(20150416_ Europa 連結8)
新研究針對西元2009年科學家提出的9大「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進行更新和修訂,並以這些限度評估地球目前的狀態。之前確立的9項「地球限度」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臭氧層破壞、海洋酸化、生物地球化學流(氮磷流)、土地系統改變(森林砍伐)、淡水使用、大氣氣溶膠負荷和化學污染。該新研究修改其中2項的名稱和範圍:第一,將「生物多樣性喪失」改為「生物圈完整性」。第二,將「化學污染」擴大為「新物質的引進(introduction of novel entities)」,以將放射性和奈米物質的釋放也納入。研究人員指出,9項「地球限度」中,有4項現已超過分別是:滅絕速率(生物圈完整性2項指標之一)、森林砍伐、大氣二氧化碳(氣候變遷的1個指標)、以及氮磷流。因此有必要在這些項目採取行動以重返安全運作空間。研究人員也分析不同限度間的各種交互作用,並確認「氣候變遷」和「生物圈完整性」為2個「核心限度」,因為它們和其他所有的「地球限度」都有關,且其中的任何1個單獨就可將地球系統推至新狀態。
全球丟棄大量寶貴但有毒的電子廢棄物(20150420_ ENS連結9)
美國與中國大陸是全球產生最多電子廢棄物的國家,約占全球總量的32%,但人均產生量最高的是北歐及西歐的富有國家,前5名為挪威、瑞士、冰島、丹麥和英國。西元2014年全球共丟棄 4,180萬噸電機電子產品,大多數為壽命終期廚房、洗衣和浴室設備如微波爐、洗衣機和洗碗機等。電子廢棄物量預計至西元2018年時還會上升21%至5,000萬噸。上述為聯合國大學彙編的「西元2014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4)報告所提供的數據。該報告的發現包括:西元2014年只有7%的電子廢棄物是由手機、計算機、個人電腦、印表機、和小型資訊設備所構成;西元2014年少於1/6的電子廢棄物被從掩埋轉移至回收和再使用;西元2014年產生的電子廢棄物估計含有300噸的黃金,相當於西元2013年全球黃金生產總量的11%;含在電子廢棄物中的有毒物質包括2.2公噸的含鉛玻璃、1/3噸的電池、汞、鎘、鉻和4400噸的臭氧層破壞物質。該報告指出,電子廢棄物問題擴大乃因銷售量持續上升,以及電機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推出2015年世界環境日部落格競賽(20150415_ UNEP 連結10)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徵求全球作家與部落客,針對西元2015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創作部落格貼文,獲勝者將有機會參加6月5日在米蘭舉行的世界環境日慶祝活動,並針對此一經驗在部落格或社群網站貼文分享。西元2015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70億個夢;一個地球;謹慎消費(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 with Care)」。世界環境日當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呼籲所有人留意地球上70億人日常的個人消費習慣將如何對地球產生巨大衝擊。該署鼓勵參賽的部落客想像,全球70億人每人若都能朝向有意識且負責任的消費做出一個正面的改變,世界將變得如何。文章必須是原創、引人入勝、熱情且長度不超過600字。參賽者若能在社群網站推廣其貼文可提高獲勝的機會,因為評審也會考量文章獲得共鳴的程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選擇永續消費與生活型態為西元2015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以強調改變人類自然資源使用模式的迫切性。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瀏覽人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