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3.10~2015.03.16)(環保署很沒效率的在20150327才提供)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5.03.10~2015.03.16)(環保署很沒效率的在20150327才提供)

歐盟執委會發表歐盟成員國水資源法規執行檢討報告(20150309_ Europa連結1)

歐盟新執委會發表的第1份溝通文件與2份報告顯示,水政策可以成為綠色與藍色經濟成長的來源,並以水管理科技做為生態創新的核心。歐盟水架構指令在歐盟層級建立一個確保民眾與自然環境都有足夠數量的乾淨用水架構。該政策包含9,000家中小企業,在歐洲創造50萬個工作機會,並協助開發充滿動能的領先全球水資源產業。但產業要持續成長,有賴更佳之政策落實與支援,此溝通文件是深度檢視成員國落實歐盟水資源法規情形的報告之一,同時也提出一系列鼓勵更完善的水價制定、地下水抽取、工業工廠管控與農業污染行動的建議。歐盟的立法已改善了水資源保護,不過各種警示情況依然存在,特別是地中海與黑海四周灌溉用水過度抽取、來自農業營養鹽污染氾濫、以及因規劃不當的水力發電或防洪計畫造成的河水流量改變等。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表資源生產力與環境報告(20150306_ OECD連結2)

在減量、再使用與回收(3Rs)的基礎上,改善資源生產力和確保永續資源與物質管理是綠色成長政策的核心要件,減少經濟所需的資源量以及降低相關環境影響有助改善環境,而確保足夠的物質供應以及提升競爭力則有助維持經濟成長。這些政策若要成功,必須建立在對礦物、金屬、木材或其它物質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中經濟地進出,以及對這些物質的流動如何影響經濟生產力及環境品質有適當的瞭解。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描述該組織經濟體的物質基礎,提供該組織國家在全球背景中之物質流和資源生產力的事實分析,考量物質的生產、消耗、國際流動、現有儲量以及與其使用有關的環境後果,同時也以經濟和環境觀點描述了與數種具國際重要性物質和產品(鋁、銅、鐵和鋼、紙、磷礦石、稀土元素)有關的一些挑戰與機會。

法國發表銀奈米粒子暴露資訊(20150310_ ANSES連結3)

法國國家食品、環境及職業衛生安全署(French Agency for Food,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ANSES) 於西元2011年收到正式請求,希望能更新與銀奈米粒子暴露有關的健康和環境風險評估相關知識。日前該署發表專家評估,包括有關銀奈米粒子所有暴露途徑、抗菌活性和細菌對這些奈米粒子之潛在抗藥性的最新知識。該署強調,最新發表的毒理學研究常常是矛盾的,導致至今依然很難估量銀奈米粒子的潛在危險性,事實上,現今要對其生殖毒性、遺傳毒性和神經毒性下定論仍屬不可能,且持續增加中的生態毒性研究顯示,其對所有被研究的水生及陸生生物皆會產生生物性影響(死亡、成長抑制、遺傳毒性、生殖毒性等)。此外,該署重申其西元2014415日的建議,呼籲強化人造奈米物質的法規管理架構,以便更妥善瞭解各物質及其使用的特性,將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納入考量。有鑑於奈米銀已存在於食品補充劑中的情形,該署建議加強提供消費者資訊和對含銀奈米粒子產品散佈的管制。

澳洲研究指出「綠色」消費產品也會散發有害化合物(20150305_ Science Daily 連結4)

澳洲科學家發現,常見消費產品包括標榜「綠色」、「純天然」、「無毒」和「有機」的販售品在內,會散發出許多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和空氣品質的化合物。研究人員調查並比較來自37種不同產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空氣清新劑、清潔劑、洗衣用品、以及個人保養用品,包括那些有「綠色」和「有機」認證及宣告的產品。結果發現,此37種產品會散發出156項不同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平均每種產品15項。而在此156項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中,有42項在美國聯邦法規中被歸類為有毒或有害,且每種產品至少會散發出其中1項。另外,「綠色」有香味產品的致癌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與普通有香味產品並無顯著不同。總體而言,這些產品共散發出550多種揮發性成分,但只有不到3%被披露在產品標籤或物質安全資料表中。在有香味產品中最常見的化學品為萜烯類(terpenes)。萜烯類易與大氣中的臭氧發生反應,產生其它污染物,如甲醛和超微粒。

科學家測試從太陽能面板回收矽(20150312_ Europa連結5)

自西元2014年開始,歐盟廢棄電機電子設備指令(WEEE)求會員國的太陽能光電電池供應商,必須回收壽命終期的光電面板。光電電池大多是結晶矽電池,因此矽自然是最主要也是最貴的成分。本研究探討從使用過之晶體光電面板回收矽與其他材質的數種化學方法。科學家搜集矽含量達97%98%的廢光電電池,目標是溶解電池中的金屬,以留取純度達99.99-99.999%的矽,也就是純度俗稱4N5NN指純度中9的數目)4N5N被視為是適合生產光電電池元件的高純度。科學家進行實驗時,將面積12平方公分的電池分別置入下列4化學品中:鹽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鈉,並於攝氏20-40度中溶解2小時。研究發現,將硝酸處理與浸泡在氫氧化鈉方式結合可萃取出更多的鋁,生產純度達99.98%的矽。隨後再使用氧化鈣、氯化鈣與二氧化矽混合物,在攝氏1,520度放置6小時,便能有效移除殘餘的金屬,留下純度達99.998%的矽。

英國廢棄物計畫提倡以服務為核心之循環型商業模式(20150305_ Edie 6)

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RAP)執行長古德溫(Liz Goodwin)表示,能擴大商業模式,自販售產品延伸至提供客戶高資源效率相關服務的企業,將成為未來最具韌性與獲利性的企業。在過去,朝循環經濟發展通常代表減少廢棄物以節省金錢;古德溫表示,現今重點應在透過向市場提出更多、更新的高資源效率服務來創造商機,提升營收。以韓國大廠LG為例,該公司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提供循環型維修模式,提供自家產品消費者任何大小商品當日維修的服務。她表示LG與許多其他韓國廠商已經察覺,提供以消費者為主的「服務」,可帶來更大的品牌忠誠度與正面發展機會。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正與許多企業聯手進行資源效率商業模式(REBus)的歐洲計畫,以發展和試行以服務為核心的高資源效率商業模式。

研究指出校準氣瓶內的氧化會影響二氧化氮濃度測量(20150312_ Phys.org 連結7)

為了確保空氣品質監測器性能的可靠,這些監測器須以含有一種已知量氣體的校準氣瓶測試,這些氣瓶裝著由一氧化氮和氮氣組成的二元混合物。然而由於填充氣體有雜質或空氣進入,氣瓶內常會發現少量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產生)。一項新研究檢視倫敦空氣品質網絡各監測站使用的一氧化氮校準氣瓶1,000多次測量結果,發現其中許多氣瓶內的一氧化氮已有顯著數量退化成二氧化氮。未能考量校準氣瓶中的氧化作用導致了對二氧化氮測值的低估,而此對路旁監測站等高污染監測站的影響尤為嚴重,可能高達20。此研究結果可能代表很多監測站,低報了二氧化氮濃度超過歐盟環境空氣品質指令限值(200 µg/ m3)的時數。研究人員建議改善目前的品質保證程序以避免低報二氧化氮濃度的情形。可用來克服該問題的步驟包括定期測量校準氣瓶內的退化情形,以及使用更穩定的校準氣瓶和調節器系統。

研究提出碳會計新方法(20150311_ Phys.org 連結8)

已有專家建議,應以消費導向的碳足跡會計方式取代目前採用的生產導向方式,也就是碳足跡應使每個國家明確交待其最終消費所產生的排放,而不管產品的產地。這種方法被認為是計算排放比較公平的方式,可避免所謂的碳洩漏。由瑞典、挪威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顯示,碳足跡並不會獎勵清理其出口產業的國家,而且當碳排放效率技術比貿易夥伴國更為先進的國家從事交易時還會受到懲罰,儘管此交易會導致生產資源流向有更高碳效率的國家而使全球排放降低。因此研究人員採用消費導向為基礎,同時依不同國家之間出口產業技術落差進行調整的新方法,並利用此方法計算了40個國家從西元1995年至2010年間的碳帳戶。結果顯示,不少歐洲國家經技術調整後的碳足跡比標準碳足跡小很多,某些甚至比生產導向的排放還小,表示這些國家以高碳效率生產的出口貨品供應全球市場;美國、英國與澳洲經技術調整後的碳足跡仍比生產導向的排放大很多,表示這些國家並沒有高碳效率的出口產業;中國大陸經技術調整後的碳足跡比標準消費導向的碳足跡大,但比生產導向的排放小很多,顯示中國大陸正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提供已開發國家許多消費產品,但卻是以碳為本的技術生產。

研究指出內分泌干擾物每年耗費歐盟鉅額成本(20150309_ ENDS 連結9)

一項新研究發現,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與自閉症、低智商、不孕和肥胖有關,每年耗費歐盟約1,570億歐元成本。該研究指出,最大的成本與智商降低和智力障礙有關,可歸因於產前的有機磷接觸。第二大成本則可歸因於鄰苯二甲酸酯接觸的成人肥胖。整體成本的計算包含了經濟損失和直接醫療費用。研究發現,農藥的經濟衝擊最大,為1,200億歐元,其次是塑膠中的化學品260億歐元,阻燃劑則為90億歐元。內分泌干擾物質常見於食品容器、塑膠製品、電子產品、家具、玩具、農藥等產品中。某些會污染食物,如水瓶和罐子內襯的雙酚A、某些塑膠製品和化妝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以及如陶斯松等殺蟲劑,其他則會被吸入或經由皮膚吸收。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重罰杜克廢棄電廠煤灰污染(20150311_ RT連結10)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環保官員以破紀錄的2,500萬美元罰款向杜克能源(Duke Energy)公司開罰,原因是該公司的2座廢棄發電廠煤灰坑污染了當地的地下水。杜克能源在北卡州的電廠有2座,估計共裝有260萬噸燃燒煤炭所產生煤灰的無底襯堆放場,這些煤灰含有砷、汞、鉛和十幾種其他重金屬,其中許多是有毒的。堆放場附近的監測井顯示,地下水受到污染並有公共健康風險,含有包括9種金屬,其中硼、鉈、硒、鐵、錳等皆超過該州地下水標準。由北卡州環境及自然資源局開出的2,500萬美元罰款,是該州迄今針對環境損害最大的處罰。此罰款金額是用滲漏天數(共約1,668天)乘上每種滲漏污染物單日民事罰款金額(5,000美元)所計算出。杜克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公共事業公司,北卡州環境及自然資源局表示,該公司在其它場址的地下水違規可能導致進一步罰款。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