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4.01.14~2014.01.20)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4.01.14~2014.01.20)

歐洲議會通過加嚴輕型商用車碳排限值草案(20140114_Europa連結1)

歐洲議會通過立法草案,至2020年前將使現行歐盟銷售的輕型商用車輛碳排限值203 g/km降至147 g/km,該草案也要求導入更可靠的二氧化碳排放測試方法。此147g/km的目標是所有於歐盟登記車商所生產之2.61噸空車至滿載3.5噸重的箱形車車款之整體最高許可平均排放量,適用於每年生產超過1000輛之製造商。製造商因此必須生產比重型或高污染車種數量更多之較清淨車款,以在2020年前達成147 g/km的整體平均值,否則將面臨罰鍰。為達到該目標,車商將依靠目前已實施的「超級額度(super credits)」機制,此機制給予排放低於50 g/km的車輛額外權重,但它將僅持續至2018年止,不再展延。草案文中亦指出現有環境表現測試程序之漏洞,車商已利用這些漏洞來產生在日常駕駛狀況下無法產生之油耗與排放數字,議員們因此希望現行程序可儘速由聯合國制定的世界輕型車測試程序(World Light Duty Test Procedure, WLTP)所取代,協商中議員們獲得歐盟執委會將儘早導入WLTP的承諾。

韓國將允許固體回收燃料進口(20140116_ Korean MOE 連結2)

韓國環境部日前宣布,「資源節省與回收提倡法」已修正通過,將於120日頒布實施。修正版法規規定,固體回收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 SRF)進口商與製造商須在通過品質標準為主的品質測試後,通報環境部或地方政府首長,倘若產品不符合標準,環境部得禁止此SRF之進口及生產,或要求改善。由於將允許進口棕櫚殼以做為生質燃料來源,預期再生能源將被擴大配給以取代化石燃料,此也將有助緩和發電業者對滿足「再生能源組合標準」(Renewable energy Portfolio Standard, RPS)之疑慮。此修正後法規預期將使SRF的生產量與進口量增加,並使其使用量遽增。環境部正擬定法規子法,涵蓋進口程序、品質指示標準、品質測試、生產與使用設施監督標準、以及「廢棄物轉能源中心」和「廢棄物轉能源協會」之設置,預定20147月生效。

新加坡將展開全民諮詢修正永續發展藍圖(20140110_ Eco-business連結3)

新加坡政府2014年將策動全民檢討環境永續相關之優先施政項目、計畫與方案。該國環境與水資源部部長在南洋理工大學所舉辦的永續研討會中指出,此全民運動將分兩階段方式進行,預計於3月進行的第一階段,將展開公眾諮詢來建立國家願景及共同價值觀,目標是使全民參與,政府也將與非政府組織密切合作;第二階段預計於年中展開,將包括方案與計畫擬定,以在年底前供「永續新加坡藍圖」修正版參考引用。部長認為,異常氣候、傳染病蔓延、洪旱災或越境煙霾污染等全都是初期警訊,而不能只靠政府找出解決方案,所以需要展開全民諮詢,且解決方案在實驗室產生後,也須擴大規模使在經濟上可行,政策及法規可能也須配合調整。修正版「永續新加坡藍圖」將於年底前完成,它將勾畫出優先施政重點,也將在未來幾年為新計畫提供指引。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要求加強塑膠回收(20140114_ Europa連結4)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表示,歐盟減少環境中塑膠廢棄物的策略應包含在2020年前禁用最有害的塑膠與某些塑膠袋。議員們在此決議中強調,因歐盟廢棄物法規執行不力,以及塑膠廢棄物雖具特殊性卻缺乏專屬法規等原因,塑膠廢棄物正在損害環境。議員們提議歐盟立法須制定特定強制性目標,以達收集及分類80%的廢棄物,應設計強制性的回收標準以及統和的廢棄物收集與分類標準,且須重新審查目前歐盟的包裝廢棄物指令。歐洲議會要求歐盟執委會在2014年底前,提出2020年前禁止掩埋可回收及可再利用廢棄物之法案,以及防止焚化此類廢棄物,同時也要求除非所有可能性已經用盡,塑膠廢棄物不能使用於能源回收。議員們認為應使最危險塑膠退出市場,一次性塑膠袋在可禁用之處應盡可能禁用,也呼籲採取更果決的行動,來處理塑膠廢棄物非法出口與傾倒問題,並強調回收塑膠的經濟潛能仍有一大部分尚未被開發。

美國環保署獎助3大學降低殺蟲劑風險計畫(20140108_USEPA 連結5)

美國環保署(USEPA)日前宣布對有害生物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做法提供農業獎助金,以減少使用潛在有害殺蟲劑並降低對蜂類的風險,同時又能防治有害生物及省錢。IPM是以易於實施且具環境敏感性的做法,來防止有害生物形成威脅。這些做法包括監測和識別有害生物,並在使用殺蟲劑前採取預防行動。如果要使用殺蟲劑,考量使用針對性噴撒等方法。IPM獎助金頒發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減少控蚊殺蟲劑對蜂類影響計畫;佛蒙特大學減少殺蟲劑使用並改善有害生物防治,同時增加美國東北部75英畝啤酒花作物產量計畫;賓州州立大學藉由減少對新菸鹼類殺蟲劑種子處理的依賴與探索不使用它們的好處,來保護蜂類和農作物計畫。維護蜂類數量是USEPA首要任務之一,該署正與養蜂人、種植者、殺蟲劑製造商、美國農業部和各州合作,運用科技來減少蜂類對殺蟲劑之暴露。

菲律賓2014年水力與風力發電將蓬勃發展(20140113_ Eco-business6)

在政府核准數座再生能源發電廠興建計畫後,再生能源在颱風肆虐的菲律賓群島已取得重大進展,朝向十年內全國電力100%來自再生能源的目標前進。水力發電仍是最吸引菲律賓的再生能源投資,8座小型水力發電計畫已獲准於2014年開始興建,開發商日前表示將投資5,3006,200萬美元,開發總發電量達2530百萬瓦特的計畫,預計2016年完工。該包商利用「永續的小型水力發電方式」,在興建過程中結合水文學、地誌學與氣象學研究資料,以及發電廠當地的特質,以避免砍伐樹木或對動植物生態與當地社區造成破壞。8座新發電廠也將裝置即時的衛星連線天氣預測系統,並不會對當地市政府或省政府造成額外支出,目的在藉由提供暴風雨、颱風、雲量、風向、風速與降雨量72小時精準的預測,以改善發電廠的運作效率。菲律賓是全球再生能源的領先國家之一,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主要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韓國環境部和地方政府分享對抗微粒物質對策(20140110_ Korean MOE連結7)

韓國環境部(MOE)舉辦「來自17個省市的環境主管會議」,會中討論廣泛議題,包括儘早落實空氣污染預警系統、針對弱勢團體的公關活動、PM2.5自動測量裝置的品質管理等。會議涵蓋的重要行動有:MOE將督促地方政府進行懸浮微粒(PM10, PM2.5)預警系統的試行計畫,該部將建議在20151月「空氣污染預警系統法」生效前,所有地方政府都實施試行計畫;環境部將散發有關幼兒園及學校高濃度顆粒物因應對策的小冊子,發送養老中心黃色防塵口罩,並立即向公眾提供空氣污染預報;關於引入PM2.5預警系統,政府將制定全國計畫來支持地方政府的PM2.5自動測量裝置的品質管理,以提高測量精準度;為控制污染源,該部將加強監管企業對許可排放量、總排放量法規之遵循,並落實減排措施,尤其是對汽車和工程機械,並擴大在地方政府中配發環境友善車輛。

加嚴歐盟船運排放提案可節省大量營運成本(20140109_ Euractiv連結8)

最新研究顯示,加嚴歐盟執委會減少船運排放提案除可減少更多二氧化碳排放,每年還可協助船東減少達900萬歐元的營運成本。儘管船運占全球3%的碳排放量,且預料將在2020年前成長40%50%船運業仍是所有歐盟運輸業中唯一不需面對溫室氣體減排要求者。歐盟執委會因國際抗爭其將航空業納入排放交易系統的計畫,弄得鼻青臉腫,2013年夏天針對海運業只提出二氧化碳監控、報告與驗證(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法案,環保人士因此要求歐洲議會將新的研究結果納入考量,以強化此法案。具體而言,MRV法案將給大型船船東進出歐盟港口四種選項:燃料交付單與燃料槽定期盤點;船上燃料槽監控;可適用之燃燒過程燃油流量表;直接排放測量。上述第一種方式是人工手動,第二種可以是人工或電子式,最後兩種則是全自動。前兩種方式雖然投資建置費用較低,後兩種方式卻可以更精準地計算燃油消耗。研究指出,如果船東投資於更精準的油耗監控方式,每年MRV營運成本可降低500-900萬歐元。

綠色和平組織於國際童裝品牌驗出含有毒物質(20140114_ DW連結9)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於名牌童裝驗出多種化學物質,這些毒化物雖不會對健康造成直接影響,但在釋入環境後卻具有危險性。包括愛迪達、巴寶莉、迪士尼等12個國際品牌中,有82件抽樣童裝被驗出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s)之有害化學物質。NPEs在環境中分解時會形成內分泌干擾物質,以及會誘發癌症的全氟辛酸(PFOA)在其他品牌中也發現會傷及生育力或腹中胎兒之磷苯二甲酸酯等有毒物質。綠色和平專家指出,從精緻的高檔貨到平價商品皆可發現這些有毒物質,且其含量在成人時裝及童裝中並無差別,而兒童特別容易受到這些物質的影響。綠色和平已促使18家知名品牌業者組成聯盟,承諾於2020年前在其產品中完全不使用有毒化學物質,也極力呼籲中國大陸協助促成有毒物質的去除及產業供應鏈之透明化

新加坡研究揭示未來永續城市的理想模式(20140115_ Eco-business連結10)

殼牌公司和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日前推出新研究,探討都市化對能源帶來的影響。殼牌高層表示,世界各地城市在未來數十年如何發展,將決定人們如何有效地利用重要資源,特別是能源、食物和水,並會直接影響到數十億未來都市公民的生活品質。能源使用主要集中在延展型的大都會和繁榮社區,而大多數的未來都市化也將發生在發展中的超大型都會及弱勢者居住的擁擠城市。雖然每個城市不同,卻存在共通的理想發展指導原則,如增加密集度,以及更高效率地整合運輸、能源與供暖系統等。未來城市的核心挑戰將是取得密集度和宜居性之間的平衡,而兩全其美是可行的,新加坡就是一個例子。該研究觀察到,隨著全球資源壓力增長,民眾的期望可能會改變,因此資源效率及由此來的城市密集性,將開始做為城市吸引力和宜居性的重要組成之一。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資料網站亦歡迎有興趣者前往參考 

網址:https://www.oecdtw.com/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