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11.19~2013.11.25)
歐洲環境署發表2013年環境指標報告(20131120_
為了減少歐洲資源使用的衝擊,歐洲環境署(EEA)發表「2013年環境指標報告」,探索轉型至「綠色經濟」的意涵,思考整合不同政策及改善空間規劃。此報告目的在支持日前簽署的歐盟第7環境行動計畫。根據報告,與歐洲人生活形態相關的環境壓力似乎正在減少,但從自資源使用角度來看,歐洲的消費仍然不夠永續,特別是在全球對資源需求持續增加的情形下。都市擴展、生質能源與食品生產都會爭取有限的土地資源,讓生物多樣化與水系統承受壓力。歐洲農地面積自1961年至2011年減少13%,但完全被提升了259%的生產力所抵銷。要減少這些壓力需要降低化學品輸入、水與能源使用、土地開發與廢棄物產生,鼓勵生態永續農耕方法。此外,水中的新興污染物已成為人類福祉的一大隱憂,這些污染物來自藥品、化妝品與其他產品中的化學物品。1990年至2011年間家戶生物質燃燒供暖增加56%,也加劇了其對健康影響的擔憂。
歐盟理事會通過第7環境行動計畫(20131115_ Europa連結2)
歐盟理事會日前通過與歐洲議會就2020年概括性歐盟環境行動計畫所達成的決議。此名為「在地球極限內舒適生活」的第7環境行動計畫取代了2012年7月到期的第6計畫。新計畫反映了歐盟轉型為一個能確保成長與發展、維護民眾健康與福祉並提供妥善工作的包容性綠色經濟之承諾,並訂定至2020年歐盟環境政策的9項優先目標,包括:保護與強化歐盟自然資本;將歐盟轉為一個具資源效率、綠色且有競爭力的低碳經濟;防護歐盟公民對抗環境壓力及健康與福利風險;藉由提高執行力來最大化歐盟環境立法利益;加強環境政策的知識與證據基礎;取得對環境與氣候政策的投資並處理環境外部成本;加強環境整合與政策連貫;提升歐盟城市永續性;使歐盟能更有效因應國際環境與氣候挑戰。
歐盟對華沙氣候大會多項成果表示歡迎(20131123_ Europa連結3)
聯合國華沙氣候大會日前閉幕,歐盟對大會達成的結果表示歡迎,認為它在2015年全球協議與2020年前的減碳企圖心、氣候融資、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損害、對抗熱帶去林化及排放申報透明化規定等方面皆有進展。決議訂出明確時間表,要求各國依此在2015年協議下,為維持升溫於2°C內準備其欲提出的減碳貢獻,並須遠早於巴黎大會召開前提出。為回應開發中國家對擴大氣候融資的要求,本次會議在促成新「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 GCF)運作上有重大貢獻,除達成建立締約方大會與GCF之間工作關係的決議,數個歐盟會員國並宣布,一旦GCF理事會完成啟動該基金的準備工作後即會對基金做出捐獻。大會亦同意建立「華沙國際機制」以推廣氣候在較脆弱的開發中國家所造成損失之因應行動與方法。大會也在開發中國家的減少毁林與森林退化造成之排放(reduce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REDD+)議題上達成重要決議,提供必要的方法架構,補足了執行REDD+的「規則手冊(rulebook)」。大會同時也對改善開發中國家排放報告透明化的規定達成協議,將使「國際諮詢與分析」新系統得以完整運作。
美國環保署修正殺蟲劑政策保護瀕危物種(201311114_ ENS連結4)
美國環保署與其他3個聯邦機構宣布實施新政策,以更完善評估殺蟲劑對瀕危物種所造成之風險。這些政策主要是回應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 2013年4月報告中,對美國環保署未能完整評估殺蟲劑對瀕危物種產生衝擊之抨擊。美國環保署與國家海洋漁業局、魚類暨野生動物署及農業部,已共同研擬臨時性科學政策與程序,將在利害關係人研討會中發表如何利用這些方法來落實NAS報告建議事項。專家表示,過去20多年環保署始終漠視瀕危物種法,未能針對如何落實保育措施以保護受威脅及瀕危物種免受殺蟲劑危害,向聯邦野生動物相關機構進行諮詢。2011年美國國會要求NAS研究此一議題。NAS在報告中指出所有與殺蟲劑諮詢相關機關的不足之處,但特別突顯美國環保署所採方式的許多分析缺失,表示美國環保署並未評估風險且作法是針對性而非全面性的。美國環保署未來將考量殺蟲劑在被施用的農業區域下游對列於清單物種及其棲地的影響。
歐盟理事會核准電池與蓄電池修正指令(20131115_Europa 連結5)
由於市場已出現替代品,歐盟理事會日前通過指令修正2006/66/EC電池與蓄電池(accumulator)指令,以逐漸減少鎘與汞釋入環境的量。新版指令將禁止市場銷售含超過0.002%鎘的行動電池與蓄電池的禁令,擴大至涵蓋所有含鎘之無線電動工具用電池與蓄電池。新的禁令將從2016年12月31日起生效。而新版指令也將禁止汞含量低於重量2%的鈕扣電池之市場銷售,此禁令將在新版指令生效21個月後開始適用,歐盟執委會也將就助聽器鈕扣電池替代產品的可取得性向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報告。至於在各別禁令生效前就已合法在市場銷售的電池與蓄電池則可繼續銷售,直到庫存耗盡為止。新版指令將在歐盟官方公報發行後第20日起正式生效。歐盟各會員國必須在18個月內將新版指令納入各國立法。
英國研究指出收集非服飾紡織品可行(20131113_Letsrecycle 連結6)
英國廢棄物及資源行動計畫(Waste &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 WRAP)表示,目前只有少部分非服飾紡織品被收集再使用及回收,其終端市場相對未開發。研究發現10種被分析的商業模式中有8種對收集業者可行,而且比送至掩埋場更划算。WRAP表示,每年約有63萬噸這類材料進入英國廢棄物流,其中不到20%被回收或再使用,與近40%的服飾和家用紡織品被再使用或回收形成強烈對比。主要研究結果包括:收集非服飾紡織品再使用或回收,比將其送到垃圾掩埋場便宜;重複使用方塊拼毯有許多可行選項,而回收寬幅地毯和床墊及收集枕頭在合適條件下可中和成本;出售再使用物品或回收材料的收入太低,無法單獨抵銷成本,商業收集者依靠收取服務費來維持服務,地方當局和第三方部門組織可收取收集費用,或在某些情況下受益於有助設立服務的補助;應對消費者和企業就重複使用或回收非服飾紡織品的選項做更廣泛的教育。
歐盟通過新預算20%用於氣候開支(20131120_ ENS連結7)
歐洲議會日前通過2014至2020年預算,其中至少20%將花在氣候相關方案和政策。該承諾是當前占比的3倍,並可能於此7年期間在所有歐盟主要政策領域產生多達1,800億歐元的氣候開支。歐盟的發展政策將有助實現20%整體承諾,估計僅2014-2015年間就有17億歐元用在開發中國家氣候開支上,而不包括28個歐盟個別成員國的氣候資助。立法官員表示,經過幾個月的複雜談判產生此長期財務架構協議,代表歐洲在朝向轉變成乾淨且具競爭力的低碳經濟體,並幫助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影響方面邁出了一大步。歐盟是全球第1個在其預算中將氣候行動主流化的區域。
紐約市展開免費電子廢棄物回收服務(20131118_ Waste management World連結8)
預訂2015年全面禁止家庭丟棄電子廢棄物的紐約市,最近推出新的電子廢棄物收集機制。據紐約市環境衛生局(Department of Sanitation)局長表示,此名為e-cycleNYC的機制,是「全美最創新與最全面的電子廢棄物回收服務」。根據這項新計畫,擁有10戶以上的建築物可以獲得電子設備的現場免費收集服務,包括電視機、顯示器、電腦、筆電與小型伺服器等。環境衛生局表示這項計畫特別適合紐約市,因為該市有5成民眾住在公寓大樓,無法輕易取得車輛,而目前已有51棟大樓加入這項計畫。此計畫有3種服務選項,房間清空(針對至少有10戶的大樓)、儲存桶(針對至少有50戶的大樓)以及戶外電子回收活動(針對至少有250戶的大樓)。各大樓可藉由加入此計畫,儘早建立簡便又免費的收集服務。這項計畫是紐約市環境衛生局與Electronic Recyclers International共同推出的政府民間合作計畫,依紐約州電子設備回收與再使用法規定,完全由電子設備製造商出資執行。
研究預測2013年CO2排量將再創新高(20131119_ EurActiv連結9)
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Oslo, Cicero)表示,2012年全球CO2 排量高達350億噸,比2011年高2.2%,預估2013年將再增10億噸,也就是增加2.1%。新研究亦發現雖然2012年歐盟整體CO2排放減少1.3%,但德國排量卻增加1.8%,研究將此現象歸因於歐盟碳價瓦解、德國放棄核電,以及來自美國的廉價煤碳進口。該評估比荷蘭環境評估署(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PBL)與歐委會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發表的研究悲觀,後者亦發現CO2排量創新高增至345億噸,但認為增加率下降至1.1%,為Cicero研究預估的一半。Cicero報告發現中國碳排已自過去十年平均增長率7.9%往下降,但仍占全球CO2 排放增加量的7成。同樣地PBL研究表示中國大陸與新興經濟體目前占全球排量48%,更加強美國、歐盟等國認為這些國家應在新國際約束協定中多負減排責任的主張。
ICCT報告提出擴展燃料及車輛標準全球路線圖(20131118_ ENS連結10)
國際清潔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ICCT)新報告指出,僅僅擴展全球幾個最大汽車市場現行的排放和燃料品質標準,就可能在2030年時避免21萬多起早逝發生,也可經由減少黑碳和其他短壽命氣候污染物,每年減少相當於7.1億公噸二氧化碳的短期氣候影響。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以及南韓目前實施的嚴格法規,已被證實對遏止車輛污染極為有效。該報告提出一全球性政策路線圖,以藉由加快車輛排放和燃料品質法規的傳播,改變污染和死亡率的區域性趨勢。作者認為,目標應使全球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在2025年前等同於歐洲已採行的最嚴格標準,即Euro 6/IV標準,並同時採行超低硫燃料。柴油車輛尤是控制黑碳政策的首要目標,報告發現柴油卡車與巴士,特別是裝有極少排放管制設備的,是全球道路車輛80%的細微粒與氮氧化物排放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