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的台灣高鐵車上刊物「T-Life」是以「秋遊漁港」為這期旅遊專輯,介紹桃園竹圍漁港時,竟然說「據傳明末清初,鄭成功軍隊登陸台灣的位置,就在南崁溪出海口,也就是現在的竹圍漁港附近。」這簡直莫名其妙,史實考據都寫著是經由台江內海鹿耳門港道在禾寮港(即今台南市永康區的洲子尾)登陸。如果沒看書,網路上隨便找也資料一堆,相信絕對不會有在桃園海邊登陸的說法。這是有史料的,何必像寫神話故事一樣用「據傳」二個字呢?
明明有歷史記載,卻還要用「據傳」而胡謅故事,歪曲事實。
高鐵車上刊物編輯單位很不用心,只會來稿照登卻不審視或校對內容是否正確,這也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難怪常常出錯,例如高鐵網站已經連續二個月登出更正啟事:
1.2011-08-15 T-Life 台灣高鐵車上刊物更正啟事
經旅客來函指正,本期(2011年8月號)之T-Life 台灣高鐵車上刊物第16頁「旅途記事」散文單元中,將墾丁景點白貝殼沙灘地理位置誤植為北部海灣名,經與本散文作者林盈君小姐(筆名Lig)聯絡確認,了解內容確為誤植,特此更正說明,若造成旅客不便,敬請見諒。
2.2011-07-10 T-Life 台灣高鐵車上刊物更正啟事
本期(2011年7月號)之T-Life 台灣高鐵車上刊物第7頁提及嘉義鐵道藝術村,刊物中照片誤植為台東鐵道藝術村,謹此更正,如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看來又要再登一次更正啟事了,唉!
延伸閱讀:
1.維基百科「鄭成功攻台之役」
2.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鄭成功登臺路線」

後記:
2011年9月16日下午3點半,我去電台灣高鐵公司行銷處,一位小姐(姓氏在此保留)接話,我跟她說九月份車上刊物寫的「據傳明末清初,鄭成功軍隊登陸台灣的位置,就在南崁溪出海口,也就是現在竹圍漁港的附近」這段話是錯誤的。她說她看過我在部落格寫的意見,她表示介紹竹圍漁港的這篇文章沒有說是「第一次登陸台灣的位置」,而且有寫明是「傳說」,同時他們之前有問過桃園縣觀光行銷局及竹圍附件的五福宮,都認同這樣的寫法,而且地方人士說這裡也有鄭成功軍隊駐紮過。我雖然跟她溝通有史實就不應該用傳說的觀念,也跟她強調媒體(公共閱讀的工具都是媒體)傳播正確資訊的重要性,也不能因為有鄭成功軍隊來過就說這裡是登陸點,更不能為了觀光行銷而穿鑿附會做錯誤教育。我一再強調我是好意不想讓台灣高鐵傳播錯誤資訊、誤導大眾對史實的判斷。溝通許久,浪費我許多電話錢,對方就是不承認資訊錯誤,那強辯硬拗的態度跟貪官腐吏在法庭上的表現一樣。我很奇怪她為什麼堅持以不周延的說詞來辯解明顯的錯誤?碰到這種自我防衛堅強,不願接受善意提醒的人,我只好承認溝通失敗,鎩羽而歸。
您若喜歡本篇文章,歡迎在文章末按「讚」,協助推廣。
就跟上回把麟山鼻、富貴角搬到恆春一樣瞎。不過我寫信去高鐵反應,他們也只是把責任推給作者誤植而已。
提示的好,我也看不懂他們的文字內容,真是可笑。
「西雅圖酋長的天空」可是台灣環保人士最喜歡引用的名言,因為大家都習以為常的引用,而致沒有認真追本溯源。可我上網稍微看了一下,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只是版本不同。請您再指點一下1971兒童劇的來源好嗎?
我真是搞不懂。現在網路上一查就可以找幾百、幾千、幾百萬筆資料,人家還是蒙著頭亂寫。
坊間有一本書,「西雅圖酋長的天空」,隨便上網查一下:Chief Seattle speech,就一堆資料說明那個演講來源是1971年的兒童影片,連寫劇本的人很詫異說,「這個不可能還有人相信吧!」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