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打架~一分鐘生態小電影

 

蒼鷺,鷺科鳥類,在台灣度冬(注意:「度」不能寫成「渡」)的候鳥,大約每年10月至隔年5月可以在海邊、河口、埤塘、淺山溪流、沼澤地等看見牠們的蹤影,身形碩大,是台灣最大型的鷺鷥。

影片記錄到二隻蒼鷺爭奪地盤的激烈廝殺,歡迎點閱:

延伸閱讀

蒼鷺玩弄魚兒(影片)

蒼鷺慢慢走(影片)

分享文章

7 則留言

  1. 這是鷺鷥常見的行為,我家旁邊就是溪流,常看到小白鷺互相趕來趕去,夜鷺也會,總是「啊、啊」的一邊飛一邊威嚇或是逃離。

    不過這段影片還是算運氣好,本只是隨手想拍個蒼鷺影像,沒有預期可以拍到激烈打架的場面。牠們大概知道我們在偷拍,所以演戲給我們看吧。

  2. 群居的鳥也會打架,例如小白鷺常是一群群在一起,但也常為了保護牠自認為的覓食地盤而驅逐別隻小白鷺。

    蒼鷺來台度冬多是散居,三三兩兩成一小群,一處常不成大族群,只有在夜棲時會與其他白鷺鷥混居在防風林、紅樹林等。

  3. 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解釋度過為「通過。如:『總算度過難關!』亦作『渡過』。」

    不過我個人認為經過前朝教育部的胡搞瞎攪,教育部國語辭典的編輯群不像從前的老學究那麼專精中文,文學底子也弱很多,所以那辭典裡將許多現代通俗以訛傳訛的用法都收納了。當然,有人說語言就是會隨著時代用法而變,一大堆新名詞一直在產生或改變說法。我是希望能儘量用對中文的人,所以我會堅持一些我知道(或我以為)的中文正確用法。
     
    渡跟水有關,如渡河、渡船頭、渡輪、渡江、引渡;度跟時間有關,如度日、度假、度冬。

    台灣「渡假」滿天飛,就是很差的情形,這就是以訛傳訛,到現在大家都寫「渡假」、「渡假村」,我們不能苛求一般人國文程度要多好,但連教育部國語辭典也這樣寫,可見編輯群國文程度之低落!而這樣誤導中文字的正確運用,是台灣中文能力低落的明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