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北極冰積層及衛星清晰照片

火星(MARS)一直是地球人最充滿幻想的星球,紅色的星體讓中國人稱它為「火」星(古代又稱為「熒惑」),西洋人則以羅馬或希臘神話的戰神名字為該星球之名,大抵上都認為它是顆兇殘的星,於是連它二個衛星(火星的月亮)也以希臘戰神的二個兒子之名稱之,火衛一是Phobos,(令人)恐懼害怕之意;火衛二是Deimos,(令人)驚慌失措之意。

自古來,地球人總覺得火星上有「火星人」,隨時會搭乘飛碟侵襲地球,也因此衍生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電影作品。最有名的是「火星人侵襲地球廣播事件」,1938年10月30日,後來成為名導演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1941年執導名片「大國民」Citizen Kane)在美國WABC電台(後併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體系)製作一齣廣播劇「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節目開始沒多久,飯店演奏音樂忽然中斷,電台播報緊急新聞,記者在現場報導火星人攻擊美國的情形,氣氛緊張真實,導致百萬民眾恐慌,有的認為世界末日到了而自殺,有的把家當放到車上準備逃命,有的拿起步槍走出戶外要捍衛地球。

(底下是廣播劇幾個小片段)
(我大概是全台灣目前擁有該廣播劇錄音帶的人吧!)

星球要有生物,甚至「人類」,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水,水是生命泉源,因此太空科學家努力尋找火星有水的證據。

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日前公布一張火星北極冰積層(沈積岩)非常清晰的照片,可以明確看出冰水侵蝕的情形,也是目前最新看到火星有水的證據。

Credits:NASA

底下文字是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志工黃純敏小姐幫忙翻譯照片說明,請參考:

2008年9月2美國國家太空總署火星偵察衛星上的高解析影像科學實驗照相機(HiRISE)拍攝到火星北極沉積層山谷地區因侵蝕切成的土堆醒目影像。

圖中北極沈積岩是層次分明、充滿水冰(water-ice)的海蝕柱,有好幾公里厚。每一層都是過去火星氣候變化的紀錄。海蝕柱因為侵蝕作用切割出山谷與懸崖,畫面中可以看到山谷有著厚達500公尺的沈積層。(編者註:火星的冰有水冰、乾冰二種型態,乾冰就是固態二氧化碳)

有一個高約40公尺的圓錐土堆矗立在斜坡上,可能的原因是該處本來是個隕石坑口,後來被冰雪堆積掩埋不見了。但在某些位置,冰雪水流侵蝕出一些凹地,而較堅硬的部分因為不易被侵蝕,其他鬆軟的物質則被帶離,因而形成圖中獨立的小山丘。

下圖是火星二顆衛星中較大顆的「火衛一」(平均直徑22.2公里),是個到處隕石坑的「類小行星」(cratered, asteroid-like object ),因為它太接近火星,受到火星潮汐重力的影響,火衛一的軌道將逐漸降低,大約一億年後,會被火星重力壓得粉碎,碎片則形成一個漂浮在火星周圍的環。

Credits:NASA

原文請看: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imagegallery/iotd.html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