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80130~20180224)(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80320才提供)

全球暖化將導致海平面持續上升300(20180223_ The Guardian 連結1)

根據「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日前發布的研究,海平面上升為全球暖化導致最大的後果之一,即便人類於本世紀末前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海平面將持續上升300年。更重要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花的時間越長,未來海平面上升就會越高。舉例來說,如果排放量於西元2030達到高峰,相對於西元2025年達到高峰,海平面將於西元2300年前多上升8英吋。研究指出,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後,全球溫度預計在數十年內穩定前持續上升。即使溫度停止上升,氣候變遷帶來的其他影響可能會持續數百年。海平面上升是透過多種不同的過程結合而成,包括造成水體膨脹的海洋暖化,以及冰河融化等。近期的研究顯示,未來海平面上升可能比先前認知的風險更大,人類社會需進行相對應的規劃。

美國市長聯署反對廢除潔淨電力法案以創造永續未來(20180220_ Eco Watch 連結2)

美國由於缺乏聯邦對氣候變遷的領導以使該國城市成為努力創造永續未來的先鋒。近期來自46州與屬地之233位市長代表全國5,100萬位居民,簽署反對廢除「潔淨電力法案」(Clean Power Plan,下稱CPP)的公開信函。該法案是該國應對氣候變遷的最全面策略。自從美國總統川普於西元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全北美到芝加哥的市長申明對「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承諾。該目標不但能抵抗氣候變遷,更可強化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並使社區更有韌性。密西根州的城市與居民呼籲電力公司重新考慮建設新天然氣發電廠,並將公司資金投放在更乾淨與更具成本效益的再生能源CPP基於潔淨能源轉型上的優勢獲得廣泛支持。該信函反映全國正受到氣候變遷最嚴重影響之社區的意見,並渴望得到解決方案。

比利時布魯塞爾推動新法規以因應嚴重空氣污染(20180226_ The Guardian 連結3)

比利時布魯塞爾於霧霾最嚴重期間,推動免費公共交通與自行車共享系統(Bike-Share System)以降低污染水平進而達到歐盟空氣品質指標。該市空氣在連續2天高懸浮微粒水平(每立方米平均5170微克)後,公車、電車與捷運需根據市議會新規定完全免費。根據日前提交審查的新法規,車輛限速也降低約1/3並禁用木材燃燒的火爐。該市於今年1月實施禁止污染最嚴重的車輛行駛於低排放區之街道的策略,以解決霧霾。該市的公車將於西元2030年全面電動化。同時,該市居民能夠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查看懸浮微粒的水平,或透過即時性網站查詢何時違反污染限制。該市官員指出,該市目前正規劃建立一個對兒童與家庭友善的城市。

英國推動多項措施以打擊塑膠污染(20180219_ UNEP 連結4)

英國白金漢宮已在皇家莊園實施逐步淘汰使用一次性塑膠的計畫。英國新廢棄物計畫呼籲公共與私人的用餐區,禁止使用塑膠吸管與塑膠瓶。此外,英國將引進可生物降解的外帶食品容器。越來越多英國餐廳與酒吧都加入全球運動來禁用塑膠吸管。英國連鎖企業如咖世家、Pizza ExpressWagamama餐廳與Wetherspoon等,皆計畫於西元2018年逐漸淘汰不可生物降解的吸管。英國蘇格蘭更進一步宣布於西元2018年制定全面禁用吸管的計畫。英國政府於今年1月正式禁用塑膠微珠。該禁令的首要階段是阻止塑膠微珠用於化妝品與清潔產品中,隨即於7月完全將其禁止銷售。英國超市Iceland於今年1月宣布,淘汰所有自家品牌產品的塑膠包裝之計畫。該企業發布一項5年策略以要求引進可被回收機構回收之紙類與紙漿的食品包裝容器及紙袋等。該企業已禁止使用塑膠吸管,並於接下來幾個月內開始推出新包裝。

英國研究碎石耕作可減少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20180219_ Science Daily 連結5)

根據「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期刊於西元2018219日發表的研究,利用碎石耕作有助於改善全球食品安全,以及減少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由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與國際研究人員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指出,在農田加入快速反應的矽酸鹽岩石能捕捉二氧化碳,並復育土壞結構與肥沃度,同時加強防治病蟲害。該研究的領導人謝菲爾德大學教授David Beering指出,人類社會早已知道肥沃的火山平原是理想的耕作之地,對人類健康並沒有不良影響。但至今仍少有農民考慮加入矽酸鹽岩石來捕捉二氧化碳。該研究改變人們如何為氣候、糧食與土壤的安全,來考量如何管理農田。該研究有助於強化岩石風化能移除大氣層二氧化碳的策略研究,並強調其對食物與土壤帶來的附加利益。研究人員亦指出,該研究改變岩石的屬性與增加其使用率,相當於碎石灰岩的作用,其有助於捕捉與儲存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於土壤,並最終儲存至大海中。

除臭劑的有害程度相當於汽車排放物(20180216_ The New Yorks Time 連結6)

使人們保持良好氣味的的體香劑、香水與肥皂含有空氣污染的成分,其有害程度相當於迄今汽車與貨車的排放物。美國「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香水、塗料與其他使用含有石油化學品的消費品,可釋出相當於汽車排放物之揮發性有機物形式的空氣污染。揮發性有機物與空氣中其他顆粒形成臭氧,可引發哮喘並為肺部帶來永久傷害。而其中另一種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PM2.5)則可引發心臟病、中風與肺癌。研究人員指出含有揮發性有機物的日常用品,釋出40%的化學物於空氣,並最終於大氣層中形成有害臭氧與懸浮微粒。研究人員建立一組模擬洛杉機空氣品質的電腦模型,從消費品與排氣管排放物的化學成分編製數據。根據該數據顯示,洛杉機一半的揮發性有機物源自於消費品。研究人員則建議盡量少用此類產品。

瑞典最新脫碳技術將改變未來鋼鐵業(20180222_ ENDSEurope 連結7)

瑞典推動試點計畫旨在利用再生能源產生的氫,使鋼鐵生產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該計畫呼籲歐盟為歐洲工業的脫碳技術研究出更廣泛的策略。Hybrit公司執行長Mårten Görnerup指出,該計畫由瑞典鋼鐵企業SSAB、礦產公司LKAB與電力公司Vattenfall合資規劃於西元2018年初夏,在瑞典北部鐵礦場附近的呂勒奧鎮開始建置。根據近期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利用乾淨的氫取代焦炭高爐使鋼鐵業脫碳,將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帶來巨大影響。鋼鐵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執行長承認該計畫的過程將消耗龐大能源,並表示將於瑞典北部,或其他任何零化石能源的地方來嘗試此技術。歐洲議會瑞典議員Fredrick Federley表示,歐盟需要針對性策略來進一步研究潛在的氫能源儲藏與脫碳。該計畫不但可改變未來鋼鐵業的能源生產,更可改變將來的交通與運輸。

西班牙河川檢測出47種農藥(20180223_ ENDSEurope 連結8)

根據西班牙非政府組織環保團體Ecologistas en AcciónPAN Europe發表聯合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西班牙河川含有47農藥。西班牙17個流域管理主管機關,提供自西元2016年的10個流域檢測104種物質的分析,檢驗出有47種物質,其中70%的物質含有禁用農藥,如DDT、靈丹 (Lindane)或安殺番(Endosulfan),以及超過50%的物質被證實或列入可能的內分泌干擾物。該報告強調西班牙是歐洲最大的農藥消費國,並且與水中出現多種農藥及農業集約化有密切關係。該環保團體指出,從人體血液檢驗結果,證明禁用的農藥仍被廣泛使用中,而該國政府並沒有相關政策能減少農業與農民使用農藥。鑑於不同流域管理主管機關提供的數據缺乏統一性,真實情況可能比報告更嚴重,並呼籲歐盟需確保未來使用同質標準來作出準確比較。

新加坡將於2019年徵收碳稅(20180219_ PHYS.ORG 連結9)

新加坡將自西元2019年開始徵收碳稅,來抑制該國溫室氣體排放,並使企業更具競爭力。該國財政部長指出,將對所有每年造成2.5萬噸或更多溫室氣體排放的機構徵稅。該碳稅將自西元20192023年期間,對所有部門產生的每噸溫室氣體排放收取5新幣,在徵稅進行審查之後,該碳稅可能在西元2030年前,將每噸溫室氣體排放調高收取至1015新幣。該部長表示,新加坡國內生產毛額(GDP)每一美元產生的碳排放量比大多數國家少,同時宣布此措施將作為該國西元2018年預算的一部分。該碳稅主要影響石油提煉、化工與半導體業等3040間公司。新加坡政府指出,根據最新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數據,該國在142個國家的人均排放量中排名第26主因是其規模小與人口密集。新碳稅將鼓勵企業採取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使其更具有競爭力,因國際交易生效時,更多國家將會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政府將支持企業幫助其提高能源效率。

印度主辦國際環境日以打擊塑膠污染(20180219_ UNEP 連結10)

印度環境、林業與氣候變遷部長赫許博士(Dr. Harsh Vardhan) 與聯合國副秘書長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董事Erik Solheim於印度首都新德里聯合宣布,印度將主辦西元201865日的國際環境日。今年度國際環境日的主題為「打擊塑膠污染」,鼓勵政府、企業、社區與居民能一同研究其他永續的選擇,並迫切減少一次性塑膠的生產與過度使用來污染海洋、危害海洋生物與威脅人類健康。印度政府承諾透過一系列活動引起公眾的興趣來參與以推動國際環境日。該活動將於公共空間、國家保護區、森林與淨灘活動進行塑膠清理,印度將樹立榜樣來領導該計畫。印度作為全球回收率最高的國家,將成為有助於打擊塑膠污染的新興領導者。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將於2020年實施海運燃油含硫量禁令(20180212_ ENDSEurope 連結1)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下稱IMO) 將於西元2020年向使用不合規燃油的船舶實施禁令,除非該船舶具有船用廢氣潔淨系統。新禁令將於西元202011日生效,旨在將海運燃油含硫量限制在0.5%以減低船舶的硫氧化物排放量,並改善空氣品質與保護環境。IMO日前於倫敦召開污染防治與應變會議,主要討論將海運燃油含硫量強制降低至0.5%國際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NGO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對該禁令表示歡迎,將有效防止船舶於公海作弊。隨著貨運禁令,檢查船舶的不合規燃料不只是港口主管機關的責任。根據該組織指出,船舶空氣污染導致全球每年約40萬人因肺癌與心血管疾病而早逝,以及每年約1,400萬個兒童哮喘個案,而該禁令預計可減少約70萬個因肺癌與心血管疾病的早逝人口。

泥炭地退化威脅全球生態系統(20180130_ UNEP 連結2)

泥炭地雖占全球地表3%,卻儲存約5,500億噸的碳,是全球所有森林的2倍,有潛力可迅速打擊全球暖化。透過全球泥炭地的保育與復育能減少排放量,並且復興具有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包括其天然碳匯的效用。西元201822日的世界濕地日旨在強調濕地生態系統對人類的重要性,重要濕地如泥炭地,潛在龐大的生物多樣性、復原力與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20多個合作單位領導的全球泥炭地倡議,目前與夥伴國於剛果盆地與全球各地的泥炭地擴展與加速保育及復育的永續管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泥炭地專家指出,為全球平均升溫保持在攝氏2度內,必須採取緊急行動。特別於熱帶地區,必需保持泥炭地的碳封存於濕地土壤中。估計乾涸或燃燒泥炭地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會高出人類總排放量的5%。根據該署日前與30名研究者進行濕地評估的結論,為防止泥炭地進一步退化,造成嚴重的環境、經濟與社會影響,需立即採取行動。

荷蘭發布循環經濟進展之監測系統草案(20180201_ RIVM 連結3)

荷蘭中央統計局、荷蘭環境評估研究院與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RIVM)概述衡量循環經濟轉型進展計畫之監測系統草案。該草案是政府「2050荷蘭循環經濟願景」計畫的一部分,並建議努力實現國家能源展望(National Energy Outlook, NEO)的循環,並結合目前循環經濟轉型帶來的影響、採取的步驟,以及對既有政策的評估。在過去幾年,荷蘭因原料回收率超過80%及高原料生產率,已在原料回收方面成為歐洲先驅之一。該報告對於西元2030年前減少50%原料消耗的目標有進一步詳述,以確保適當的監測。監測轉型至循環經濟的進展需要成效與轉型進展的指標(indicators),其成效已由原料消耗、溫室氣體排放與廢棄物處理受到監測。監測系統在接下來幾年內仍需進一步發展,同時也要為實施生物質(biomass)與食品、建築、消費品、塑膠與製造業的轉型議程來考量可衡量的指標。

澳洲推動新限塑政策(20180208_ ASIA 連結4)

澳洲環保組織「永保澳洲美麗」(Keep Australia Beautiful)在過去13年來,每年調查2次全國各地海灘、商店、道路與其他地點的垃圾。根據該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澳洲於4個地區─南澳、北領地、澳洲首都領地與塔斯馬尼亞州頒布「整體減少輕量型塑膠袋垃圾量」之禁令,特別是塔斯馬尼亞州與澳洲首都領地在禁令生效後,其輕量型塑膠袋垃圾量顯著減少。研究指出,輕量型塑膠袋容易被吹進水道而難以回收,也會被野生生物誤食,特別是被海洋中生物。澳洲海岸垃圾約有3/4為塑膠,這促使每年估計使用60億個一次性塑膠袋的澳洲頒布新禁令。西澳與昆士蘭州將於71日起禁用輕量型一次性塑膠袋。維多利亞州也預計於今年推動該禁令。澳洲最大州─新南威爾斯州成為該國唯一沒有禁止或提議禁用塑膠袋的地區。同時,澳洲主要的超市與零售商,包括WoolworthsColesHarris FarmIGA等,自願宣布其禁用一次性塑膠袋,而提供袋子的超市則向消費者每袋收取15分澳幣。

美國研究指出更乾淨的船舶燃料可降低全球兒童哮喘(20180205_ Science Daily 連結5)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推動法規要求海洋船舶燃料含硫量減少80%86%才可使其於西元2020年擁有更乾淨的燃料。該規定是百年來能顯著改善航運業的全球燃料標準。美國德拉瓦大學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透過量化健康福利發現更乾淨的航運燃料可減少全球3.6%的兒童哮喘。研究小組研究船舶使用既有航海燃料的排放硫量影響,這些船舶排放的空氣污染微粒,細小至足以經肺部吸入後危害人體健康。根據研究估計,每年約1,400萬例的兒童哮喘與全球船舶使用的燃料有關,改用更乾淨的船舶燃料將可使兒童哮喘病例減半。航運污染每年造成40萬人因肺癌與心血管疾病而早逝。由空氣污染造成的全球衛生負擔約占7%8%。因此減少船舶硫排放量可減少其他全球健康相關的影響,也避免航運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心血管疾病與肺癌的1/3死亡率。該法規將燃油中許可含硫量從3.5%減至0.5%,並使其濃度從35,000ppm下降至5,000 ppm

加拿大魁北克將展開追踪污染土壤之計畫(20180206_ HAZMAT 連結6)

加拿大魁北克省環境部長Isabelle Melançon日前宣布,魁北克政府將展開試點計畫,以提高建築工地中受污染土壤的可追蹤性。魁北克主管機關在Hochelaga-Maisonneuve鎮的Baril學校失去3,000噸污染土壤的追蹤流向。該土壤原本應被運往一間受魁北克環境部認可的當地公司,卻被運送至安大略省東霍克斯伯里鎮附近的同名公司,且顯然在沒有公司地址的情況下營運。安大略省沒有運送受污染土壤的相關禁令,其法規不如魁北克嚴格。但根據該學校土壤污染的情況,其合約明確說明需按照魁北克法律的程序。Melançon表示不可無視該事件,必須更完善地追踪污染土壤,而魁北克目前也與有潛力的供應商洽談,以建立即將啟動的「可追蹤性」計畫。

微塑膠對土壤及陸地生物造成威脅(20180205_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連結7)

細小的塑膠顆粒對陸地生物的威脅,相當於微塑膠對海洋的有害影響或甚至帶來更多問題。萊布尼茨淡水生態和內陸漁業所(Leibniz-Institute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Inland Fisheries,下稱IGB)的研究人員警告,微塑膠於土壞、沈積物與淡水產生的作用可能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造成長期負面影響。由IGB與柏林自由大學合作的研究指出,塑膠碎片目前已遍布全球並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全球年產超過4億的塑膠中,約有1/3的塑膠廢棄物最終進入土壤或淡水中。大部份的塑膠分解成小於5毫米顆粒為微塑膠,而分解成小於0.1微米則為奈米微粒。污水含有的80%90%的塑膠顆粒(如衣物纖維等)仍留在污泥中。因污水中的污泥時常被用作農地肥料,使每年幾千噸的微塑膠進入土壤中。細小塑膠碎片可帶有致病生物,於環境中傳播疾病,並與土壤中的動植物產生作用,影響土壤健康。

法國推動塑膠瓶與金屬罐押金返還制來減少廢棄量(20180205_ ENDSEurope 連結8)

法國已宣布實施塑膠瓶與金屬罐押金返還制,作為提高回收率與實現國家循環經濟目標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為去(西元2017年)年10月啟動的公共諮詢過程之一,旨在發展法國的循環經濟路線圖。法國環境部於日前發布的循環經濟報告指出,如果人們支付押金待容器退還時便可贖回押金,將可大幅度的減少棄置塑膠瓶。法國在塑膠廢棄物收集方面在歐洲國家中落後。該國每年生產33.5萬噸的塑膠瓶與金屬罐約有60%被回收。該國計畫在西元2025年將回收100%的塑膠廢棄物。法國環境部認為,押金返還制度使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塑膠瓶回收率高達90%。挪威與瑞典也實施該制度,使其擁有高塑膠瓶回收率。法國政府預計於3月底公布該國循環經濟路線圖(circular economy roadmap)

印度政府制定國家清淨空氣計畫來解決空氣污染(20180205_ The Times of India 連結9)

印度政府日前指出,目前沒有確鑿的數據來確認空氣污染與死亡或疾病有直接相關性,但堅稱其是引起呼吸系統疾病與相關疾病的因素之一。政府已制定國家清淨空氣計畫(National Clean Air Programme,下稱NCAP) 之國家層級策略,來全面解決該國日漸加劇的空氣污染。環境部長指出,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涵蓋飲食習慣、職業習慣與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的共同表現。部長指出,儘管印度擁有全球最高的污染風險水平,但該國空氣污染造成的失能調整損失人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於西元1990年至2016年期間下降23.6%。NCAP著重於相關中央部門、州政府、地方機構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所有污染源與協調的合作與參與方式。政府將採取包括告知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建立環境空氣品質評估的監測網絡、引進更乾淨與替代燃料,如氣體燃料等一些步驟來解決空氣污染。

新加坡推動首個20秒快速充電巴士(20180124_ AZO Cleantech 連結1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法國波洛萊集團子公司—BlueSG推出首個快速充電巴士。其充電站備有快速充電,讓電動巴士利用乘客上下車時,僅需用20秒便能充電。該款由法國波洛萊集團製的BlueTram電動巴士擁有22個乘客座位,除了與其電車系統同樣高效外,零排放的巴士能快速充電且持續運作。該大學校長Subra Suresh指出,電動巴士能提供公共交通更高效的運輸系統,並且減少溫室氣體排效,使世界各地迅速擴展其產業。BlueTram電動巴士與其他電動車不同於其僅靠電池供電,仿效電車能離線充電並且持續運作的效果。該巴士備有超級電容器與Blue Solutions研發的磷酸錳鋰(LMP)電池,僅需一次充電便能行駛2公里,還額外提供可行駛30公里的備用電池。此外,該巴士並不需要電車線或軌道等昂貴設施,使運作成本比電車系統低510倍。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環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