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雲去-戶外教學宣言
王鑫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有效學習需要自由、自在與自然的環境。在臺灣,學校裡是學生學習守規矩的地方、學聽話的地方,是受教的地方。許多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處處有細心的照料。教育制度更把大學生當中學生教、把中學生當小學生教、把小學生當幼稚園兒童教。我們的孩子是溫室花朵,永遠沒有學習獨立的環境,一點苦也吃不消,當然學不會當個稱職的公民;不會獨立自主,沒有創意,更沒有競爭力。因此為了尋求合理的學習環境,我們說「走出校外,夢想起飛」。
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要靠自己從「做中學」。建構價值觀更需要同儕間的互動過程。德、智、體、群、美的全人教育發生在戶外教學的場合;也正是在戶外,學生學習負責任的行為。戶外教學能給學生品嚐「夢想起飛」的機會。
臺灣地區數十年來戶外教學困難重重,一是因為學校和教師擔心安全問題,二是辦理過程教育主管單位規定重重,麻煩甚多,因此各學校不如統包給三六九;不如把學生圈在校園、教室裡來得容易管理,安全無虞;管他是不是在教室裡學習發呆。大多數的家長更是偏愛孩子好好讀書,考好學校的,其他的等考上學校之後再說。德、智、體、群、美是說來聽的而已。教育行政單位面臨的技術性困難,阻礙了政策性的判斷。
野人出版社5月的新書《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得到國內教育學者高度的推薦。該書指出孩子認識及體驗大自然的方式已經徹底改變,他們跟大自然的肢體接觸和親密關係快速消逝著,這大幅縮減了人類環境經驗的豐富性。年輕人已經不認識自然環境,而只認識醜陋的都市環境。作者指出人與自然環境的隔絕,使現今在電子產品環繞中成長的下一代,大量出現過胖、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抑鬱症狀等。作者也提出治癒這一斷裂的途徑,包括教育者如何將孩子從教室解放,藉由豐富的自然環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讓孩子從小沉浸在大自然裡。本書在美國獲得廣大迴響,越來越多美國家庭正親身參與自然活動。這本書也使美國國會通過「讓兒童走向戶外」的立法運動。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周儒指出本書在美國一上市即獲得媒體、學術界、環境教育界、學校、家長、政治人物們的重視與關心。同樣的,臺灣的民眾團體和六十位立委也聯署要求教育部採取行動,防止我們的年輕一代成為《失去山林的孩子》,更要拯救我們的下一代,不要成為「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人類心智主觀認識的世界和客觀存在的實在界並非一致。那麼我們要如何學習才能認識客觀存在的實在界呢?
1964年菲尼克斯指出:教育是一種使人瞭解意義的過程,而所要瞭解的意義包括一個人如想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所須具備的知識,這六個範疇是符號科學(如語言、數學、儀式、手勢、眼色…等);實證科學(自然及社會科學)。美學學科(藝術、音樂);個人感性學科(直覺及非理性行為,哲學、文學、宗教、心理);倫理學科(倫理與道德);綜合學科(哲學、宗教、歷史、地理…等)。這六個範疇的內容幾乎都包含在德、智、體、群、美的全人教育中。
戶外教育是指課堂外的活動,基於發現學習原則與感官的使用,使學生從直接的、實際的、生活的體驗中學習,並藉這種戶外習得的智能,促進學生認識自我以及他在社會環境中的角色,同時有助於他對特定主題(如環境、地球資源等)的瞭解。戶外教育強調直接的體驗學習。這種教學的效果勝於觀察得到的經驗(觀看示範或操作表演)、模型或經設計而得的經驗(展覽、展示、模型)、藉視聽器材獲得的經驗(電影、錄影帶等)、視或聽的教材之一(圖表、線畫草圖、錄音帶)、符號學習(文字、圖、標誌)。戶外教育,顯然地,是寓教於樂的途徑。
對立法委員來説,我們需要的是在國民教育法中追加「國民教育中及高年級學生每學期必需外宿三天,以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的條文,至於如何做那是施行細則和教育部執行上的後續問題了。
延伸閱讀:
本網誌「王鑫老師文章專輯」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