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70922~20170928)(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71020才提供)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邁向零污染地球」報告(20170928_UNEP 連結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邁向零污染地球」報告,呼籲政府、企業、當地主管機關、公民社會與個人採取行動來防止與減少污染,以及清理地球。該報告在西元20171246日將舉辦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前先行發布,以呼應大會主題。該報告傳達5個主要信息:一個針對污染的全球公約將使防止污染成為全人類的優先考量;環境治理需要在各層級加以強化;永續消費與生產應透過改善資源效率與改變生活型態等加以促進,廢棄物減量與管理必須被列為優先事項;投資於較乾淨的生產與消費將有助於對抗污染;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夥伴關係與合作對開發技術性與生態系統為本之解決方案所需的創新、知識共享與跨學科研究至關重要。該報告重申污染是能被控制與避免的,也強調多邊環境協定的角色,包括關於氣候變遷的協議及含有眾多污染減量目標的「2030永續發展議程」。該報告也進一步提出解決所有形式污染的50項重點與可行措施,例如邁向電動交通;污水處理、回收與再利用以減少其排入水體;以及透過永續化學推動有毒化學品的安全替代品等。

公車產業夥伴計畫承諾向20個大型城市引進零煙灰公車(20170927_UNEP 連結2)

全球4大公車與引擎製造商日前承諾,將使主要城市購買配備低排放技術的公車變得更容易,以應對氣候變遷與有毒空氣污染。比亞迪(BYD)、康明斯(Cummins)、斯堪尼亞(Scania)與富豪巴士(Volvo Buses)將確保「零煙灰」(soot-free)引擎技術自西元2018年起可供20個大型城市採購。上述製造商將分別透過其網站發表每個城市可採購的完整產品組合,並開始公開報告每年售出的零煙灰公車數量。零煙灰的定義是包括任何能符合歐洲歐盟6期規範或美國環保署西元2010年規範的引擎,以及任何配備柴油微粒過濾器的柴油引擎、天然氣動力引擎或專用的電動引擎等。參與該計畫的城市包括曼谷、雅加達、馬尼拉、雪梨等20個大型城市。目前全球銷售的公車低於20%符合零煙灰定義,絕大多數都是柴油動力車。老舊柴油技術產生的煙灰是對公共健康最危險的污染物之一,也是氣候變遷的主要造成者之一。現今最乾淨的公車已可降低這些排放超過99%

報告凸顯73座城市的氣候變遷調適行動(20170926_Eco-Business 連結3)

在休士頓、邁阿密、孟買等城市因經歷颶風「哈維」(Harvey)與「艾瑪」(Irma)及異常無情的季風忙於清理的此際,「城市 100:為下一個哈維及艾瑪做準備的城市指南」報告提供如何強化城市氣候變遷防衛能力的策略,並概述全球100個最佳的城市氣候變遷解決方案。國際智囊團Sustainia3度與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及Realdania合作進行此計畫。西元2017年報告聚焦於運輸、廢棄物、能源、減緩與調適等5個領域,凸顯29個國家中之73座城市的100創新想法。全球城市領導人仰賴多種技術來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酷現實,該報告的案例包括:印尼雅加達的減洪措施─該市計劃西元2022年前於高人口密度地區興建3,000個兒童友善公園,以利用綠地吸收雨水逕流,減少洪災的滯留時間;美國新紐奧良的氣候行動─該市希望透過減少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排放,來降低颶風的頻率與強度,其氣候行動計畫詳述西元2030年前減半化石燃料排放的27個步驟等。Sustainia表示,強化洪災與暴雨防衛並非需要高額的支出或創新技術,透過將自然整合入城市基礎建設來提升氣候調適能力,城市可量化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

加拿大研究團隊開發出從地表水中去除「草脫淨」的有效方法(20170922_Environment Protection 連結4)

除草劑「草脫淨(atrazine)」在北美被廣泛地使用,但在歐盟卻被禁用,因其會對水生生物產生有害效應,也會改變生殖激素的作用而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RS)環境中心的研究團隊日前發布的研究,展示光電芬頓(photo-electro-Fenton, PEF)這種混合處理程序對移除低濃度草脫淨及其副產品特別有效。研究人員在單一反應器中綜合使用電化學、光化學與光電化學程序,而結果確定超過99%的草脫淨在15分鐘的處理後會被消滅。在45分鐘的處理後,草脫淨副產品的濃度全低於合成樣本的檢測限值,而在地表水中,96%100%的副產品都被去除。研究團隊Drogui教授指出,該研究面臨的挑戰是開發低成本的、可用來處理大量的水,並可同時去除多種農藥及其代謝物等之微量污染物(micropollutants)的工業技術。美國毒性物質與疾病登錄署(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 and Disease Registry, ATSDR)警告,孕婦飲用含有草脫淨的飲用水與低胎兒體重及心臟、尿道與肢體缺陷有關。

研究指出對治藥物污染防止將比升級污水處理廠便宜(20170927_ENDSEurope 連結5)

德國聯邦能源與水資源協會(下稱BDEW)日前指出,升級大型污水處理廠以去除殘留的藥物、農藥與殺生物劑將使歐洲花費高達1,100億歐元,而防止這些物質流入歐洲的污水廠會較便宜。德國IWW Water Centre委託計畫研究28個歐盟會員國與挪威及瑞士在大型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4級處理的潛在成本。它檢視2種污水4級處理選項─臭氧處理與粉末狀活性碳使用。研究發現,在污水處理廠假設的30年壽命期間,進行4級處理僅在德國就造成超過370億歐元的額外成本,在歐洲範圍將造成超過1,100億歐元的額外成本。BDEW警告,民眾將承擔補助污水處理廠升級的成本,因此,現在是制定旨在防止整體策略的最佳時機。歐盟於西元2013年對污水中的藥物與其他物質導入更嚴格的監測要求與限制。而歐盟已提出之再生水(reused water)最低標準也可能衝擊污水處理水平。

研究指出戶外空氣污染可能導致腎臟病(20170922_Science Daily 連結6)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與退伍軍人事務部(Veterans Affairs,下稱VA)研究人員指出,空氣污染也可能提高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最終導致腎臟衰竭。華盛頓大學團隊從VA的資料庫,評估自西元2004年起的8年半期間內空氣污染與腎臟病對近2,500萬人口的影響。科學家比較VA的腎臟功能數據與美國環保署及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收集的空氣污染水平,發現44,793個腎臟病新例2,438個腎臟衰竭新例,可歸因於超過美國環保署每立方米空氣12微克門檻之空氣污染水平。該門檻值是該署根據西元1990年制定並於西元2012年更新之清淨空氣法(Clean Air Act)所認定的民眾健康安全上限值。細顆粒損害腎臟的方式與其損害心肺等其他器官的方式相同,不可見之空中細微粒如灰塵、污垢、煙霧、煙灰與液滴等往往在入侵血液後變得具有破壞性。腎臟過濾血液而這些有害微粒便可能破壞正常的腎功能。該研究發現,甚至低水平的懸浮微粒也可能對腎臟造成不良影響,而這些影響會隨污染水平的升高增加。

GLOBE計畫已培養上千萬名學生成為公民科學家(20170923_SCIENTIFIC AMERICAN 連結7)

全球學習與觀測裨益環境計畫(Global Learning and Observations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下稱GLOBE)在過去20年來致力於將中小學生培養為公民科學家。事實上,該計畫已讓全球超過1千萬名學生收集超過14千萬個資料點。他們的測量包括從土壤水分到地表溫度、雲觀測等,並已為多個關於全球環境學術刊物提供數據。GLOBE讓學生能參與由科學家提出的合作式全球性活動,並具有特定的訓練教材以確保美國密爾瓦基市4年級學生收集的數據,能加入捷克布拉格市10年級學生所測量的同類數據中。協助建立全球數據庫不僅讓學生有機會收集科學家可能實際用到的數據,也讓他們有機會跟全球其他學生比較其經驗與結果。GLOBE執行辦公室主管指出,這些活動讓學生有機會瞭解他們當地的環境,並看到其在更廣的全球範圍中的角色。從提出活動及設計訓練教材,至與老師合作及與學生見面,GLOBE的成功仰賴整體科學界的參與。

中國大陸高企圖心的「海綿城市計畫」面臨挑戰(20170926_Ecns.cn 連結8)

中國大陸的快速城市化引起全球關注,但威脅中國大陸城市化永續性最大的並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地下。特別是地下水的過度抽取,水體與溼地的退化以及城市洪災等皆迫使中國大陸城市必須面對一個複雜的難題:城市的地表開發讓自然系統少有機會能減少雨水逕流與補充地下水,結果是更多的雨水基礎設施與新土地開發投資,導致逕流問題加劇,形成惡性循環。中國大陸的「海綿城市計畫」(sponge city initiative)便是要透過滲透性表面與「綠色基礎設施」來阻止該惡性循環。但該計畫面臨3項挑戰:地下水污染嚴重、聚焦於點(城市)層次的解決方案,以及地方政府財政窘迫。由中央3個部會聯合執行的該計畫有個遠大的目標:西元2020年前80%的城市地區必須吸收與再利用至少70%的雨水。該計畫由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於西元2013年提出,並在西元2015年於16個城市正式啟動。接近上海浦東的臨港企圖實現全國最大的海綿城市計畫,已投資1.19億美元於翻修與創新,成為缺乏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之大多數城市的典範。

行為科學家認為輕推比法規更能改變行為(20170927_Eco-Business 連結9)

決策者可能認為鼓勵民眾選擇更環保及負責任之生活型態唯一的方式就是讓其別無選擇。但丹麥行為科學家Andreas Maaløe Jespersen認為給予民眾選擇比強迫為之是更有效的改變行為方式,所需要的只是在對的方向做靈巧的推動。近期在「新加坡與丹麥氣候變遷對話」發表演講的iNudgeYou顧問公司領導人Jespersen認為,輕推(nudges)能將具有環境責任感的公民從少數變成多數,且不剝奪其選擇的自由。政府法規往往是複雜且具技術性的,即使一開始奏效,過一段時間後民眾易失去遵行的意願。而輕推則提供法規、稅收或優惠的一種潛意識替代選項,它們可在民眾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起作用,而且也不會干擾民眾忙碌的生活。Jespersen指出,若要擴大針對個人行為的輕推來改變社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使綠色選擇成為預設選項;如果能源供應商提供民眾的預設能源是再生能源,整個城市的能源組合將可被引導偏向再生能源。

泰國環保團體抗議環境影響評估法案未納入其建議(20170923_Bangkok Post 連結10)

泰國「永續發展全民網絡」(The People’s Net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日前威脅指出,如果當地主管機構不考量其提出的修正意見,將在11月初舉行集會來抗議該環境法案。該組織的協調人指出,該法案在關於如何改善環境與健康影響評估(下稱EHIA及環境影響評估(下稱EIA)的實施方式上未能維護憲法;天然資源暨環境政策及規劃辦公室(Office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Onep)專家小組已批准的多項計畫,對燃煤電廠附近的環境及社區造成影響,而這些問題卻在EIAEHIA研究規定的作業下被解決。該網絡在7月向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提交信函,呼籲將政策環境評估納入法案,並將國家和平暨秩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 NCPO)的命令移除;該命令允許在EHIA批准前先進行競標程序,以透過某種機制來協助包括交通、醫院等國有大型計畫的進行。該網絡的呼籲也要求成立獨立的組織來監督EIA/EHIA計畫,以及監控任何減少健康與環境影響措施的執行。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環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