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信義鄉地利村「濁水溪第一灣」曲流角度不是360度

 

「濁水溪第一灣」曲流角度不是360度.JPG - 日誌用相簿 

 

台灣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抬升的島嶼,東西窄南北長,隆起又陡峭的山脊讓河水來不及緩緩淌流就已經入海,所以台灣的河川都是短小精幹型的,最長的河川是濁水溪,主流長度也才186.6公里。

濁水溪簡介資料-水利署-201705.jpg - 日誌用相簿濁水溪基本資料,取自經濟部水利署網站(首頁/資訊服務/水利櫥窗/河川報導/讓我們看河去(中央管河川)/中部/濁水溪)

 

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主峰與東峰間,藉著山溝彙集雨水及森林留存的地下水,涓滴成流,經過疊障峰谷逐漸匯成大川,一路穿山奔流,遇軟土則直衝,遇堅石則蜿蜒,於是在上游與中游地帶形成多處曲流河灣。

其中有一處曲流,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附近,從地利部落聚居處出發,車程只要十分鐘,在省道台十六線32.1公里的路邊,圓闊的丘頭加上連綿隆起的山勢,像是一隻溪流邊的大土虱,所以當地人將該曲流稱為「土虱灣」,最近則改稱「濁水溪第一灣」,這「第一」不是「第一個曲流」的意思,是比較濁水溪其他曲流彎處,這處河灣的規模、轉彎角度及造型之美堪稱第一名,所以稱之「濁水溪第一灣」。

濁水溪第一灣-直.JPG - 日誌用相簿

不過,有一次我與輔導團隊夥伴在現場看到一位正帶著遊客導覽此景點的在地民宿業者,他沒有參加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委託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由副理事長郭育任老師主持的「丹大地區暨鄰近四村落(潭南、雙龍、地利及人和)生態旅遊培力發展輔導計畫」 相關訓練課程,正大聲的對遊客解說「土虱灣」,並強調該曲流轉彎360度,當場讓我傻眼,明明就沒看到溪水繞個圈呀。

濁水溪第一灣位置圖-Google地圖-後製.jpg - 日誌用相簿濁水溪第一灣位置圖,取自Google地圖

 

濁水溪第一灣位置衛星照片-後製-Google地球.jpg - 日誌用相簿濁水溪第一灣位置圖,取自Google地球

其實在現場看,就知道那彎的角度絕不是360度,這倒也觸動我想知道這個彎到底是幾度,我們也可在解說培力課程時跟在地解說員說清楚,以免以訛傳訛。我也想知道網路上有沒有這樣的資料,於是上網查,竟然看到2014年11月14日水利署電子報由第四河川局秘書室撰寫濁水溪介紹文,其中提到「土虱灣」是「360度的大轉彎」,原來網路上官方版本就有錯誤,怪不得在地業者胡說。這猶如2012年我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陪伴周邊二村三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時,第一件事情就是發現所有網路(包含維基百科與各官方網站)及出版品因在地業者誤導而有所謂「鰲鼓濕地是台灣最大濕地」,或是「亞洲最大濕地」,甚至是「世界第七大濕地」的謬誤說法,而必須加以澄清,讓解說員講出正確的在地資訊。(請詳:「鰲鼓濕地不是世界七大,也不是亞洲或台灣最大濕地」)

濁水溪錯誤敘述360度轉彎-第四河川局電子報網頁-後製.jpg - 日誌用相簿水利署電子報對「土虱灣」的錯誤介紹

 

郭育任老師團隊成員張嘉佟先生真是厲害,回辦公室後不久,就傳來一張圖,很清楚的比對出「 濁水溪第一灣」的角度是300度,請看下圖。

濁水溪第一灣曲流300度.jpg - 日誌用相簿

 

在地解說員是遊客深入認識地方、留下深刻印象並傳達正確知識或理念的靈魂人物,也是旅遊活動成敗的關鍵角色。解說員不是在表演「嘴花」,不是在賣弄笑話或「四句聯」,而是要有真材實料正確傳播在地文史與生態資訊給遊客,讓遊客到此一遊是值得的,並且樂於再來,也願意一起保護或貢獻這塊土地。沒有正確資訊支撐,對土地的情感不會持久。解說員在解說任何資訊時務必十分小心,不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才不會愧對解說員天職及遊客的付託與信任。

 

延伸閱讀

本網誌「丹大生態旅遊輔導」、「導覽解說」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17 則留言

  1. 非常認同賴老師的觀念,要有真材實料正確傳播在地文史與生態資訊給遊客,讓遊客到此一遊是值得的,並樂於再來,也願意一起保護或貢獻這塊土地。
    雙溪解説員曾經被要求,只能練瘋話,只能說笑話,遊客沒有問不能主動介紹雙溪的種種,那段時間,真是黑暗期,什麼笑話?什麼四句聯?打從心底深處就反感,一點都不好笑⋯⋯還好堅持不跟著錯誤的方向走,並請遊客留言表示導覽滿意度情形,才能扭轉情勢。

  2. 真的,說在地故事的人非常重要左右著旅人們對在地的情感與尊重~解説員不是一種工作而以,它是一種使命跟責任

  3. 台灣很多都喜歡自我吹捧….
    例如:大甲媽遶境的確算台灣第一大的宗教活動(就參與人數而言),但不會是世界三大宗教活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