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1210~20161216)(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70104才提供)

環保團體呼籲歐盟禁用7項會傷害蜂類的農藥.JPG - 日誌用相簿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1210~20161216)(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70104才提供)

美國環保署完成更嚴格限用農藥施用者標準的制定(20161212_ USEPA 連結1)

美國環保署日前完成限用農藥施用申請者更嚴格標準的制定;限用農藥是一般民眾不能購買且需要特別操作的農藥。標準的制定將使不當施用造成傷害的可能性降低,因為這些農藥將僅能由經認證的施用者或在這些施用者直接監督下的工作人員施用。更嚴格之標準將要求所有欲取得限用農藥施用認證者年滿18歲,且必須每5年將這些認證更新1次。美國環保署也要求如燻蒸及空中施用等若未妥善進行會構成較大風險的特定方法必須取得專門許可。另外,為提供進一步的保護,那些在經認證施用者監督下的工作人員將接受訓練。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推出「氣候技術」新網站(20161212_ UNFCCC連結2)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秘書處推出「氣候技術」新網站,展示該公約在氣候技術行動方面對各國的支持。該網站(TT:CLEAR)旨在成為加速氣候技術發展與轉移之可靠工具,它含有容易搜尋之可融資技術專案與政策的資料庫;這些皆是各國為推動轉型至低碳與具氣候復原力發展路徑可實施的專案與政策。換言之,該網站將成為各國實施其氣候行動計畫─即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時的主要資源。另外,此網站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技術機制」(UNFCCC Technology Mechanism)首頁所在,同時也連結至提供開發中國家免費氣候技術議題技術協助之「氣候技術中心與網絡」。此外,該網站展示尋求執行支持之開發中國家技術行動計畫,也含有開發中國家為擴大執行所進行之技術需求評估的相關資訊。

歐洲環境署報告展示有助轉型至永續未來的創新作法(20161207_ EEA連結3)

歐盟要達成轉型至永續低碳未來的長期目標是一項艱鉅任務。歐洲環境署與「歐洲環境資訊及觀測網絡」(European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and Observation Network, Eionet)聯合發表探討可催化並引導此類轉型之創新與新知識的報告;該報告並進一步探究歐洲環境署與「歐洲環境資訊及觀測網絡」可如何支持這些改變,及使用新出現的數據、資訊與知識以支持永續性轉型上可扮演的角色,並引用該網絡收集到的證據,以案例研究闡釋關鍵概念及顯示地方層級已開始出現的行動。該報告呈現的案例研究來自歐洲各地及多種業別,包括與食物廢棄物、城市園藝、國際供應鏈及太陽能動力航空等有關的故事。這些故事集結起來後共同展示出創新技術與作法如何出現,以及可協助擴大地方性計畫以對經濟、社會及技術系統帶來更廣泛影響的措施類型。

歐盟環境指標報告顯示應加強保護自然環境與民眾健康(20161209_ EEA連結4)

歐洲環境署發表「2016年環境指標報告」,總結28個歐盟會員國至今在達成特定歐盟政策目標上取得的進展。這些目標對達成歐盟「第7環境行動計畫」的3項關鍵優先目標─自然資本、資源高效與低碳經濟、民眾健康與福祉─非常重要。報告針對西元2020年前能否達成29項政策目標進行評估,發現其中僅1/3目標可望達成,另外1/3則可能無法達成,最後的1/3能否在西元2020年前達成則無法確定。報告顯示歐盟的環境政策在降低對環境的壓力、提升效率及達成西元2020年氣候與能源目標等方面,比在減少對民眾健康與福祉的整體衝擊或確保自然系統的復原力方面更為成功。報告表示,展望西元2020年後,歐盟要達成「在地球限度內過好生活」的西元2050年願景,必須進行更大的改變,包括更具企圖心的環境政策,以及支持如食物、能源、住宅與移動性(mobility)等社會關鍵系統之更根本轉變。報告強調要達成此長期願景需要更為整合的政策與知識。

澳洲永續發展目標大會對澳洲達成目標提出多項建議(20161213_ Eco-business連結5)

澳洲召開首屆澳洲永續發展目標大會,來自產官學界及民間團體的參與者齊聚一堂,以發展路徑圖並提供澳洲實踐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具體解決方案。專家們提出澳洲必須具備強有力的政治領導、為永續基礎設施及氣候行動提供資金、加強跨部門夥伴關係等建議。根據「永續發展方法網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及德國Bertelsmann Stiftung金會彙編之評估國家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進展的全球指標,澳洲目前排名第20名,比新加坡稍低。根據該報告,澳洲較落後的領域包括成人肥胖症、碳密集能源部門以及再生能源技術的低度採用等。此大會報告提出的建議包括碳中和的建物與城市等。澳洲綠建築協會的專家指出,建物達成淨零環境影響(在能源消耗、水使用與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是可能的,但在澳洲達成這些目標的建物非常稀少。而在城市方面,雪梨市已承諾將在西元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過去10年甲烷排放的快速增加讓科學家訝異(20161212_ The Guardian連結6)

強力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量過去10年內快速增加,恐重挫人類對抗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科學家對於西元2007年開始的此一上升現象以及西元20142015年出現的飆升狀況相當吃驚。大氣中甲烷的濃度僅過去2年就增加超過20 ppb達到1,830 ppb對於關注地球暖化的科學家這已足以拉警報,因為甲烷暖化地球的能力是類似體積之二氧化碳的20倍以上。在此同時,二氧化碳排放已漸趨平穩。新研究顯示,全球管控溫室氣體的努力並未將甲烷驚人的飆升考量進去。科學家猜測農業可能是多出來之甲烷的主要來源,然而由於缺乏監控,他們也無法確定所有的來源。至少1/3的甲烷來自化石燃料的開採,包括水力壓裂、原油鑽採與部分的煤礦開採。與西元1950年起人們透過各種方法追蹤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同的是,人們對於甲烷的排放所知有限,因此它可能構成科學家迄今尚未考量到的威脅。

環保團體呼籲歐盟禁用7項會傷害蜂類的農藥(20161206_ ENDS連結7 )

包括綠色和平組織在內的非政府組織聯合去函歐盟衛生執委,呼籲歐盟禁用7項對蜂類及其他傳粉動物構成風險的農藥。這7項農藥為益達胺、可尼丁、賽速安、芬普尼、第滅寧、賽滅寧及陶斯松。這些團體在信中表示,完全禁用上述農藥的前4項「無可避免」,因為歐洲食品安全局最近的發現顯示並無足夠的資訊確定這些農藥可安全使用。歐盟執委會也因相同理由在西元2013年部分限制此4項物質。該信函也強調,歐洲食品安全局的進一步結論指出新菸鹼類農藥益達胺與可尼丁(目前皆仍許可使用)對蜂類仍構成「高度風險」,而此結論是根據製造商提供的資料做成。至於賽速安與芬普尼,這些團體則宣稱製造商並未提供更新既有許可所需的資料給歐盟主管機關,執委會不應等待製造商提供缺乏的資訊,而應逕行禁用這些物質。這些環保團體也凸顯有關第滅寧、賽滅寧與陶斯松的顧慮,綠色和平組織自西元201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上述物質與蜂類衰退有關。

歐洲環境署發表「歐洲土地回收報告(20161208_EEA連結8)

土地退化與徵收土地進行都會開發,會威脅極為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包括食物與水的供應、氣候調節與娛樂休閒。歐洲環境署(EEA)最新報告顯示,重新使用被忽視的場址,以及將馬路或停車場改成綠地或住宅區等土地回收,會如何對環境帶來正面影響,並支持歐洲轉型至循環與綠色經濟。針對之前已開發土地之重新開發與密化,無論是為提高經濟價值,如建造住屋,或為提升其生態狀態,如創造綠色城市區域或清理土壤污染,該報告皆呈現測量其規模與影響的方法。報告顯示,平均來說土地回收情況在歐洲已經增加,但與土地徵用相比仍然偏低。根據衛星資料,整個歐洲環境署會員國加上合作國家(EEA-39)整體土地消費中的土地回收占比,已經從西元1990-2000年大約2.0-2.2%,提升至西元2006-2012年大約2.7-2.9%。報告也根據開發與使用土地之環境影響的生命週期評估,比較土地回收的不同模式。評估顯示,將之前已開發土地重新賦予更有效率的用途或提升其生態狀態,將比農地改用來都市開發帶來更正面的影響。

科學家開發出可吸附漏油之生態友善奈米薄膜(20161209_ Eco-business連結9)

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人員已開發出製造生態友善且廉價之吸油薄膜的簡單方法,此種薄膜可有效吸附海水或廢水中的漏油,也可迅速復原再使用。根據此刊登於「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的研究,此種薄膜至少可使用10次而不減效率。石油污染物逸漏至水中可能對環境與水生生物系統造成災難,而被證實最有效的去油方法,以其成本及方便性而言,是使用廉價且生態友善的吸油物質,將油層轉成容易移除的固態或半固態顆粒,但這些物質常會有不穩定或吸附過程功能退化的缺點,同時也無法用於所有種類的漏油。近來奈米規格的聚合物吸附劑被證實可有效移除大規模的漏油,並有使用混合聚合物製造的趨勢。此研究根據此趨勢,測試混合奈米規格之聚乙烯醇聚合物,也測試如澱粉及甲殼素等自然物質混合,結果發現,混合物的吸附速度很快─少於10分鐘,且復原率為96.3%研究人員認為有必要在大規模漏油測試此混合物,及評估製造的可行性。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表「生物多樣性補償報告(20161207_ OECD連結10)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表「生物多樣性補償:有效設計與執行」的報告,其目的在提供政策制定者與實踐者如何有效設計與執行生物多樣性補(biodiversity offsets)的良好作法。生物多樣性補償近來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與企業採用,它通常被視為減緩措施分層等級(mitigation hierarchy)(依序為避免、極小化、補償生物多樣性損失)的最後手段。成功的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必須是環境有效、經濟高效與分布公允的。此報告參考多篇文獻與全球超過40個生物多樣性補償案例研究之經驗與洞見,包括3篇來自美國、德國與墨西哥案例的深度章節。該報告檢視生物多樣性計畫設計與執行時遭遇到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可能處理的方式。它探究下列3個問題:什麼是生物多樣性補償,它們屬於零淨損失及減緩分層等級之較廣架構的哪一部分;為確保生物多樣性環境有效,哪些是必須考量的關鍵設計與執行面向;哪些是從既有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學到的經驗以及既有及未來計畫的良好作法。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