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625~20160701)(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719才提供)

waste_management_in_singapore_medium_news_featured.jpg - 日誌用相簿
Recycling bins in a Singapore housing estate. Experts sa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improving productivity and standards in the cleaning and waste management industries. Image: 
sarawuth wannasathit / Shutterstock.com

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

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60625~20160701)(環保署沒效率的在20160719才提供)

國際能源總署指出各國政府須擔起對抗全球空污危機責任(20160627_ The Guardian 連結1)

國際能源總署最新報告指出,每年導致600萬人死亡的全球空氣污染危機,必須由各國政府視為緊急要務應對,而非由私部門處理。每年增加7%的能源投資便能處理此問題,並會因為健康利益與更佳社會狀況的取得而回本。該署執行長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各國政府須負起責任,並落實必要政策(如產業規範)及彼此合作,清潔能源如再生能源等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報告指出,能源生產及使用為85%懸浮微粒以及幾乎所有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的來源。另外,來自農業的空氣污染也必須受到各國政府的關注,因為密集耕作的農田所使用的肥料,可能對空氣污染及農業都會造成問題。自肥料釋出的一氧化二氮與氨,都比碳更會留住大氣中的熱能,並可與其它排放結合形成更有害的氣體。

歐洲環境署發表綠色交通報告(20160629_ EEA 連結2)

歐洲環境署西元2016年版的「信號」(Signals)報告,探討歐洲依賴碳的運輸部門可如何轉變成乾淨且智慧的交通系統。以「朝向綠色且智慧的交通」為標題,該報告不僅呈現運輸數據及統計,也深入說明主要事實與趨勢、運輸面臨的環境挑戰,以及人們擁有的可確保更乾淨交通模式之綠色選項。該署執行秘書指出,94%的歐盟運輸部門燃料依賴石油,要去碳化無疑地得花一段時間,有需要結合各種措施,包括更佳的都市規劃、技術提升以及替代性燃料更普遍被使用等。該報告涵蓋歐洲運輸部門現況、運輸對公共衛生的影響、食物里程議題、航空及海運等章節,另加上關於城市可如何為智慧交通及氣候變遷規劃的訪談。

德國環境署建議設定地下水抗生素限值(20160623_ UBA連結3)

德國環境署(UBA)研究顯示,畜牧養殖及人類醫療使用之抗生素會滲入地下水。該署在地下水受污染的11個選定採樣場址進行測量,發現殘餘抗生素主要可溯源至農業,2場址發現非常高濃度抗生素則可溯源至附近的小型污水處理廠。因此,該署建議設定地下水人類及獸醫用抗生素限值,以做為預防措施。初期,此限值應根據殺菌劑與農藥的限值(100 ng/l)設定,若納入「地下水條例」(Groundwater Ordinance)中,可導致更常態性的地下水藥物殘餘量分析。上述2測量站屢次發現非常高濃度之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在西元2013年最高達950 ng/l);11個採樣場址中的9個則經常發現低濃度之獸醫用藥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通常約10-20 ng/l,最高達70 ng/l);低濃度之活性成分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及其重要分解產物也經常被檢測到(最高為90 ng/l)。

新加坡利用物聯網科技管理垃圾箱清運(20160623_Eco-business 連結4)

新加坡成千上萬個垃圾收集箱、垃圾筒與社區廢棄物壓實機一旦滿載,就會對清潔隊發送訊號,示意清潔隊前來清空。此服務只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對日常公共服務帶來許多深遠影響的一環:一般日常用品,如垃圾箱與給皂機都可透過網路彼此連結,並連上網際網路。隨著都市快速成長,倡議人士認為物聯網科技可讓清潔打掃與廢棄物管理變得更有效率,促成更健康、更宜居的城市。感測器可辨識出使用模式,如某些垃圾箱何時較可能會滿載,清潔隊便可依照其安排行程,提高生產力。新加坡國家環境署表示,該署已在其管理的近1萬個垃圾收集箱上,設置配有定位與滿載感測器的垃圾箱管理系統。

美國俄亥俄州與紐約州更新沙灘水質預警系統(20160627_ USGS 連結5)

美國俄亥俄州與紐約州的每日水質預警系統Nowcast已獲得更新,俄亥俄州有新的外觀與格式,紐約州則比以前更方便使用。此由美國地質調查局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之互動式、方便手機用戶使用的網站,使用沙灘地點的地圖來顯示評估細菌濃度是否超過州政府的安全標準。利用該預警系統的快速資訊,民眾目前已可查詢8個俄亥俄州沙灘1條河流與11個紐約州沙灘。地質調查局水文學家表示,該系統(Nowcast)類似預測,不同的是它預估的是現在而非未來的情況;「我們使用為每座沙灘調整過的模型,並考量現有天氣與環境情況來評估目前的細菌濃度。」之前,判定如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濃度的舊方法往往需耗費18個小時。在此期間,大腸桿菌的濃度可能因降雨、日照或其它因素大幅升高或降低。因此,沙灘可能會依據前1天的大腸桿菌情況公告不正確預警。反觀該系統則可提供接近即時的預測,做出更正確的細菌預警。

2大城市氣候倡議結合組成「全球市長氣候與能源盟約」(20160622_ Europa 連結6)

全球由城市主導的2大氣候變遷與能源倡議─「歐盟市長盟約」(EU Covenant of Mayors)與「市長聯盟」(Compact of Mayors)日前宣布將組成一個首創城市及地方政府全球倡議,領導對抗氣候變遷。此單一倡議將以超過119個國家7,100城市的承諾為基礎,形成致力於氣候領導城市的全球最大聯盟。此「全球市長氣候及能源盟約」(Global Covenant of Mayors for Climate & Energy)的推出,是全球地方領袖對急迫氣候挑戰的一項歷史性及強力回應,透過協調城市主導行動,該盟約將提供全球各地城市進行更多合作、彌合落差與建立關係的機會,以及增加支持及推動城市永續能源與氣候變遷行動的資金。此外,它也將提供一個共同平台,集結通報至目前「歐盟盟約」平台的城市能源與氣候行動重要資料,以及支援「市長聯盟」(城市碳揭露專案和城市碳氣候登錄平台)的各項平台,以讓全球城市與城市間得以比較成果,並將這些成果公布在西元20171月推出的「全球市長盟約」網站。

研究探討歐盟化學品風險評估方法(20160624_ Europa 連結7 )

本研究旨在調查由歐盟執委會制定並由歐洲化學總署、歐洲食品安全局及歐洲藥品管理局執行之9種不同的管理架構,在化學品風險評估方面,是否提倡證據權重(Weight-of-evidence, WoE)評估或系統性檢視(systematic review, SR)。結果顯示,兩者在9種架構中的7種皆有提到,其中有5架構有稍微更細項的解釋。證據權重與系統性檢視在推廣、定義與描述上的差異,凸顯現有法令及指引文件針對處理化學品風險評估資料庫產生之高度複雜性。學者建議逐步指引應包括:評估採用及排除研究之標準程序、搜尋策略與標準之發展;單一研究及研究群組的評估方法;以及證據的總結。學者支持各歐盟機構聯合發展證據為基礎的方法(evidence-based methods)最佳實務的指引。

歐盟道路運輸碳排放逆勢成長(20160621_ The Guardian 連結8)

根據歐洲環境署日前發表的數據,在西元1990年至西元2014年間,來自道路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在歐洲整體溫室氣體排放下降的趨勢中成長17%,同期其他部門的排放則下降近1/4。過去25年來,轎車、休旅車及貨卡車通報的二氧化碳排放比其他任何部門都大,成長1.24億噸。此外,數據也顯示,同期航空的二氧化碳污染也驚人地成長82%,排放則成長0.93億噸。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發言人指出,儘管製造商已大幅達成新車二氧化碳減排,整體道路運輸減排的進展並未跟上腳步,現在是該關注現有車輛使用相關議題包括燃料的碳含量、駕駛行為、基礎設施、車聯網的潛能與智慧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等。另外,同期間唯一出現大幅成長的其他排放類別為氫氟碳化物,這些使用於汽車空調、家用冷卻劑及工業製冷之超級溫室氣體,排放也上升0.93億噸。

美國學者發展出以矽藻做為水質指標的方法(20160624_ Science Daily 連結9)

由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學者組成的團隊分析美國中大西洋區1,400條淡水河川資料,以研究矽藻(diatoms)是否可做為超高營養物濃度的有效指標。美國清淨水法要求恢復並維持「國家水體的生物完整性」,但事實上並找不到何種生態成分或測量可準確形容「健康」或「不健康」水系統的具體定義。有鑑於此,美國環保署發展出生物狀態梯度(biological condition gradient)的方法,該方法含有6個層級的尺度,層級6表生態受壓最重的淡水棲地,層級1代表最原始水體。目前已存在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如蜻蜓或小龍蝦)的生物狀態梯度,但該團隊則發展出首套藻類(矽藻)尺度,並認為矽藻是營養物污染的最佳指標。該團隊發現,矽藻物種組成可與使用生物狀態梯度架構的紐澤西州水質標準相互參照。被視為未受破壞水體中的矽藻大部分會由表面附著物種組成;而被視為受破壞水體中的矽藻則會具有移動能力,這種改變幾乎一致發生在層級3和層級4之間。美國某些州已採用生物狀態梯度的方法測量水質,但其主要是使用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學者表示,增加使用矽藻可提供更清楚且更全面的評估。

研究探討密西西比河上游流域農業保育作法之效益(20160622_ USGS連結10)

美國地質調查局與農業部發表最新報告,證實密西西比河上游流域的農業保育作法可減少高達34%的地區河流氮輸入。在此研究之前,河川中的營養物減量非常難以偵測,因為營養物的多種來源(包括非農業來源)及自然作用(如水文變異)皆可能產生複雜影響,掩蓋改良農業作法對下游水質的效果。此研究使用的模型克服了這些困難,以協助證實農民土地上的保育行動所帶來的下游利益。根據研究,可歸因於該區農業保育作法的氮減量為5-34%,總磷減量為1-10%此報告凸顯減緩水流並使之流入地面可顯著減少最終被帶至河流的氮,而在密西西比河上游流域的結構及沖蝕防治作法,如保育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已顯示可減少逕流與尖峰流,增加水滲入土壤及地下的機會。至於磷減量低於氮減量,可能因為保育行動以及與沈積物結合的磷移動至下游所需時間之間存在著長時間差所造成。

 

本計畫由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執行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