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而進行資源監測的典型案例—2014鰲鼓濕地巡守與指標物種監測分析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林務局規劃及成立後,於2012年4月開始輔導濕地周邊社區發展生態旅遊,進行三年的人才培力、遊程規劃與行銷、相關機制建立與施行等,其中機制層面最需要在地人的共識凝聚、配合及持續,才能讓三年的輔導成效延續下去,真正落實生態旅遊的理想。

生態旅遊的精神就是藉著旅遊活動為社區帶來經濟利益,但同時業者、遊客與社區居民也要以愛護環境、保育資源的行動來確保生態旅遊地不因發展觀光而遭受破壞,要顧及的層面很多,其中要社區參與者能確實巡護賴以發展的生態資源,並加以監測記錄,瞭解資源變化情形以便將來有相對應正確資訊供經營管理參考,這卻是一般社區很難做到的。

難做到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生態監測的學問高深,方法多樣,一般多為學術單位操作,民眾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二是常見社區只想靠生態資源發展觀光,並無心花費心力在維護生態資源上。

為了讓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二村三社區(港口村港口社區、鰲鼓村鰲鼓社區與四股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的居民能夠輕鬆執行濕地巡守與物種監測,輔導團隊將相關表格儘量數字化,減少寫字陳述,同時簡化監測的物種只在幾種「指標物種」(或稱「核心物種」,即容易觀賞又具吸引力的的物種)上,可以讓社區居民立即上手並容易填寫。

目前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負有二項基本的義務,就是每年無償濕地巡守(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垃圾、通報違法捕魚)及環境監測必須36次以上(服勤不得同時列為巡守或監測時間),加上達成在職訓練的時數(2013-2014每年40小時,2015年起每年15小時),才能保有次年繼續擔任解說員的資格。這項制度從2013年2月1日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認證的解說團隊成立後就開始實施,因此濕地巡守與指標物種監測已經進行2年(其中「鳥類穿越線調查」則是從2014年開始),不過都是做中學,而且都是從原本一無所知,一路摸索學習與改進,才有二年來的模樣。當然,整體精確度還是不足,但這都是學習過程,能有這樣表現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不能只靠管理辦法強制解說員執行濕地巡守與物種監測,主要還是必須讓在地解說員瞭解這二項義務的意義與必要性,知其所以做起來才會有興味,甚至現在有多位解說員進一步買了高倍數類單眼相機用以照相或錄影,進入以影像記錄鰲鼓濕地環境景觀與自然生態的另一個境界。

2014年由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地解說員義務執行的生態旅遊指標動物資源監測,主要分為四項調查,包括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港口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園區鳥類穿越線調查濕地鳥類群集計數調查(監測指標鳥種為黑面琵鷺、埃及聖䴉、反嘴長腳鷸、長腳鷸、鸕鶿、琵嘴鴨、赤頸鴨),監測調查期程從2014年2月至12月,屬不定期的紀錄。

接下來,我們來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地解說員執行2014年指標物種監測與濕地巡守的結果分析。

首先看

2014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穿越線調查統計分析 

緣起

2014年5月起,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接受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許富雄助理教授指導,練習操作鳥類穿越線調查。 

方式

16位解說員分成四組進行二條穿越線調查,每條穿越線各有二組人員認養。每組每月一次。每條路線長500 公尺。調查時在穿越線以穩定的速度行走觀察,並利用雙筒望遠鏡來偵測穿越線兩側50公尺半徑內、外的鳥種與數量,50 公尺半徑係以穿越線左右兩側50 公尺為界,而非觀察者與鳥類的直線距離。為避免重複計數發覺的鳥類,調查時儘量以位於觀察者前方之穿越線兩側的鳥類來記錄。記錄區分為目視、鳴唱與飛越等3項。而飛越未停棲於樣區內的鳥種,除於空中覓食的燕科鳥類與在空中盤旋的猛禽外,均不列入紀錄。調查期間,儘量避免由主要觀察者同時進行記錄,以免影響調查的效能。同行人員也應避免於觀察記錄時間內與主要觀察者交談。

路線:

AT2樣線在鰲鼓農場私人魚塭區產業道路

CT2樣線在溪子下農場港口宮山門往鰲鼓村方向嘉8線公路

結果:(感謝許老師協助統計分析2014年調查結果。)

AT2的鳥種與數量均較CT2佳,這與嘉義大學監測結果一致。

因為只有兩條樣線,所以僅計算月份及不同樣線的歧異度與均勻度,另比較兩樣線鳥種組成的豐富度系列曲線。 

AT2CT2總鳥種數及總隻次比較圖

AT2CT2各月鳥種數及隻次比較圖

AT2CT2豐富度序列比較圖 

AT2CT2豐富度序列比較圖說明:

1.  X軸(橫軸):數字1611……31……,代表的是從第一種到第34種個別鳥種

2.  Y軸(縱軸):數字01……6代表數量相對多寡,數字愈大代表該種鳥觀測到的隻次愈多

3.  此圖表示AT2樣線24種鳥與CT2樣線34種鳥由多到少排列的順序,以及鳥種豐富度的比較。 

建議

由於2014年新加入穿越線調查,技術與記錄方式很不成熟,許老師對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填寫記錄表的方式有以下改進建議:

1. 儘量不要有不確定鳥種的紀錄:如白鷺、燕子、八哥等

2. 鳴叫聲記錄須由調查者判斷隻次才記錄

3. 數量記錄應採取:1+2+3+2的記錄方式,即每一地區群集做一紀錄

4. 結束時間均須註明

成員

AT2樣線

A組:陳文賢、蔡淑麗、蔡秋萍、王美錦

D組:黃錦麗、黃月英、蔡金露、林韋秀 

CT2樣線

B組:丁振管、林火文、陳珮憶、羅文惠

C組:曾保德、蔡文章、黃錦雲、柯孟稘

 

接下來看

 

2014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統計分析

家燕在台灣是普遍的夏候鳥、冬候鳥及過境鳥,三種徙留形態都有,從監測統計得知在鰲鼓社區群集夜棲的家燕應以夏候鳥為主。2014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點調查共記錄82筆資料,記錄期程為3月至9月,於家燕停棲在電線上休息時以計數器計算。3月1日開始記錄,數量為零,表示夏候家燕還沒到來;4月記錄到的隻數是零星的,接著5-7月夜棲量逐漸增加,7月下旬夜棲量急速攀升,到了8月下旬達到高峰,其中8月28日家燕數量達5,200隻是103年監測到的最大量,8月18日及8月28日次之,記錄到5,000隻,8月17日記錄到4,600隻,9月初數量則明顯減少,顯示家燕開始大量南遷,離開鰲鼓地區,9月8日起就完全不見家燕蹤跡,所以後面沒再呈現數據。
與2013年資料比對,2013年最大量8500隻出現在8月25日,8月16日則記錄8000隻及8月14日記錄到7500隻,與2014年呈現大量家燕的期間相當。至於數字差距,有可能2014年開始使用計數器,計算資料會更準確。數量的變化必須長期監測才能比較出端倪,目前僅有二年數字,尚無法評估數量變化之邏輯性。 

2014年港口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統計分析 

高頭蝠分別在港口村港口社區及鰲鼓村四股社區都有白天棲息處,於是由兩社區各兩位解說員分別負責進行監測記錄,都在黃昏時刻高頭蝠從棲息的華盛頓椰子樹梢葉叢間逐一飛出時,以二支計數器計算,一支計算飛出量,一支計算臨時飛回量,飛出量減去臨時飛回量即為當日數量。港口社區在2月份開始監測時尚無高頭蝠蹤影,3月中旬起則有零星棲息,4月中下旬即達數百隻之譜,爾後數量稍有增減,最多的時候是6月25日的753隻。10月30日的數量從9月5日的614隻驟減為92隻,可能是9月21日鳳凰颱風吹襲影響,高頭蝠或有損失或被迫遷移。11月下旬開始天氣變冷,剩下的高頭蝠也遷移至較溫暖的地方,因此數量驟減為零。

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期程為5月至12月,但只紀錄4次,次數明顯不足,爾後有待加強。5-10月高頭蝠數量維持一致,都有千隻之譜,但12月下旬驟減為只剩30隻,推測應為天氣漸冷,高頭蝠遷移至溫暖的地方所致。

因為2013年監測是從7月25日至12月日,只有半年期程,不像2014年全年度調查,因此數據無從比較,期待爾後都是全年度調查,才能比較分析。

2014年濕地鳥類群集計數調查統計分析

鳥類群集計數調查由鰲鼓濕地解說員分為四組,每組每月排定日期針對指標鳥種調查一次,調查路線主要為導覽賞鳥時的主要觀察區域,分為A區:南堤水域,B區:西堤南半邊水域和C區:西堤北半邊水域,調查的鳥種為黑面琵鷺、埃及聖䴉、反嘴長腳鷸(反嘴鴴)、長腳鷸(高蹺鴴)、鸕鶿、琵嘴鴨和赤頸鴨,2014年監測調查期程為2月16日至12月28日。統計發現,三區域中以A區(南堤水域)之鳥類總隻次最多,為28,204隻次,其中以琵嘴鴨(11,994隻次)和鸕鶿(11,479隻次)居多;此外此區之黑面琵鷺(333隻次)亦為三區中最多者。B區(西堤南半邊水域)鳥類總隻次居次,共計11,434隻次,以琵嘴鴨數量最多(5,970隻次),鸕鶿數量次多(2,679隻次),此區黑面琵鷺則有265隻次。C區(西堤北半邊水域)鳥類數量是三區中最少的(7,293隻次),以琵嘴鴨數量最多(4,205隻次),鸕鶿居次(2,003隻次),黑面琵鷺則有47隻次。

從統計看出,5月至9月中旬的鳥況很差,指標鳥種幾乎僅見已是留鳥的長腳鷸(高蹺鴴)。10月後鳥種與隻數明顯增加,顯示冬候鳥或過境鳥隨著東北季風增強陸續蒞臨鰲鼓濕地。一年中以11月記錄到的鳥類數量最多,共有21,981隻次,佔全年監測調查數量(46,931隻次)的46.8%。

回顧2013年監測資料,2013年以B區的鳥類總隻次(30005)最多,A區總隻次(8380)居次,C區總隻次(8380)最少。同樣10月後鳥種與隻數明顯增加,並以11月記錄到的鳥類數量最多。

 


接下來看

2014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巡守濕地紀錄分析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負有不定時義務巡守濕地的責任,巡守主要內容有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垃圾、通報違法捕魚以及拍攝濕地生態與景觀影像(若有攝影器材的話)等。2014年有效巡守資料共668筆,巡守路線共分為五段,包含南堤防汛道路、西堤防汛道路、北堤防汛道路、東石農場北側(觀海樓側)和東石農場南側(滯洪池側)。從統計可看出解說員以防汛道路為主要巡守路線,因為這也是導覽解說必經路線。其中以南堤防汛道路巡守次數最多共553筆,西堤防汛道路巡守次數482筆居次。不過解說員不是每次僅巡查單一路線,既然前來巡守了,多半會一次巡查多條路線。依照巡守路線模式統計,巡守全部防汛道路(即包含南堤、西堤和北堤)的次數(404次)佔各巡守路線組合約60.5%,其次為僅巡守南堤防汛道路之路線77次,佔約11.5%。 



巡守經過路線分析圖

巡守路線組合模式分析圖

解說員於巡查時會記錄現場看到的狀況,狀況型態分為九種,分別為無狀況、有人下網捕魚,有人釣魚,有小垃圾(瓶罐、紙屑、菸蒂、菸盒等等)、有多種垃圾、有鳥網及陷阱、賞鳥干擾(如丟石、放炮或威嚇等等)、盜採植物及其他,實際狀況紀錄顯示縱使有告示牌,仍有人捕魚且不聽勸告還反嗆,解說員只好私下報警處理。此外在巡守時亦發現幾處被放置漁網,可見仍有人私下偷捕魚;另外發現有遊客群撒米粒作法,疑似宗教儀式,經勸導後停止;亦有幾位遊客亂丟垃圾甚至踏入水域環境,經勸導後改善。整體來說無狀況共有540筆,佔約79.4%,其次為有小垃圾共73筆(10.7%),若與102年調查紀錄比對,今年巡守時無狀況紀錄次數比例79%稍高於102年的72%,顯示遊客在鰲鼓濕地之遊憩行為素養有更好一些。

巡守狀況分析圖

解說員於巡守時除了記錄現場狀況外,也記錄處理情形,處理情形列七種,分別為無狀況處理、勸導有接受、勸導不聽但未通知農場辦公室、勸導不聽但通知農場辦公室(或警方)處理、撿拾垃圾、拆除和其他。實際處理情形記錄75筆為撿拾垃圾,23筆為勸導有接受,其餘為其他狀況。而有幾件勸導情形不甚理想,有些釣客經勸導後暫收魚竿,待解說員轉身後便又繼續釣魚;更有幾件是公然放漁網,被解說員勸導後卻大聲反嗆,解說員只好另行報警處理。


巡守狀況處理分析圖

 

底下是監測分工及各式調查表格,敬請指教:

 

2015年開始就要全年度進行指標動物資源監測調查工作

 


巡守濕地記錄表

 

家燕夜棲調查記錄表

 

高頭蝠調查記錄表

 

指標鳥種群集計數記錄表

 

鳥類穿越線調查記錄表

鰲鼓濕地有豐富的人文色彩、產業特色、地景變化及生態資源,更有一群兢兢業業、愛護鄉土與努力實踐生態旅遊理念的善良居民,這樣的在地居民參與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值得大家支持鼓勵。期待您以實際行動到訪,歡迎跟單一窗口預約導覽解說、中晚用餐、休閒魚塭體驗、早期漁具展示解說、自行車租賃、散客高鐵接駁等服務,請撥手機:0975-922678

如您有任何指教或回應,請點進文章末右下方之「給個留言」,讓更多人參考、學習,謝謝。

延伸閱讀

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而進行資源監測的典型案例—2014鰲鼓社區家燕監測調查統計(影片與相片)

本部落格「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7 則留言

  1. 賴老師,你好: 

    非常感謝你的分享,每次讀到你分享的內容,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的確,生態旅遊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為社區的百姓帶來福音,改善其生活條件;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則毫無疑問是開展生態旅遊所需的最為基本的條件。然而,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保護行動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特別是涉及到平衡社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時候,往往很多社區在得到了經濟利益後,就逐步淡化甚至遺忘了對周邊自然環境的保護,忘記了這些經濟利益事實上從哪來,而去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知其所以”我以為這句話是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的一切保護行動的精髓與關鍵所在,需要也非常必要讓百姓切實的意識到,自然資源對他們的重要性與意義,讓他們清楚的意識到,環境才是財富的根源。 

    照片與視頻資料一直以來都是最好的宣傳素材。我個人以為,在美麗的動植物照片之外,若能加入一些關於監測巡護隊員平日辛勤工作的影像資料,將更有助於加強宣傳效果:一來能使隊員有足夠的使命感和工作的成就感,二來能使訪客除了能瞭解美麗的自然環境,還能看到環境保護工作的艱辛,感受到保護成果的來之不易,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宣傳的感染力。 

    這僅為我個人的感想,謝謝。

  2. 感謝您之前精彩翔實的講課,奠定解說員紮實基礎,並制訂鳥類群集計數監測辦法,讓大家有所依循,才逐步發展到目前規模,謝謝您為整個輔導的貢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