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在生態保育與社區福祉,遊客對旅遊地的野生物除了欣賞,還要理解與愛護,也要有對環境友善及造福社區的作為,這樣才是基本的生態旅遊方式。而除了遊客的表現,也得看產業鏈中的業者表現,生態旅遊地的社區業者,則是最重要的操作者,除了藉生態旅遊帶來經濟收益外,也是在地環境資源第一線的守護者,如果少了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資源的守護,那樣的生態旅遊是不完善的。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於 2012-2014 年委託生態旅遊專業輔導團隊(野FUN生態實業公司)培力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的港口、鰲鼓、四股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當時就建立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負有二項基本義務的制度,即每年無償巡守濕地(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垃圾、通報違法事件、通報傷鳥死鳥、通報緊急事件……)與監測生態旅遊資源,加上每年達成在職訓練的時數(2013-2015 年是 30 小時,2016 起改為 15 小時,2019 年起改為 10 小時,隨著專業程度提升,在職訓練時數遞減,目前就維持 10 小時),以及沒有違反解說服務相關管理規範(如同一解說員不分年度累計被客訴 2 次成立,則立即解除該解說員資格),才能保有次年繼續擔任解說員的資格,這是目前我所知臺灣社區解說員最嚴格的退場機制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資源巡守路線與核心物種監測點位

要強調的,他們十一年來進行的環境巡守與自然資源監測完全沒有任何津貼與便當,純粹就是義務無償的自我奉獻,這跟一些社區有公部門的計畫補助,巡守、監測是有津貼的工作而非義工,大大的不同,這也是我一直稱讚鰲鼓濕地解說團隊守護環境所付出的表現其原因之一。

在地解說員在 2012 年經過將近一年的嚴格訓練與組織後,就在 2012 年底開始義務巡守濕地,防止有人在「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盜漁及遊客不當行為。從 2013 年起則分組定期認真辛苦義務監測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指標物種(鳥、高頭蝠),一直到現在不曾間斷,這一做已經 11 年了。濕地環境巡守時間由各個解說員隨性安排,以自己有空的時間才執行。高頭蝠每月調查一次。濕地鳥類監測則分組輪流由原先的每半個月一次自 2021 年起改為每月一次進行,每一組每一季輪到一次, 一年各出動 4 次。雖然在地人監測調查物種的專業度與嚴謹度不若學術單位或專業生態團體的專家來得精確,但畢竟從一張白紙開始學習到現在可以全面監測主要物種,已經是非常不簡單的成長。而提供濕地現場環境與生物資料給管理單位作為經營管理決策與措施的參考,也是對主管機關長年陪伴、培力、行銷宣傳最好的回饋。他們的學習精神與配合度絕對值得讚賞!

這種在地解說員無償(沒有公部門經費提供便當與任何補貼)對環境守護與生態保育的辛勞奉獻,在台灣或全世界生態旅遊社區的經營參與上實在具有重大的示範意義。我覺得社區發展所謂「生態旅遊」,若只是拿環境資源作為吸引遊客的賣點,卻沒有對環境付出些守護的心力,也沒對社區非業者、弱勢者給予公益回饋,這實在不能稱為「生態旅遊」。所以我也期盼並一直鼓勵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地解說團隊持續堅持濕地環境巡守與資源監測的義務,創造全世界生態旅遊社區貢獻生態保育的典範,也是濕地資源明智利用的好案例之一。

除了在地人的表現,在只有三年的專案計畫結束後沒有外來輔導團隊協助、沒有其他計畫經費支應給社區下,主管機關(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不離不棄的長期陪伴、督導也是地方能持續維持初衷很重要的因素。在之前 2012 至 2014 年的專業輔導團隊離場後(輔導團隊承諾地方只要在地社區夥伴不斷優異表現,輔導團隊就「終身保固」,持續關心與提供諮商),主管機關在歷任(廖一光、黃妙修)、現任(張岱)分署長支持下,至今仍指派專人負責在地生態旅遊團隊事務的聯繫協調及成員考核,並定期三個月召開一次「公眾論壇」(共識會議),由嘉義分署各級長官主持,在下班後的晚間與在地居民直接溝通並議定相關制度,讓當初建立的各項經營管理制度與溝通機制可以延續至今不墜。因歷經多年,營運與財務徵信等一切制度皆執行順暢與純熟,召開會議協調與討論需求減少,因此從2024年起,「公眾論壇」(共識會議)改為每四個月召開一次。

當然也要感謝 2015 年起台北市野鳥學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客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團隊接手義務協助巡守與生態旅遊動物資源監測調查的相關行政工作,回收資料、核對內容、登錄巡守及監測次數,篩選出有誤或是資料不清的資料,以及鍵入相關資料,並從 2016 年起接手資料統計分析工作(2015 年資料仍由原輔導團隊統計分析)。

無論是 2013 年至 2015 年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陸曉筠老師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許富雄老師大力協助統計分析,或台北鳥會駐旅客服務中心團隊接手此項工作,他們義務統計分析巡守與監測資料都是為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的長遠發展,也是因為敬佩在地鄉親願意投注心力學習及實踐生態旅遊資源管理層面的理論與實務。大家同心協力,就是要讓鰲鼓濕地周邊社區的生態旅遊永續發展,在地居民的生計可以與濕地生態共存共榮。

從2013年至2023年,11年來鰲鼓濕地周邊社區居民組成的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因為有以下不間斷的表現,樹立了臺灣生態旅遊社區回饋環境與社區公益的標竿案例:

一、長年義務(無償)巡守濕地環境,維護生態與遊憩服務環境。(盡到生態旅遊業者回饋環境公益之責任)

二、長年義務(無償)監測生態旅遊資源。(盡到生態旅遊業者回饋環境公益之責任)

三、也許是唯一黑面琵鷺停棲的濕地中由在地居民團隊長年義務(無償)監測與記錄有環誌的黑面琵鷺,並上傳到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標記黑面琵鷺資訊系統」。(盡到生態旅遊業者回饋環境公益之責任)

四、長年提撥社區公益回饋金,造福在地非業者住民。(盡到生態旅遊業者回饋社區公益之責任)

五、生意輪流,不獨厚某業者(含解說員),生態旅遊商機公平分享。

六、長年維持單一窗口機制,財務透明公開,生態旅遊策略聯盟穩定運作。

七、也許是唯一長年公布生態旅遊環境巡守與自然資源監測結果統計分析的社區。

到鰲鼓濕地旅遊時,賞景、觀鳥、吃海鮮、看居民蔡金露早期農漁具草根博物館展示與解說,多在當地消費,購買當地農漁產品,接受在地解說員的導覽與環境解說服務,提升當地居民經濟收益,並增進環境保育或社區公益回饋金的累積,就是對在地社區發展生態旅遊、保護環境資源、貢獻生態保育、傳承地方文化、回饋社區公益等表現最好的鼓勵與支持也請大家多多幫忙宣傳。

歡迎洽詢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執行長蔡淑麗小姐 0975-922678

 

以下是台北鳥會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客服務中心團隊整理並撰寫的「2023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歡迎參閱。


2023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台北市野鳥學會駐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團隊製作

2024/04

前言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服務團隊(以下稱解說團隊)是由鰲鼓濕地周邊社區(港口社區、鰲鼓社區、四股社區)的在地居民組成,經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近一年密集、嚴格的培訓之後,於2013年2月1日認證成立。解說員除了執行收費帶團賞鳥與賞景的導覽解說服務外,更身負濕地環境巡守與自然資源監測兩項基本義務:目前是每位解說員每年12月底前應接受複訓10小時以上,自然資源監測至少4次,濕地環境巡守至少12次(每月至少1次),解說服勤不得同時列為巡守或監測時間,始得保有次年度解說員資格。

濕地環境巡守主要是在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或通報)遊客不當行為(如亂丟菸蒂與果皮紙屑、大聲喧鬧、干擾鳥類、進入水域……)、撿拾小型垃圾、通報違法捕魚及其他特殊事項(如水位過高、污染、防風林火災、死魚群、傷鳥、死鳥……),以及攝影記錄濕地生態與景觀等。巡守路線包含北堤防汛道路、西堤防汛道路、南堤防汛道路、東石農場北側及東石農場南側等五條巡守路線,解說員不定期於自選樣線進行巡守。

自然資源監測的項目分為: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港口社區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以及濕地鳥類調查。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由居住於鰲鼓社區的林韋秀、黃月英及黃錦麗解說員輪流負責調查;高頭蝠定點調查分別由港口社區的丁振管解說員,以及四股社區的蔡淑麗解說員進行調查;濕地鳥類調查則由全體解說員分組進行,各組別及名單依筆畫姓名分別為四股社區組的林建佑、陳文賢、蔡秋萍及蔡淑麗;港口社區組的丁振管、王美錦、柯孟稘、黃錦雲及鰲鼓社區組的林韋秀、黃月英、黃錦麗、蔡金露。台北市野鳥學會駐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團隊(以下稱駐館團隊)也於濕地鳥類調查的同時,進行觀海樓樣線之鳥調,除濕地外,亦查看非濕地區域的鳥況(陸鳥)。

此濕地巡守與各項生態監測資料的融合,不但有助於園區內生物資料的建置,更可精進解說內容、提升解說服務品質,並提供給園區主管單位在經營管理決策與做法上的參考。

表一為解說團隊各解說員於2020至2023年進行巡守和監測的合計次數。

以下內容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2023年自然資源監測與環境巡守結果的統計與分析。

壹、2023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統計分析

家燕在台灣有著夏候鳥、冬候鳥及過境鳥三種遷留狀態,從過往的監測統計可以得知,於鰲鼓社區群集夜棲的家燕主要以夏候鳥為主。2023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點調查記錄103筆資料,調查期程自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由解說員於夜晚時家燕停棲在電線上休息時以計數器計算。

由圖一可知,鰲鼓社區今年於1月初開始記錄到400多隻的家燕,自1月至2月中旬,家燕族群數量約莫維持在三、四百隻的水準,並於2月下旬開始逐步上升,期間可觀察到族群數量有數個低谷出現,推測均與調查當日的天候有關。家燕數量於3月20日首度突破千隻,此後族群量快速攀升,並於4月27日達到本年度族群最大數量(1,986)。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僅調查到160隻家燕,數量為全年度最低,可能原因為當日適逢鄰近的副瀨村神明至鰲鼓村遶境,村莊內燃放大量鞭炮,故家燕族群受到鞭炮聲干擾而暫時躲避有關。5月下旬後,族群數量明顯開始下降,至6月中旬僅餘400多隻,此時正逢鰲鼓村宗教盛事熱鬧時節,故可能因此對家燕族群造成干擾。在7月至9月間,有杜蘇芮颱風、卡奴颱風及海葵颱風連續侵襲,家燕族群數量亦有所波動,但大致仍維持在500至1000隻間。解說員於10月26日調查到本年度的第二個族群高峰(1,435),並且在12月底前均維持在千隻以上的家燕數量。

從資料得知,於2019年至2023年間在冬季(11-12月)均有調查到家燕族群,但由於家燕在台灣地區的遷留狀態較為複雜,冬季出現在鰲鼓地區的家燕個體究竟是過境族群亦或度冬族群,仍須仰賴長期觀察或專題研究方能釐清。整體而言,今年鰲鼓家燕的最大族群量與2019及2020年(1,960、1,950)相近,且略高於去年的最大族群量(1,650)。

分析過往調查資料(表二)可知,年度最大量由2013年至2023年分別為8,500、5,200、3,100、2,335、1,800、3,100、1,960、1,950、3,576、1,650、1,986隻。與數量較多的2013及2014年相較,在2020年之前,家燕族群大致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年度最大量雖於2021年重新上升,但隔年2022年的年度最大量又再度降至谷底,而今年2023年稍有回升。整體而言,近幾年鰲鼓家燕族群的數量呈現較不穩定的波動,究竟是否由於特定因素影響,或是受到人為干擾,須合併其他環境因子進行研究後,方能釐清。

月份間的族群量變化,因各年度調查頻度不同,因此採用平均數量來比較,除2015年與2018年受到颱風與熱帶低氣壓影響,導致家燕數量下降外,其他年度皆以8月為最大平均值(圖二)。由目前資料來看,家燕族群量由2013至2022年大致呈現下降趨勢,僅於2018年及2021年稍有上升,除應設法尋找是否有潛在不利家燕繁殖的因素存在外,亦需要更長期的監測方能呈現族群整體變化趨勢。

 

 

貳、2023年港口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統計分析

高頭蝠(Scotophilus kuhlii)分別在港口村港口社區及鰲鼓村四股社區都有白天棲息處,解說員在黃昏時刻高頭蝠從日棲樹梢葉叢間逐一飛出時,以兩支計數器計算。一支計算飛出量,一支計算臨時飛回量,將飛出量減去飛回量即為當日數量。調查時間為傍晚6點半至7點半左右,冬季日落較早,調查時間為傍晚5點半至6點半左右。以下分別分析兩社區2023年之調查資料。(2014-2023年之調查資料請參見表二及表三)

2023年1至7月,港口社區原調查點皆無高頭蝠日棲紀錄,但港口村傍晚時分可見高頭蝠出沒,表示高頭蝠似仍棲於村內。8月份調查員丁振管調整調查點位,移動至原調查點附近之港口村60-2號旁華盛頓椰子,成功調查到本年度最大量452隻高頭蝠棲息,並在爾後調查中持續記錄到蝙蝠族群。四股社區於1月份就有第一筆紀錄,推測為留在四股度冬的族群。5月開始逐漸增加,於7月記錄到本年度最大量2,283隻,5月至8月的高頭蝠記錄隻數都超越1,000或維持相近數量。10月天氣轉涼,依然有少量紀錄(圖三)。

檢視2014至2023年調查資料,港口社區的高頭蝠皆以5至9月為出現高峰期,在族群量較多的2015至2019年,皆有明顯突出峰型。但在2020至2022年相較,高頭蝠族群量有明顯下降趨勢。而本年度8月調查員更改調查點後,便成功發現遷移棲點的高頭蝠族群,且調查到的族群最大量皆大於2020至2022年。推測棲息點改變及影響族群量變化的原因,可能為港口社區的原調查棲點劣化或有其他不利棲息的因素,造成高頭蝠不願回原棲點。調查員未來可持續於港口社區執行蝙蝠調查與觀察,或如四股社區2018年進行棲地營造,植樹(如蒲葵、華盛頓椰子)提供適合高頭蝠的
日棲點,以吸引離開的高頭蝠族群再回到港口社區(圖四)。

分析四股社區歷年高頭蝠調查資料,如同港口社區的高頭蝠族群趨勢,有明顯突出峰型。高頭蝠族群以5至9月出現高峰期,本年度最高峰落於7月,檢視歷年資料可發現四股社區2019至2023年的族群最大量皆穩定落於2,000餘隻,顯示四股社區內的高頭蝠族群量已趨於穩定(圖五)。

 

 

 

 

 

參、2023年鰲鼓濕地鳥類調查統計分析

鰲鼓濕地鳥類調查方法,是調查人員沿著樣線以肉眼與望遠鏡計數所見之鳥種及數量。樣線共分為三條,分別為北、西、南堤水域樣線、鰲鼓農場水池樣線及觀海樓樣線,其中北、西、南堤水域樣線及鰲鼓農場水池樣線由解說團隊調查,觀海樓樣線則由駐館團隊當日值勤的觀海樓服務人員調查(圖六)。解說團隊解說員分成四股社區組、港口社區組和鰲鼓社區組三個組別,輪流進行每月一次的鳥類調查,每一組每季輪一次。2023年共進行了12次的鳥類調查(表五)。

2023年共記錄到26科76種鳥類,比2022年記錄到的24科73種多了2科、3種鳥類。物種實際變動如下:

  • 2022年有、但2023年無調查到之鳥種為:白眉鴨、赤膀鴨、白眼潛鴨、斑背潛鴨、大冠鷲、鷗嘴燕鷗、白腰鵲鴝,共7種。
  • 2022年無、但2023年有調查到之鳥種為:綠簑鷺、魚鷹、緋秧雞、灰斑鴴、鐵嘴鴴、翻石鷸、尖尾濱鷸、番鵑、灰沙燕、灰頭椋鳥,共10種。科別為杜鵑科、鶚科,共2科。

調查到的所有鳥種中,保育類物種有:一級保育類黑面琵鷺;二級保育類白琵鷺、魚鷹、黑翅鳶、東方澤鵟、小燕鷗;三級保育類白腰杓鷸(大杓鷸)、紅胸濱鷸、紅尾伯勞。

一、重點鳥種

針對鰲鼓濕地的重點鳥種:黑面琵鷺、埃及聖䴉、黑翅長腳鷸(高蹺鴴)、反嘴長腳鷸(反嘴鴴)、白腰杓鷸(大杓鷸)、鸕鷀、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和鳳頭潛鴨進行數量分析,每種物種皆以各月份單次調查族群最大量作為比較基準(表六)。

族群量以鸕鷀的6,282隻最多、琵嘴鴨的1,655隻次之,其中鸕鷀的全年加總量佔重點鳥種的63.5%;分布月份最多的為黑翅長腳鷸、反嘴長腳鷸和鸕鷀,其中鸕鷀為冬候鳥,但夏季仍可觀測到鸕鷀,推測應為受傷或未有繁殖壓力的亞成鳥個體滯留於鰲鼓濕地。

鰲鼓濕地的雁鴨科鳥類以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及鳳頭潛鴨為主,此四種雁鴨科鳥類的數量佔重點族群24.1%。其中,又以琵嘴鴨的數量顯著高於其他物種(17.2%),但其族群波動趨勢仍與赤頸鴨(4.1%)、尖尾鴨(1.2%)及鳳頭潛鴨(1.6%)相似(圖七)。

長腳鹬科的黑翅長腳鷸為全年皆可見之鳥類,2023年鳥類調查中僅9月無調查到,其中以5月的205隻及6月的192隻為數量第一高和第二高的月份;而冬候鳥反嘴長腳鷸於2023年僅於9月未調查到,而6月份的401隻更為歷年調查中的最高紀錄,推測可能與氣候變化或適逢其過境期有關(圖八)。

鷸科的白腰杓鷸為冬候鳥,覓食地點為灘地或沙灘,在鰲鼓濕地主要於三號賞鳥亭與觀海樓之間的水域棲息。2023年調查僅4月、6月、11月、及12月觀察到(圖九),與往年候鳥季皆可觀察到的狀況有所不同。

䴉科的重點鳥種分別為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與外來入侵種的埃及聖䴉。鰲鼓濕地每年冬季皆有穩定的黑面琵鷺族群來此度冬,2023年於9、10月未調查到黑面琵鷺(圖十),年度最大值為11月的578隻,也為鰲鼓濕地歷年最高紀錄(圖十一)。

 

埃及聖䴉為外來入侵種,2023年僅於1、10、11月調查到零星個體,全年加總共13隻,與往年相比明顯降低(圖十二),推測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2021、2022年進行移除計畫有關。

二、綜合比較所有記錄到的鳥種

每種鳥種取月單次調查族群最大量作為代表。依鳥種習性區分為游禽、涉禽及林禽三大類:游禽指腳上有蹼的善泳鳥類,如雁形目、潛鳥目、鸊鷉目、鸌形目及鷗科;涉禽指長腳的涉水鳥類,如鴴形目(鷗科除外)、鸛形目、鵜形目及鶴形目鳥類;林禽則泛指其他鳥類。

游禽共4科15種,其中包含保育等級II的小燕鷗(表七)。游禽當中族群量前五名依序排列為:鸕鷀6,282隻佔60%、琵嘴鴨1,655隻佔16%、紅嘴鷗572隻佔6%、赤頸鴨436隻佔4%、黑腹燕鷗380隻佔4%,此五種鳥類數量佔所有游禽族群量的89%(圖十三)。對照2020至2023年調查資料,游禽前五名鳥種有些微更動,且紅嘴鷗與黑腹燕鷗初次登上前五名鳥種(圖十四)。

 

涉禽共有6科35種,其中保育類有4種(表八),分別為一級保育類黑面琵鷺;二級保育類白琵鷺;三級保育類白腰杓鷸。涉禽中族群量前五名依序為:大白鷺726隻佔19%、黑面琵鷺578隻佔15%、小環頸鴴450隻佔12%、反嘴長腳鷸410隻佔11%、小白鷺338隻佔9%。此五種鳥類數量佔所有涉禽族群量的65%(圖十五),且五種鳥類的數量皆為歷年調查到的最高數量。與2020-2023年的調查資料相比,涉禽前五名的鳥種與數量皆有所異動(圖十六),其中黑面琵鷺、小環頸鴴及反嘴長腳鷸為初次登上前五名。

 

林禽共有16科26種,其中保育類有4種(表九),分別為二級保育類的魚鷹、黑翅鳶、東方澤鵟;三級保育類的紅尾伯勞。林禽中族群量前五名依序排列為:麻雀261隻佔25%、斑文鳥160隻佔15%、紅鳩146隻佔14%、白尾八哥118隻佔11%、洋燕61隻6%。此五種鳥類數量佔所有林禽族群量的72%(圖十七)。與2020至2023年調查資料相比,林禽前五名的鳥種與數量皆有所異動(圖十八)。

 

 

以鳥種多樣性來看,鳥種最多的為涉禽35種;其次為林禽26種;最少的為游禽15種。

 

 

 

 

 

肆、2023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環境巡守紀錄統計分析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自2012年開始進行無償巡守園區環境,巡守主要內容是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或通報)遊客不當行為(如亂丟菸蒂與果皮紙屑、大聲喧鬧、干擾鳥類、進入水域…)、撿拾小型垃圾、通報違法捕魚及其他特殊事項(如水位過高、污染、防風林火災、死魚群、傷鳥、死鳥…),以及攝影記錄濕地生態與景觀等。

2023年巡守紀錄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共176筆有效紀錄,巡守路線分為五段,包含南堤防汛道路、西堤防汛道路、北堤防汛道路、東石農場北側(觀海樓側)和東石農場南側(滯洪池側)。從統計可看出解說員以防汛道路為主要巡守路線,可能因為這是導覽解說必經路線,其中又以南堤防汛道路巡守次數最多,共150筆(約34%),西堤防汛道路巡守次數146筆居次(約33%),其餘分別為北堤防汛道路132筆(約30%)、東石農場北側6筆(約1%)與東石農場南側7筆(約2%),詳見表十與圖十九,歷年巡守次數比較則詳見圖二十。

整體而言,解說員進行濕地巡守選擇的路線,多以複合式的路線為主,較少選擇單一路線進行,其中又以遊客出入最頻繁的全程防汛道路(即南堤、西堤和北堤)的 118次為最多(約67%),詳見表十一與圖二十一。

 

 

 

 

巡守員於巡查時記錄現場看到之狀況,記錄型態分為九種,分別為無狀況、有人下網捕魚、有人釣魚、有小垃圾(瓶罐、紙屑、菸蒂、菸盒等)、有多種垃圾、有鳥網及陷阱、賞鳥干擾(如丟石、放炮、威嚇等)、盜採植物及其他。2023年巡守之現場以無狀況71%(125筆)佔最多、其次是有小垃圾(30筆)為次多,其他數量較少的狀況請參照表十二、圖二十二。

除小垃圾外,另有「盜取植物」3筆,由蔡金露解說員記錄相關內容。「其他」狀況共9筆紀錄,其中5筆由解說員黃月英記錄,內容主要為有鳥類被漁網、魚線纏住或是發現鳥類屍體;有2筆分別由黃月英、蔡金露解說員記錄,內容為環境清潔問題或有展板掉落等。另有2筆並未敘述相關內容。

 

 

巡守員同時記錄現場有狀況時的處理情形,處理方式分為七種,分別為無須處理、勸導有接受、勸導不聽但未通知農場辦公室、勸導不聽但通知農場辦公室處理、撿拾垃圾、拆除及其他。在有處理之紀錄中(共50次),大多為撿拾垃圾。而在處理項目中,規勸有接受(9筆),由蔡金露解說員記錄,內容包含勸導盜採植物、非法釣魚及捕魚者等。根據紀錄,最多筆處理項目為撿拾垃圾(29筆),垃圾內容包含保麗龍、寶特瓶與紙袋等(表十三、圖二十四)。另外,記錄為「其他」處理共12筆,其中5筆由解說員黃月英記錄,內容為發現鳥類被漁網、魚線纏住或是發現鳥類屍體,由黃月英通知相關單位處理;有1筆由林韋秀解說員記錄濕地有大量死魚,影響遊客觀感;有3筆關於環境清潔問題或器材須維修等,分別由解說員黃月英、林韋秀記錄,並通知相關單位處理;有1筆資料為天氣變化的紀錄;最後有2筆項目並未敘明內容。

 

延伸閱讀

2022 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21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20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9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8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7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6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指標動物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3-2015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指標動物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而進行資源監測的典型案例—2014鰲鼓濕地巡守與指標物種監測分析

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而進行資源監測的典型案例—2014鰲鼓社區家燕監測調查統計(影片與相片)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1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2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3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4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5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6網頁

生態旅遊的外在與內涵

怎樣的遊程可以稱為生態旅遊遊程

改變,從生態旅遊培力開始—鰲鼓濕地鄉親成長與改變的告白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推展輔導計畫的執行成效

2014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滿意度調查分析

2013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滿意度調查結果

2014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產值統計

201302~201402鰲鼓濕地生態旅遊產值統計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單一窗口策略聯盟成立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單一服務窗口與回饋環境公益機制

本部落格「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生態保育」、「導覽解說」、「旅遊地經營管理」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