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在生態保育與社區福祉,遊客對野生物除了欣賞,還要理解與愛護,也要有對環境友善及造福社區的行為舉止,這樣才是基本的生態旅遊方式。而除了遊客的表現外,也得看產業鏈中的業者表現,生態旅遊地的社區業者,更是最重要的操作者,除了藉生態旅遊帶來經濟收益外,也是在地環境資源第一線的守護者,如果少了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資源的守護,那樣的生態旅遊是不完善的。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於2012-2014年聘請專業輔導團隊(野FUN生態實業公司)輔導陪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的港口、鰲鼓、四股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當時就建立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負有二項基本義務的制度,即每年無償巡守濕地(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垃圾、通報違法捕魚)及監測生態旅遊資源,加上每年達成在職訓練的時數(2013-2015年是30小時,2016起改為15小時,2019年改為10小時),才能保有次年繼續擔任解說員的資格。

在地解說員在2012年經過將近一年的訓練與組織後,就在2012年底開始義務巡守濕地防止有人在「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盜漁。從2013年起則定期分組認真辛苦義務監測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指標物種(鳥、高頭蝠),一直到現在不間斷,已經超過7年了。濕地巡守時間由各個解說員隨性安排,以自己有空的時間才執行。指標物種監測則平均半個月一次分組輪流進行。雖然在地人監測調查物種的專業度與嚴謹度不若學術單位或專業生態團體的專家來得好,但畢竟從一張白紙開始學習到現在可以全面監測主要物種,已經是非常不簡單的成長,對提供管理單位有關生物資料作為經營管理決策參考也具貢獻,他們的學習精神與配合度絕對值得讚賞! 

註:王美錦、林建佑自2020年1月起加入巡守與監測陣容
這種在地解說員對環境守護與生態保育無償的辛勞奉獻,在台灣或全世界生態旅遊社區的經營參與上實在具有重大示範意義,所以我也期盼並一直鼓勵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地解說團隊持續堅持濕地資源巡守與監測義務,創造全世界生態旅遊社區貢獻生態保育的典範案例 

除了在地人的表現,主管單位不離不棄的長期陪伴也是地方能持續維持初衷很重要的因素。在之前2012至2014年的專業輔導團隊離場後(其實輔導團隊承諾地方只要不斷優異表現,就「終身保固」),主管機關嘉義林區管理處在歷、現任處長支持下,至今持續指派專人負責在地生態旅遊團隊事務的聯繫協調及成員考核,並定期三個月召開一次「公眾論壇」(共識會議),由嘉義林管處各級長官輪流主持,在下班後的晚間與在地居民直接溝通並議定相關制度,讓當年建立的各項執行與溝通機制可以延續至今不墜。

當然也要感謝2015年起台北市野鳥學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客服務中心(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團隊接手協助巡守與生態旅遊動物資源監測調查的相關行政工作,包括排定與提醒解說員監測時間、回收(催繳)資料、與繳交者核對調查表內容、登錄巡守及監測次數,以及鍵入巡守與監測調查資料,篩選出有誤或是資料不清的資料,並從2016年起進行資料統計分析(2015年資料仍由原輔導團隊統計分析)。 

旅客服務中心台北鳥會經營團隊在每三個月的公眾論壇(共識會議)都會協助提醒每個解說員已完成及欠缺的巡守及監測基本次數。每位解說員每年12月底前應接受嘉義林管處委託台北鳥會進行的在職訓練時數(2019年改為10小時),濕地巡守及環境監測25次以上(環境監測至少8次,非候鳥季(3至9月)每月巡守至少1次,候鳥季(10至12月)每月巡守至少2次,服勤不得同時列為巡守或監測時間),始得保有次年度解說員資格。此外,為了保持高度服務品質,如有同一解說員不分年度被客訴2次以上成立,則立即解除該解說員資格。 

無論是2013年至2015年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陸曉筠老師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許富雄老師大力協助統計分析,或旅客服務中心台北鳥會經營團隊接手此項工作,他們統計分析巡守與監測資料都是為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的長遠發展,也是因為敬佩在地鄉親願意投注心力學習及實踐生態旅遊資源管理層面的理論與實務。大家同心協力,就是要讓鰲鼓濕地周邊社區的生態旅遊永續發展,在地居民的生計可以與濕地生態共存共榮。 

到鰲鼓濕地旅遊時,看景、賞鳥、吃海鮮、體驗休閒漁塭(唯一推薦方舟休閒漁塭)、看居民蔡金露早期農漁具草根博物館展示與解說,多在當地消費,購買當地農特產品,接受在地解說員的導覽服務、環境解說,增進當地人經濟收益與保育公益回饋金的累積,是對當地人發展生態旅遊最好的鼓勵與支持。歡迎洽詢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執行長蔡淑麗小姐0975-922678。


 

底下是台北鳥會駐鰲鼓濕地森林園旅客服務中心團隊整理並撰寫的「2019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歡迎參閱。

—————————————————————————————————————————————

前言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服務團隊是由鰲鼓濕地周邊社區的在地居民組成,經由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培訓之後,於201321日認證成立。解說服務團隊的解說員除了進行付費帶團賞鳥解說的行程外,更身負兩項基本義務:每年須進行無償濕地巡守及環境監測合計36次以上,其中環境監測至少8次,帶團時不得同時列為巡守或監測時間,始得保有次年度解說員資格。

濕地巡守則主要是在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型垃圾、通報違法捕魚及其他特殊事項。巡守路線包含北堤防汛道路、西堤防汛道路、南堤防汛道路、東石農場北側及東石農場南側等五條巡守路線,解說員不定期於自選樣線上進行巡守。

環境監測的調查項目分為: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港口社區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以及濕地鳥類調查。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由居住於鰲鼓社區的林韋秀、黃月英及黃錦麗解說員輪流負責調查;高頭蝠定點調查分別由港口社區的丁振管、林火文解說員,以及四股社區的蔡淑麗解說員進行調查;濕地鳥類調查則由全體解說員分組進行,各組別及名單依筆畫姓名分別為四股社區組的林火文、林建佑、陳文賢、蔡秋萍及蔡淑麗;港口社區組的丁振管、王美錦、柯孟稘、黃錦雲、曾保德及蔡文章;鰲鼓社區組的林韋秀、黃月英、黃錦麗及蔡金露,除此之外四股社區林韋廷亦於人手不足時給予協助。台北鳥會駐館團隊也於濕地鳥類調查的同時,進行觀海樓樣線之鳥調,提供園區內非濕地區域的鳥況資料。此濕地巡守與各項生態監測資料的融合,不但有助於園區內生物資料的建置,提供濕地經營管理決策的參考,更可增進解說科學證據與實地觀察心得,提升解說服務品質。

以下內容為2019年之監測與濕地巡守結果及分析。

壹、2019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統計分析

在台灣,家燕有著夏候鳥、冬候鳥及過境鳥三種遷留形態,從過往的監測統計可以得知,於鰲鼓社區群集夜棲的家燕主要以夏候鳥為主。2019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點調查共記錄到75筆資料,調查記錄的時間從20192月到201912月,由解說員於家燕停棲在電線上休息時以計數器計算。

今年於23月間僅記錄到零星的家燕族群,直到三月下旬才出現較穩定的調查數量(數十隻),本情況與20172018年相似,顯示鰲鼓地區應無穩定的家燕度冬族群。而自424日起記錄到逾百隻家燕族群,4月下旬起家燕族群數量開始向上攀升,至822日記錄到今年度最大數量為1,960隻,當中應包含本年度出生的亞成鳥個體。自此日期後,家燕族群數量開始向下遞減,推測應為家燕族群開始南遷至度冬地所致。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相較,今年在1112月仍有調查到家燕族群,是否受到氣候變遷影響,仍須進行長期觀察(圖一)。整體而言,今年的家燕族群波動狀況與去年類似,以最大族群量來看,2019年的1,960隻略高於2017年的1,800隻,但低於2018年的3,100隻。

 

分析過往調查資料(表一),年度最大量由2013年至2019年分別為8,5005,2003,1002,3351,8003,1001960隻,與數量較多的20132014年相較,可見家燕族群呈現下降趨勢。而在月份間的族群量變化上,因各年度調查頻度不同,因此採用平均數量來做比較,除2015年與2018年受到颱風與熱帶低氣壓影響,導致家燕數量下降外,其他年度皆以8月份為最大平均值(圖二)。鰲鼓是家燕夏季繁殖的重要棲地,歷年皆有相當的族群量在此出現,由於2014年才開始使用計數器,由目前資料來看,家燕族群量由20132019年大致呈現下降趨勢,僅於2018年稍有上升,除應設法尋找是否有潛在不利家燕繁殖的因素存在外,亦需要更長期的監測方能呈現族群整體變化趨勢。

 

 

 

 

貳、2019年港口社區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統計分析

高頭蝠分別在港口村港口社區及鰲鼓村四股社區都有白天棲息處,解說員在黃昏時刻高頭蝠從棲息的華盛頓椰子樹梢葉叢間逐一飛出時,以兩支計數器計算,一支計算飛出量,一支計算臨時飛回量,將飛出量減去飛回量即為當日數量,調查時間為傍晚6點半至7點半左右,冬季日落較早,調查時間為傍晚5點半至6點半左右。以下分別分析兩社區2019年之調查資料。(2014-2019年之調查資料請參見表二及表三)

港口社區於3月份開始有紀錄,此後開始穩定增加,4月初已逾百隻,並於82日記錄到本年度最大量836隻,9月份仍維持一定數量,之後開始向下遞減,10月初後不到200隻,於11月初後降到數十隻,自12月後便未調查到高頭蝠個體。四股社區於2月份開始有第一筆紀錄,於24月上旬間皆維持150左右的數量,至4月下旬已超過500隻,此後數量持續增加,於714日記錄到本年度最大量1,944隻,此筆資料亦為2014年以來調查到的最高數量,此後於911月仍維持500隻以上,12月亦有200隻以上的紀錄(圖三)。

 

檢視資料較完整的20142019年,比較每月平均數量,各年間港口社區的高頭蝠皆以59月為出現高峰期,不同年間的分布型態略有差異,如2014年族群數量不大,高峰期每月平均數量僅600隻上下,無明顯峰型;而在族群量較多的20152019年,皆有明顯突出峰型,且以2017年高峰期較往年出現得早,資料詳見圖四及圖五。

另比較2019年港口社區及四股社區的高頭蝠之平均族群量,可發現港口社區族群於8月前大致呈現上升趨勢,並於九月後穩定下跌(圖四);而四股社區族群則於7月達到年度最高峰,九月份後開始下降,但由於缺乏八月份的調查資料,無法判斷七至八月間的族群變化趨勢(圖五)。



 

值得一提的是,除原先棲息於展示館前華盛頓椰子樹上的族群外,四股社區於20197月開始,記錄到四股社區抽水站前方的蒲葵樹上,亦有高頭蝠棲息,兩個調查點的族群量變化詳見圖六。由於目前抽水站前的高頭蝠調查僅有712月間的6筆資料,關於兩調查點間的高頭蝠數量是否有消長關係,以及是否影響港口社區高頭蝠數量,仍需仰賴更長期的監測數據方能解答。 

 

 

 

 

參、2019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調查統計分析

鰲鼓濕地鳥類調查方法,是調查人員沿著樣線以肉眼與望遠鏡計數所見之鳥種及數量。樣線共分為三條,分別為北、西、南堤水域樣線、鰲鼓農場水池樣線及觀海樓樣線,其中北、西、南堤水域樣線及鰲鼓農場水池樣線由鰲鼓濕地解說服務團隊調查,觀海樓樣線則由駐館團隊當日的觀海樓駐館人員調查。鰲鼓濕地解說服務團隊解說員分成四股社區組、港口社區組和鰲鼓社區三個組別,平均半個月一次輪流進行鳥類調查。2019排除2月份的春節連續假期,原定應進行23次調查,唯因8月份颱風來襲取消1次調查,故共進行了22次的鳥類調查(表四)。

2019年共記錄到2683種鳥類,比起2018年記錄到的2783種,在數量上少了1科、物種數相同。但經仔細查證, 2018年以前的鳥類調查皆將同一種的東方澤鵟和澤鵟分為兩物種紀錄,2019年則皆記錄為東方澤鵟,2018年記錄到之物種數應更正為82種,故二年資料相比,2019年比2018年多了1種物種。單以物種種類而言,有大幅度的變動:

ž   2018年調查到、2019年未調查到之鳥種為:紅頭潛鴨、綠簑鷺、反嘴鷸、黑嘴鷗、鳳頭燕鷗、金背鳩、小燕鷗、紅隼、白腰鵲鴝、赤腹鶇。

ž   2018年未調查到、2019年調查到之鳥種為:羅文鴨、葡萄胸鴨、斑背潛鴨、丹氏鸕鷀、魚鷹、白尾海鵰、黑腹濱鷸、裏海銀鷗、夜鷹、棕沙燕、黃尾鴝、灰背椋鳥。

調查到的所有鳥種中,保育類物種如下:一級保育類黑面琵鷺、白尾海鵰;二級保育類白琵鷺、魚鷹、黑翅鳶、東方澤鵟、大冠鷲;三級保育類大杓鷸、紅尾伯勞。

 

一、    重點鳥種:

針對鰲鼓濕地的重點鳥種:黑面琵鷺、埃及聖、高蹺鴴、反嘴鴴、大杓鷸、鸕鷀、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和鳳頭潛鴨進行數量分析,每種物種皆以各月份單次調查族群最大量作為比較基準(表五)。

族群量以鸕鷀的4,635隻最多、琵嘴鴨的2,540隻次之;出現頻度則為高蹺鴴和鸕鷀是全年皆有紀錄。其中鸕鷀為冬候鳥,推測應是受傷個體滯留於鰲鼓濕地,導致全年皆有其觀測紀錄。

 

鸕鷀為鰲鼓濕地2019年期間族群量最多之鳥種,且鸕鷀全年族群量約佔重點鳥種全年族群量的37.8%。在2018年的1月至3月及10月至12月為鸕鷀主要分布的月份,但4月至9月仍有鸕鷀個體被觀測到。據鰲鼓濕地解說服務團隊調查人員的紀錄,其為翅膀受傷無法北返之個體,但無法得知是否為2018年受傷之同一隻。

鰲鼓濕地的雁鴨科鳥類以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及鳳頭潛鴨為主,此四種雁鴨科鳥類的數量佔重點族群的一半,約52.0%。其中,又以琵嘴鴨的數量顯著高於其他物種(32.6%),但其族群波動趨勢仍與赤頸鴨、尖尾鴨及鳳頭潛鴨相似(圖七)。

 

 

長腳鹬科的高蹺鴴為全年皆可見之鳥類,僅在68月數量較少,與往年類似。與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團隊討論,今年鰲鼓濕地水位較以往高,有觀察到高蹺鴴會選擇較靠近木麻黃林(森林)邊緣的棲地,可能原因是此地對於涉禽較好站立,但因離防汛道路較遠不易觀察,除此之外,夏季為高蹺鴴繁殖高峰,因此也不易觀察到群聚之高蹺鴴;為冬候鳥的反嘴鴴則明顯於候鳥季監測到,月份為2019年的15月及1012月(圖八)。

 

鹬科的大杓鷸為冬候鳥,覓食地點為灘地或沙灘,在鰲鼓濕地主要於三號賞鳥亭與觀海樓之間的水域棲息。本年度僅在11月有監測到大杓鷸,其他月份則無紀錄(圖九)。依照2018年調查報告指出,大杓鷸能觀察之數量已較往年低,而2019年更是只有11月份記錄到大杓鷸。根據台北鳥會駐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團隊2019年每日鳥況調查得知,20191-12月皆有調查到大杓鷸,由於觀海樓駐館人員鳥類調查為全日調查,並無記錄鳥種出現之時間。由於解說員調查時段為早上8:00-11:30,合理推斷此時可能為退潮時間,因此大杓鷸可能會選擇此時間至外堤防覓食。除此之外,今年水位亦較往年高,推斷大杓鷸停棲位置為外堤不易觀察之位置。


 

科的重點鳥種分別為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與外來入侵種的埃及聖。因鰲鼓濕地每年冬季皆有穩定的黑面琵鷺族群來此度冬,綜合各月份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調查資料與20172018年類似,皆於15月及1012月調查到黑面琵鷺,但2019年數量最多的月份為11月的208隻個體,與201712月的237隻個體和201812月的228隻個體較為不同(圖十)。除了每月例行性調查外,鰲鼓濕地解說服務團隊於2017年開始協助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進行全球黑面琵鷺普查,解說團隊負責鰲鼓濕地(地區)黑面琵鷺計數,2019年全球普查時間為1/26-27


 

埃及聖為台灣目前相當嚴重的外來入侵鳥種,本年度報告除了呈現2019年資料之外,也加入20172018年的數量。2019年各月數量及族群波動與前二年類似,唯10月份數量高達282隻(圖十一),不排除其有冬天群聚之現象。

二、    綜合比較所有記錄到的鳥種:

每種鳥種取各月分單次調查族群最大量作為代表。依鳥種習性區分為游禽、涉禽及林禽三大類:游禽指腳上有蹼的善泳鳥類,如雁形目、潛鳥目、鸊鷉目、鸌形目及鷗科;涉禽指長腳的涉水鳥類,如鴴形目(鷗科除外)、鸛形目、鵜形目及鶴形目鳥類;林禽則泛指其他鳥類。

游禽共四科22(表六),族群量前五名依序排列為:鸕鷀4,635隻佔43%、琵嘴鴨2,540隻佔24%、尖尾鴨1,515隻佔14%、赤頸鴨862隻佔9%、鳳頭潛鴨276隻佔3%,此五種鳥類數量佔所有游禽族群量的93%(圖十二)。對照2017-2019年調查資料,發現游禽前五名鳥種及數量有些微更動(圖十三)。

 

涉禽共有633種(表七),其中保育類有3種,分別為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二級保育類的白琵鷺及三級保育類的大杓鷸。涉禽中族群量前五名依序為:大白鷺642隻佔18%、小白鷺486隻佔13%、蒼鷺419隻佔12%、夜鷺315隻佔9%及埃及聖282隻佔8%。此五種鳥類數量佔所有涉禽族群量的59%(圖十四)。與20172018年的調查資料相比,涉禽前五名的鳥種與數量皆有所異動(圖十五)。

 

林禽共有1628種(表八),其中保育類有5種,為一級保育類的白尾海鵰;二級保育類的魚鷹、黑翅鳶、東方澤鵟、大冠鷲。林禽中族群量前五名依序排列為:紅鳩183隻佔23%、洋燕92隻佔11%、麻雀87隻佔11%、珠頸斑鳩84隻佔10%、大卷尾628%。此五種鳥類數量佔所有林禽族群量的63%(圖十六)。與20172018年調查資料相比,林禽前五名的鳥種與數量皆有所異動(圖十七)。

 

各類群族群量豐富度以游禽最多、涉禽次之、最後為林禽(圖十八),其中游禽族群豐富度的前五名加總後,佔全部鳥種的66%。以鳥種多樣性來看,則以涉禽的33種最多、林禽29種次之、最後為游禽的22種。

 

肆、2019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巡守紀錄統計分析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自2012年開始進行園區之巡守,巡守主要內容有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垃圾、通報違法捕魚以及拍攝濕地生態與景觀影像等。2019年巡守紀錄自11日起至1231日止共385筆有效紀錄,巡守路線分為五段,包含南堤防汛道路、西堤防汛道路、北堤防汛道路、東石農場北側(觀海樓側)和東石農場南側(滯洪池側)。從統計可看出解說員以防汛道路為主要巡守路線,可能因為這是導覽解說必經路線,其中又以南堤防汛道路巡守次數最多,共349筆(約36%),西堤防汛道路巡守次數317筆居次(約33%),其餘分別為北堤防汛道路283筆(約29%)、東石農場北側3筆(約0%)與東石農場南側13筆(約1%),詳見表九與圖十九。與 20142018年相比,2018年南堤、西堤與北堤防汛道路的巡守次數較少,詳見圖二十。

整體而言,解說員進行濕地巡守選擇的路線,多以複合式的路線為主,較少選擇單一路線進行,其中又以遊客出入最頻繁的全程防汛道路(即南堤、西堤和北堤)的 275 次為最多(約69%),詳見表十與圖二十一。

巡守員於巡查時將現場發生之狀況做紀錄,紀錄型態分為九種,分別為:無狀況、有人下網捕魚、有人釣魚、有小垃圾(瓶罐、紙屑、菸蒂、菸盒等)、有多種垃圾、有鳥網及陷阱、賞鳥干擾(如丟石、放炮、威嚇等)、盜採植物及其他。2018年巡守之現場以無狀況75%266筆)佔最多(表十一、圖二十二),其他狀況與他年相比,發生狀況比例並無太大差異(圖二十三)。除了勘查濕地狀況外,解說員也於巡守同時記錄當下環境狀況或野生動物生態。


 

  

巡守員同時須記錄現場處理情形,紀錄型態分為七種,分別為無處理、勸導有接受、勸導不聽但未通知農場辦公室、勸導不聽但通知農場辦公室處理、撿拾垃圾、拆除及其他。在有處理之紀錄中(共78次),大多為撿拾垃圾與勸導有接受,可能與常發現濕地巡守路線有小型垃圾有關(表十二、圖二十四)。


 


伍、         建議

1.        部分鳥類的數量明顯低於往年,其中包含鸕鷀及琵嘴鴨。由於濕地水位較高,造成鳥類棲地選擇改變,以觀海樓調查資料可得知,今年鸕鷀較傾向棲息於觀海樓東側的木麻黃林。建議調查路線也可涵蓋入口意象到觀海樓間之水塘及觀海樓側濕地,以求周全。除此之外亦可選擇至制高點(例如堤防上)觀察,避免調查時視線受到地形阻擋。

2.        展示館四周蒲葵已逐漸長高、成熟,四股社區進行高頭蝠棲地營造相當成功。為避免低估高頭蝠數量,建議同時調查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前華盛頓椰子樹、展示館西側蒲葵,以及抽水站前蒲葵,方能掌握整體高頭蝠族群數量,且可知曉不同棲地間是否存在消長關係。若因調查人力不足難以進行,台北鳥會駐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團隊亦可派出人力支援。

3.        因社區保育高頭蝠不遺餘力,因此高頭蝠棲地明顯增加,為察看族群是否增長,或族群間是否具有消長關係,建議調查日期儘可能標準化(如依照表定每月116日黃昏,方能科學化掌握高頭蝠族群數量。

延伸閱讀

 

2023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20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8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7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

2016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指標動物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2013-2015年鰲鼓濕地巡守與生態旅遊指標動物資源監測調查結果分析報告

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而進行資源監測的典型案例—2014鰲鼓濕地巡守與指標物種監測分析

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而進行資源監測的典型案例—2014鰲鼓社區家燕監測調查統計(影片與相片)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1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2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3網頁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影片)-第4網

改變,從生態旅遊培力開始—鰲鼓濕地鄉親成長與改變的告白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推展輔導計畫的執行成效

2014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滿意度調查分析

2013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滿意度調查結果

2014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產值統計

201302~201402鰲鼓濕地生態旅遊產值統計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單一窗口策略聯盟成立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單一服務窗口與回饋環境公益機制

本部落格「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4 則留言

  1. 週邊社區民眾分享了(森林)自然生態服務價值的惠益後長期回饋這件事不是每個社區或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可是鰲鼓做到了。

    離開嘉義雖然已近3年了,但透過賴鵬智老師的分享,知道鰲鼓濕地的生態旅遊單一窗口仍持續運行得很好,尤其在鳥類監測上,且還能串接國際科普調查資料庫,成為國內標竿學習的對象,真的很感動。

    鰲鼓濕地的生態旅遊單一窗口有今天讓人驚艷的成效,依個人觀察(不ㄧ定對,純屬個人看法)有幾個關鍵:
    1、公部門願意資源投入專業培力、社區也願意參與
    2、協助跨社區的解說題材的盤點、解說能力提升、四季遊程的規劃、策略聯盟建立
    3、運作機制建置:而此機制需參與的社區民眾認同有共識、公開透明、彼此信任
    4、讓利、服務利他態度及回饋環境場域經營管理如監測與回饋社區
    5、莫忘初衷才能永續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