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生態旅遊時,我常以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及社區福祉四個要項來檢視行程或旅遊地所說的「生態旅遊」,當然裡面牽涉許多執行細節,全世界也沒有一個號稱「生態旅遊」的行程或旅遊景點可以百分百完全做到所有的理想與規範,也因此才會有認定尺度寬鬆或嚴謹的爭論。我是趨向比較嚴謹但又不要太苛求的態度來看待生態旅遊的操作,但也不能寬鬆到連前面四個要項都沒能符合其中一項(先不論操作細節到什麼程度)。
目前在台灣(或世界上)要有一個社區推展生態旅遊時,除了單一窗口、服務團隊(如住宿、餐飲、接駁、解說、工藝、展演、賣店、生產……)進行生態旅遊服務外,能做到資源巡守監測、在地業者收益回饋社區保育或公益的案例,真是少之又少,目前比較具體而且長達十年都沒有變質的,首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並曾由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老師長期陪伴的社頂部落,那是我最推崇的社區型生態旅遊地。
其他以生態旅遊名義發展的社區,不是環保作為不足,就是根本沒有關心自然生態,或是在地業者以清掃自己營業範圍的公共環境來回饋社區,這會讓社區非業者居民無感,或是認為這些清掃活動其實只是業者為了營造優質營業環境的自利行為,非關社區公益。
在檢視社區型生態旅遊地時,我會很在意在地業者是否有將部份現金收益轉為回饋社區保育或公益的作為。社區生態旅遊環境與資源必須靠業者與所有居民都能共同維護(例如不製造髒亂、不盜獵盜伐),才能持續吸引遊客前來旅遊,而觀光旅遊雖然帶來經濟收益,也會帶來汽車噪音、廢氣及非業者居民的生活受到干擾,因此,社區生態旅遊業者在收益中提撥一定比例的回饋金,作為對社區居民共同維護旅遊環境及資源的謝意,以及對社區居民生活造成干擾的歉意,也是業者實踐保護環境資源或回饋社區的責任。只是這一部分的表現,在台灣或世界上的案例少之又少。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於2012年委託野FUN生態實業公司輔導位於嘉義縣東石鄉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週邊社區發展生態旅遊,輔導團隊以全套的生態旅遊地營造方法培力在地居民經營知能,2013年2月1日成立園區生態旅遊解說服務團隊及單一窗口,並從那時開始,解說員所收取的解說費必須提繳回饋金。2013年11月起,有餐廳、休閒漁塭及早期農漁具草根博物館加入生態旅遊服務陣容,並開始繳交回饋金。再於2014年7月1日由解說團隊(16位解說員)、二家餐廳(阿梅、度輝伯)、一處社區導覽(港口社區)、一家休閒漁塭(方舟)、一家早期農漁具草根博物館(蔡金露)在嘉義林管處見證下成立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全部業者都在每筆營業收益中提撥回饋金到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回饋金專戶。單一窗口有一套極為細緻嚴謹的帳表,記錄每一家、每一位解說員每一筆生意的明細,包括日期、團名、遊客數(或餐廳桌數)、收入、回饋金額度,每個月底結帳一次公布帳表,帳務一清二楚。
因為鰲鼓濕地旅遊淡(4-9月)旺(10-3月)季生意差距極大,尤其該地是個開放場域,遊客與遊覽車可以長驅直入,看景賞鳥後就又立刻走人,並非所有到訪的團體或旅客會使用生態旅遊策略聯盟的服務。加之從2016年起,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每逢週休與假日就管制大型(甲種)遊覽車進入防汛道路(看景賞鳥精華區),有這些種種限制因子,使得生意量不大,營業收入並不穩定,相對的回饋金累積的速度就如烏龜行動一樣,好慢好慢好慢。(2013年回饋金17,732、2014年回饋金25,027、2015年回饋金30,546、2016年回饋金21,953)
好容易在2017年6月營收結帳後,回饋金專戶總額來到107,878元,達到生態旅遊旅遊策略聯盟業者當初決議發放回饋金給社區的門檻(10萬元),於是大家決定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週邊三個社區(港口社區、鰲鼓社區、四股社區)各分得3萬3千元,由各社區自行決定發放對象與方式,最後需要有支付明細的單據(如購買物品的發票或收據)與簽收單(如收受者的簽名或蓋章),以昭公信。
三個社區後來決議的方式各為:
港口社區:發放800元紅包給80歲以上長者,共39人。
四股社區:發放棉被給65歲以上長者,在籍者57人,非在籍但有居住事實的長者2人,加上社區績優志工4人,共發放63床棉被。
鰲鼓社區:發放金玉堂文具批發廣場的1000元圖書禮券給下楫國小戶籍在鰲鼓社區的小學生及幼稚園生,共34位,回饋金只有33,000元,不足的1000元由鰲鼓社區居民(也是林務局認證的鰲鼓濕地解說員)黃錦麗認捐。
2017年11月24日上午,嘉義林管處假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客服務中心(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辦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開園五週年慶祝儀式,並由生態旅遊策略聯盟發放回饋金給社區代表,正式將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業者對社區的回饋熱誠傳遞到社區居民身上,這是在地業者除了巡守濕地、監測資源,創造生態旅遊業者做好生態保育責任的範例後,再造一個在台灣與全世界生態旅遊地中難得有的業者收益回饋社區的範例。
以下是當日現場相關照片,由台北鳥會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客服務中心團隊提供:
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執行長蔡淑麗(前)帶領聯盟代表前往會場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致詞
下楫國小陳震聲主任(左一)帶領鰲鼓社區的四位小朋友代表領回饋金(圖書禮券),由鰲鼓社區解說員黃錦麗(左二)代表生態旅遊策略聯盟頒贈。
下楫國小陳震聲主任(右一)回贈感謝狀給生態旅遊策略聯盟代表。
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執行長蔡淑麗(右)頒贈港口社區回饋金給居民代表鄭琮獻先生(左)
五週年慶儀式大合照
當日,旅客服務中心的良心小舖也開張,陳列的是鰲鼓社區居民(也是林務局認證的鰲鼓濕地解說員)黃月英精心製作的自然工藝品,作品以呈現鰲鼓濕地美麗動物為主,有水鳥與高頭蝠。這個小舖沒人看管,全憑遊客良心,看到滿意的公益作品就依標價自行投錢帶走。
良心小舖需要遊客的支持,讓收益可以支撐在地居民的創作熱誠。
高頭蝠在夏日季節來到鰲鼓濕地繁殖,為鰲鼓濕地週邊居民與來此遊覽的旅客帶來福氣。
高頭蝠工藝品
高頭蝠工藝品
高頭蝠工藝品
底下是嘉義林管處在當日發布的新聞稿,請參閱: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5週年 生態旅遊回饋展成果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為了歡慶鰲鼓濕地森林園區2017年11月24日開園5週年,以及展現數年來「生態旅遊策略聯盟」經營累計的成果,今日於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辦理慶祝活動及公益回饋金運用成果發表。
周邊居民積極參與,生態旅遊良好範例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2012年11月24日開園,並自2013年輔導培力在地解說員提供收費解說服務,結合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遊客中心(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及觀海樓提供的服務工作,讓園區成立之初設定的的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發展目標都有相當成效。
而在嘉義林管處輔導下,目前有2家餐廳、1家休閒魚塭、1家常民生活博物館、1處社區組織及目前15位在地解說員組成「生態旅遊策略聯盟」,所有業者在營利後都必須依比例繳交回饋金至「東石鄉環境保育及社會公益基金」,在2017年初首次達到可回饋鄉里的門檻,藉由策略聯盟的公眾論壇(共識會議)達成運用共識,並在今日呈現了多年辛苦努力並回饋社區的具體成果,是難得的生態旅遊示範案例。
賞鳥季驚喜小活動,遊客中心告訴你
嘉義林區管理處也因應5週年特別製作了一系列的限量小禮物,想要獲得小禮物的朋友即日起可至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洽詢,或密切注意FB粉絲專頁「鰲鼓濕地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ogupark/)。
嘉義林區管理處特別提醒候鳥季已經來臨,利用各式交通工具前往園區賞鳥的民眾需注意水防道路假日的交管措施,也希望民眾到鰲鼓濕地旅遊,能支持「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策略聯盟」,透過單一窗口0975-922678(蔡淑麗執行長)接洽園區相關付費服務,享受深度旅遊的樂趣並共同實踐生態旅遊的理想。
延伸閱讀:
社區生態旅遊資源巡守與監測實務—以鰲鼓濕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為例
嘉義鰲鼓濕地黑面琵鷺標記監測紀錄(含相片)-20171117-H30首次出現在鰲鼓濕地
生態旅遊回饋機制範例-墾丁社頂部落發放敬老禮金(影片與相片)
本網誌「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社頂生態旅遊地特寫」、「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 」、「旅遊地經營管理」、「導覽解說」專欄各文
這是應該的,不能只是帶來遊客的吵雜和垃圾而沒有回饋居民
非常棒!!!
長遠、永續經營奠定下很好的基礎,期待能繼續走下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