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頂部落位在台灣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自2005年開始接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協助發展生態旅遊,並從2006年起在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團隊深入、用心、熱誠與專業的陪伴下,社頂部落在操作生態旅遊各個層面如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社區參與、利益回饋、總量管制、資源監測上都不斷精進,現在不僅是台灣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典範,我甚至認為已經是國際範例,在世界上難找這樣全面觀照並符合生態旅遊規範的社區。(國際上許多地方雖然生態豐富且有社區參與,雖號稱生態旅遊,但操作手法未盡符合生態旅遊原則,多屬自然旅遊層次。)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鼎盛時期,在其入口旁的社頂部落也曾風光一時,但近十多年來,隨著海邊遊憩活動及墾丁街上食宿服務推陳出新,到墾丁遊樂的民眾不再走入要收費的森林遊樂區,人潮逐漸趨向海邊與墾丁大街,於是原來靠著觀光人潮生存的社頂部落因而沒落、蕭條,居民也轉到墾丁街上擺攤維生,社頂社區一片落魄景象。
現在,經過了六年,社頂部分居民靠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培力,以及輔導團隊嚴謹的規劃與要求,造就出令人驚豔的在地生態旅遊產業實力。一群國小、國中程度,年紀五、六十以上原本羞澀的歐幾桑、歐巴桑能對遊客侃侃而談,講解地方特色與生態資源(如蛙類、蚰蜒、灶馬、津田氏大頭竹節蟲、蛇類、蜘蛛、條背螢、螢光菇、梅花鹿、蝴蝶、植物……)頭頭是道,有幾個甚至可以帶看星座。
現存社區三家餐廳原本在關門邊緣,在社頂發展生態旅遊而有了參訪團體客源後,樂意加入社區窗口運作並接受監督,從原來全面使用免洗餐具(碗、筷、杯)製造大量垃圾到現在都改為重複使用的餐具及使用公夾母匙。(我現在推廣公夾母匙取代以往的公筷母匙,既衛生又方便換手夾菜。)
墾丁大街上的飯店業者如福華、夏都等,也都在墾管處的牽線下加入策略聯盟,讓白天玩水的遊客,可以在晚上到社頂部落參加夜間觀察遊程,享受一下自然野趣並接受一點環境教育。而遊客在暗夜林中的驚喜也更穩定了飯店的回流客。這種飯店與社區互利共生的模式,台灣絕無僅有。(夏都固定每晚提供20個名額遊客給社頂部落,如果當晚沒有遊客或不足20人,仍以20人計費,算是夏都對社區的利益回饋。)
雖然生態旅遊生意在墾管處強力協助與行銷下逐漸穩定與起色,但社區仍把守各遊程總量管制原則,例如社頂自然公園夜間觀察行程每晚最多100人,多了就不收,沒有商量餘地。
最令人佩服的是從2006年開始的無償資源保育巡守(防止採集、抓捕及盜伐、盜獵)及資源監測從未間斷,甚至從只巡守晚上到現在連白天也有值班巡守。這些都是居民為了守護在地生態旅遊資源義務奉獻的,在巡守同時也做資源監測記錄,五年來分析資料愈來愈精細。這種生態保育的作為及環境監測的堅持,在台灣也是找不到第二例。
而要擔任解說員的居民,也必須先參與保育巡守半年以上及接受教育訓練考核過關後,才能加入解說陣容。
社區為了發展旅遊,近三年開始整理街道景觀、綠美化門面,與六年前破落情形有很大改變。
社頂居民最近一次優秀的表現,就是有民意代表向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爭取了千萬經費,要將社區內柏油路改為彩色且有圖案的路面並加做入口意象(已經有一個了),社區居民竟然說:「不」,真是太令人敬佩了。
2009年,我受林務局委託帶了五梯次(每梯20人)林務局體系生態旅遊業務相關主管、承辦人及參與「社區林業」的社區幹部到社頂部落參訪學習,詳情請閱:墾丁社頂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故事暨林務局研習生態旅遊相片集錦
今(2010)年,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舉辦四梯次(每梯20人)國家公園體系生態旅遊業務相關主管、承辦人及周邊社區幹部到社頂部落,參訪研習該部落配合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團隊輔導下發展生態旅遊成為範例的辛苦歷程與成果。
20100713-14是第1梯次研習,底下是該梯次活動部分照片,請參閱:
#1社頂娃娃DIY
#2社區巡禮
#3不年輕但學習精神可嘉、專業度夠的社區解說員。(右方拿麥克風者是新任理事長周光復先生)
#4社頂自然公園愈夜愈美麗,白天晚上二樣情。
#5夜間自然觀察驚奇連連!
#6出發前往台灣唯一毛柿純林
#7同上
#8一路上解說
#9準備進入1920年日本人種下的毛柿母樹林
#10在毛柿林解說
#11毛柿林中
#12同上
#13同上
#14同上
#15看太平洋
#16蔡正榮總幹事分享在地社區心得
#17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林文敏課長分享協助經驗
#18室內研習情形
#19分組合照
#20分組合照
#21太魯閣國家公園夥伴
#22生態保育團體夥伴
#23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夥伴
#24大合照
要看更多相片,歡迎點閱:
第1梯次—https://www.flickr.com/photos/wildfun/sets/72157624545613092/
第2梯次—https://www.flickr.com/photos/wildfun/sets/72157624421709289/
第3梯次—https://www.flickr.com/photos/wildfun/sets/72157624932175742/
賴sir您好,
關於蘭嶼八代灣附近的 “那一排超級亮路燈”
其實有生態保育人士去跟蘭嶼 “相關人士” 溝通, 不然作個遮光罩 (又不會花很多錢$$), 路的那一邊,路燈一樣會很亮, 但沙灘那一面會較暗, 對綠攜龜的干擾可以降低.要不然把路燈作低一點, 路一樣會亮,幹莫作個又高又亮的大石柱路燈,醜死了. 可是目前為止仍是我行我素. 據說路燈已經3,4年了, 我是這趟第1次去蘭嶼才知道. 蘭嶼再這樣”建設” 下去. 真的是….無言….
jean hsueh 好:
我會把您的MAIL鍵入我的信件群組中,日後相關訊息您可透過郵件收到喔~~
民宿主人、地方政府及居民都沒概念,才會路燈一直加。
當然,一般民眾仍認為路燈是照顧地方的建設,才會造成政客們交相以路燈當政績。
台灣民眾如果生態知識豐富一點,環境知覺清楚一點,這種事情就可避免,不過台灣似乎不會有那麼一天,因為台灣的藍綠政客都不希望民眾變聰明。
大笨蝶先生您好,
如果10月恒春有活動, 能否麻煩您email 訊息給我, 如果可以, 我也很想參加. 相信您的活動一定會讓我有很多收穫. 我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謝謝您.
賴Sir,
借一下您的部落格回應大笨蠂.
說到路燈我也一肚子火, 7月初我去蘭嶼,
在八代灣沿案那裏架起了超亮的路燈, 據說是”有力” 的民宿業者申請為了怕他們寶貴的遊客晚上騎機車危險看不到路等等……
八代灣是台灣唯二有綠蠵龜上岸生蛋的地方, 那些超亮的路燈嚴重干擾了綠蠵龜的生態. 真擔心綠蠵龜以後不來了..
人類真的自私,粗魯, 民宿業者為了有生意可作, 那管什莫生態保育. 真是令人心寒啊 ~~
台灣就是建設過度,山巔水涯處處路燈,浪費能源又對自然生態不友善。
媒體記者很少有環境知識與知覺,所以常常以錯誤認知報導新聞或發表評論,誤導大眾甚深。
台灣最需被「環境教育」的就屬政治人物與媒體人,他們觀念對了,台灣環境就正常了。
日前中*電視台一副專業、狗仔姿態專題報導墾丁國家公園幾項缺失,其中一則特別提到社頂公園,怪罪因沒路燈讓遊客在”迷宮般”的山徑迷路…我覺得這電視台及記者水準實在很差,試問:
1.一般遊客你沒事摸黑去社頂公園幹啥?就為幾個無聊人士要設路燈嗎??
2.真想體驗探索自然,如專業度不夠,可跟社頂部落申請在地解說導覽人員ㄚ!
今年10月份我會籌辦恆春半島活動,屆時會安排社頂公園的夜間觀察活動,一定找部落朋友協助,以行動支持生態旅遊理念~
因為這是國家公園體系的研習活動,參加名單是由各國家公園管理處送來,所以沒有對外開放,請見諒。
第3、4梯次也已經額滿了。
賴sir 您好,
我怎莫沒有看到這個訊息, 不然一定報名參加.
請問第3, 第4梯次還有名額嗎?? 謝謝
jean hsu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