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很美,美在碧海藍天,美在氣象萬千,美在地景幻影。
綠島很醜,醜在短視近利,醜在護生不及,醜在人心不古。
綠島位在台灣東南方太平洋海域,是太平洋西側火山島弧的一個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面積16.2平方公里(約2個日月潭大),距離台灣本島約33公里。
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在恆春設縣,1877年(光緒3年)此島納入恆春縣轄。1907年(光緒33年)日本佔領期間將舊名「火燒嶼」改為「火燒島」。1937年設「火燒島庄」隸屬台東廳台東郡。1946年國民政府設立台東縣政府,此島納入台東縣轄,設鄉治稱「火燒島鄉公所」。1949年改名「綠島」至今。1990年納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範圍,次年設「綠島管理站」,開始大力發展綠島觀光產業。
綠島從1999年684戶2771人到2009年985戶3331人,人口有增加趨勢,觀光發展應該有讓綠島人回流及吸引外地人移居的效果,目前常住人口約2700多人。(資料來源:臺東縣綠島鄉人口統計)
長期來綠島已經是台灣熱門旅遊地,每逢假日(尤其暑假),年輕人蜂擁而至,3千輛摩托車全數出動,日夜轟炸,轟隆隆的吵遍全島。
台灣台東綠島有3000輛摩托車供遊客環島旅遊用,白天晚上綠島處處都聽得到機車轟隆隆的噪音,假日更是徹夜擾人。晚上看梅花鹿或觀星的地方也都受到機車噪音與燈光不斷的干擾。路上爬行的蟹類、蛇類、蛙類及昆蟲都慘遭碾斃,而騎車的人尤不自知。
綠島觀光熱潮最高峰是在2004年,遊客量近40萬人,以後呈現遞減趨勢,2009年則差2萬餘人而不到30萬人,不過這應該與八月份莫拉克颱風來襲有關。
歷年遊客數統計如下:(資料來源:東管處遊客人次統計表)
1991年 59,383
1992年 71,148
1993年 90,906
1994年 114,411
1995年 144,266
1996年 149,114
1997年 201,867
1998年 289,622
1999年 295,942
2000年 327,115
2001年 347,487
2002年 347,623
2003年 301,726
2004年 397,330
2005年 381,329
2006年 382,908
2007年 335,380
2008年 316,201
2009年 277,147
合計:4,830,905
平均:254,258
2009年各月遊客數統計如下:
2009年
十二月 7174
十一月 6595
十月 11773
九月 16057
八月 24997(受莫拉克颱風影響)
七月 67384
六月 39584
五月 44363
四月 23030
三月 12476
二月 7671
一月 16043
不過以上數字是以海空運進入綠島人數加總計算,其實包含了一小部分在地居民數。
綠島做觀光生意的業者及間接受益的居民,有無深思過或瞭解過為何五年來遊客量節節下落的原因?
我在2007年1月已寫過一文「綠島觀光產業何去何從」,3年多過去,當時所見亂象皆無改善,現則補充部分新的感受。
綠島位處黑潮北流通道之渦流海域,附近又有湧昇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因此海洋生物豐富,成為天然漁場,自日據時代起起,漁業就是綠島居民的經濟命脈。可惜因為長期過度撈捕,綠島周邊海域海洋生物枯竭,現在抓到的漁獲愈來愈少也愈來愈小。
雖然台東縣政府在綠島海域劃有六處「漁業資源保育區」禁止採捕,其中四處是在某幾個月份,石朗與柴口則是全年禁止採捕。可惜執法不嚴,當地人在保護區潛水打魚是公開的秘密(保護區的海洋生物數量畢竟還是比非保護區來得多),我問他們為什麼要打,有人回應說「我不打別人也會去打」,或是「魚會游到別處,還是會被漁船抓光的」,或是「我不抓,釣客也會釣走」。反正種種理由,就是要抓、要射。
太多人認為浩瀚大海怎可能魚類會被吃光呢,所以海鮮還是綠島最熱門的菜色。在海島吃海鮮天經地義,也是食物里程最少的食材,但遊客到綠島多半會要求吃當地特殊魚類,更是讓綠島人樂於採捕珊瑚礁魚類的理由。
當地人與部分潛水客不管禁制規定,仍會攜帶魚槍射魚
椰子蟹是保育類動物,在綠島還是快被吃到絕種。雖然法令禁止捕捉,但照捉照吃的大有人在。
在綠島要嚴正執法是困難的,因為2700常住人口中,除了南寮大街60%商家業者是外來者,其餘在地居民只要攀親帶故多少都有一點親戚關係,大家互相掩護或不便說話,部分公務員又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上民代關說,所以造就今天綠島如法外之國的局面。(我知道也有積極執法的公務員,可惜勢單力薄,成效無法擴大。)
底下以相片呈現目前綠島的問題:
#1
南寮漁港是觀光船上下客處,但港口堆積雜物,景觀難看,給遊客第一印象就是醜。
#2
島上有超過3000輛的機車專供遊客使用,綠島大街小巷無時無刻不受到噪音與廢氣的污染,在節能減碳當道的今天尤為諷刺。綠島要成為國際海洋生態旅遊的示範島,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機車退出綠島,還給居民與遊客一個寧靜、清爽與悠然自得的環境。
#3
遊客下船後,第一個動作就是領機車,然後到南寮漁港旁的加油站加油。加油站從未想過這裡的加油環境特性與台灣本島不同,未規劃好排隊動線(例如在地面劃設引導白線),於是遊客爭先恐後,亂成一團。遊客量大時,常常要等待超過半小時以上才能加到油。而大多數遊客(及居民)在等待時不熄火,噪音與廢氣就一直排放,加油站也從來沒有人會想到出來勸導熄火等待加油。這也難怪,因為長期來中油從高層到低階管理者本身就沒有節能減碳的概念。
#4
雖有飯店業者推出無噪音且不排廢氣的電動高爾夫球車讓遊客租用,但交通法規是禁止高爾夫球車在公路行駛的,所以這家業者常收到罰單。而且綠島地形起伏大,高爾夫球車下坡時煞車性能不好,曾發生事故,所以也不是很適用在綠島。其實無污染無噪音的高爾夫球車還有遮陽避雨的效果,如果廠商將安全性能做得更好,政府則修法讓電動高爾夫球車在特定地區(如離島生態旅遊區域)的公路可以行駛,應該可以有效減緩機車對環境之危害。
電動機車應是離島生態旅遊代步工具優先選項(照理自行車應是優先選項,但因為長年養成的旅遊習性,現在無法一下子都要求遊客騎自行車旅遊),但缺點是爬坡力不足,無法應付綠島起伏地形;載重力也不足,必須能承受二個成人超過100公斤的重量還能爬坡;另外就是續航力,一顆充飽電力的電池必須符合一般遊客到綠島二天一夜跑100公里的需求。還有就是購置成本及保養成本,可能都高過一般機車許多。所以目前電動機車還無法取代一般機車。不過現在因為技術進步,已經有五、六家業者投入綠島的測試,希望可以很快搶得商機。
日前報載交通部觀光局準備在三年內投資8.66億發展綠島、小琉球與蘭嶼為「低碳旅遊島」,優先撤離綠島及小琉球所有機車,並逐年補助電動機車取代。這是很好的施政方向,但必須有符合需求的的電動機車可以投入。
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對離島觀光喊出新口號,每次都讓人拭目以待,結果卻都落得望穿秋水,這次呢?
#5
南寮大街猶如墾丁大街,是商業最發達處,當然就是遊客最集中處,但還是有許多破爛、髒亂的景觀,與海島休閒氣氛很不搭調。
而街上的餐廳、旅館、民宿都是直接將廢污水排入水溝再流進大海,綠島鄉至今也無污水處理廠,觀光業愈發達,綠島海域的污染就愈嚴重!
綠島住宿業及餐飲業愈開愈多家,電力、自來水需求量大增,而唯一的酬勤水庫不斷淤積,相信很快會有用水危機(地下水因過度抽取,目前逐漸鹽化,也不是可行的用水方案),但業者與居民在節約用電與用水上仍無絲毫概念與作為。
#6
這個垃圾桶位置設得不好,在馬路邊、觀音洞牌樓旁,是遊客必經之處(機車就停在旁邊),景觀不協調,就是一種視覺污染。而附近商家及清潔人員又常將大垃圾包堆置在垃圾桶旁,更是不雅不淨。
#7
上一幅照片是2009年8月拍的,這一幅是2010年5月拍的,不管什麼時候到觀音洞,都能看到垃圾堆置路邊且在風景點入口處的鏡頭,這是觀光環境營造技術細微處,但也是影響觀瞻嚴重處。
#8
懶得等垃圾車來時再拿出來丟(也就是垃圾不落地),於是綠島就常看到路邊堆置垃圾的畫面。甚至有海鮮餐廳常態性將魚內臟丟放在路邊的公共垃圾桶內,腐爛後發出惡臭,引來遊客嫌惡。要給遊客好印象,綠島業者與居民必須改變許多生活惡習。
綠島要成為優質的觀光旅遊地,許多業者與居民都必須重修「公民與道德」。
#9
餐廳業者仍多使用免洗餐具,製造大量垃圾。
#10
海邊常看到遊客丟棄的飲料瓶罐,遊客沒水準,看這堆積情形,管理單位也沒盡責。我拍照後就拎走一大袋垃圾。
#11
同上
#12
2007年綠島垃圾產生量3,171噸,掩埋量2,462噸,資源回收524噸、廚餘185噸(資料來源:經建會報告),垃圾都去了哪裡,原來都進了睡美人的肚裡。那裡闢了一個簡易的垃圾掩埋場,讓睡美人子宮孕育著一座垃圾山。
#13
垃圾場離海岸極近,污水會因重力而滲入土壤,再流進大海。颱風來時也會沖刷垃圾入海。長久年代後(例如100年?),底部被海水掏刷侵蝕,整個垃圾山會崩潰而傾倒入大海。現在的人如何面對子孫的控訴?
#14
綠島資源回收還有很大空間,例如鄉公所清潔隊是不回收早餐店的豆漿杯或飲料業者的塑膠杯。眼見2013年就到了預定的使用年限,屆時垃圾何處去?還有地方闢建垃圾場嗎?延長使用?按照目前的垃圾量,還能延長多久?
#15
在珊瑚礁岸上闢建三個水泥泡湯池,與周邊景觀極不協調。到現在還有朝日溫泉是世界唯三海水溫泉之一的說法,就像現在還有人介紹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唯三高山鐵路之一的說法,都是不合現代知識的說法。以訛傳訛,何時終了。
#16
小小的泡湯池,您看可以容納多少人?夏天假日人潮洶湧,泡湯池可會擠滿了人。
#17
朝日溫泉建物背後景觀凌亂,應該可以做一些適當的遮蔽。只是管理者只注意門面,忘了背後也要見人。其後是一條開放步道,讓遊客前往帆船鼻草原。
#18
朝日溫泉業者將清潔劑桶隨意堆放,景觀難看,看起來管理就不專業。化學藥劑類物品及廢棄桶應有嚴格的安全存放處所,在離海邊這麼近的地方隨意堆放,對海洋生態是一種威脅。不知朝日溫泉是否有廢污水處理系統,不然周邊海域遭受漂白劑、消毒水之類的污染已經多久?
#19
綠島有一些野放的梅花鹿,是遊客夜遊必看景物。梅花鹿生性敏感,在梅花鹿出沒的草原路旁卻長年累月有機車群干擾,管理單位應該做好掩蔽設施(例如賞鹿牆及灌叢阻隔),不使人影、車燈、噪音影響梅花鹿。
#20
環島公路給人類交通方便,卻是生物煉獄。
#21
蟹類過馬路常遭碾斃,雖立有勸導牌要遊客騎車慢行,可功效不彰。
#22
同上
#23
我就親眼見到一條赤尾青竹絲被我前面機車碾過,在路面痛苦翻騰,我將之移到路邊草叢,牠腸肚外流,沒救了。
#24
短掌(腕)陸寄居蟹如果揹的是非洲大蝸牛的殼,很容易就被壓碎。
#25
短掌(腕)陸寄居蟹慘死輪下
#26
同上
#27
同上
#28
毛足圓盤(軸)蟹過馬路被壓斃
#29
同上
#30
同上
#31
葛氏(格雷)陸方蟹慘死輪下
感謝綠島文史工作室林登榮老師協助辨識慘不忍睹的蟹屍種類。林老師說綠早年島曾有大批蟹軍過馬路的景況,現在卻是零星數量。以前調查過一個晚上有300多隻蟹類或蝸牛被碾斃,近年來則看到碾斃的情形少了,但這不是可喜現象,不是遊客或居民騎車、開車小心翼翼,而是整個族群量驟減,晚間在路上爬行的數量極少,當然「路遺」(動物遭車碾斃遺留在路面的屍體)的現象就少了。綠島除了人類增加,還有什麼野生物是增加的?
#32
短掌(腕)陸寄居蟹借住塑膠蓋,這就是遊客大量撿拾螺殼的結果,害寄居蟹沒有正常保護的殼可用。我曾向綠島業者建議發起海鮮餐廳將原本要丟棄的螺殼洗淨、收集起來丟到寄居蟹出沒區域,讓寄居蟹再利用。只不知至今是否有這樣行動?
綠島農業、漁業都不成規模,現在只能靠觀光業為生,但是只重遊客數量不重環境品質的態度,以及掠奪、不珍愛觀光資源的行為,在在扼殺觀光發展的潛力。等到綠島無水可用、無蟹可賞、無魚可吃、無處可遊的時候,會成為一座飄零的小島,永續唱著綠島悲歌。
衍伸閱讀:
1.綠島小夜曲不是政治犯譜寫的,指的也不是台東綠島 20100526
2.台灣綠島自然之美 20100524
3.綠島觀光產業何去何從 20070104
綠島淨灘 白撿了
離島建設,最重要的是垃圾問題解決。
所有離島的共同問題。
垃圾如果分類的好,幾乎只有一點點需要焚化,綠島其實只需要小型的焚化爐就可以了,但是環保署是大焚化爐主義,大才POWERFUL
美麗的綠島也有不為人知的一角,垃圾掩埋場超載使用。
這一代若過度預支下一代的資源,綠島的美只能在歷史中傳誦了
老師您好,我是JJ ,
看完您的文章後很感動!!
我們綠動國際是今年投入綠島的專業電動腳踏車租賃公司,除了我們當初綠能環保的理念才來綠島之外,也與義守大學的生態保育協會合作,共同為了綠島的未來而奮鬥中。
我已傳給你2張照片原檔,請查收。
賴老師你好!
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你的部落格,
我是周儒老師的學生煥喆,
上次很可惜沒有參加到墾丁的活動!!
因為我目前在野柳地質工實習要協助辦活動,
所以才需要寄居蟹背垃圾的相片!!
不知道能不能更您要呢?
要放在海報上面宣傳用的,
拜託老師了,
祝 平安 健康
台師大環教所 徐煥喆
你好,
很感動你為綠島發生,
我家住小琉球,
也面對一樣的問題,
謝謝你對於離島的愛。
是這樣的,
我最近要在野柳地質公園舉辦一個關於寄居蟹的活動,
需要寄居蟹杯垃圾的相片,
因為需要製作海報,
請問可以跟你要那張相片嗎?
我們希望有更多遊客認識寄居蟹的生態與保護他的方式。
謝謝你了。
大眾電動小巴士 似較適合節能減碳與噪音
也能創造公益性就業機會
充電時間避開用電高峰時段
改於離峰時段 對發電廠也有好處
百年來 國人的人性尊嚴似乎已經喪失殆盡 具公權力公務員的見識與執法魄力更是鳳毛麟角
絕對多數的百姓只要求名利與沉溺於個人享受
那知優質國民應具有的責任與義務 難啊???
繼續努力吧!!! 賴總
您與孤帆所言甚是,電動機車替代一般機車雖減少污染,其實後端產生的連鎖耗損是看不見的,這我也忽略了,感謝您們的提醒。環境議題確實牽扯廣泛,需要從各面向仔細思索評估,才能做出比較符合環境正義的決策。
賴兄:我再補充一點與您參考。
綠島發展低碳導是必須有詳細的規劃與思量,觀光局在綠島發展生態旅遊,結果是一堆機車夜遊,對夜間出沒的生物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尤其是陸蟹,現今又推低碳島,方向是對,但不見詳細的規劃,把機車全部換成充電式就OK了嗎?
依綠島發電廠現今的發電量而言,可能難以負擔!再建電廠或是增加發電機組,我想都違反低碳島的目標與方向!電池如由台灣蓄電再送至綠島這過程產生的CO2排放也不低,觀光局只要買個四到五部的電動小巴,免費環島接駁,即可將目前機車輛作適度的改善,而非每次都僅是口號喊一喊,後續工作卻是違反當初的目標設定,實非綠島之福~以上為個人淺見…
所言懇切, 且僅保守的指出綠島的幾樣發展觀光的威脅~辛苦了…
其實島上有不少有識之士熱心公益並極力維護自然環境之美,可惜寡不敵眾(短視近利的業者),眼睜睜看著環境沈淪,內心哀痛一定比我們這些外人更上千倍。
電動機車也是階段性的代步工具,最好就是騎著自行車慢遊綠島。您能考慮到電動機車的二次公害,這是真知灼見,公部門確實必須設想周到再來推動。
每次閱讀您對於綠島鉅細靡遺的觀察和評論,讓我們身為綠島人感到無比的心酸、悲痛和慚愧,十多年來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島嶼從充滿野性的美漸漸失去它的光采,一群純樸的島民漸漸失去了與世無爭的桃源本性,卻無能挽回什麼,真是難過至極。一直告訴業者..我們的衣食父母不是蜂擁而來的遊客,而是我們島嶼美麗的環境、是我們豐富的生態、是我們濃郁的人文氣息…只要羽護住我們的環境、生態、文化就不愁遊客不來,也才能世世代代永續發展,道理淺顯,卻還是有些曲高和寡的感覺….
關於綠島以電動機車取代傳統機車,從節能而言只是將機車之耗能轉嫁給電力公司而已,對這個小島來說是否電廠需擴廠,並大量運進柴油燃料,生產更多二氧化碳,而隨之而來的眾多報廢電瓶如何是好呢?我們憂慮機車污染的嚴重性,但解決問題不能急就章,需要更廣泛而長遠的思考再訂定策略,萬一解決了一個問題又製造了另一個問題就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了。
總之,敬佩您對於生態環境的關懷,更感激您對於綠島的關愛。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望明天綠島會更好!
感謝程老師指導。
要讓離島的觀光業永續發展及環境資源永續利用,政府(尤其在地機關)必須不再以有形建設為迷思,同時大力推動有利環境生態的作為,這樣才能人類與生態共存共榮。
感謝Bird持續的以赤子之心關愛我們的環境!
再看這些島嶼上一些少數唯利是圖的居民,我有一種心痛的感傷。他們都以為是政府對不起他們,他現在的一切成就與財富,都是自己向天爭取來的。住在離島就有權漫天要價,就有權要求法律退縮,聽來真如天方夜譚。
更有甚者,那就是有些乘桴浮於海的漁人,只要上了船、出了海,他就是天地的主宰。天大地大,他做老大。國家法律,只有在需要時才有必要存在。
交通部觀光局風管所的做法,我個人一直都無法同意。因為它們做事的出發點,全都是以營利為主。在這種環境下,上行下效,上下交征利。要和這些人談環境責任、保護自然、保育資源,一定要有菩薩心腸,教之以理;金剛手段,行之以法。雷厲風行,以觀後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