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巴西亞馬遜雨林砍伐減少45%,創歷史新低

在全球矚目20091207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召開前,20091113巴西傳來好消息, 從2008年8月到2009年7月一年統計,亞馬遜雨林砍伐的面積為7008平方公里(約1/5個台灣),相較於前一年度的砍伐面積下降了45%,是自從1988年開始衛星監測以來,砍伐幅度最小的一次。(https://news.mongabay.com/2009/1113-brazil_amazon_deforestation.html Deforest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fell nearly 46 percent to the lowest annual loss on record in 2009, reported the Brazilian government Thursday. INPE, the country’s space agency, found that 7,008 square kilometers (2,705 square miles) of forest were cleared during the 12-month period ended July 2009, the lowest extent since annual record-keeping began in 1988.

砍伐速度減緩的原因很多,有的認為是警方加強巡邏、有的說是巴西政府採取相關措施奏效,有的則說是因為這二年經濟不景氣影響,這也是讓我擔心的,也許世界景氣回升,雨林就要再次倒大楣。

這片世界最大雨林遭到摧毀,主要開發者是伐木業及畜牧業,尤其砍除雨林當養牛牧場,是破壞雨林最主要因素,而全世界吃牛肉的人都有責任。 

2000至2005年亞馬遜雨林砍伐原因分析,農業與伐木佔20%,最大宗80%是為了養牛。

20090427台灣的商業周刊第1118期寫道:「巴西在二○○四年超越澳洲和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牛肉輸出國,一年估計有兩億頭牛出口,其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亞馬遜州。且自二○○二年以來,巴西新繁殖的牛隻,每四隻就有三隻被畜養在亞馬遜區域。」

台灣正在為美國牛傷腦筋,其實不管是紐西蘭牛、澳洲牛、美國牛、印度牛、巴西牛,都是減少地球森林、增加溫室氣體(牛放的屁、糞便分解)排放量的原因之一。

多吃蔬食照顧台灣農民,少吃肉食減少雨林砍伐,都是我們可以輕鬆做到的事,就從每週一天不吃肉開始吧。(歡迎點閱:「週一無肉日」網站)

底下是巴西太空研究院公布的統計圖片,請參閱:(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INPE) confirmed deforestation by shallow cut in Legal Amazon from August 2008 to July 2009 period, accomplished by PRODES – Monitoring of the Brazilian Forest by Satellite.) 

#1
2008年衛星監測亞馬遜雨林砍伐狀況,紅色愈深表示砍伐面積愈大

#2
2009年衛星監測亞馬遜雨林砍伐狀況,紅色愈深表示砍伐面積愈大,與上圖比較,顏色明顯淡了些。

#3
從1988年開始衛星監測的砍伐面積比較圖,可以看出各年度伐木消長情形(紅色條),2009年是最少的一年。右邊綠色條是巴西政府預估往後八年控制的伐木量目標,希望可以順利達成。

#4
巴西從2000年後,肉品出口大幅成長。綠色是雞肉、黑色是牛肉、棕色是豬肉。

#5
2000年至2005年,五年間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出口消長比較,由下往上,美國減少76%(因為狂牛症關係)、智利成長68%、紐西蘭成長20%、印度成長79%、澳洲減少3%、巴西成長229%。2004年起,巴西成為世界最大牛肉出口國。

您以為您只吃到台灣牛、澳洲牛跟紐西蘭牛嗎?

底下幾張是取自Google Earth的最新衛星照片,看看亞馬遜雨林砍伐的狀況:

#6
淺色區都被「開發」了source: Google Earth)

#7
雨林不再是一整片綠色source: Google Earth)

#8
亞馬遜河二岸是伐木起點source: Google Earth)

#9
這就是有名的魚骨狀伐木法,將伐木區像魚骨狀的拓展,逐次砍光寶貴的雨林。source: Google Earth)
 

底下是由巴西INPE衛星資料庫:https://www.dgi.inpe.br/CDSR/看到的畫面:

#10
巴西INPE公開的Landsat7衛星照片資料庫 (source:INPE)

#11
巴西INPE公開的CB2B衛星監測雨林砍伐照片 (source:INPE)

#12
巴西INPE公開的Landsat5衛星監測照片 (source:INPE)

#13
巴西INPE的Landsat5衛星監測雨林砍伐照片 (source:INPE)

每次上網看資料,就對台灣政府與學術單位資源的釋出非常不滿,到現在還把衛星影像當成間諜作品在管理。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只有八股宣傳,沒有任何衛星影像可以看到,而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則拿國家資源做研究卻只做生意,就是沒有可以免費供大眾瀏覽、參考或基本研究用途的。台灣的科學教育及環境教育還是有待公共資源的開發與釋出!

底下是維基百科的亞馬遜雨林資料https://wapedia.mobi/zh/%E4%BA%9E%E9%A6%AC%E9%81%9C%E9%9B%A8%E6%9E%97,請參閱

「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又稱亞馬遜河雨林,位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佔地700萬平方公里(7億公頃),使這片雨林生機盎然的為亞馬遜河。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圭亞那及蘇利南,包括法屬圭亞那。其中4個國家將雨林所屬州份取名亞馬遜州(Amazonas)。亞馬遜雨林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亞馬遜雨林內有250萬種昆蟲、數以萬計的植物品種、及大約2,000種雀鳥及哺乳動物。目前,區內已有至少40,000種植物、3,000種魚類、1294種雀鳥、427種哺乳種物、427種兩棲動物、378種爬行動物被科學分類。

亞馬遜雨林的植物品種是全球最多種性的。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物及植物生境。大約有438,000種有經濟及社會利益的植物發現於亞馬遜雨林,還有更多的有待發現及分類。超過五分之一的亞馬遜雨林已經被破壞,餘下的部份依然面臨危機。在1990年至2000年短短10年間,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的面積由4,150萬公頃上升至5,870萬公頃–相等於葡萄牙的2倍面積,大部份遭破壞的土地被轉為牧草場。

在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Instituto Nacional de Pesquisas Espaciais, 簡稱INPE)每年公佈森林砍伐的數字。森林砍伐的數字是根據測地衛星於亞馬遜雨林旱季時拍攝的100至220幅相片估計而得出。估計數字只考慮到損失了的亞馬遜雨林生物群系,沒有考慮到雨林中的天然草原或稀樹草原(savannah)的損失。根據INPE指出,於巴西境內的亞馬遜雨林生物群系的原本面積為4,100,000平方公里,於2005年減少至3,403,000平方公里–損失達17.1%。」 


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圖,左上方一大片綠色地帶就是亞馬遜雨林區。(source: Google Earth)

分享文章

6 則留言

  1. Bird, 2000-2005年間 世界森林面積每年約減少730萬公頃  約兩個台灣面積大  巴西約站十分之一  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應該是糞便分解時產生的甲烷氣  好像佔溫室氣體的四分之一  放屁量大概沒那麼嚴重

    牛肉可以少吃  進口美國牛肉似乎沒那麼嚴重成為政治議題  少吃就是少買  嘴巴愛吃牛肉  再口喊節能減碳  自欺欺人  不是嗎?

    早年的美國火雞腿  市場上已少見蹤跡  哈哈!!

     

     

     

  2. 真的很令人心痛。看那數據,即使去年砍伐得最少,但也是兩個花蓮縣大的面積耶!

    趨近福壽山,山巒被開發得東一塊西一塊,國在山河破,比起杜甫的國破山河在,一樣令人心碎。

    響應蔬食抗暖化救地球救自己,不錯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