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圳國家綠道之烏山頭水庫老照片回顧展隨記-影片與相片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18年3月5日向行政院提出「建構國家級綠道網絡綱要計畫(草案)」,提出:國家級綠道係以跨縣市範圍為主,應具備足夠之連續性及長度,且綠道主題應具有彰顯該區域自然與人文特色之代表性與豐富性之論述,行政院在4月3日召開跨部會會議,審議結論原則通過七個國家級綠道主題軸線:淡蘭百年山徑、浪漫台三線樟之細路、台灣山海圳綠道、糖鐵綠道、水圳綠道、南島綠道、脊梁山脈保育綠道。其中的由民間倡議發起的「淡蘭百年山徑」、「山海圳綠道」,以及客家委員會統籌推動的浪漫台三線「樟之細路」,列為三條優先示範計畫。

 

行政院指定擁有擘劃全國步道系統經驗的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為主辦部會,統籌協調相關單位落實「山海圳綠道」的規劃。這是一條橫跨5種氣候帶林相、4大族群文化圈,串聯2個國家公園、3個國家風景區的長距離綠道,除了挑戰政府部門跨域治理的能力,同時也需要民間力量持續參與,以「公私協力」的方式發展綠道的經營管理機制。因此,林務局特地委託長期投入於推動環島步道路網與手作步道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偕同大凡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共同參與台灣山海圳綠道的規劃,進行定線踏勘、資源調查評估、公私部門協調聯繫整合、服務設施及經營管理建議、遊程規劃、行銷宣傳……等林林總總繁複的工作。

 

目前初步規劃主幹線起自台江地區,從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開始,沿臺南市山海圳綠道(嘉南大圳南幹線)溯源至烏山頭水庫,沿珊瑚路經烏山頭親水公園、八田與一紀念園區至南化,轉接174線往東,從西口東口水利古道,橫越烏山嶺,抵達曾文水庫,再搭船橫越曾文水庫至嘉義縣大埔鄉(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大埔遊客中心),續接臺3線往東至大埔拱橋接嘉129線,經茶山休閒農業區、達娜伊谷、里佳,轉里佳產業道路至達邦,循特富野古道至自忠,接臺18線至塔塔加,迄玉山止(詳下圖)。全程跨越臺南市(安南、新市、善化、官田、六甲、東山及楠西區)及嘉義縣(大埔及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等行政區之城鄉聚落,及穿越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轄管之大埔、玉山事業區及區外保安林。目前初步總里程是177.64公里(未定案前為浮動數值),位於嘉義縣轄內的總里程為82.95公里、臺南市總里程為70.11公里,南投縣總里程為24.58公里。

 

規劃單位初步擬定的山海圳國家綠道價值及願景如下:
一、以綠道保護從山到海既有天然廊道的連結性;
二、以綠道保護線性文化遺產空間的連續性與完整性;
三、以綠道串聯城鄉綠地系統、開放空間,達到保全環境生態、提高生活品質、視覺美學;
四、以綠道串聯優質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地景,包括國家公園、保護區、聚落與觀光遊憩資源,滿足親近自然的需求,鼓勵深度、慢速、低碳的永續觀光模式,帶動沿線地區的小民經濟、活絡在地產業。

 

規劃單位初步擬定的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定位是:「一條溯源風土文化的路徑」,所謂溯源包含台江地區自古以來在土地空間紋理的變遷脈絡,鄒族、西拉雅、台江庄社三大文化生活圈及遷移路線的推展;而「水」作為人類各種生命的存續與發展的重要資源,故嘉南大圳文化景觀及曾文溪源頭之旅,而「風土」重要性使山海圳國家綠道與眾不同。所謂「風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所經過生態環境等因素,重要的是加上當地「人與土地」互動所產生的各種常民生活、地名、信仰或文化采風。

 

烏山頭水庫位於山海圳國家綠道的中段位置,四周山林遍布,從空中鳥瞰,形狀如同枝狀珊瑚一般,故也有「珊瑚潭」的美名。1920年日人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時,為了從曾文溪上游引水,而在烏山嶺開鑿引水道,靠近曾文水庫引水道的進水口稱為「東口」,位於台南市東山區境內的出水口則是「西口」,是許多4、5年級生記憶中青年救國團的「東西口健行」路線,也是串接兩大水庫流域的重要路段,更是國家級綠道優先示範道之一的「臺灣山海圳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出發,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翻越烏山嶺後沿著曾文溪,經過阿里山抵達東亞第一高峰玉山,長達近180公里路線中,重要的節點。

 

為了讓這條因地景變動湮沒多年的路徑風華再現,林務局與千里步道協會、在地團體,以手作步道方式逐段修復;並於2019年7月徵集老照片,邀請曾生活、工作、駐足、行腳烏山嶺周邊的朋友們,提供保留珍貴記憶的照片,並開設「重遊烏山嶺、行腳東西口」老照片線上影像展。承辦單位復於9月7日(星期六)邀請老照片提供者,進行「重返烏山嶺,走讀山海圳」活動,走訪台南市六甲區大丘里匏仔寮及大內區馬斗欄二處山村,由提供相片者分享在地故事。並於當天下午4點於台江十三佃鄭家老宅,結合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的綠道音樂會,舉辦老照片故事分享與電影《你那好冷的小手》欣賞,邀請民眾一齊來看照片、聽故事。我有幸參與了這次活動,不過因為之前14天赴英國參訪英國田野學習學會自然教育內容與教育中心經營管理,9月5日才回台,還在時差中,渾渾噩噩,只好犧牲晚上精彩的節目,提早北返,也是扼腕。

「珊湖潭或許只是多數人島嶼旅遊的路過地,我卻有幸從童年起就經常乘舟筏進入久居,和山中人共同領受山林水澤的韻律。記憶裡,珊瑚潭一直成為島嶼心臟般的造型,景觀和人文廣袤、溫潤、美妙而富生命力…」—引自林蒼鬱

「我國小五年級,不知兄姊的哪位同學去我家玩,說妺妹來拍照,穿著當時最好的衣服,可惜沒有好鞋子穿,就踩著赤腳拍下我人生中第一張照片,旁邊是我家未翻修前的芒草梗建造的房子…」—引自林玉玲

 

我將9/7下午在台江十三佃鄭家老宅的活動場景與人物之影像(影片與相片)放在這裡,歡迎點閱:

 鄭家老宅建於1929年,至今剛好90年,仍保持原樣。柱子是日據時代引進的洗石子工法。

 鄭家老宅地址牌

 鄭家老宅配置圖

 超過60年以上的碗公還在用

 烏山頭老照片展及社區音樂會會場

 烏山頭老照片展

 三位提供烏山頭老照片的民眾:左起張利聰、林玉玲、林蒼鬱(作家暨畫家)

 現場提供多樣台南在地風味特產,這是有名的「水河伯50年代古早豆花」,真材實料,綿密順口。

 民眾挑起水河伯借展的豆花擔

 

以下是相關影片: 

台江什三佃頂頭角鄭家古厝導覽

烏山頭水庫老照片展-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林朝成(台南社大校長)、吳夏雄建築師致詞

烏山頭水庫老照片展-吳茂成(台江社大執行長)致詞

烏山頭水庫老照片提供者林玉玲、張利聰說明

烏山頭水庫老照片提供者林蒼鬱說明

延伸閱讀

本網誌「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