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鼓濕地解說員拍攝鸕鶿群飛影片及白琵鷺相片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是林務局經營管理的三個平地森林園區之一,是唯一靠海邊以濕地景觀及水鳥生態為主要資源的園區,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景觀與特色物種可以觀察,而鳥況最好的季節就是秋冬二季,每年9月底到翌年5月初,都有可觀的鳥況值得遊客前往欣賞與了解鳥類生態。而要認識為數龐大且種類繁多的鳥類,最好最快最方便的途徑就是透過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單一窗口0975-922678,聘請經過林務局嚴格訓練且認證的在地解說員導覽解說,經由他們專業但通俗的講解,以及提供專業用的單、雙筒望遠鏡,還有相關輔助說明的圖片、圖鑑,能讓遊客在最短時間認識一群美麗的飛羽精靈。

 

鰲鼓濕地解說員除了執行導覽解說工作外,他們平日也會不定時巡守濕地,防止民眾在濕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捕魚或干擾鳥類,也會撿拾小垃圾維護環境整潔。在巡守同時,有相機的解說員還會拍攝濕地風景或鳥類姿色,作為濕地生態紀錄。

 

2019年1月13日,解說員林韋秀拍攝到在臺灣較不易看到的白琵鷺,也在1月17日拍到大群鸕鶿在濕地上空飛翔的盛況,也記錄了因為大群鸕鶿停棲而由其排遺染白的木麻黃林,這也是鰲鼓濕地冬天特有的景觀之一。

林韋秀攝錄

 鸕鶿白木林-林韋秀攝

 白琵鷺-林韋秀攝

另一位解說員黃月英也在1月17日拍到白琵鷺,並且製作成問候卡片。  白琵鷺-黃月英攝

鰲鼓濕地是台灣欣賞水鳥非常方便、安全的地點,又有一群關心與了解在地生態環境的解說員可以提供專業解說服務,期待更多人到鰲鼓濕地旅遊都能聘請解說員,以行動支持及鼓勵在地居民對濕地生態資源的明智利用與保護。聘請解說員及洽詢用餐、體驗活動,都請電單一窗口執行長蔡淑麗小姐0975-922678。

附帶貼放林韋秀在2018年12月14日拍攝到琵嘴鴨群繞圈圈,製造漩渦將水下食物捲上來取食的聰明行為,這也是在鰲鼓濕地可見的鳥類奇景之一。這可要有寬廣且深度適中的水域,加上數量龐大的琵嘴鴨才有這種生態行為可以看到。

 琵嘴鴨集體覓食-林韋秀攝


 

延伸閱讀

20210915鰲鼓濕地解說員黃月英拍到鸕鶿首次在台繁殖交配鏡頭(相片、影片)

鸕鶿北返前配對求偶及啣草生態影像紀錄(影片)

鰲鼓濕地解說員林韋秀、黃月英拍攝鸕鶿熱鬧景況影片

嘉義鰲鼓濕地落翅鸕鶿喘氣散熱(影片)

嘉義鰲鼓濕地鳥況熱鬧(影片)-20151228

鰲鼓濕地清晨鸕鶿活躍(影片)

鰲鼓濕地下雪了(相片)

鸕鶿邊游邊晾翅(影片與相片)

鰲鼓濕地特色條列

普通鸕鶿與丹氏鸕鶿辨識特徵(相片)

人工濕地玩出來的生態:澳洲昆士蘭Mareeba濕地的自然旅遊(影片與相片)—有黑腹蛇鵜相片

本網誌「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一分鐘生態小電影」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