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猛熱鬧的夜市是臺灣生活地景之一,是臺灣人集體記憶裡鮮活的一環,也是交通部觀光局對外國宣傳的重點之一,外國遊客到臺灣幾必遊夜市,所以無論是對常民生活或對國際遊客,夜市是臺灣重要的觀光資源。
不過許多年來,無論是哪裡來的境外朋友,我都不帶到夜市去逛,因為我覺得臺灣夜市全一個樣,除了賣的吃的都一樣,連環境髒亂也一樣,沒有一個例外。臺灣各式小吃我都很喜歡,也很願意推薦給境外朋友,但因為景觀凌亂、環境髒亂,讓我不敢帶朋友到夜市漏氣。而一次性餐具、塑膠袋的濫用,更讓我厭惡,不支持這樣的業者。
2011年底,改建後的士林市場(士林夜市主建築)開始營業,地下美食區也同時開張。2012年2月曾因民眾嘗鮮而人潮太多,士林消防局會在星期五、六、日晚間派遣消防車戒備,以維護安全。4月啟動人數控管,設置容留人數電子計數器,1400人是最高上限(其實在現場看,大概500人就很擠了)。當人數超過時,只出不進。
我不喜湊熱鬧,從沒去過新的士林夜市美食區,2018年2月28日是假日,晚餐後散步時心血來潮就逛到士林夜市,除了店家新舊更迭外,街區景觀難看幾十年不變。我也到士林市場地下美食區看看,一到樓梯口就給我很大的震撼,這樣是有管理嗎?下到美食區,裡面走道狹窄,人潮洶湧,於是讓我職業病發作,開始關注消防安全是否合格,不看不打緊,一看要人命!
底下以相片呈現所見及所想:















我奇怪的是,美食區攤商都只顧賺錢不管安全的嗎?市場管理單位、消防管理單位都沒注意這些事情嗎?要等到出人命才又來個柯氏SOP嗎(註:現任台北市長是柯文哲)?台北市政府在公共安全這部分都在睡覺嗎?
建議大家在士林市場地下美食區公共安全治理沒有改善前,不要前往,免得哪天變成災難新聞的名單之一!
20230924後記:
2023/09/24聯合報報導「台北士林市場地下美食區吸引不少國內外觀光客前來,近年因為空調設備老舊、動線規畫等問題,北市市場處將於10月2日起啟動整修工程,並暫停對外營業,預計明年6月完工。公有零售市場科長藍沛彤表示,改建後的格局以百貨公司美食街設計,提供用餐座位區,工程費用1億2千萬。」(
)詳情請點閱:【士林地下美食區1.2億改建 下月2日起暫停營業】
(編按:我不知道夜市攤商有沒有繳稅,如有繳稅,臺北市士林夜市攤商有沒有繳到1.2億那麼多?)
延伸閱讀:
本網誌「荒唐臺灣」專欄各文
我們辦公室的後門我也不讓同事及主管來推放雜物(雖然辦公室粉小),我都說逃生用,不要拿過來,我要淨空!!!沒人敢來推放^^
去年12月我也去逛了趟士林夜市,主要是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就在旁邊,士林夜市我算熟的了!結果這一趟也嚇了我一跳,尤其您說的美食區,賣的東西不但大同小異,走道狹小大灶快炒,覺得好危險,所以我繞了一圈快快出來,後來只買了大餅包小餅,但味道也和以前不一樣了,實在可惜!
過年我也去逛了臨江夜市,也不像以前一樣了!夜市是台灣特有的逛街市集,可惜只要別的夜市紅甚麼,全台灣的夜市就統統一起一個樣!
最近台中審計新村雖然不是夜市,但是一個新的市集,文創內容和店家都很有特色,有空可以來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