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下旬,我有幸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的長白山生態基地營考察隊,在吉林省長白山踏查地質地形、植物、生態旅遊資源及旅遊服務情形等,動員了中國地質、生態、傳播、環境教育等專家學者在六天內野外踏查與室內會議,主要任務是蒐羅與了解將來成立的生態基地營環境教育素材,期望中國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建立生態基地營後,可以成為中國(甚至世界)在保護區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的典範場域。
6月下旬是長白山夏季剛要開始的時候,山區還有部份積雪,野花也還沒盛開,尚非長白山花季,但也已有一些迫不急待搶先出頭的花卉展開美麗容顏迎接我們這群辛苦探勘的隊伍。我是植物白痴,跟江某(江德賢)大師學一百遍還是記不得植物分類與名稱。而這趟長白山之旅,植物也只是我順帶拍照記錄,尤其手邊沒有圖鑑可以比對,只能從團隊成員聽來或是網路查詢而知名稱,我不揣淺陋貼圖分享所見,也請先進指正錯誤之處。
岳樺-樺木科,這是長白山北坡最高的一棵,海拔2219米。位置:N42° 02.538′ E128° 03.910′
您可點Flickr網路相簿「長白山植物」看更多相片
參考資料:長白山植物分佈
土壤:
長白山保護區的土壤隨著氣候、地勢、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海拔從低到高垂直分佈著4種類型的土壤:海拔700—1600m屬於暗棕色森林土,1100—1700m分佈著棕色針葉土(山地棕色森林土)、1700—2000m為山地草甸森林土、2000m以上為山地苔原土。暗棕色森林土其地貌為熔岩臺地,植被以闊葉紅松林為主以及白樺、椴木等;棕色針葉林土其地貌屬傾斜熔岩高原,受河流的切割,河谷多呈「U」型隘谷。植被以雲杉、冷杉和魚鱗松為主,土層厚度達30—40cm。
垂直分佈的植物 :
針闊混交林帶:
位於長白山下部,分佈在海拔1100米下的玄武岩臺地上。紅松闊葉林帶地勢平緩、氣候溫和濕潤,森林下發育著比較好的山地棕色森林土。森林生長茂密、樹木種類繁多,形成“長白林海”的壯麗景觀。林分結構複雜,灌木和草木植物層次分明,以紅松為主的常綠針葉樹和落葉闊葉樹混交是主要代表類型。在水濕地上生長著成片的落葉林。在長白山北坡局部地帶還生長有長白松(美人松)的小片純林,這裡還有許多古老的植物,如:紅松、紫松、黃鳳梨、春榆等。
暗針葉林帶 :
暗針葉林帶分佈于傾斜玄武岩高原上。土壤主要是山地棕色泰加林土。這裡濕冷,冬寒夏涼。常年雲遮霧罩。森林結構比較簡單,雲杉佔據優勢,樹高林密,四季常青。由於林冠遮天蔽日,林下明暗潮濕冠木和雜草生長稀疏。本帶植物種類比較單純,野生動物的分佈也比較少,東北「三寶」之一的紫貂,集中分佈在本帶,這是垂直分佈帶獸類動物的代表種。鳥類有三趾啄木鳥等。
岳樺林景觀帶:
分佈在海拔1800——2100m之間,地處長白山火山錐體的下部,坡度較陡,一般超過20以上。氣候處在針葉林氣候型與山地苔原氣候型之間,氣溫低,相對濕度較大。土壤類型為山地生草森林土。植被為岳樺林,同時山地苔原與針葉林成分彼此互相滲透,形成複雜的植被鑲嵌類型。喬木以嶽樺為主,亦分佈有雲杉、冷杉、落葉松和東北赤楊等。灌木主要有牛皮杜鵑、篤斯越桔等。動物種類較單調,數量亦少,這裡僅在夏季成為偶蹄類動物如馬鹿、梅花鹿等「避暑」、取食的場所。
高山苔原景觀帶 :
分佈在海拔2100m以上,為長白山火山錐體的中上部。地表覆蓋著厚的火山灰、火山礫、浮石等。氣候為高山苔原型,濕度大、風力特強、土層脊薄。植被類型為高山苔原,無高大喬木 ,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蘚等。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鵑、篤斯越桔、松毛翠、大白花地榆、長白景天、圓葉柳等。
延伸閱讀:
本網誌「中國大陸系列」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