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念新聞系時,碰到重大新聞事件,老師會要我們比較各大報(當時是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的編輯方式,包括新聞取向、標題、編排方式、取材廣度與深度、相關論述等,是非常有意思的學習過程。
2015年11月7日中國大陸與台灣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面,確實是全球矚目的重大新聞事件,各媒體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想在此役中好好表現,可笑的是台灣某家有線電視新聞媒體拍到飯店頂樓管制區的新加坡武裝特警,主播還強調「獨家」,這新聞價值觀也未免太膚淺了。
2015年11月8日,聯合報A2版一則新聞內文將「拓展經濟合作空間」鍵成「拓展經濟合作合作空間」,「合作」二字重複了一次,這是很不好的表現。在重大新聞事件中,新聞記者的訪(採訪)、錄(錄像、錄音、筆錄)、寫(寫稿)、傳(傳訊)能力不只比快,也比深入與正確,省掉校對與編輯的麻煩。不過這則新聞在記者打字時疏忽而重複用字,編輯後台卻也沒校對出並更正,也顯示聯合報重要版面的編輯還是需要加強品質管理才行。
延伸閱讀:
本網誌「媒體文字能力檢驗」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