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霧大霸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影像集錦-20150418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辦理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有口皆碑,2015年4月18日至20日我參與了「觀霧大霸手作步道工作假期」(21日的行程我因有事先行告退),這次是我參加過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對我而言最辛苦的一次。

其實我是所有參與者裡最輕鬆的,因為我只是「旁觀者」,負責拍照記錄。但因為出發前連日公務繁忙,睡眠不足,體能狀況不佳,導致4月18日登山過程氣喘吁吁,在快到海拔2699公尺的「九九山莊」前,幸好有早已進入山莊又跑出來看是否有人需要幫忙的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小姐,她及時伸出援手幫我揹登山背包,我才能苟延殘喘慢慢走完僅剩的800公尺進入九九山莊。

這次活動創臺灣從2007年1月由林務局開始推展手作步道工作假期以來的六個第一,我很高興參與了這歷史性的活動:

第一次四天期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以前最多就是三天,不過將來有可能延伸到一週或十天或常態性手作步道基地營的型態)

第一次工作地點海拔最高(約2800公尺)

第一次登山路程最長(4公里)

第一次登山爬升海拔最陡(從海拔1750登山口到2699公尺九九山莊,4公里步道爬升900公尺)

第一次跨林務局與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合作

第一次參加人員來源最多樣(成員來自林務局、多個林區管理處、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新竹林區管理處環境維護志工、雪霸國家公園保育志工及 12 位自費志工)

連同工作人員共將近50人參與這次的活動,要能組織動員、協調聯繫、後勤補給樣樣做好,千里步道協會秘書處人員林芸姿小姐、楊庭宜小姐及陳朝政先生的計畫縝密、認真負責、刻苦耐勞、盡心盡力、分工合作的表現真是令我讚賞!

我也很榮幸與手作步道的三位大師:伍玉龍老師、李嘉智老師及徐銘謙老師共事,讓我再次從他們身上感受對土地的關懷及學習登山步道正確的施作理念與方法。

而最讓我敬佩的是來自電子業、科技業、NGO、壽險業與擔任教師的12位自費志工,願意花錢來做苦工。除了勞動筋骨,也將自己對友善大地的訴求付諸行動。

每個人皆遵守「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七大原則,所以全程不使用拋棄式餐具或水杯,所有垃圾(包括上廁所後的衛生紙)統統自行帶下山。

參與人員(除了我這老弱殘兵之外)上下山揹著沈重的登山背包外,還要攜帶圓鍬、大榔頭、十字鎬、鋤頭、不銹鋼畚斗……等各式工具,真是辛苦異常。

底下是4/18登山、4/19工作、4/20下山的部分照片(4/21在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活動請恕因未參與而沒照片),請參考:

4/18中午後攜帶工具開始登山,從海拔1750登山口走向2699公尺的九九山莊。

上山途中在2.3Km美麗的檜木森林休息,在大自然中人更嬌美。

已過一半路程,繼續努力。

4/18晚上在九九山莊的「龍門客棧」展開分組會議

4/19上工前集合

使用工具說明

拿取工具,準備上工。

4/19上工隊伍

伍玉龍老師(中立紅衣者)說明工項

李嘉智老師(藍衣者)說明工項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勞動服務

中午休息吃麵

伍玉龍老師

李嘉智老師

徐銘謙老師

填平本來落差很大的階梯

導流以減少水流沖蝕步道

淘蝕嚴重,周邊沒有多的土石可以填平,於是裝設檔土板,讓水流帶來的土石漸次填進沖蝕溝中,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成果。 原來步道嚴重沖蝕不易行走,改線轉往較高處新闢一條自然步道。

分組合照

分組合照 分組合照

合照

合照

合照

大合照 4/19晚上伍玉龍老師講登山經驗與「山中傳奇」

下山途中

4/20下山途中

下山途中

下山途中

下山中途在2.3Km處休息

下到登山口,在馬達拉溪清洗工具。

上去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以下是部分個人照片集錦:


  

歡迎點Flickr網路相簿「2015觀霧大霸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看更多照片。

有一位自費參加的志工,利用空檔寫了簡短心得,經她同意我放在這裡給大家體會她的感動。文中所說的「伍神」指的是登山與步道工程專家伍玉龍老師。

 

延伸閱讀

本網誌「工作假期」專欄各文 

(註:臺灣第一場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是林務局於2007年1月6日-8日在新竹縣五峰鄉的霞喀羅古道舉辦。)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