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有一個住宅大廈預售案,號稱「領先環保概念,用實際行動珍愛綠地球」,強調「節能、健康、滅菌、環保、安全」,令我看了佩服建商很能跟著環保潮流推出友善環境的建築,值得稱許。
但仔細一看內文,其中有一特色是「稀有滅菌健康好宅/0~5℃低溫垃圾冷藏,活氧負離子抗菌電梯,讓環境更健康」,我的天啊,這可就離譜了。
我去電售屋中心詢問,才知道他們要裝置冷藏庫儲放垃圾,不使髒臭散發,才能保持居住環境乾淨清爽,而且這已經是許多住宅大廈的必然設施。一聽之下才知我是土包子不懂豪宅生活,也難怪前一陣子審社區環境改造案件時,也有社區理事長希望政府補助經費設置廚餘冷藏庫,原來這是「潮流」耶!
我這才明白,我們尋常人家為了節能減碳,平日東省西省,省下區區用電量,都被豪宅大廈冷藏垃圾給沖銷掉了!
我告訴接電話的小姐,這樣可會增加很多用電量,也會增加許多公共用電支出,也就是增加住戶負擔。那小姐很技巧的回話,但言下之意就是「沒錢就不要住這種房子!」
其實現在先將廢棄物分類並進行資源回收,剩下真正要丟棄的垃圾已很少,而廚餘只要密閉儲放每日回收,大樓根本不需要建置垃圾冷藏庫的。
電梯裝設所謂「活氧負離子抗菌」設施,也是一種噱頭,進了電梯無菌,出了電梯還是充滿各式細菌的天下呀。裝那設施也要額外的用電量,長年累月還是要耗用大量能源的。其實細菌不是都對人體有害,而人要是太過「消毒」減少接觸一般細菌,反而缺乏抵抗力,成為溫室的花朵,一到外面紛亂的世界,任何一個普通細菌都可能引起身體病變。
這些住宅大廈要這樣耗用能源,我們比較沒有立場說不可以,但若以此作為環保標榜,就離譜了。
環保是當今熱門話題,許多商品(尤其是有機食品、清潔沐浴與美容用品、甚至生態旅遊)都搭這趟列車希望吸引消費者目光,獲得認同而購買,但大家可要仔細分辨,有些只是順勢喊喊,似是而非的做法或訴求反而會誤導民眾認知,壞了更多保護環境的美意,這類「漂綠」(Greenwashing)的假環保商品是不應該鼓勵的。
另有台北林口一高樓住宅建案也訴求冷藏垃圾,這真是最不環保的「環保訴求」!如果這是建築潮流,現代建築師的環保概念就是虛浮的!
生意花招多得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那需製造垃圾再低溫儲藏,你說呢?
台灣的房屋市場真的是騙局一堆,那麼多政商名流都是建商起家,就可以知道蓋屋賣屋多好賺。
賣屋噱頭很多,買屋要非常謹慎小心。
千萬不要相信示意圖,攏是假!我家附近一棟新住宅大廈在傳統市場旁髒亂的死巷內,廣告卻畫得好像在開闊的公園邊。
最近因為想要買屋,展開痛苦的看屋行程…這才發現「騙局一堆」,增長了不少知識!謝謝賴大哥的分享,讓我這個初學者知道還有這一招,以防自己成為環境共犯!
冷藏是暫存,算是衛生考量。只是我曾去看過幾個社區,費電的結果,最後都是閒置或用不了多久就故障沒用了。
因為目前廚餘都比較有去處,最多隔天可以收走,社區應可以找到養豬戶或環保局收走。
以我最近在街上走,自從室內全面禁菸後,許多辦公樓或商店(超商)只要有人聚集的都是一地的菸蒂,包括環保署前與巷口水溝蓋內都有。以前就跟環保署說連自家兩旁的水溝都不清潔,如今環保署有花大錢在全面動員,剛開始不知成效會如何,但目前我到處看看,其實我們環保教育水平在我眼中還是不及格。
以塑膠袋使用為例,我去一個科技大學演講,每人買一杯飲料,都裝一個大塑膠袋。環保署訂便當也都是一大堆塑膠袋,也進環保署大門了(曾下令禁用一段時間)。
等我有空些,我會再向署長提出我的意見。
「設置廚餘冷藏庫」 這個社區應是被誤導ㄅ。
廚餘分生廚餘與熟廚餘,對社區而言只能做生廚餘回收堆肥,而熟廚餘則由環保局環保車收回,不能存放社區裏,除非 該社區熟廚餘回收量大到讓回收公司注目,則可與民間ㄧ般廚餘回收公司進行契約行為,由回收公司在社區尋點設置冷凍庫,明確回收日期。但就我所知,在社區想尋點置放廚餘冷凍庫,鐵定都會被居民拒絕的。
目前回收公司最大目標應是一般餐廳飯店或學校等公共食堂,但設置冷凍庫也少有聽聞,都是定期或當日回收的。
在台南有個鳳凰里的生廚餘回收堆肥站,製作出的有機液態肥在社區的迴響很好(他們有請環保局做過檢驗),堆出的有機液態肥原液可以沖刷馬桶,清潔效果良好,完全可取代化學清潔劑。
有機液態肥原液稀釋100倍則是非常優質的有機肥料,蔬菜、花卉的成長效果超好的。我自己也嘗試做生廚餘堆肥,但技術上似乎不太好(我想應是素材太單一了,幾乎都是茶葉),生產的效果就不如鳳凰里。
當初該里在選擇設置生廚餘堆肥站時,原以為熟廚餘可以用冷藏庫處理,但因顧及熟廚餘所產生的後續問題的確較難收拾,所以還是乖乖的按時由環保垃圾車回收。
最近因為工作之故,參觀了不少新舊公寓大廈,才發現現在的公寓大廈竭盡浪費之能事。
對我來說真是大開眼界。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省得跟那樣的居住環境的浪費比起來….我們根本是白省的。
其中一個社區也有冷藏垃圾的設計。我們一直建議他們關掉冷藏,因為垃圾每天處理,何必冷藏?而且冷藏室的設計很差,並沒有特殊隔間,連紙類、鐵鋁罐回收都也冷藏進去。其實社區居民也不見得都認為有必要,但因為過去建商早就做好,大家已經習慣使用。管委會也會擔心忽然停用,會引起反彈。然而,這垃圾冷藏室卻要讓居民多付不少公共電費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