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記(影片與相片)

 

花蓮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記-賴鵬智製-20170803.jpg - 日誌用相簿

 

台灣東部有三座金針山(滿山遍野種滿金針)一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花蓮縣玉里鎮赤柯山及台東太麻里鄉金針山,以往我不會到這種把樹砍掉、完全開發為農業生產的山頭遊玩,總覺得沒什麼看頭。

2017年8月2日至3日,我卻自己花錢搭火車從台北來回六十石山(火車票真難訂,很難訂到想要的班次),為的是受邀參加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補助六十石山永續發展協會辦理的「觀星之旅試遊活動」(活動免費,但參加者須提供回饋意見),想看看一個我沒存著期待的已開發山區能有什麼可以吸引我的地方。

一天一夜(8/2中午至8/3中午)的行程,讓我看到在地居民純樸熱誠的表現與積極發展金針、茶葉外的休閒產業企圖心。整個行程排得很滿,類似踩線團,除了導覽解說外,DIY體驗活動也排了四個(採茶、製茶、做燈籠、手抄紙),吃了一餐特色便當,二頓風味餐,這樣的緊湊安排我可以理解,因為我也常幹這種事。為了讓踩線者或受邀者可以看到比較多的旅遊資源形式與特色、體驗活動型態與內容,以便踩線者將來安排行程取捨,以及受邀者看到當地旅遊較多內涵而能做出更多有幫助的建議,這是不得不然的做法。

六十石山位於海岸山脈西翼花蓮縣富里鄉境內。這是我初次到六十石山,我對六十石山怎麼唸就很好奇,到底是唸六十「但」山?還是 六十「時」山?依據當地旅遊摺頁敘述,「六十石山」其名由來有三說法:

其一,日據時期有移民在西南山麓開墾種植水稻,發現每甲地可收成60石(容量單位,10斗為1石,音「但」)的稻穀,比其他地區的40~50石為多,因而得名;其二,拓墾期初,環境困阨,收成不佳,全山一期農作僅得60石;其三,日據時期有人登頂,見巨岩錯落,數有60之多,遂名六十石(音:時)山。現居民統一採第三種說法,在其摺頁或相關旅遊資訊都特意加註石的注音符號「ㄕ’」。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介紹六十石山由來的文字則是:「據當地人說,早在日據時期,一般水田每甲地的穀子收成大約只有四、五十石,而這一帶的稻田每一甲卻可生產60石縠子,因此被稱做六十石(音:但)山。此外,還有另一種說法:早在日據時期,這片山區本是一片繁茂的樟樹林,為了煉製樟腦而被砍伐一空。結果發現在空曠的山坡上,散佈著60塊巨大的石頭,所以這裡被命名為六十石(音:時)山。 」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英文名-20170803-賴鵬智攝富里火車站前的路標,也將六十石山的英文譯為60顆石頭的山(Sixty Stone Mountains )。

 

六十石山原本鬱鬱蔥蔥,在日據時代被日本人大量砍伐樟樹製作樟腦,後又被國民政府拿來成立農場安置榮民,再經1959年八七水災雲林閩籍受災戶到此拓墾,加上之後政府成立金針專區大力推廣金針耕作,陸續的產業變遷早已使得六十石山沒有了森林樣貌。

取自花蓮縣政府印行「六十石山旅遊玩家指南」小冊

 

因為沒有森林,與海岸山脈又有點切割分離,又是高地,導致該地缺水嚴重,有業者(如964驛站)會採取儲存雨水再利用,並以洗澡水與洗碗水沖洗廁所,這可以用來對遊客的環境教育素材。不過我看當地部份業者還要加強節約用水這件事,因為水龍頭都是傳統旋轉而且沒加裝起波頭節水墊片,這最基本的節水措施都沒做,遑論其他作為。

 

解說員對當地人文歷史與產業介紹得很清楚,表現可圈可點,觀星活動的基本解說也還可以,不過有的解說員對自然資源的了解與解說就顯得少且弱,夜間觀察有些行為也須斟酌(例如帶遊客看睡覺的鳥);還有隨身擴音機音量太大,會干擾其他遊客及環境安寧;解說時除了講話,最好還有一些輔助說明的圖片或字板可以協助遊客快速理解,所以當地解說訓練在自然資源學習及解說技巧、行為規範等可以再加強。

當地風味餐有運用在地食材(尤其金針),尤其「六十石山永續發展協會」發動民宿與餐廳業者各出一道招牌菜給試遊團品嚐,可以看到業者們的創意與用心,也能肯定美食是當地值得發揮的旅遊資源。不過有一餐的業者出合菜時沒有提供公夾讓遊客衛生取食,而飲料欲以紙杯裝盛,經我勸阻改用玻璃杯,這都是必須立刻改善的。

金針適合在缺水地區栽種,金針花一年一穫,7-9月採收,金針收入是當地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許多學生的學費就靠這收成支付。收成季節會有大盤商(4-5家)到山上收購,一般行情是一斤280-300元。不過大盤商常使詐,先挑賣相醜的,壓低價錢到240元,然後到別家說之前收購價是240元,逼使所有批發價都往下調。現在因為有觀光活動帶來遊客及網路行銷,所以業者現多以自售為主。

金針花的衛生安全是很多人關注的,早期民眾食安知識不足,商家為了金針花賣相好,都會泡亞硫酸鹽及燻硫磺,生意很好。現在食安問題嚴重,民眾有警覺了,於是金針山業者開始改良金針產品,推出沒有硫磺加工而是直接低溫烘乾的「無硫金針」,價格比傳統(有毒)做法的稍貴一點點,但相信市場是可以接受的。

金針山花季是花東三座金針山特有且必有的觀光推展活動,六十石山金針花季是公部門從1999年開始推動的,將近二個月的期程,是六十石山居民最忙碌也最賺錢的時候,可見金針山花季已經是支撐當地經濟的重要來源之一。也因為金針山花季的推出,當地居民除了農事之外,也陸續轉型兼營旅遊休閒項目,從事賣店、餐廳、茶館、民宿、導覽解說等服務,增加農作之外的營收,不無小補。

不過金針花季後,少了繁花似錦的景色,吸引力消退,熱潮不再,人去樓空,金針山又陷入一片寂靜,少有遊客青睞,這也是長期辦理特色活動後造成的強烈淡旺季現象,對已經投資休閒服務的業者而言,並不希望這種現象長存。也因為如此,「六十石山永續發展協會」才會向花蓮縣政府申請農村再生經費,辦理相關訓練及試遊,希望打造淡季遊程,讓旅遊生意不是只在金針花季才有,這在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上是必要的設想與行動,我很欣賞該協會幹部們的用心與行動力。

六十石山上家戶少,花東縱谷也不像台灣西部那麼繁榮,因此夜間的六十石山並無光害,在天氣晴朗、空氣清澈的夜晚,很適合發展觀星活動。六十石山業者因此想在淡季(非花季)期間以觀星活動招來二天一夜活動的客人,維持平時商機,這是很好的構想,也有成功的機會。當然,民宿業者或解說員的基本天文知識與星座指認、解說能力就要很努力充實才行。

金針花季就是金針花盛開時期,那就是採收期,如果不即時採收,反而是金針農的一大損失,但既要給遊客看花又要採收,怎辦?政府還是很有心協助,由花蓮縣政府補助約30公頃的金針田不採收,留下金針花海給遊客欣賞與拍照用,補助款是每公頃10萬零500元。該地亦屬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範圍,風景區管理處則長期協助該地興建涼亭、解說牌、路標、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換句話說,當地發展觀光,居民賺觀光財,政府其實投資很多公帑,我倒希望當地居民能了解到這些補助與建設花的錢是全民的納稅錢,應該要有感恩回饋的心。

金針山居民如何感恩回饋全民?我的想法是從自然環境復育做起。

六十石山土地主要屬於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的森林區,含國有財產局管轄的國有土地、林務局管轄的國有林班地及原住民族委員會管轄的原住民保留地,但經過數十年開發利用,已非森林狀態,當然,這與森林資源管理單位林務局就會有很多衝突之處。不過六十石山產業發展到今天這種滿山都是金針園(少部份茶園),只見幾棵樹的地步,也非一朝一夕造成,而六十石山已是台灣金針花重要產區之一,居民對金針產業倚賴甚深,政府很難扭轉土地利用現況。

我的想法是,山林面貌早就改變了,雖然責任不盡然在現在住民身上,但他們又得自政府補助發展觀光的各種資源,在享受全民照顧的福利同時,實在必須負起不讓環境繼續惡化(例如水資源涵養不足、慣行(毒化)農法對土地的傷害、固碳不足、野生動物棲地破壞)的責任。

我的建議是,希望社區凝聚共識,為了展現在地居民對土地的愛以及對政府資源投注的回饋,可以從恢復種樹開始,種樹可以涵養水源、吸收二氧化碳、美化景觀、增加遊客乘涼賞景處,更重要的是形成生態廊道,擴展野生動物(如鳥類)棲息與交流的空間,也能增加旅遊資源。種的樹當然是原生樹種或喬木果樹,種樹地點可以從各金針園或茶園交界處以及產業道路二側開始,這樣不至於減少原來種植金針或茶的面積。走出這第一步,以觀後效,再談進一步其他復育環境兼顧產業發展的作為(如友善生態的耕作方式)。這有點理想性但還不至於不可行的建議,希望六十石山鄉親們可以考量。

 

以下是我這次參加試遊行程的影像紀錄(影片與相片),請先點閱影片部份:

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錄影器材:Samsung 手機 Galaxy Note 4

 

以下是部份相片,請參考:

花東縱谷-從花蓮富里六十石山看--20170803賴鵬智攝-3在六十石山可俯瞰花東縱谷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居民多為雲林閩南人-20170802-賴鵬智攝六十石山有不少是從雲林移居來的閩南人,為不忘本,因此將居住地稱為「雲閩」。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花季海報-20170803-賴鵬智攝金針山產業道路狹窄,花季期間有交通管制,限制大型客車進入,山區部份道路有紅綠燈管制,也有交通業者配合花季推出接駁小巴帶遊客遊覽賞花。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金針園-20170803-賴鵬智攝-1金針園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景觀-20170802-賴鵬智攝-2六十石山有台地風貌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金針園-20170803-賴鵬智攝-5六十石山起伏地貌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金針園-20170803-賴鵬智攝-7金針園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茶園-20170802-賴鵬智攝-7茶園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業者在花季開放停車與廁所-20170803賴鵬智攝-20170803_154656金針花季期間,在地業者會開放停車空間與廁所供大眾使用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最大一筆私人土地303公頃 六福賣給漢來-20170803-賴鵬智攝-六十石山最大一筆(一張權狀)私人土地303公頃,由六福集團賣給漢來集團。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鹿蔥亭-20170802-賴鵬智攝-3造型特殊的「鹿蔥亭」(當地涼亭以金針各式別名為名)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忘憂亭-20170802-賴鵬智攝-2六十石山海拔最高點964公尺的觀景臺「忘憂亭」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金針凍-20170802-賴鵬智攝-5金針花凍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金針茶飲-20170802-賴鵬智攝金針茶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蜜香紅茶凍-20170802-賴鵬智攝-3蜜香紅茶凍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忘憂便當-賴鵬智攝-20170803_115514金針特色便當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風味餐-賴鵬智攝-20170803_120644各家業者出一道招牌菜打擂臺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益順休閒農莊-賴鵬智攝-20170803_071626保留早期家屋樣貌,這是珍貴文化資產。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報到時氣溫-賴鵬智攝-20170802_114914在富里火車站報到時,氣溫達攝氏33度。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接駁車-賴鵬智攝-20170802_114739接駁車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解說員黃綉娥導覽-20170802-賴鵬智攝-4解說員黃綉娥小姐是賣店業者,也是台灣金針協會理事長,能說善唱,尤其長於以詩詞聯句描述在地文史或風光。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採茶體驗-20170802-賴鵬智攝-5六十石山永續發展協會前理事長蕭文龍先生(左)與現任總幹事曾若芸小姐(右二)賢伉儷一起帶採茶體驗活動。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採茶體驗-蕭文龍解說-20170802-賴鵬智攝-2蕭先生很投入的解說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採茶體驗-20170802-賴鵬智攝-10遊客實際採茶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合照-20170802-賴鵬智攝-3採茶後合照歡慶豐收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製茶體驗-20170802-賴鵬智攝-1採茶後還有製茶過程的體驗,製茶成品可以帶回家品嚐。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製茶體驗-20170802-賴鵬智攝-3學習揉捻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製茶體驗-20170802-賴鵬智攝-5揉捻成功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製燈籠-賴鵬智攝-20170802_164319為了晚上觀星照路,於是有製作燈籠的DIY活動。不過因為燈籠是塑膠製品並使用電池,將來壞了就是垃圾一堆,所以我沒做,也希望在地業者可以考慮有無更環保的燈籠做法。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製燈籠-20170802-賴鵬智攝-2DIY完的燈籠成品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理事長林俊傑-20170803-賴鵬智攝-2六十石山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俊傑先生講述社區故事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觀星之旅試遊團手抄紙體驗-賴鵬智攝-20170803_082957金針莖葉紙漿手抄紙體驗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金針葉手抄紙-賴鵬智攝-20170803_082141金針葉手抄紙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受補助賞花區不收成-20170802-賴鵬智攝到金針山賞花,不要踩進園裡照相。

您可點Flickr網路相簿「花蓮六十石山」看更多相片

延伸閱讀

本網誌「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