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鼓濕地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的壯盛場面(影片與相片)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23-縮-後製.JPG - 日誌用相簿

 

2017年1月10日近黃昏前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賞鳥,在南堤偏南廣大水域看到琵嘴鴨群聚繞圈覓食的特殊景象,趕緊拿出大砲、小砲輪番拍攝。

琵嘴鴨在歐亞大陸及北美洲繁殖,冬季遷移到北非、亞洲南部、北美南部及中美洲,在台灣是冬候鳥,棲息於沿海濕地、河口及水塘,鰲鼓濕地可以看見數以千計的族群數量,而且距離很近,是賞琵嘴鴨最方便的地方。

琵嘴鴨長相特殊,嘴型像樂器琵琶而得名。牠的學名Anas clypeataAnas 拉丁文為鴨的意思,clypeata 源於拉丁文的clypeatus,帶著盾牌的意思,形容琵嘴鴨的嘴基部擴張如同盾牌。

琵嘴鴨攝食浮游甲殼類、小型螺類、昆蟲、種籽及植物碎片。長且寬的扁喙可增加吸水容量,上、下喙細如髮狀的篩板形成有效率的過濾構造,特別適合用來篩濾泥灘的食物。覓食時會將頭頸伸直,嘴喙左右掃動過濾水面食物顆粒。有時會單隻、二隻或數隻繞成小圈游泳,以攪動水面下的食物。

2017年1月10日在鰲鼓濕地看到的攝食行為則甚為誇張,可見數十隻到近百隻的琵嘴鴨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繞圈,聰明運用大集團的力量攪動水面,好引起漩渦將水下的浮游生物捲上來,繞圈的鴨子們就大口大口濾食。場面壯盛,透過鏡頭看好像萬頭鑽動,眼睛都花了。

圈子可大可小,而且隨時可以拆解或是反轉方向。有的鴨子會在不同集團間游移,於是有的圈子較大,有的圈子較小,或忽而大忽而小。

這麼精彩的場景需要大水域且大數量的鴨群組合才可能看到,而台灣就屬鰲鼓濕地是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了。

歡迎洽詢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執行長蔡淑麗小姐0975-922678,聘請經過林務局訓練、認證及管理考核的在地解說員提供單筒望遠鏡與鳥類圖鑑,帶您欣賞鰲鼓濕地景觀風情與鳥類生態。

中文名:琵嘴鴨

英文名:Northern Shoveler

學名:

Animalia 動物界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Aves 鳥綱
Anseriformes 雁形目
Anatidae 雁鴨科
Anas 鴨屬
Anas clypeata Linnaeus, 1758 琵嘴鴨

以下呈現當天拍攝的影片與相片,請參考:

這是精簡版本,以三種像機鏡頭拍攝剪輯而成。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錄影器材:Canon EOS 7D+EFS 15-85mm及EF 400mm、EF 600mm×1.4、EF 600mm

這是完整版本,可以看到鴨子在不同集團間游移跟聚合、解散的過程。以三種像機鏡頭拍攝剪輯而成。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錄影器材:Canon EOS 7D+EFS 15-85mm及EF 400mm、EF 600mm×1.4、EF 600mm

這是以攝錄機拍攝的,也可以看到鴨子在不同集團間游移跟聚合、解散的過程。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 錄影器材:Panasonic HDC-HS700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4-縮.JPG - 日誌用相簿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5-縮.JPG - 日誌用相簿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10-縮.JPG - 日誌用相簿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11-縮.JPG - 日誌用相簿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12-縮.JPG - 日誌用相簿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分群開始-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縮.jpg - 日誌用相簿覓食集團拆解與組合中

琵嘴鴨集團繞圈覓食-雁鴨科-嘉義東石鰲鼓濕地-201701101600-賴鵬智攝-16-縮.JPG - 日誌用相簿鴨子在不同集團間移動

 

延伸閱讀

本網誌「一分鐘生態小電影」及「生態相片」專欄各文

鰲鼓濕地琵嘴鴨大軍與南堤夕照(影片)

琵嘴鴨雄鳥覓食(影片)

鰲鼓濕地琵嘴鴨以嘴沾水理羽(影片與相片)

鰲鼓濕地琵嘴鴨理羽(影片與相片)

琵嘴鴨覓食與水上芭蕾(影片與相片)

分享文章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