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賴鵬智文章《台灣生態旅遊新典範—鰲鼓濕地》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506號-鰲鼓濕地-賴鵬智撰_頁面_1-縮.jpg - 日誌用相簿感謝陳敏明老師提供鰲鼓濕地空拍照片為文章增色
 

聯合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在大陸的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發行的《人與生物圈》雜誌在2016年春節前出版2015年第5與第6期合輯,我忝為特約編輯,這一輯是「生態生活」專輯,介紹海峽兩岸有關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工作假期……等等的綠色生活推展成果,台灣部分是由相關保育環保團體、學者或領域專長者撰文,內容豐富精彩,我會分篇轉載,值得朋友們參閱。

本篇是我撰寫的《台灣生態旅遊新典範—鰲鼓濕地》,底下是正體字原文,請參考。

台灣生態旅遊新典範—鰲鼓濕地

賴鵬智 

 

前言

鰲鼓濕地位在台灣西南方嘉義縣東石鄉海邊,面對台灣海峽,緊鄰北回歸線,與同在嘉義縣境內的台灣最高峰玉山遙遙相望。

這塊濕地的歷史可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清朝時期,先民從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東石鎮渡海來台,想念家鄉而將落腳處也稱東石,後因移民族群擴散,慢慢的有人遷居到現今鰲鼓濕地一帶,並在淤積陸化的海埔地聚集而成村落,即今鰲鼓村和港口村。目前二村總人口1600餘人,年輕人多外出求學、謀生,部分中壯年及多數老年人留居鄉下,以種植蔬菜、雜糧或魚塭養魚為業,村莊人口老齡化嚴重,生產力低,經濟疲弱。

1964年,台灣當局為了增加農牧生產面積,於是在鰲鼓村附近與海爭地,在海邊三面圍堤填海造陸,作為台灣糖業公司種植水稻、甘蔗,養殖牛羊豬及魚類的複合性農場,稱為東石農場,面積約一千公頃。

可不巧的是,台灣從1970年代起在西南沿海大力推廣養殖漁業,魚塭業者大量抽取地下水從事養殖,卻也導致地層急速下陷,雖事態嚴重,但牽涉民生而使政府遲遲不敢有所改善作為,日積月累下,至今地層下陷問題已積重難返,無可救藥。而東石農場也是地層下陷非常嚴重的區域,後又歷經1986年颱風吹襲破堤,海水倒灌,約有三百多公頃農牧用地與魚塭經年泡在水裡,無法利用,形成荒廢的水域。

有水就有生命,水域中魚蝦貝豐富後鳥類也來了,從1990年代開始,東石農場水淹處慢慢成為水鳥聚集處,甚至成為東亞候鳥遷徙的重要航點與棲息處,尤其在秋冬候鳥群集時,常見水鳥漫天飛舞,引來觀鳥人聚集驚嘆,久而久之,「鰲鼓濕地」成為鳥人傳頌的賞鳥聖地。

在產業方面,台灣糖業公司因為不堪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以及國際糖業競爭局面改變,於1990年代逐漸轉型多角化經營,不再以種植甘蔗與製糖為主業,許多大面積甘蔗園必須設法轉為其他用途。於是在2002年配合林務局補助的平地造林計畫,開始在一些大面積的農場進行人工造林。2009年林務局為求多元運用平地造林成果,增加民眾戶外休閒空間,並結合區域週邊之農業、城鄉文化、社區營造及環境教育等產業,營造為符合生態、節能、減排、健康為原則之低密度、綠建築設計導向的多元生態知性旅遊區,於是將東石農場與鄰近的鰲鼓農場、溪子下農場合計約1500公頃規劃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於2011年初完成整體規劃,隨即建設相關休閒遊憩設施如步道、涼亭及觀鳥亭等,201211月開園供民眾自由進入體驗濕地與森林之美。

在規劃同時,生態保育業務主管機關農業委員會於20094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將東石農場部分水域與陸域約665公頃劃定為「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是保護區的一種形態,加大對當地自然資源的保護力道。

當政府將休閒遊憩、生態保育環境都建置好了,接下來就是跟周邊社區產業面、人文面、組織面的結合,把人(居民、組織)、文(歷史、文化、生活)、地(環境、資源)、產(產業、服務)、景(景觀、設施)各因子綜合鏈結,帶動居民與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形成命運共同體,一方面守護濕地環境,一方面得以明智利用濕地資源創造綠色經濟效益。於是林務局從20124月起連續三年,委託生態旅遊專業輔導團隊進入鰲鼓村與港口村,陪伴村民進行一系列生態旅遊產業輔導措施,包括人才培力、組織運作及機制建立與施行等,從無到有,由簡到難,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從最早對居民的項目說明會中勾勒的願景到項目內容逐項進行後看到居民熱情的參與,逐步展現公私合作推展友善環境產業框架的成果。 

 

了解:當地有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

生態旅遊輔導項目第一個要著力的任務就是瞭解當地有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長期來官方宣傳或網路資料都以訛傳訛說鰲鼓濕地是「台灣最大濕地」或「亞洲最大濕地」,甚至是「世界第七大濕地」,實際上這些排名都不是,因為它根本不大,幾百公頃的水域濕地也排不進台灣十大濕地內,但在地早就在做旅遊生意的休閒魚塭業者,長期運用這錯誤資訊作為行銷賣點以招徠遊客。輔導團隊面對在地居民時,一開始就丟出糾正錯誤排名的震撼彈,但也告訴村民,鰲鼓濕地雖然不能以大取勝,卻能以景、以人、以鳥等實質特性取勝,而且更能發展可持續性的生態旅遊產業,並在後續陪伴路上逐一驗證濕地特色確實與眾不同,這才安定居民疑惑的心情並更有信心參與林務局的專案培力項目。

鰲鼓濕地真是一個奇特的濕地,它是一處展示「人定勝天」到「人定順天」的最佳環境教育場域,也是台灣唯一看起來「汪洋一片」卻不是湖也不是海的濕地。它可以說是台灣賞水鳥最方便的地方,也是台灣唯一一處人不能碰觸到水域的濱海濕地。而站在堤防上又能明顯看出堤內(鰲鼓濕地)與堤外(台灣海峽)水位落差之大(堤外水位高於堤內地面或水位甚多),立即見證沿海土地下沈的危機。而遠眺孤懸外海的沙洲—外傘頂洲,又可明白因陸上各種不當建設致使沙源不繼的沙洲如果消失將對東石潟湖內的養蚵業及雲林嘉義海岸安定性造成嚴重衝擊。

鰲鼓濕地有許多獨特之處,在此列出幾項它與台灣其他濕地很不同的地方:

   唯一馬蹄形狀,所以是從台灣衛星地圖最容易找到的濱海濕地

   台灣唯一受海堤圍阻,濱海卻不感潮的大型濕地

   台灣難得地景多樣化的大型濕地(有水澤、草澤、沙洲、紅樹林、森林、水塘、草原、農地、魚塭……等不同地貌)

   台灣冬候鳥重要棲地,全年鳥種數二百五十多種,佔全台鳥種超過40

   在台灣看到黑翅鳶、魚鷹、東方澤鷂、黑鳶、紅隼與遊隼等各式猛禽機率很高的地方

   在台灣地區很容易觀察高頭蝠的地方

   在台灣一次可見七種葉子特化(退化)植物的地方,這七種植物是木麻黃、千頭木麻黃、無葉檉柳、華北檉柳、木賊、蘆筍、仙人掌

   台灣難得農林漁牧多重產業經營的濕地

   人工海埔新生地回歸自然的環境教育案例

   台灣西濱可以看到玉山日出與台灣海峽夕陽美景的濕地

   台灣本島最方便就在路邊近距離觀賞大群鸕鶿的濕地 

鰲鼓濕地雖然有這些特色,但若沒有在地解說員的解說引領,遊客是很難體會其中的奧妙。而生態旅遊若沒有解說員擔任穿針引線的角色,也會失去環境教育的功能,因此在瞭解了地方資源特色後,培養在地解說員就是輔導項目的第二個要著力的任務。 

 

訓練:引發社區居民的潛力

生態旅遊不只是讓遊客在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欣賞美景與觀賞野生動植物,更重要的是要經由在地解說員講述當地人與環境的故事,引發遊客對環境資源的喜愛、欣賞及興起保護的心,甚至生活行為也更為重視環保,也樂於支持生態保育活動或親身參與,這樣的解說具有無形教化的力量,能將旅遊市場轉化為保育的力量,是生態旅遊解說最理想的境界,但是要將原來對生態知識不甚了解的居民,訓練到具有環境解說的功力,這可得花下一番功夫了。

林務局委託輔導團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陪伴周邊社區(鰲鼓社區、四股社區、港口社區)建立發展生態旅遊的基本知能及相關制度,以期政府投資建設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所帶來的吸客效應可以轉化為對環境有益、對社區有助的可持續型產業發展,而其中最主力也是最具關鍵性的參與者就是一群樸實、真誠、努力又配合的在地解說員。

除了極少數居民已有社區導覽解說的經驗,絕大多數參加解說員訓練的居民都是由動植物知識ABC與鰲鼓濕地前世今生的歷史等從頭學起,他們好學不倦的精神讓輔導團隊感動,於是三年來不斷加碼訓練課程,無論是室內外課程、實習課程,還是參訪課程,都精心構思並邀請最符合需求的師資前來授課。在地學員也像海綿般強力吸收所學知識與技能,內在學養提升、出口成章,外在精神奕奕、自信爽朗,連原來反對的家人都變成強烈支持者。

在地解說員的表現確實讓人感佩,他們願意投注非常多的時間配合林務局輔導團隊的要求進行各種學習活動,2012年學習時數超過200小時,2013年學習時數為96小時,201481小時,201546小時,這在台灣各地社區解說員養成過程中的學習時數而言,相對上是多出很多的。這有二個要素必須同時存在,一是社區居民願意投入時間學習,二是公部門願意投資經費在看不到「具體建設成果」的軟體培力上,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社區剛好有這二個充分的要素相互配合。總的來說,幾年學習下來,在地解說員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除了投入時間學習導覽解說相關知能外,在地解說員也不吝投資金錢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16位解說員都自費配備雙筒與單筒望遠鏡、三角架、「小蜜蜂」擴音器(園區有時風大呼嘯,需要「小蜜蜂」適時輔助)等,也有好幾位買了50倍或60倍鏡頭的類單眼相機要拍生態照片,加上林務局配發的背心、帽子、解說員證、急救包、解說圖片輔具、各式圖鑑等,站出場就是一副專業解說員架勢,社區生態旅遊培力是「造人」的產業,由此可以看出。

在地解說員從初始對生態旅遊觀念模糊、對相關解說知識一片空白,一路投資長時間學習相關知能,到現在已有一定程度的表現。期待的是他們在導覽解說時,不是只對遊客指著某植物講它的名稱、根莖葉特色或與相似種之差異等,而能在生態系架構下,有組織、有層次、有理念的傳遞生態知識與生態保育觀念交融的解說內容。

多年來整合式的教育訓練,看似獨立的課程或活動仍有系統性的思維與統合運作的技巧,希冀建構解說員有系統的環境覺知與生態、文化解說知能,同時具備以身作則的環境行動能力。期許在地解說員能在導覽鰲鼓濕地風光時,可以在短間內對遊客系統性的呈現鰲鼓濕地特色及環境教育功能,確實發揮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這是輔導培育的更高目標,也是不斷奮進的動力。 

 

成長:每人都有美麗的故事

20124月起,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社區在林務局與專家學者組成的輔導團隊進場陪伴,歷經三年的學習與整備,明智運用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豐富的人文與生態資源發展社區及濕地生態旅遊產業。從導覽解說團隊、餐廳、休閒魚塭、社區導覽、早期農漁具展示解說等,一一納入策略聯盟形成產業鏈,並成立單一窗口接受遊客預約服務以避免不必要的惡性競爭,同時負責收取與管理(存入專戶)保育及社區公益回饋金。

在地人才的基本能力與產業組織框架建構起來了,只要持續精進,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原來預設的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價值都可以由在地鄉親的表現彰顯出來。難能可貴的是在地鄉親除了做生態旅遊生意,更會關心與保護環境資源。在地解說員不時巡守濕地,見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的水域有人釣魚、網魚時,就會電話通知警方前來取締。也有多位解說員購買高倍數類單眼相機記錄濕地生態。他們也都分組進行生態旅遊核心資源監測記錄,鳥類資源的監測甚至進行穿越線與群集計數二種方方式。餐廳業者則不再使用一次性餐具,並使用自製天然材料(橘皮、檸檬皮、柳丁皮、柚子皮……)的環保洗劑洗餐具。而這裡也有使用回收廢棄物如漂流竹、漂流木、廢泡棉、廢木材及天然材質如台灣海棗葉、白茅草建置設施的休閒魚塭(方舟休閒魚塭),也用回收的廢泡棉、竹枝創作生態工藝品,是環保教育的好地方。全台唯一居家型早期農漁具展示與解說也是難得可以看見與聽見鄉土人物現身說法台灣早期農漁村生活面貌的在地特色活動。所有這些不僅體現出了濕地園區的生態旅遊價值,還從多個面向實現了環境教育價值。

生態旅遊不是只重在旅遊或是看生態,其目的在經由社區參與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灌注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的價值,並對遊客啟發無形環境教育的作用,而在這一路努力走來取得不凡成就的路途中,最重要的還是當地鄉親們的參與及其自身的成長,這些在四年來鰲鼓濕地周邊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的鄉親身上都有了見證。他們或家人在心態上的轉變,是社區生態旅遊營造過程裡最美麗的故事。

鰲鼓社區居民黃月英女士原來只是家庭主婦,生活圈相當封閉,不曾面對大眾,也不熟悉自然生態現象與相關名稱,更不曾用相機拍過野生動物。經過林務局的三年輔導陪伴,現在不只可以帶遊客導覽濕地,也創作許多具有在地特色的自然工藝品,並經常巡守濕地,一方面勸止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內違法釣魚、網魚的人,一方面以新購買的高倍數類單眼相機記錄濕地的自然景觀與生物資料,並在黑臉琵鷺度冬期間認真為繫有腳環的黑琵進行拍照與標記通報,也跟著分組夥伴進行生態旅遊核心物種監測與鳥類穿越線調查,這真是很大的轉變。在受訓期間常因上課必須從家「失蹤」而讓婆婆不悅,但如今卻是婆婆的驕傲。她現在是個更有自信,更有行動力,也更有創造力的家庭主婦。2015年鰲鼓濕地的黑翅長腳鷸繁育期,黃月英拍到一張親子照,由台北鳥會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客服務中心團隊協助後製成一張構圖與意境都很明確的母親節卡片,放在網路上供各界欣賞,這張圖也顯示出在地居民對環境關愛的心情,更是在地多位「黃女士們」成長的寫照。

鰲鼓社區居民黃錦麗女士則是兼職家庭主婦,在受訓初期她的先生會責怪她為何要花那麼多時間學習,把自己搞得那麼忙?有時下班後不敢先回家,偷偷去上課,但每每下課後一大堆的家務要做到三更半夜,但是她歡喜做、甘願受,因為她認為林務局免費的訓練可以增長智慧,何樂而不為?因此排除萬難,全程參與,最後領到證書,並開始上場導覽解說。在收到一包包的解說費後,帶來了無限的喜悅與信心。而解說費可用來貼補家用,上個美容院或為自己及家人添購衣裳,她說那種歡喜心是難以形容的。先生也開始接送她上下課,協助家務,甚至陪同巡守濕地,一同去賞夕陽,談著生態、生活以及生產的故事。下了班,餐桌已有熱熱騰騰的飯菜,衣服也幫忙洗好了。在自家魚池岸開始種起絲瓜、南瓜、木瓜,又甜又香,春不老吸引來了蝴蝶,黑翅長腳鷸來了、小燕鷗也來了,家人樂意將魚池營造成友善生態的環境。而當小鸊鷉在鰲鼓濕地築巢時,家人會告訴她要記得去觀察,大夥也跟著記錄幼雛成長的過程。她覺得更多興趣培養出來了,而生活也多了許多樂趣。

鰲鼓社區居民林韋秀女士則是麵店老闆娘,賣的是早、午餐,每天從清晨工作到中午過後,閒暇則看電視度日。當林務局開始培力課程,她不想當個「電視媽媽」,於是報名參加。雖是在地人,但她對鰲鼓濕地的環境、生態及鳥類的認識都是一片空白,一切從零學習起。為了能複習上課的影片與尋找資料,去學了電腦。這些訓練對已當年輕阿嬤的她,學習上覺得很吃力,但她相信勤能補拙。於是鳥課、植物課、螃蟹課、昆蟲課……等生態課程,還有港口宮的歷史演變等課程,都不錯過。為了怕工作後上課打瞌睡,特意跑去坐在老師前面。

多年來,夏天鰲鼓主要街道電線上有大群家燕停棲過夜,因為會有大量排遺,村民一直排斥牠們。而林韋秀負責無償監測家燕,當她在數家燕的數量時,剛開始鄰居都笑她瘋了,但到後來大家會陪著她數,還會討論燕子幾時來、生幾個蛋等,可以感受村民對家燕態度的轉變。而最讓她感到窩心的是先生支持、孩子鼓勵,有時也會陪她一起去巡守濕地,撿小垃圾。碰到遊客她會「賣弄」一下講鳥功力,唬得家人一愣一愣,直說:「媽媽妳好棒!」她就很高興。

此外,四股社區居民王美錦女士是家庭主婦,在林務局還沒進場前,四股社區已經開始發展旅遊,她是四股社區的解說員。林務局開始培力課程時,她也報名參加,希望有學習進步的機會。當她接觸到最優的師質、最完善的課程及相關書籍後,她很快有更多的自信來面對遊客,從拿起麥克風手會發抖、緊張到頭腦一片空白,到現在能把自己想講的順暢講給遊客聽,她覺得這就是進步。每當看到遊客帶著對鰲鼓濕地更深更好的印象回家時,她也充滿成就感。而她更將面對遊客的圓融用在與先生的相處,至少不會再一點小事就爭論不休,會更平和的講話。有時候先生會問她一些鳥的問題,彼此聊的話題更多了。她先生開始注意自己故鄉的環境,也會想多認識一些動植物,這是王美錦參與生態旅遊營造的另一種收穫。她希望透過導覽解說不僅讓遊客認識鰲鼓濕地,也讓她的小孩更清楚知道故鄉的美,這是她的目標。

四股社區居民蔡秋萍女士是兼職家庭主婦,鰲鼓濕地是她與家人生活的地方,也是四股社區的後花園,她認為鰲鼓濕地孕育著有錢也買不到的風景、生活方式和人文故事。在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團隊成立前,四股社區已經有四位解說員帶領遊客解說、遊賞四股社區與鰲鼓濕地。她一開始只是單純的跟著淑麗阿姨出門,看她如何向外地來的遊客介紹自己故鄉的美景與在地的生活方式,從沒想過自己也會有當解說員的一天。2012年剛生產完在坐月子的期間,淑麗阿姨告訴她林務局要培養鰲鼓濕地的在地解說員,問她要不要參加,當時她想可以培養第二專長,有何不可。三年的學習及嚴格要求下,讓她改變的是以前不曾帶自己杯子與碗筷出門,現在卻成了習慣。以前也不會在意用的產品是否會破壞環境,現在則會注意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上課後才發現原來現在的人都嚮往無毒的生活環境,而這樣的環境越來越少,感覺生活在鰲鼓濕地比起都市的居民幸福多了。如果課程許可,她也會帶著三歲多的孩子一起上課,讓孩子接觸大自然,體驗蔡秋萍自己小時候的生活故事。

丁振管先生是港口社區居民,在林務局進場時正好擔任港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本來是反對林務局進行生態產業輔導的,之所以反對是因鰲鼓濕地還末形成前(1964年以前),那裡是個天然泥灘地,居民都靠這塊泥灘地的豐盛海產為生,自從圍堤造陸被台糖公司佔用後,原來生計都沒了。而後地層下陷,土地荒廢,台塑企業要來開發為工業區,增進就業機會,又被相關單位及保育團體反對,趕走石化工業區,使居民更生怨懟。但2012年林務局輔導團隊來港口社區招募在地解說員時,他被輔導團隊的耐心與鼓勵感動,以捧場的心態去上課。但上幾堂課後,不得了,這才知道原來生態保育對人類、地球及後代子孫是多麼的重要,覺醒一定要好好的上課學習,為這個已經生病的地球做點功德。因為已是上了點年紀的人,本來不會電腦,為了能接收輔導單位提供的電子學習資料及複習上課影片,於是由其兒媳幫忙安裝電腦,一點一滴學習使用電腦的基本技能,現在已能收發電郵及上網找資料,也能在遊客前侃侃而談,深感進步的快樂。

林火文先生也是港口社區居民1985年以前是一個專業獵鳥人,當北風吹起,候鳥南遷,正是他大展身手的時候。曾經一晚可捕獲幾百隻雁鴨,也蓋了很大間的鴨寮儲貨。當時完全不會講各種雁鴨的名字,只知道體形的大小決定牠的價碼,眼中的水鳥就是金錢。當時獵鴨的工具是竹竿、網子、繩子,同時每天必須不斷變換場域,才不致於驚嚇到雁鴨而飛離。1989年台灣頒布《野生動物保育法》後,他就金盆洗手,不再抓鳥。而在參與林務局的鰲鼓濕地生態旅遊解說員訓練課程後,了解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以及人類一直傷害所居住的地球,因而堅定維護生態環境的意志。他認為很多人跟他之前一樣,完全不明白生態保育的重要,除非踏進這個領域才有所知覺,所以他覺得,生態保育觀念是需要被教育的,更是要從小就開始,透過教育的普及化,讓更多人瞭解與加入,地球才有救。他現在導覽解說時,總是把保護環境與生態的理念放在解說的核心位置。 

 

監測:生態旅遊在地經營的重點

眾所周知,生態旅遊是運用自然生態資源,將其轉化為觀光旅遊財富,但這這種開發利用必須有合理的限度,妥善運用才不致於破壞原有自然生態。為此,生態旅遊產業規劃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對投入生態旅遊的權益相關者(公私部門管理單位、相關業者、社區)進行約束,並督促其監測生態旅遊資源,時刻關注自然資源或人文風貌是否因為旅遊生意而受到干擾或破壞,若有則採取補救措施。

然而在一般的生態旅遊社區,這項規劃很難落實展開,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生態監測的學問高深,方法多樣,一般多為學術單位操作,民眾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二是常見社區只想靠生態資源發展觀光,並無心花費心力在維護生態資源上。

其實監測可以不是高深的技術,也非科研學者的專利,社區型生態旅遊地的環境監測能力應該藉由輔導者的技術轉移與培力普及化,成為一種常民技術,鼓勵在地業者(如休閒農漁業者、民宿業者、解說員)主動參與、自主調查的方式常態監測,掌握資源變化及遊憩衝擊,確保社區型生態旅遊地的可持續發展。

有鑑於此,為了讓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二村三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的居民能夠切實履行資源監測的義務,林務局與專家學者組成的輔導團隊將專業複雜的監測技術簡化並進行普及教育,如將相關表格儘量數字化,減少文字陳述,同時簡化監測的物種為幾種「指標物種」(或稱「核心物種」,即容易觀賞又具吸引力的的物種)上等,可以讓社區居民立即上手並容易填寫。

幾年下來,在林務局、輔導團隊和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在資源監測方面已經主動承擔起兩項基本義務,就是每年無償濕地巡守(注意濕地環境變化、勸導遊客不當行為、撿拾小垃圾、通報違法捕魚)及環境監測必須36次以上(解說時不得同時列為巡守或監測時間),加上達成在職訓練的時數(2013-2014每年40小時,2015年起每年15小時),才能保有次年繼續擔任解說員的資格。這項制度從201321日林務局認證的解說團隊成立後就開始實施,因此濕地巡守與指標物種監測已經進行2年(其中「鳥類穿越線調查」則是從2014年開始),不過都是做中學,而且都是從原本一無所知,一路摸索學習與改進,才有二年來的模樣。當然,整體精確度還是不足,但這都是學習過程,能有這樣表現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不能只靠管理辦法強制解說員執行濕地巡守與物種監測,主要還是必須讓在地解說員瞭解這二項義務的意義與必要性,知其所以做起來才會有興味,甚至現在有多位解說員進一步買了高倍數類單眼相機用以照相或錄影,進入以影像記錄鰲鼓濕地環境與生態的另一個境界。

2014年,由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地解說員義務執行的生態旅遊指標動物資源監測,主要分為四項調查,包括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港口與四股社區高頭蝠定點調查、園區鳥類穿越線調查、濕地鳥類群集計數調查(監測指標鳥種為黑面琵鷺、埃及聖䴉、反嘴長腳鷸(反嘴鴴)、黑翅長腳鷸(高蹺鴴)、普通鸕鶿、琵嘴鴨、赤頸鴨),監測調查期程從20142月至12月,屬不定期記錄。

底下以鰲鼓社區家燕夜棲定點調查為例,說明在地居民投入監測的努力與成果。 

 

家燕:資源監測的「報春使者」

家燕在台灣是普遍的夏候鳥、冬候鳥及過境鳥,三種徙留形態都有,從監測統計得知在鰲鼓社區群集夜棲的家燕應以夏候鳥為主。2014年鰲鼓社區家燕夜棲點調查由鰲鼓村民林韋秀女士負責,共記錄82筆數據,記錄期程為3月至9月,於家燕停棲在電線上休息時以計數器計算。31日開始記錄,數量為零,表示夏候家燕還沒到來;4月記錄到的隻數是零星的,接著5-7月夜棲量逐漸增加,7月下旬夜棲量急速攀升,到了8月下旬達到高峰,其中828日家燕數量達5,200隻是2014年監測到的最大量,818日及828日次之,記錄到5,000隻,817日記錄到4,600隻,9月初數量則明顯減少,顯示家燕開始大量南遷,離開鰲鼓地區,98日起就完全不見家燕蹤跡,所以後面沒再呈現數據。

2013年資料比對,2013年最大量8500隻出現在825日,816日則記錄8000隻及814日記錄到7500隻,與2014年呈現大量家燕的期間相當。至於數字差距,有可能2014年開始使用計數器,計算數據會更準確。數量的變化必須長期監測才能比較出端倪,目前僅有二年數字,尚無法評估數量變化之邏輯性,這也是生態旅遊地資源監測必須長期堅持的原因。

這樣的社區生態旅遊地值得大家鼓勵,到鰲鼓濕地遊玩,歡迎電話聯繫單一窗口0975-922678預約付費導覽解說、休閒魚塭體驗、用餐、早期農漁具展示解說及港口社區導覽等。業者都會繳交保育及社區公益回饋金。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506號-鰲鼓濕地-賴鵬智撰_頁面_2-縮.jpg - 日誌用相簿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506號-鰲鼓濕地-賴鵬智撰_頁面_3-縮.jpg - 日誌用相簿
人與生物圈雙月刊-20150506號-鰲鼓濕地-賴鵬智撰_頁面_4.jpg - 日誌用相簿

延伸閱讀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陳美惠教授文章《台灣生態旅遊回顧與展望》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陳仕泓文章《台北關渡自然公園》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王力平文章《台灣之美》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工作假期》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保育案例》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衣食住行話生態》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宋心怡文章《鰲鼓濕地生態簡史》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環境教育案例》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彭瑞祥文章《交流改變環境》

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體驗台灣社頂公園夜間生態》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許逸玫文章《建立永續家園》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蔡惠卿文章《創建永續新生活模式》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里山生態公司文章《恆春的土會黏人》

該雜誌以前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的文章: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社頂部落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頂笨仔聚落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步道志工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賞鳥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桃米社區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攝影簡介、螃蟹拍攝入門與生態攝影圖片管理

及本部落格「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鰲鼓濕地生態旅遊地特寫」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12 則留言

  1. 當初若沒有林務局嘉義林管處上下一心的全力支持,就沒有今天的鰲鼓濕地生態旅遊表現,感謝嘉義處信任與配合,讓在地鄉親感佩並讓輔導團隊可以充分施展。

    我將您的勉勵轉給鰲鼓濕地伙伴們看,解說員黃錦麗回應文字如下:「看到楊副處長瑞芬的文章,感動不已,句句動人心弦。林務局的精心,賴總的用心,長官的嘉勉心,及許許多多的團結心,造就了今日團隊,感恩!再感恩!!」

    解說員黃月英回應文字如下:「感謝長官、老師及陪伴我的朋友,是你們給我信心、勇氣,讓我找到第二春,有你們真好,謝謝您!」

  2. 如果鰲鼓生態旅遊已有今天賴老師您的功勞功不可沒,如果鰲鼓生態旅遊有明天,那單一窗口的社區生態解說員服務應是關鍵。有幸參與鰲鼓生態旅遊從無到有的過程,看到今日的成果,與有榮焉外更要感謝所有參與、支持、關心鰲鼓的老師、長官、同仁、相關單位及最可敬可佩的社區朋友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