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在大陸的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發行的《人與生物圈》雜誌在2016年春節前出版2015年第5與第6期合輯,我忝為特約編輯,這一輯是「生態生活」專輯,介紹海峽兩岸有關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工作假期……等等的綠色生活推展成果,台灣部分是由相關保育環保團體、專家學者撰文,內容豐富精彩,我會分篇轉載,值得朋友們參閱。
本篇是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老師撰寫的《台灣生態旅遊回顧與展望》,底下是正體字原文,請參考。
臺灣生態旅遊發展之成績、挑戰和出路
陳美惠/屏東科技大學森
一、前言
生物與人文多樣性一向是臺灣的魅力所在,而鄉村正是保有這些元素的地方,如何善用豐富多樣的資源特色,在永續的基礎上轉型發展植根於地方的經濟,刻不容緩。觀光常是促進鄉村經濟最重要的選項,然而缺乏多元策略的觀光旅遊,不管在任何地區幾乎以量的成長為目標,總以開發自然環境,營建道路、遊憩設施等硬體來導入大量的遊客,並集中於政府機關或財團式的經營,地方社區大多成為附庸。這樣的觀光操作對於地方核心資源、服務體系、服務品質、居民培力之掌握與維繫,甚少投入;更令人憂心的是大眾觀光創造經濟的光環背後,一再的衝擊著鄉村環境生態、社會人文、產業經濟,當觀光熱潮與流行退去,鄉村發展依然回到老問題,甚至雪上加霜。
生態旅遊(Ecotourism)是一種以保育為核心價值的旅遊,提供偏鄉社區在保護自然人文的同時,能兼顧在地生計。而當大眾觀光創造經濟的光環背後,造成對環境、文化、社會巨大的衝擊,也讓人們開始省思旅遊發展的永續問題。生態旅遊的推動是社區營造及環境教育的過程,透過組織與培力社區居民,維護當地自然人文資源,帶領遊客瞭解並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提供環境教育以增強遊客的環境意識,引發負責任的環境行動,並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除藉以協助當地保育工作的進行外,亦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福祉。
臺灣的生態旅遊地主要在屏東與嘉義,藉由計畫性的推動,在屏東十年來的發展,已由點到線到面串連成為生態旅遊區域,正逐步擴大生態旅遊經濟規模。生態旅遊創造「根經濟」,讓地方的環境財與生活財形成正向循環,經過多年的產官學實踐,臺灣的生態旅遊有了具體成果,也累積相當的本土實踐經驗。
二、臺灣的生態旅遊發展成績
生態旅遊自資源調查、社區營造、培力、遊程產品研發、行銷推廣、服務作業、經營管理….,涉及許多的專業,整個建構過程亟需產、官、學的合作,同時研究團隊的輔導陪伴與社區共同實踐,將有助於生態旅遊長期而穩健的發展。
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33個社區部落,由於劃入國家公園區域,土地利用受到相當程度的開發管制,加上資源利用受到相關法規的限制,當地居民對於國家公園總有反彈的聲浪;此外,墾丁為臺灣熱門之旅遊勝地,每年有800萬名遊客湧入,過度商業開發、違建且破壞墾丁國家公園生態,並對當地居民生活、產業與人文型態帶來負面影響。2006年起,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社頂、水蛙窟部落開始發展生態旅遊,尤其社頂已成為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學習標竿。2012年里德、龍水、港口,以及2013年大光及滿州協會; 2015年加入永靖、九棚及鵝鑾社區,在墾丁國家公園區,十年來已有10個社區部落入發展行列,生態旅遊儼然成為國家公園與社區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在屏東的山區,自2008年在省道台24線道路終點的阿禮部落發展生態旅遊,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重創屏東,透過生態旅遊已幫助更多原鄉部落以環境永續的方式再出發,目前台24線公路周邊已有4個部落成為生態旅遊地。屏東的山區及恆春半島發展生態旅遊,各社區都有其主要的特色,豐富了生態旅遊活動的內容並帶來更多的吸引力。
至於在嘉義的發展成果,2006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選定嘉義山區的頂笨仔聚落發展生態旅遊,由輔導團隊陪伴一年半,讓山村居民將先民留下的文化資產以及山林中的自然生態轉化為生態旅遊資源,並從原來獵殺鼯鼠轉為保護,而成為台灣觀賞鼯鼠生態的最佳景點。2012年林務局選定嘉義縣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社區,由輔導團隊陪伴三年,建立起村民組成的解說團隊,再結合休閒魚塭、餐廳、社區巡禮等形成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同時實施單一服務窗口、環境保育與社區公益回饋制度、無償監測指標物種、無償巡守濕地環境等生態旅遊深層架構的操作內容,是台灣較為全方位展現生態旅遊理念與實務的社區型生態旅遊地。
現在這些生態旅遊社區皆有各具特色的遊程產品,各社區生態旅遊已由點到線到面開始串連,透過區域整合,從產品組合、定價、通路、推廣進行整體行銷規劃,並且成立營運中心經營整個區域的生態旅遊。接下來將藉由社區的合作機制交流生態旅遊知識,促進彼此更多的成長,同時結合傳統一、二級生產讓遊程內容更豐富,在這樣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形成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以期長期而穩定的經營生態旅遊。
三、臺灣生態旅遊的挑戰與出路
人潮帶來錢潮,喜歡硬體建設,是長期以來鄉村觀光發展的迷思。鄉村的美在於遠離塵囂,接近原始自然的環境,獨特的生活文化,純樸的民風,引進大量的硬體建設破壞自然的美感,使鄉村景觀失去差異化。此外,現代社會青年大量移居都市,鄉村部落大多為老人家,年輕一輩無法與長輩一起生活學習,當年長者逐漸凋零,傳統智慧、部落文化的傳承產生斷層,傳統知識體系及特有的社區文化消失,而社區整體發展事務缺乏青壯年人力的投入,缺乏活力與創造力,導致發展停滯的不良循環。
生態旅遊的發展需要透過社區集體行動,不斷的溝通、凝聚社區意識,並取得共識。生態旅遊的價值在於追求永續,應避免被視為純然的經濟利益取向,社區居民必須堅守生態旅遊原則,社區組織應主導有利於社區永續的發展方向,避免因短期利益而迷失方向、失去控制。生態旅遊地儘量保持原貌,除非是基於安全考量,否則不應以發展觀光的理由投入不必要的硬體建設,硬體建設絕非鄉村發展旅遊的必要條件。由於文化斷層問題嚴重,應立即加強傳說故事、文化、禁忌、規範等傳統知識的調查、蒐集、建置,同時培植居民成為解說人員,讓當地人有能力訴說故事。整體而言,保存社區的人、文、地、產、景資源,是生態旅遊發展所憑藉的基礎,對於社區的環境、生態、文化,必須不間斷的保存與傳承,落實社區保育機制,發揮在地守護的功能。總之,仍需要主管機關透過法律及行政的工具支持,以保障社區生態旅遊的持續發展,並真正落實社區保育的工作。
本期封面-台灣藍鵲-范慧玲攝
延伸閱讀:
人與生物圈雜誌刊登賴鵬智文章《台灣生態旅遊新典範—鰲鼓濕地》
該雜誌以前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的文章: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社頂部落篇
大陸「人與生物圈」雜誌介紹台灣生態攝影簡介、螃蟹拍攝入門與生態攝影圖片管理
及本部落格「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專欄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