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的六大難題

 

2011年4月18-19日,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貴州省荔波縣城玉屏鎮召開「全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研討會」,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出動二位記者鍾慶小姐與劉夢琦小姐隨會採訪,其間分別訪問了「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院士、「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教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彭兆榮教授、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文軍教授、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呂植教授、北京愛顛峰體育文化公司孫斌總經理、我及多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管,談談開會感想及對保護區推展生態旅遊的看法。

這二位優秀的記者很有組織能力,並能融會貫通會中的討論,歸納出「生態旅遊的六大難題」這樣的論述,真不簡單,並因此做了一個廣播專題,由受訪者來談這六大難題(環保理念、管理機制、利益分配、文化多樣性保護、資格認證、公眾意識),於2011年4月29日向全球播送。

感謝該電台提供錄音檔及該節目全部文字稿,供我放在這裡讓大家參考。

底下是該專題全程錄音:

底下是該節目文字稿,由文字內容您可以瞭解各專家的看法,而由文章架構,您也可看出記者的專業與用心:

(直播中國-中國能見度)

探尋與自然對話的智慧

——專家解讀「生態旅遊」六大難題

隨著全球環境日益惡化,曾被認為是無煙產業的旅遊業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有愈演愈烈之勢。2011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人與生物圈」計畫(MAB)創立四十周年,前不久,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辦的「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研討會」在貴州荔波縣茂蘭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舉行。圍繞「生態旅遊」這一主題,針對目前在環保理念、管理機制、利益分配、文化多樣性保護、資格認證、公眾意識培養等方面存在的六大難題,與會專家學者以及保護區管理者們展開積極的探討,達成了共識,並共同發表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荔波宣言》,為應對和解決難題提出了原則性的框架指導。以下請聽本台記者鐘慶的詳細報導:       

中國在1973年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計畫,1978年成立中國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目前共有29家世界生物圈成員。那麼,為何要在生物圈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介紹,大多數保護區處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且有人群居住,如果實施完全封閉式的管理,當地民眾不可避免地會與保護區產生矛盾和衝突。「人與生物圈」計畫的理念就是希望通過各種途徑來化解衝突:

「『人與生物圈』的理念強調,保護是第一位的,但在保護的同時,在保護區的周邊地區,應該允許適度的一些人類活動,特別是保護區引導當地民眾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原來老百姓需要砍柴當燃料,保護區可以引進技術,甚至提供資金,幫助老百姓建立沼氣池;還可提供一些培訓,幫助老百姓轉產等。這樣,老百姓就不會去砍柴、打獵等等,保護的目的也達到了。」

保護與發展是一對矛盾,而「生態旅遊」這一新概念的提出,讓人們似乎看到了解決的契機。然而,基於不同的出發點,保護區管理機構、地方政府、旅遊業經營者、以及遊客等各方面,對於「生態旅遊」的認知也各不相同,這給操作實施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王丁秘書長說,這是「生態旅遊」遭遇的第一個難題:

「我認為目前『生態旅遊』的困難主要在於,我們連理念都沒有完整地建立。事實上,在我們國家,『生態旅遊』儘管提了很多年,但很難說我們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的「生態旅遊」。一旦開始做『生態旅遊』,就會不由自主地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進入這個誤區(註:在台灣稱為迷思)後,導致最後根本就不是『生態旅遊』。」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呂植教授長期在四川王朗大熊貓保護區從事研究工作,同時也指導當地進行「生態旅遊」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經驗。呂植教授認為,「生態旅遊」需要從它的價值出發點來界定,避免走入大眾觀光旅遊的誤區。呂植說:

「往往一說到『高端』,大家想像的就是奢華,要修金碧輝煌的東西。但真正「生態旅遊」的遊客,他恰恰不一定會欣賞這種奢華;另外,我們說開發『生態旅遊』,什麼叫『開發』?切忌在原來有特色的地方修建新的東西,一片原始森林裡,修一個亭子,就把森林的景觀改變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人要少!實際上,保護區的承載力是很小的,我們應該打造一種小眾的旅遊;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相信這個旅遊能夠盈利,但是這個盈利不是一夜之間的。」

呂植教授強調,「生態旅遊」只是解決保護與發展衝突的不得已而為之。因此「生態旅遊」必須是小眾旅遊,必須是細水長流式的,否則無法保證品質,更無法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除了理念的建立,「生態旅遊」的第二個難題,是如何進行總量規模控制、掌握承載限度的問題。王丁秘書長說:

「第二個難題是,『生態旅遊』一旦動起來後,人們能不能約束自己的欲望?我個人認為,保護和發展不可能雙贏,只是說,怎樣使輸的一方輸得少一些,贏的一方不要贏那麼多。」

以自己進行研究的王朗大熊貓保護區周邊環境的變化為例,呂植教授介紹:

「1998年這裡有六個水電站,到2008年有三十多個水電站,原來的路是斷斷續續的林區公路,現在連成了非常大的公路網,大熊貓的最好的棲息地,以每年10%的面積在消失!雖然我們做了一個貌似成功的『生態旅遊』經驗,但是非常脆弱,大環境一改變,『生態旅遊』這個產品就岌岌可危了。」

「生態旅遊」的第三個難題,是管理機制的問題。不僅是經營者、保護區管理者、社區之間存在利益公平分配的問題,包括當地政府,很難不參與其中。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文軍教授認為:

「很多保護區被迫走上自己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路子——保護區自己經營旅遊。經常發生的就是保護區跟社區爭奪利益,這不是保護區的問題,是整個管理體制的問題。有時候地方政府太過熱心干預,甚至指定某公司承包,結果保護區像是被綁架了,根本看不到它的財務報告,也看不到它對保護做的工作。很不幸,社區利益再次受到排擠。」

第四個「生態旅遊」的難題,是文化多樣性的問題。少數民族地區往往具有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和獨特性,一旦開展旅遊,外部世界的價值觀、生產方式及物質產品借助經營者和遊人的湧入,無疑會給當地文化帶來巨大衝擊,而文化的多樣性同樣是不可重複的。李文軍教授說:

「一個民族,他脫離了他的文化環境,他的生產生活方式慢慢就消失了。很多民族地區的旅遊,自然風光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自然和人文一種連接的紐帶,否則跟觀光型旅遊就沒有區別了。很快他們要考慮自身的自我發展能力的問題,自我身份的認同,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

第五個難題,是資格認證的問題。目前,我們還沒有相關權威部門提出對「生態旅遊」進行認證。此外,認證的標準如何確定?是否有成熟的行業平臺來平衡處理各方面的矛盾?資深臺灣「生態旅遊」專家賴鵬智先生說:

「『生態旅遊』的認證一定要做。就像我們推廣『綠色飯店』,也需要認證。其實在世界上,『生態旅遊』往往是很好吸引遊客的一個旅遊商品,所以才會有『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怎樣避免呢?最好就是有一個權威機構的認證,比如說標準作業程序,比如說小眾,要小到什麼程度?遊客總量的管制要怎樣計算、評估、確定?這是目前我們保護區現在要考慮的問題。」

第六個難題,是公眾意識培養的問題。由於目前公眾對「生態旅遊」的意識還更多停留在不亂扔垃圾、不採摘花草之類,這種認知也給「生態旅遊」的從業者很大的挑戰。青年登山家孫斌長期從事登山、攀岩等山地旅行的組織工作,他認為,目前這個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

「整個社會對這種旅行方式的認知程度還不是很高,這是一個閉環,認知程度不高,參與的人就不多,參與的人不多,做產品的機構就沒有很大的收益,他就沒有辦法做宣傳跟推廣。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變的,基於這個行業的特點,比較小眾,我們目前更多的是一種以口碑的方式來做。」

公眾意識的培養,除了進入保護區之前,更重要的是在進入旅遊過程之中。這是「生態旅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內涵。北京大學呂植教授認為:

「『生態旅遊』給人帶來的體驗和深入心靈的程度,有時候是終生難忘的,有時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走向的。我見過很多人,回去就辭了工作,去做生態保護的工作,所以為什麼它本身是一種教育,希望是觸動靈魂層次的感受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保護區適合做『生態旅遊』,而不適合大眾旅遊。」

臺灣的賴鵬智先生,就是一位通過生態旅遊而改變了人生方向的人。他從一個每三年換一部新車的商界精英,四十歲那年的一次觀鳥活動,使他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徹底變成了環保衛士。賴鵬智先生說,「生態旅遊」之所以能夠深入心靈的層面,高水準、專業性強的解說員至關重要:

「要是沒有解說員深入、正確地把一些知識、理念傳達給遊客的話,其實不是『生態旅遊』。一條路上有什麼動植物生態?喀斯特地貌水為什麼這麼多?對環境有什麼幫助?要讓遊客在保護區深切瞭解到保護區的價值和存在的必要性。解說員是人跟自然,跟文化溝通的媒介,整個環節少了這一塊,『生態旅遊」的意義就沒有了。』

要使「生態旅遊」的理念深入人心,必須建立有效地交流機制,近幾年隨著今年廣西貓兒山自然保護區被納入世界生物圈計畫,中國的世界生物圈成員已達29家,中國還有142家保護區組成的中國的生物圈網路,形成了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先生介紹,這是中國獨特的貢獻: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的工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裡一直有很高聲譽,應該說在發展中國家裡我們是做得最好的。我們有一批專家的群體,可以進行溝通、交流、培訓、專題研討等,應該說對促進中國保護區的發展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針對以上提出的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的問題,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宣導下,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代表,共同發表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荔波宣言》。宣言主張:環境和生態保護優先;尊重和保護文化多樣性;實施生態教育;鼓勵社區參與,保護地方民眾利益。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廈門大學人類學教授彭兆榮先生認為,面對自然,人類需要深刻的自我反省:

「我們今天會有這種共識,就是因為對歷史有痛定思痛的反省。不要以為我們做的事情是義舉或者善舉,其實是因為你做錯了!你在以你自己的行動在贖你過去做錯的事情!應該這樣認識才是正確的!你不要還像主人翁一樣的:我去救你、去保護你、去憐憫你。你以為你是誰呀!所以,什麼叫可持續性?就是你不要在這一代把所有資源都耗損掉了!你的孩子呢?孫子呢?要留一點給他們!」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秘書長介紹,《荔波宣言》將成為綱領性的檔,在此框架下,後續將計畫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及細則,以規範引導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處於旅遊活動快速發展的階段,如果保護不好,確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不可估量的損失!我相信,有《荔波宣言》有共識,有原則,至少在生物圈保護網路裡能發揮很好的指導作用,甚至對非保護區的旅遊發展有指導作用,之後會出臺具體細則、準則,什麼時候出來,我不能肯定,但希望近兩年之內出臺,越快越好!」

中國自古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如今,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更應擺正自己的位置,謙卑地尋求與自然和諧相處、友好對話的途徑和智慧。

(鐘慶、劉夢琦)

左:劉夢琦(記者)  右:鍾慶(主編)

延伸閱讀

中國茂蘭自然保護區環保工作在挑戰中前行  20110522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生態旅遊「荔波宣言」(相片與影片)  20110503 

分享文章

2 則留言

  1. 雖然我沒有因為聽了bird大哥的教導,而義然決然的跟著轉業,但自從2003年以來,我也轉換研究領域及教學科目了,受益良多!!

    只是經常忘了,我現在在教什麼科目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