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28《第六屆全球氣候與永續發展綜合行動會議》重點標示

2025/05/27-28《第六屆全球氣候與永續發展綜合行動會議》重點標示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議基本資訊

  • 名稱:第六屆全球氣候與永續發展綜合行動會議(Sixth Global Climate and SDG Synergies Conference)
  • 主題:強化《巴黎協定》與《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協同效應(Strengthening Synergies between the Paris Agreement an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發揮綜合行動力,邁向公平、具氣候韌性與永續的未來。
  • 時間與地點:2025年5月27–28日,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城(UN City)
  • 主辦單位: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UN DESA)、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UNFCCC)、丹麥外交部承辦

背景與挑戰

  • 全球危機的相互依存性:全球正面臨多重交織的危機,如氣候變遷、貧窮、飢餓與生物多樣性喪失,常被分別處理,導致錯失協同處理的機會。
  • 氣候緊急狀態:2024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均溫可能已突破《巴黎協定》設定的5°C目標,加劇海平面上升、極端熱浪,弱勢群體首當其衝。
  • 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展落後:根據《2024年永續發展目標報告》,僅有17% 永續發展目標進度達標,逾三分之一進展停滯或倒退,貧困、飢餓、不平等及生物多樣性喪失持續惡化。
  • 國際共識超過80% 永續發展目標與氣候變遷直接相關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契機是氣候行動。2024年《未來公約》(Pact for the Future, 2024)呼籲加速實施《巴黎協定》與永續發展目標,整合行動能創造協同效益、提升資源效率、降低代價。多個國際平台(如COP28、UNEA、HLPF)已納入氣候與SDGs的協同推動理念。

會議目的與焦點

  • 推動氣候行動與SDGs協同實施的實質進展,提供國家層級的整合方案與政策建議。
  • 作為2025年多項重大國際會議(如COP30、G20、發展融資大會)的前導行動與政策對話平台。
  • 強調跨領域合作(能源、水資源、交通、海洋與森林)、知識共享與融資整合(如氣候融資與發展資金協調推進)。

會議內容

  • 5月26日(週一):內部會議與工作坊(邀請制)
  • 5月27–28日(週二–週三):公開會議,包括:
    • 高層開幕式與部長級對話
    • 多場主題分組會議與圓桌討論
    • 多邊對話與專題活動
    • 會議結束前舉辦多方利益關係人對話

預期成果

  • 具體行動建議:強化氣候與SDGs協同實施,提交至G20、COP30等2025年關鍵國際會議。
  • 成果文件:會議摘要、詳細報告及政策建議文件。
  • 政策與融資整合建議:聚焦開發中國家的協同需求與資金缺口。

重要性總結

  • 轉型契機:協同效應可優化資源配置、填補數兆美元投資缺口,避免發展成果倒退。
  • 全球動員:通過整合政策與國際合作,實現2030年目標,並為後續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會議結構及參與方

  • 高層開幕式與部長級對話。
  • 分組會議(平行議題討論與案例分享)。
  • 特別活動(多利益相關方對話)。
  • 參與群體:各國政府、國際組織、青年、民間團體、私營部門、學術界等。會議

會議概念說明(Concept Note)文件下載:Sixth Global Conference on Strengthening Synergies between the Paris Agreement an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延伸閱讀:

世界氣象組織《2024年全球氣候報告》摘要-可當環境教育素材

紅得發黑:2024年6月中下旬全球熱爆圖(影片)-可作環境教育素材

《氣候與海洋:量化沿海及海洋旅遊經濟效益與排放溫室氣體影響並保護旅遊地》摘譯

氣候變遷效應:2023年是氣候新紀錄年(中英對照、有報告可下載)

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中文摘要

2023年氣候概覽與北極報告摘要及影片、圖片(中英對照)

歐盟2040年氣候目標依賴不確定技術——碳捕獲和封存技術尚不成熟(中英對照)

氣候變遷實境SHOW-3-地球的退燒藥配方(斯創教育工作群撰)

氣候變遷實境SHOW-2-地球真的發燒了(斯創教育工作群撰)

氣候變遷衝擊航空旅運

本網誌「生態旅遊或觀光遊憩」、「氣候變遷」、「旅遊地經營管理」、「環境保護」、「導覽解說」專欄各文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